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技巧与教学(第二版)

思考技巧与教学(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思维能力
  • 批判性思维
  • 教学方法
  • 教育心理学
  • 学习策略
  • 问题解决
  • 认知心理学
  • 高等教育
  • 教学设计
  • 思维训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在唿吁并协助教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儿童思考能力的启发,加强思考技巧的培训。

  全书共分九章,前两章阐述思考的意义,思考技巧的内涵、教学原则和序列。第三、四章介绍增进思考技巧的教学技术和方法。第五至七章则分别就推理思考、批判思考及创造思考三大重点加以剖析,并列举有关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第八章简介国内外常用的评量方法和标准化测量工具。最后一章介绍国内外发展用来增进学生思考能力的课程活动设计。

  教师与家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若能对思考技巧的内涵有所了解,并随机提供思考启发的引导,当可培育出学思并重、创意丰沛、批判精准的优质人才。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玉成

学历
  省立屏东师范普师科(五一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五八级)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六二级)
  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硕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班进修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博士(七二级)
  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后研究进修
  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经历
  国民中、小学教师合计五年
  大专校院兼任副教授七年
  教育部科员、秘书、组主任、中等教育司司长
  国立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中校长
  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授兼初等教育学系系主任
  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授兼教务长、代理校长、校长
  东海大学教授兼附属实验高中校长

主要着作
  影响国民小学教师服务精神之因素(师大硕士论文)
  士气激励理论在学校人事管理上的运用(台湾省国民教师研习会,1979)
  教育计画之社会因素(教育部教育计画小组,1979)
  我国中等学校教师在职进修教育之研究(教育部教育计画小组,1979)
  提高高等教育素质之研究(合着)(国家建设研究委员会,1980)
  侨生教育之发展及其成效之研究(合着)(教育部教育计画小组,1982)
  教师发问技巧及其对学生创造思考能力影响之研究(教育部教育计画小组,1983)
  教师发问技巧(心理出版社,1984)
  开发脑中金矿的教学策略(心理出版社,1988)
  英国小学社会科课程之分析(三民书局,1992)
  思考技巧与教学(心理出版社,1993)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思考与思考技巧
  第一节 思考的意义 
  第二节 思考技巧的意义和内涵

第二章 思考技巧之教学原则
  第一节 思考技巧教学的重要性
  第二节 思考技巧之教学原则
  第三节 思考技巧之教学内涵与序列

第三章 发问技巧和思考启发教学
  第一节 发问的意义及其教学功能
  第二节 发问技巧的内涵
  第三节 常见的教师发问技巧缺失
  第四节 苏格拉底式的发问技巧

第四章 常用的思考启发教学方法
  第一节 五段教学法
  第二节 问思教学法
  第三节 价值澄清教学法
  第四节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第五章 推理思考及其教学
  第一节 推理思考之内涵
  第二节 推理思考教学之策略

第六章 批判思考及其教学
  第一节 批判思考的意义与重要性
  第二节 批判思考的内涵
  第三节 批判思考教学之策略

第七章 创造思考及其教学
  第一节 创造思考的内涵
  第二节 创造发明的心路历程
  第三节 创造思考教学之策略
  第四节 创造思考教学活动单元举隅

第八章 思考技巧能力之评量
  第一节 思考技巧教学成效之评量方法
  第二节 思考技巧之标准化评量工具

第九章 促进思考技巧发展的课程设计
  第一节 学童暨幼儿高阶思考培基课程活动举例
  第二节 牛津思考技巧教学活动计画
  第三节 儿童哲学教学活动设计
  第四节 工具性充实教学活动设计
  第五节 高德思考课程设计
  第六节 苏莫懈思考技巧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图书序言

第二版序

  这本书出版于1993年11月,迄至2010年3月止,已经「初版九刷」,意味着现有万册以上散布在各角落为读者服务。数月前,接获心理出版社总编辑林敬尧先生来电,询问可否加以修订以加强服务读者,笔者欣然答应并允诺当于龙年年底完成。

  问世近二十年来,社会急遽变迁,不禁自问:这本书是否还有参考价值?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心中涌现三股力量支持我这么想:

一、台湾的教育发展政策日益重视思考启发教学

  具体事证如:

  1.1998年9月颁行「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揭开国中、小课程及教材教法大改革序幕,并明确订定:现代国民必须具备十种基本能力,其中包括创新、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等素养。

