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看见特殊,看见潜能」,就是希望孩子能看见潜能、聚焦潜能、开发潜能,因为特殊孩子消失的可能只是听力、视力、阅读能力等,只要信心未消失,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但怎样维系孩子的信心呢?所以才希望师长、父母及孩子的信念是在看见自己特殊的同时,也能看见潜能的所在,才能在限制之中,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
特殊孩子多数是偏才,是所谓「上帝关掉一扇门,必会为你开一扇窗」的最好见证。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教养手册,可提供父母及教师协助特殊孩子发掘潜能,全书共分为以下四篇:(1)父母教养篇;(2)班级经营篇;(3)补救教学篇;(4)社会篇。作者期望能在孩子潜能被充分尊重与发挥的过程中,亦协助社会大众了解特殊不代表异常,特殊代表多样性,特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同理心,而非同情心!
作者简介
孟瑛如
学历:美国匹兹堡大学特殊教育哲学博士
现任:国立新竹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
第一篇 父母教养篇
1. 教养方法的万灵药?
2. 学习障碍只能克服,无法逃避
3. 深入了解才能真正关怀
4. 有条件的爱?
5. 爱他,就是从他的立场去想—谈父母的合理期望
6. 孩子可以比你想的更专心
7. 发掘孩子心中的专心小天使
8. 父母的压力管理
9. 有快乐的父母,才有快乐的孩子
10. 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爱
第二篇 班级经营篇
1. 学障孩子的生存妙招
2. 动机与自信比策略更重要
3. 提昇学习自信
4. 给孩子成功的学习经验
5. 要他做什么,请直接告诉他
6. 小点子大改变
7. 具体式的称赞与责备
8. 惩罚要与过失行为有关
9. 独立万岁?
10. 船过水无痕?
11. 两败俱伤的选择
12. 思考力训练
13. 思考力问题对考试行为的影响与改善
14. 注意力问题对考试行为的影响与改善
15. 专心答题小祕诀
16. 拒绝抢答小祕诀
17. 互相说故事的时刻
18. 我的孩子在资源班里学什么?——浅谈个别化教育计画
19. 不要输在起跑点——慎选好的资源班
20. 互为助力或互为阻力
21. 实施无障碍考试,以求立足点平等
22. 无障碍评量概念与实作
23. 谈情绪行为障碍学生融入普通班的迷思与对话
24. 与自己竞争 跟别人合作──谈社交技巧分组法
25. 独特而分别之爱──让情障生融入普通班
26. 营造接纳 减少霸凌
27. 谈霸凌受害者的复原力
第三篇 补救教学篇
1. 拼音教学行不行?——学障学生的入学挑战
2. 识字教学
3. 识字教学时应对症下药
4. 学科学习基本入门券——谈识字教学
5. 打开生命的窗——谈阅读理解教学
6. 阅读障碍者学校阅读心得写作生存技巧
7. 笔画教学的简易规则
8. 扭曲的输出管道——谈写字补救教学
9. 让孩子享受写作过程——谈写作补救教学
10. 让学生厌恶数学的七种方法
11. 数学学习障碍
12. 数学问题解决法
13. 离开数学 生活变彩色——谈数学补救教学
14. 全有或全无给分法
第四篇 社 会 篇
1. E-learning世代下的学习障碍学生——他们的网路使用现况与电子化学习需求
2. 身心障碍儿童性别平等教育之涵义与可行实施原则
3. 国小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学生的学校与亲职性教育
4. 如何和情绪行为障碍的孩子相处
5. 班上的安静透明人──谈选择性缄默症
6. 提昇特殊教育品质,以保障特殊孩子人权
7. 勇者或魔鬼——谈身心障碍者的大众传播媒体权保护
8. 去除大众传播媒体歧视偏见 尊重基本人权
9. 身心障碍者传播媒体人权——我们可以做什么?
10. 看电视会学坏吗?——论儿童媒体教育之推展
11. 菲尔普斯的启示——做最好的自己
12. 不同不代表异常,不同代表需要被理解
二版序
所谓「看见特殊,看见潜能」,是希望孩子能看见潜能、聚焦潜能、开发潜能,因为身心障碍孩子消失的可能只是听力、视力、读写能力等,只要信心未消失,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但,要怎样维持信心呢?所以才希望师长、父母及孩子的信念,是在看见自己特殊的同时,也看见潜能的所在,才能在限制之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身心障碍孩子多数是偏才,是所谓「上帝关掉一扇门,必会为你开一扇窗」的最好见证。只是国外的特殊教育推展得早,求学及生涯制度畅通,身心障碍孩子因有均等的教育机会而能改变生活,能拥有尊严及自主的未来。除了在显性障碍部分有名的海伦.凯勒等人外,发展最晚的隐性障碍(如学习障碍及情绪行为障碍),亦有远者如牛顿、爱迪生、亨利.福特等,近者如汤姆.克鲁斯、李光耀、魔术强森等。奥运游泳金牌选手菲尔普斯,更是善用自己为过动儿精力无穷的优势,而成为非常成功的运动员。但若要从国内发掘成功的身心障碍者,就可能很不容易。有学生曾跟我开玩笑:「中国史上成功的身心障碍者,大概就只能找到晏子婴及八仙过海中的铁枴李!」而事实上,按照孩子特殊的本质,学习障碍者会是很好的歌星、演艺人员、广告设计者、创意文学家、中小企业主、实务工作者等;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会是天生的运动员、演艺人员、军警人员、软体游戏设计师、观光旅游人员、推销员等。
这几年来,政府在特殊教育之推展颇见用心,适性与融合教育之氛围渐渐成形,笔者也因着这样的气氛,陆续在报章杂志上写了许多短文,而今集结成册,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一些想法。笔者不期望每位身心障碍者都能拥有成功的人生,但期望能在「看见特殊,看见潜能」的教育观念下,每位身心障碍者都能拥有幸福、有成就感的人生!
