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别就「绪论」、「幼儿教保专业伦理」、「教保专业伦理形成、维持与变迁」、「教保专业伦理实务与应用」、「教保专业伦理融入相关议题」、「课后照顾人员专业伦理」以及「教保人员专业成长资源与运用」等,各章节论述幼儿教保专业伦理之相关课题,包含伦理定义、概念与内容,借此协助学生在面对未来幼童产业时建立教保工作伦理的基本价值观,并引用幼儿园伦理两难实际案例,对应我国专业伦理守则,增进解决问题的意识;并找到因事、因地制宜的伦理处理策略。书中特别提出专业伦理「融入式」课程设计相关议题(生命教育、教学情绪、多元文化、班级经营),希冀于相互碰撞的过程,进一步反思不同议题内涵和幼儿园现况融入的合理性,以便对既有的幼教专业知能、幼儿园场域与师生主体经验,持续地共同进行修正与更新。
作者简介
张纯子
学 历:
国立中正大学教育学博士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幼儿教学硕士
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士
现 任:仁德医专幼儿保育科助理教授兼主任
曾 任:
国立台南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兼任讲师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兼任讲师
南台科技大学兼任讲师
世一文化幼儿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辅导讲师
幼儿园教师五年、主任二年、园长十年
专 长:
幼儿图画书
幼儿多元智能
教保专业伦理
幼儿教师教学情绪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授课领域:
教保专业伦理
幼儿教材教法
幼儿园班级经营
幼儿学习档案制作
幼儿教具设计与应用
着 作 郑博真、张纯子、严慧媛、黄怀慧、傅菀清、苏姿菁(2004)。多元智能与图画书教学。台北:群英。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当前教保专业伦理教育现况与省思
第二节 教保专业伦理发展在师资培育过程的意义
第三节 教什么?课程重点在哪里?
第四节 怎么教?独立或融入
第五节 专业伦理的教学方法
问题与讨论
第二章 幼儿教保之专业伦理
第一节 教保人员
第二节 幼儿教保专业工作
第三节 伦理观点作为教保专业之思维脉络
第四节 教保专业伦理的养成与发展
问题与讨论
第三章 教保专业伦理的形成、维持与变迁
第一节 专业伦理的形成
第二节 专业伦理的维持
第三节 专业伦理的变迁
第四节 教保专业伦理面临的挑战与实践途径
问题与讨论
第四章 教保人员专业伦理之实务与应用
第一节 幼儿教育专业伦理守则
第二节 幼儿教育的专业伦理两难情境
第三节 教保人员面对专业伦理两难的实务分享
第四节 系统反思个案研究法
问题与讨论
第五章 教保专业伦理融入之相关议题
第一节 融入式课程
第二节 生命教育
第三节 教学情绪
第四节 多元文化教育
第五节 班级经营
问题与讨论
第六章 课后照顾人员的专业伦理
第一节 课后照顾人员
第二节 课后照顾服务的现况
第三节 课后照顾人员之专业伦理
第四节 课后照顾人员之压力与心理卫生
问题与讨论
第七章 教保人员的专业成长与生涯规划
第一节 教保人员之专业伦理表现
第二节 教保人员之专业发展
第三节 教保人员之生涯规划
附录一 幼儿教育及照顾法
附录二 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
附录三 幼儿园园长专业训练办法
附录四 美国幼教专业伦理守则
自序
「教保专业伦理」是目前幼教或幼保相关科系养成教育非常重要之授课科目。首先,《幼儿教育及照顾法》于2012年1月1日立法通过后,依据第21条第2项规定:「相关系、所、学位学程、科、辅系及学分学程之认定标准」成为「教保专业知能课程」32必修科目学分之一。再者,面对全球化及知识经济冲击的情况下,希冀有效地帮助教保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能遵循教保工作的价值规范;并又如何在充满机会和抉择中有所定见,不致迷失自我,而成为教保产业职场上亟待延揽与有用之人才。
是以,当幼教保系的学生在面对台湾目前多变及复杂的幼儿教保环境时,更必须提早建立正确的专业伦理价值观及拟订妥善之生涯规划,认识自我,了解现今及未来职场的情势。总括来说,专业伦理是幼儿教育工作专业认同与发展之根本,但是必须靠教保从业人员具备专业伦理实践之能力,面对种种伦理问题才能够具有伦理知觉,建立正确价值抉择和伦理明辨。
本书的完成从作者本身多年的幼教实务经验、专业授课与学术研究之经验出发,借由现场教保人员珍贵的工作生涯体验分享,让作者可以运用不同教保实务题材并提供「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得以顺利进行教保人员专业伦理发展、伦理守则、两难情境案例之探讨。如此不仅增进学生生涯发展及在职学生进修之效益,方能提升教保人员专业伦理精神与理性思辨之能力。
教保专业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其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从业人员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服务品质,则有赖专业本身是否有杰出的人才提供服务;显示培养人才与专业教育息息相关。专业教育使命不只在开发个人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出愿意为专业发展继续奉献的个人。因此,专业成长教育是一项在整体专业教育系统中,针对满足职前与在职人员专业成长需求的重要机制。
本书撰写理念符应专业伦理教育之成长需求有二:(1)发展幼儿专业伦理教育模式之抉择、行动与生命关怀;(2)透过价值澄清提供学生未来职场上反思与实践的学习机制。最终,希冀能提供关心教保伦理课程的学者于教学与研究上之参考。
张纯子 谨志
