深受网友推!推!推!的第一本彩色手绘图解宝宝食谱,
新手妈妈们就像看漫画,看图照着做,52道营养食谱轻松完成。
现代妈妈忙碌地没时间睡觉,更别说要慢慢读食谱文字为小宝宝做料理。
本书是彩色的手绘图解食谱,分量配方很清楚,食材搭配有秘诀,烹调过程很简化,看着图就能轻松做出52道宝宝食谱,深受众多妈妈们抢学推荐。
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放下工业设计师的工作,全力照顾出生后的小宝宝。在抚育的过程中,专心研究三个月大宝宝的副食品。她发现身边多数的妈妈餵孩子吃的副食品,不是熬米粥,就是跟着成人吃复杂的食物。
为了让自己的宝宝健康长大,她在宝宝0~4个月的时期,就开始吃分泌母乳有益的食物,并且在宝宝4~7个月的婴儿时期、8~12个月的婴儿时期,以及1~3岁的幼儿等三个阶段,以不同食材来调配各阶段成长所需要的饮食。
从食谱中,可以学习如何将母乳、胚牙米、水果、蔬菜等依序加入宝宝的饮食中;也都有成长营养需求的搭配手则分享、过敏食物的提醒、餵食注意事项、烹调与保存的方法……等,这些技巧和知识都能从赏心悦目的图画中轻松学习,不但减轻新手妈妈身心上的劳累,小宝宝也能吃得营养又健康。
本书特色
.第一本彩色手绘图解婴幼儿食谱,新手妈妈看图就能懂就会做。
.由新手妈妈亲自分享的0~3岁育儿食谱,深受网友妈妈们的收集与推荐。
.不用读一堆文字,就像看漫画一样轻松,减轻妈妈们的育儿负担。
.食谱针对不同时期婴幼儿调整食材搭配,符合各阶段的营养需求。
.详细丰富的婴幼儿饮食烹调知识与技巧,宝贝的全部饮食问题一次搞定。
作者简介
钟毓珊(Sunny)
Sunny原本是一位日夜忙碌的工业设计师,专长设计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也曾获得大奖,对工作拥有无比的热情与成就感。意外接获怀孕消息的同时,也思索孩子的养育问题,毅然决定暂时弃业,全心当一位新手妈妈。平常爱进厨房的她,对料理游刃有余,对宝宝的副食品更是充满研究的兴趣。她将烹调的兴趣和绘图的专业结合在一起,开发了婴儿各阶段所需的副食品,希望亲自为宝宝作羹汤,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毕业于云林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研究所第一届创作组。曾任日日商业股份有限公司、Toast Living 资深设计师。现任乌树林花园企业商行 艺术执行、佛光大学产品与媒体设计系兼任讲师。
第一章 第一次就上手的副食品育儿技巧
.幼儿食谱烹调注意事项
什么时候宝宝可以开始吃副食品?
如何煮饭?
刚开始接触副食品,一次添加一种
刚接触副食品是先喝奶还是先吃副食品?
为什么要将食物打成泥?
食物泥的好朋友
米豆的去皮技巧
刚开始就吃甜的会不会以后宝宝都爱吃甜的?
不是用自制米煳可以吗?
宝宝也会挑食?
香蕉和地瓜註定不能在一起
制作完成的食物泥该如何分装保存?
食物泥加热的方式
外出时该如何保存副食品?
外出时该如何加热副食品?
副食品的保存期限
.食材的选择
水果的身分证?
有机认证
容易造成婴幼儿过敏的食材
宝宝若因过敏引起腹泻,该如何为宝宝补充营养呢?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有过敏体质
若宝宝有过敏体质该怎么办?
母奶该如何保存?
如何运用母奶至副食品中?
.营养的调配原则
食物泥材料四大类
宝宝多大的时候可以开始吃什么样的食物?这里帮你简单的分类好啰!!
我不要变黄脸婆
避免过多调味品
.请你跟我这样做
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和大人一起吃饭
副食品改成三餐时宝宝会不会容易饿?
副食品只有宝宝可以吃吗?
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吃饭的方法
该如何断奶?
六个月以下的宝宝该不该喝水?
