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的新观念,揭露我们日常消费的用水量与造成的危害。
煮一杯咖啡要用掉多少水?
这答案可能会让你吓一跳:140公升!
这是你早上煮咖啡的豆子在种植、生产、包装、运送的过程中实际用掉的水量。
你中午吃的汉堡要2400公升,你喜欢的那条牛仔裤更不得了,要耗去11,000公升。
事实上,从食品到服饰到电脑,我们购买的所有商品,全部都包含用水成本,只不过是以「虚拟水」的形式存在;而「虚拟水」这个概念正是本书作者、二○○八年斯德哥尔摩水奖得主汤尼.艾伦让水危机的严重性变得通俗易懂的方式。
地球的含水量97.5 %为海水,淡水只佔2.5%,而淡水中可供使用的更仅占其中的0.1%。
人类要如何因应「水」这项地球最宝贵的资源正面临的威胁?
本书突显出现代人生活方式对水资源的真实影响,指出你我及各国政府该如何发挥重要的力量,以对地球更友善的方式管理水资源运用。艾伦将他提出的问题从个人扩大到全世界,从而考虑到跨境水资源共同管理的难度、提高虚拟水意识的挑战、人口增长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案如何才能提出以农民为主的解决方案。
这些举足轻重的问题在作者巧笔搭配图表下,内容既充实详尽又饶富趣味。
作者简介
汤尼.艾伦 Tony Allan
英国地理学家,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名誉教授,现为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地理学教授。
汤尼.艾伦公认为探讨水议题的世界权威,也是为水资源永续发展请命的领导健将。二○○八年,以提出革命性的「虚拟水」概念获颁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奖,表彰他对促进世界了解水议题的创新贡献。
译者简介
张美惠
台大外文系毕,辅大翻译研究所肄业,现从事专职翻译。曾获梁实秋文学奖译诗组佳作,译作《Y染色体:男子汉的本质》获第三届吴大猷科普着作奖(翻译类佳作奖)。译有《EQ》、《绿色EQ》、《破坏性情绪管理》、《超级关系》、《伟大的追寻》等书。
坦白说,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第一反应是“哇,好有趣!”。作为一个从小在台湾成长,习惯了物质丰裕的社会环境中的人,我们很少会去细究一个物品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就像我每次去水果摊买苹果,都觉得理所当然,殊不知那个苹果可能需要倾注多少的水资源才能生长、采摘、运输。这本书的“虚拟水”概念,真的太及时了。它不是在宣讲环保的口号,而是在用一种非常具体、生活化的方式,揭示我们消费行为与全球水资源分配之间深刻的联系。我想象着书中会如何一步步拆解,从一杯咖啡,到一件衣服,再到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它们各自“隐藏”的水量究竟有多少。这种“解密”的过程,一定会非常有启发性,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节约”,以及我们如何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对这个星球更加友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后的虚拟水》一亮相,就深深吸引了我。你知道的,我们台湾人真的很爱喝咖啡,从便利商店的国民咖啡到巷弄里特色小店的手冲,咖啡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肌理。但有多少人会停下来想想,那杯香醇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水故事”?这个标题就像一个引子,勾起了我巨大的好奇心,让人迫不及待想知道,原来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便利,背后竟然是如此宏大而复杂的“虚拟水”系统。它不是那种艰涩的科学报告,也不是枯燥的理论论述,而是以一个我们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一杯咖啡”作为切入点,将一个看似遥远的概念,拉近到触手可及的距离。我期待这本书能打开我认识世界的新视角,让我不再只是“喝”一杯咖啡,而是“读懂”一杯咖啡,进而延伸到生活中更多的面向,理解我们与这个地球的资源是如何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紧密相连的。
评分老实说,我常常觉得我们台湾人对环境议题,虽然口头上很关注,但实际行动上可能还有些脱节。我们习惯了发达社会带来的便利,很多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这本书的书名《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后的虚拟水》就非常直接地点出了这个问题。它没有用那种吓人的标题,而是用一个大家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生活场景来提问,这是一种很聪明的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那些我们每天使用的、购买的商品,背后其实承载着我们看不到的“水足迹”。这种“虚拟水”的概念,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对全球水资源可能产生的间接影响,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号层面。
评分我一眼就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住了。《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后的虚拟水》,这个题目实在是太有意思了!作为在台湾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我对咖啡的喜爱毋庸置疑,几乎每天都会来一杯。但说实话,我从未想过,一杯咖啡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如此庞大的“水”世界。这不仅仅是冲泡时用到的水,而是从咖啡豆的种植、加工、运输,到最终变成我手中的那杯饮品,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虚拟水”。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一步步揭开这个“虚拟水”的神秘面纱,让我了解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背后究竟蕴含着多少我们不曾察觉的水资源消耗。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生活化,我相信它会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引发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资源、关于消费、关于我们与地球的关系。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画面。我在台湾的夏天,常常会点一杯冰美式来解暑,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一杯冰凉的咖啡带来的慰藉是无与伦比的。然而,这本书的标题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那杯让我精神振奋的咖啡,究竟需要消耗多少的水。这不只是指冲泡咖啡豆本身所需要的水,更是指从咖啡豆的种植、灌溉、加工,到最终运送到我手中的每一个环节,所涉及到的“虚拟水”。我猜测这本书会用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讲述这个“虚拟水”的概念,并且通过一杯咖啡这个小小的切入点,触及到更广泛的全球水资源问题。我好奇作者会如何运用数据和案例,来呈现这种“看不见”的消耗,以及它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水资源分配带来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