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一:「脆弱等于软弱。」
「脆弱等于软弱」的观点是大家对脆弱最常抱持的迷思,也是最危险的迷思。当我们费尽心力回避脆弱和过分情绪化的同时,对方却无法或不想掩饰情绪,既忍不了又坚持不了,我们就会反过头鄙视对方无能。我们不但不能去尊重与敬佩对方展现脆弱的勇气,反而让我们的恐惧和不安变成了一种批判。
脆弱无所谓好坏,不是我们所谓的黑暗情绪,也不一定是轻松、正面的经验。脆弱是所有情绪和情感的核心。去感受,就是展现脆弱。认为脆弱就是软弱,等于是把感受也视为软弱。因为害怕代价太高而不去感受,等于主动放弃让人生更有目的和意义的事情。
我们拒绝展现脆弱,往往是因为我们把脆弱和害怕、自卑、悲伤、难过、失望等黑暗情绪联想在一起,我们不想讨论那些情绪,即便它们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爱、工作,甚至领导的方式。多数人不解的是,我们渴望的情绪和经验其实来自脆弱的感受。我是在研究十年后才了解到这点。脆弱是爱、归属感、喜悦、勇气、同理心、创意的发源,也是希望、同理心、责任感和真实自我的起源。如果我们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或是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灵性生活,脆弱是帮助我们达成的途径。
我知道这可能令人难以相信,尤其当我们这辈子一直以为脆弱和软弱是同义词时,更是觉得难以置信,但那是千真万确的。我给脆弱的定义是:一种不确定、没把握,又冒险的感觉,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冲击。知道这个定义后,我们来想想「爱」这件事。每天醒来,我们爱着可能爱或不爱我们的人,我们无法确保我们爱的人的安全,他们可能留在我们生命中,或者一声不响就离开;他们可能至死不渝地爱着我们,也可能转身就背叛──这一切,都让我们脆弱。爱,是不确定的,是无可计量的冒险,爱着一个人,让我们的情感无所遁形。没错,那很可怕。没错,我们一旦毫无保留,就容易受伤,但你能想像自己终其一生没有爱过,也未曾被爱的感觉吗?
想公开我们的艺术创作、写作、摄影或想法,但不确定会不会有人接纳或欣赏──那种感觉也是脆弱。想让自己沉浸在生命的喜乐中,即使我们知道那喜乐註定是短暂的,即使全世界都告诉我们乐极会生悲──那更是一种极端的脆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