婴儿过胖的判断方法
跟随自己的脚步
.烹调使用工具
第二章0~4个月 这样吃,母乳更健康
麻油鸡
桂圆红豆紫米粥
花生猪脚汤
香菇鲜鱼汤
麻油面线
麻油腰子
山药花生红枣汤
麻油蚵仔汤
黑芝麻粥
青木瓜排骨汤
第三章4~7个月婴儿食谱
自制米煳
苹果米煳
香蕉米煳
胡萝卜香蕉泥
南瓜浓汤
马铃薯浓汤
小米地瓜粥
奶香马铃薯泥
猪肉青豆泥
水梨蔬菜猪肉泥
蔬果泥
米豆蔬果泥
第四章8~12个月婴儿食谱
小米南瓜粥
蔬果汁
马铃薯肉泥
牙饼马铃薯汤
香蕉优格
鱼肉海味粥
水果优格沙拉
豆浆
自制优格
苹果燕麦粥
滑蛋鸡肉粥
海味吻仔鱼粥
头好壮壮牛肉粥
第五章 1~3岁幼儿食谱
香松滑蛋鲑鱼粥
豆腐菇菇粥
蕃茄鸡肉粥
薯一薯二米饼汤
起司面包粥
香蕉芝麻牛奶
马铃薯蔬菜蛋饼
鱼肉牛奶粥
香菇鸡肉茶碗蒸
焗烤蘑菇吐司
水果奶酪
香蕉松饼
南瓜苹果三明治
苹果牛奶
布丁
奶油鸡肉时蔬炒豆腐
起司南瓜豆腐粥
作者序
还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吗?那个味道又是怎样呢?我想大多数人早已忘记了吧!但可以肯定的是,吃进嘴里的任何食物,都包含着母亲最大的爱心以及最适当的食材,每一口都是无比的祝福,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长大。即使到了现在,每一个新手妈妈们毫无经验之下,也都是以这种心态去寻找最好的食品来养育自己的孩子,因为这就是母亲的天性。
回想起来,我与婴幼儿接触的缘份相当早,大约是从幼稚园开始。那时母亲是褓母,一次要带两个婴儿,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带大的孩子有十几个,而天生个性就是喜欢当小帮手的我,每次幼稚园下课回家后,就帮忙母亲一起照料那些小朋友,因此在母亲身上学到的育儿经验自然是不少,对于之后养育孩子时,起了相当大的助益。
以前常观察亲友的小婴儿,不是喝奶就是吃粥,而粥的品项不外乎是小鱼稀饭、碎肉稀饭、地瓜稀饭和大骨稀饭,在以前食材较贫乏的年代,能做为婴幼儿食物的种类比较少,但起码多数食材的来源是安全的,然而随着时代进步,我们身处的环境渐渐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污染,虽然可以选择的东西越来越多,相对的,食材却是越来越不安全,从农药残留、重金属到塑化剂等,都显示周围充斥许多不安全的食品,所以现在的家长反而比以往更辛苦,对于孩子们的饮食安全更得小心翼翼。
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本是工作狂的我,为了小孩能健康的成长而辞掉了设计师的工作,在家当一个全职妈妈,就是希望在孩子三岁以前的黄金时期能获得最好的照顾,同时不要错过孩子这段期间的成长,所以除了四个月以前亲餵母奶外,还要食补让自己的奶水充足和健康,直到宝宝开始吃副食品的阶段,也每天研究如何让宝宝的副食品健康又好吃!我们知道,即使市场上的选择琳琅满目,餐桌上的菜很难天天更新,而且宝宝每餐食量小,也很难一次用完所有的食材。不过,即使同样的东西,一样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变化,满足小宝宝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以初为人母来说,我算是很幸运的,其中最幸运的莫过于退休的妈妈种了一大片有机菜园,让我可以用有机蔬菜来制作孩子的副食品。母亲提倡『安心种菜健康吃』,所以就算种菜很累、成本比较高,她也不辞辛劳,再加上兄姐经营的餐厅强调食材新鲜和有机饮食,让我除了在味觉之外,对食品的健康组合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当我画这本料理绘本时,不禁想着,自己吃的食物,是否可以忍受复杂的加工过程以及各种化工调味所产生的味道?所以每次在厨房里忙着制作这些副食品时,除了考虑到孩子各阶段的成长需求外,在味道方面也尽可能天然,而且是宝宝喜欢的口味。
现在自己结婚生子之外,周边的朋友也一个个的结婚生子,彼此间的话题也从当初的玩乐、设计转到了家庭、小孩。或许身为设计师使然,让我更乐于用自己的绘画专长,画出各种副食品的制作步骤,分享给朋友。若烹调过程中有任何问题也会和朋友们讨论或是为他们解答,因此不只朋友受惠,自己也收获不少,而且看到孩子吃得满足又开心的表情时,除了感觉到身为妈妈的一点骄傲之外,也会产生一股为孩子付出的愉悦感。
现代社会要养育一个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为数不少的妈妈即使不舍,必须将孩子托给褓母或家中长辈,那么在有限的亲子互动时间里,全心全意料理宝宝们的一餐,看着自己的宝贝慢慢茁壮,是无法身当全职妈妈的最大慰借。
本书每道副食品除了配方说明外,每个步骤经由我的拙技插图,让百忙之中的妈妈们较好理解烹调,也诚挚地希望能引起各位妈妈们对烹饪副食品的兴趣与快乐。
料理就跟母爱一样,都是源于最根本的天性,而替自己的孩子准备一顿营养的餐点,则是这两者最美的结合 。所以各位妈妈们,请试着用食物替孩子打开美好的一扇门吧!若是你身边也有生小孩的朋友,也可以与他们分享做副食品的乐趣喔!