  2.1999年6月颁行「教育基本法」,其中第二条规定:教育之目的以培育人民健全人格……判断与创造力……之现代国民。

  3.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创造力教育白皮书」,提出创意学子、创意教师、创意校园等八项计画,期望在十年内全面落实创造思考教学,打造一个创造力国家(Republic of Creativity)。

  4.2011年宣布「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自103学年度起实施,并停办「国中基测」,改以「国中学力会考」新制上路,考题不再受限于选择题,用以导正教学更为多元,学习益增思考启发。

二、社会政经乱象更加凸显国人高阶思考能力不足,加强思考教育益形迫切

  具体事证有:

  1.新北市国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发生弊案,数十位校长涉嫌收受承包厂商贿款红包,损害学生餐饮品质权益,以中饱个人荷包。

  2.中部某现任县长,涉嫌收受灾区道路整修工程回扣1,000万元,地院于2012年11月30日开庭审理,合议庭裁定羁押禁见。另高雄地检署侦办中南部某县政府环保局劳务採购弊案,掌握县长及其胞妹等人,以洩漏标案内容及评审委员名单,向得标厂商索贿的证据,遭检方依法起诉。

  3.行政院陈沖院长上任,全球经济萧条,台湾状况亦不佳,但却快速宣布「油、电双涨」、「明年开始实施证所税」等新措施,引发舆论挞伐,民怨四起,施政满意度大落。

  4.教育部长蒋伟宁在立法院被参与「反媒体垄断」社运的清华大学陈姓学生当面责骂,受到媒体关注,引发诸多讨论。焦点议题有:(1)教育部发公文给相关学校,要求对参与「社运」学生的身体健康表示关切,是否妥当?(2)立法委员虽可邀请学生到场「备询」,但可以把质询权「让」给学生吗?(3)政府官员无义务面对任何非立委的质询,但部长有需要对备询学生互动热络吗?(4)学生发言批责部长:「伪善、满口谎言、不知悔改」,用词适当吗?

三、个人生涯发展蓄积了更深的感慨和使命感

  1.任职国立台北师院期间,先后担任进修部主任、初等教育学系系主任及教务长职务。此期间,行政业务上的接触,和教学与研究工作上的互动、探讨,在在增进我更加了解、体认国小及幼稚园教育工作之利弊得失,提升我思考如何改革之能量。

  2.承蒙林前部长清江博士之提携,于1998年9月就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职务,适逢师资培育、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及高中多元入学方案等新制之推动,给了我更多机会从较高角度、更广幅度去了解、发现中、小学教学问题,思考应变应革策略。

  3.担任司长两年,追随三位部长(林清江、杨朝祥、曾志朗)历练学习之后,回到国立台北师范学院任教。2001年学校进行校长遴选,承蒙师长、同仁、朋友鼓励参选,侥倖当选。担任校长近四年内,推动校务仍以国中小及幼教老师培育为核心,平日忙于行政工作外,并兼顾创意及批判思考之研究与教学,以不负自己在学术上之永续经营心愿。

  4.2006年8月1日师院改制「教育大学」,笔者也在当天离职,转任东海大学教育研究所暨师资培育中心教授,并兼任东大附中校长职务。四年任期内,完成申办学校改制为东大附属实验高中,除高中部外,另融合国中、国小及幼稚园,让我有再一次机会建构一所十四年(K至12)一贯之实验学校。此期间,努力推展创意及批判思考融入教学与行政,更深切体悟教育改革之艰巨。

  至于第二版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面向:

  1.错别字及词句的调整,务期文意更为清楚易懂,明确精准。

  2.删减过时、不必要的片段,增补重要可资参考的资讯,以提升整体内容品质。

  3.第九章增列一节,列为第一节,余序号类推。这一节以「学童暨幼儿高阶思考培基课程活动举例」为主题,其内涵适合提供家长、老师随机用来「亲子共学」或「师生共学」进行脑力激盪,以启发孩子们的创意或批判思考能力和态度,厚植思维能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这本书以思考技巧之内涵与其教学、启发方法为核心,祈愿它能继续发挥功能,并有助于十二年国教推展顺利成功,培育更多学思并重、习旧创新兼顾的人才。饮水思源,我要感谢心理出版社的伙伴及各界读者的支持,当然也要向师长们及曾与我同堂研讨的同学们致谢:由于您的提醒提示、您的发言讨论,成长了我的智慧,进而提升了这次第二版的内容品质。

张玉成 笔于桃园市
2012年12月10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