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标题吸引的。作为一名在幼儿教育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教保员,深知“理论”和“实务”之间的落差有多大。我们常常会学到很多美好的理念,但在现实的课堂里,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忙碌的工作以及各种突发状况,要将理论百分百地落实,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地“接地气”,能够从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案例出发,去解析那些看似高深的伦理原则,让我们知道在面对“不得不”的选择时,如何做出最符合专业伦理的判断。比如,关于“隐私权”的保护,在日常的观察记录和与家长的沟通中,如何平衡信息共享的必要性和个人隐私的边界,就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操作的指南,或者分享一些其他同仁的成功经验,那绝对是极大的帮助。我很期待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解决工作困惑的钥匙,让我的专业之路走得更稳健。
评分这本《教保专业伦理:理论与实务》,光听名字就觉得内容会很扎实。在台湾,教保员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更复杂的伦理议题。我一直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保员,不光是要有爱心和耐心,更要有敏锐的伦理判断力和坚定的专业立场。这本书能够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于“职业倦怠”和“自我关怀”的伦理维度进行探讨。教保工作是非常耗费心力的,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很容易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专业判断。如果教保员自己都无法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又如何能提供优质的教保服务呢?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专业热情,并认识到自我关怀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伦理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一股清流注入了我们教保界。长久以来,我们在专业伦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培训和前辈的经验传承。虽然这些都很宝贵,但系统性的、有深度且贴合本地实际的教材,确实是稀缺的。我最期待的是书中关于“儿童权利”的讨论,这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规定,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与照护中,真正地将儿童的权利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例如,如何让孩子拥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即使他们的观点还不成熟,我们也要给予尊重和倾听。还有,关于“辅导与咨询”的专业界限,如何处理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系,也是非常需要专业指导的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操作性的建议,让我们在面对这些复杂情况时,能够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专业的应对方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所关照的孩子们。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在教保领域,专业伦理绝对是重中之重,但过去相关的中文资源,尤其是针对台湾实际情况的,真的不多。每次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伦理两难,比如孩子受伤了该如何处理与家长的沟通,或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总是会感到无从下手,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摸索。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指引,让我知道原来这些困境背后是有理论基础可以支撑的,而且还有实务上的具体建议。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专业界线”的讨论,这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在保持专业的同时,又能与孩子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其中的拿捏分寸确实需要好好学习。而且,这本书的作者阵容也很强大,有来自不同机构和领域的专家,这让我对内容的全面性和实践性非常有信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第一线的教保人员,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更好地守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点出了核心问题,我们教保人员所面临的伦理挑战,绝非纸上谈兵。尤其是在台湾这样一个多元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都可能让伦理决策变得更加复杂。我一直认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建立良好专业判断的基石,但如果缺乏对台湾本地实务的深入剖析,那理论就可能显得空中楼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台湾在地特色的伦理情境分析,例如,在处理亲子关系中的敏感问题时,如何理解并尊重不同家庭的价值观,同时又能坚持以儿童最大利益为优先。此外,关于“专业自主性”与“机构政策”之间的张力,也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课题。在坚持专业理念和配合机构管理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经验和智慧的。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相信会成为我们教保人员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