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关于育儿的书籍,虽然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但其中关于宝宝睡眠训练的部分,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家宝宝最近睡眠不太规律,经常半夜哭闹,让我和先生都筋疲力尽。我一直听说睡眠训练很重要,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害怕对宝宝造成心理阴影。这本书里的章节,虽然没有直接点出“训练”二字,但却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如何营造一个 conducive 于睡眠的环境,以及在宝宝醒来时如何巧妙地安抚,而不是立刻抱起。它强调的是耐心和 consistency,以及理解宝宝的信号。我特别喜欢它提到的一些小细节,比如睡前仪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和温和的声音来建立宝宝的安全感。虽然书中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教程”,但它所传递的育儿理念,让我觉得非常贴合实际,也让我对自己能够更好地引导宝宝入睡有了信心。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著作,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玩耍”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玩耍只是孩子的一种消遣,但这本书却将玩耍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将其视为孩子学习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详细阐述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通过什么样的游戏能够促进他们的认知、社交、情感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自由玩耍”的理念,它鼓励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 safe and stimulating 的环境,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创造。书中列举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何巧妙地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的玩具,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比如,家里的一些旧纸箱、布料,甚至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在书中都变成了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绝佳工具。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也让我更期待和孩子一起,在玩耍中共同成长。
评分作为一名希望在家中创造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氛围的家长,我近期接触到的一本书,在情感培养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启示。书中不仅仅是讲授理论,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来展现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层的情感连接。它强调了父母倾听和回应孩子情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细微的举动,来传递给孩子“我爱你”、“我理解你”的信息。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比如拥抱、眼神交流,以及在孩子沮丧或发脾气时,如何给予他们一个 safe space,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情绪,而不是压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感的滋养和心灵的关怀,与物质的给予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关键。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并尝试着去实践书中倡导的那些温暖而有力的方法,去构建一个更加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评分我一直对孩子的阅读启蒙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尽早培养起孩子对书籍的热爱。最近我读到了一本关于儿童阅读的书籍,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聚焦于具体的绘本推荐,而是着重于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大脑发育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来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和材料。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亲子共读”的理念,它不仅仅是父母给孩子读故事,更是一个充满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书中提供了很多非常有创意的方法,比如如何引导孩子去提问、去猜测情节,以及如何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故事。此外,书中还强调了环境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影响,比如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充满书香的氛围,以及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不是一项任务。这本书让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关键在于父母能否找到合适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去实践。
评分作为一个第一次当妈妈的准妈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帮助我的育儿书籍,尤其是在宝宝辅食的 preparation 方面。市面上关于宝宝食谱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太过专业,或者信息量过大,让我这个新手感到无从下手。我特别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清晰、直观地指导我完成整个过程的书。比如,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开始添加辅食的信号,以及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差异。另外,我也很关心辅食的质地变化,从最初的泥糊状到后来的颗粒状,这个 transition 过程该如何循序渐进地进行?书中是否有详细的步骤图解,能让我一步步跟着做,不用担心会出错?还有,宝宝的辅食食材选择也是一个大问题,哪些食材对宝宝发育有益,哪些需要避开?如何处理这些食材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全面地解答我的这些疑问,让我更有信心为我的宝宝制作健康又美味的辅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