孟瑛如
我必須說,《看見特殊,看見潛能:特殊生教師家長貼心手冊(第二版)》這本書,真的完全顛覆了我對「特殊教育」的既有印象。過去我總覺得這類書籍會充斥著大量的專業術語,讀起來又枯燥又難懂,但這本卻完全不是。它更像是與一位非常有智慧、非常有愛心的前輩在交流,聽她分享她的經驗和感悟。書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斷強調「看見」的重要性,而且是從多個層面去「看見」。不僅是看到孩子在外在行為上的「特殊」之處,更重要的是,去「看見」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他們獨特的思考模式,以及他們被低估的「潛能」。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常常不自覺地用刻板的眼光去評價孩子,而忽略了他們身上更多美好的可能性。書中對於如何與學校老師進行有效溝通的部分,提供了非常具體的步驟和方法,這對我這樣常常感到無從下手的家長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學會了如何更清晰地表達孩子的需求,也學會了如何與老師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努力。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心靈的雞湯,它讓我重拾了面對挑戰的勇氣,也讓我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更多的希望。
评分這本《看見特殊,看見潛能:特殊生教師家長貼心手冊(第二版)》的出現,彷彿是我在教養路上遇到的一位及時雨。我一直覺得,教育最難的,莫過於如何因材施教,而對於「特殊生」而言,這份挑戰更是加倍。書裡一開始就點出了家長和教師在面對特殊生時,最常出現的迷思和誤區,這讓我瞬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作者沒有迴避問題的複雜性,而是用一種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探索每一個「特殊」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潛能」的闡述,它讓我們明白,特殊並不等於無能,反而可能是一種獨特的才能。書裡提供了一些非常具體的策略,例如如何透過遊戲來幫助孩子發展社交技巧,或是如何利用他們的特定興趣來引導學習。這些方法都不是高深的理論,而是貼近生活、容易操作的。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建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發現孩子的反應確實有所不同,他們似乎更願意去嘗試,也更願意去表達。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是,我們要學會放下預設的標準,用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欣賞每一個孩子,發掘他們內在的光芒。它讓我從一個有點焦慮的家長,轉變為一個更具備同理心和策略性的陪伴者。
评分閱讀《看見特殊,看見潛能》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一次溫柔的自我療癒。身為一個努力想給孩子最好教育的家長,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面對孩子在學習或人際互動上與眾不同的時候。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它讓我意識到,我們對「正常」的定義,可能過於狹隘了。作者用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特殊生可能面臨的挑戰,但更重要的是,他強調了這些孩子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潛在的天賦。書中對於如何與老師建立有效溝通的建議,真的非常實用。我過去總是擔心自己不懂專業術語,或者會給老師添麻煩,但書裡教我們如何用清晰、具體的方式描述孩子的行為,以及如何提出建設性的問題,讓我不再那麼畏縮。同時,書中也探討了如何在家裡營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鼓勵孩子發展他們的興趣,並且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這讓我重新思考了家長的陪伴角色,不再只是單純地監督學習,而是成為孩子探索世界的引導者和堅實的後盾。讀完之後,我感到一股暖流在心中擴散,彷彿卸下了許多不必要的負擔,更能以一種更平和、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階段。
评分拿到《看見特殊,看見潛能:特殊生教師家長貼心手冊(第二版)》這本書,我帶著一種既期待又懷疑的心情。期待的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實際的幫助,而懷疑的是,我擔心這類書的內容會過於理論化,或者與我的實際情況脫節。然而,當我翻開書頁,我立刻被作者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字所打動。這本書不像是一本冰冷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充滿愛心和經驗的過來人,娓娓道來她在與特殊生互動中的觀察、體悟和實踐。書中對「特殊」的定義,並沒有停留在表面的行為差異,而是深入探討了這些差異背後可能的原因,並鼓勵讀者去理解和接納。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潛能」的論述,作者巧妙地引導我們看到,每一個孩子,無論其特質如何,都擁有獨特的才能和價值。這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學會了從一個更為宏觀、更為包容的角度去欣賞他們。書中提供的許多實用技巧,例如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如何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都非常貼近生活,且容易被家長和教師實踐。這本書不僅提供了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給予了我一種力量,一種相信孩子、相信教育的力量。它讓我明白,教育的真諦,在於看見每一個生命的光芒,並幫助他們綻放。
评分拿到這本《看見特殊,看見潛能:特殊生教師家長貼心手冊(第二版)》時,說實話,我心裡有點忐忑,畢竟「特殊生」這三個字,對很多家長來說,總帶著一股沉重的預感。但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的文字給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學術論述,而是充滿了溫度和理解,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輕聲細語地分享著他的觀察與建議。書裡談到的很多情況,我都似曾相識,比如孩子在學校時偶爾出現的行為偏差,或是和同學互動時的困難。作者並沒有直接給出標準答案,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去理解孩子內心可能正在經歷的掙扎。他強調了「看見」的重要性,不僅是看到孩子的「特殊」,更是看到他們身上被忽略的「潛能」。這點讓我覺得非常受用,常常我們太聚焦於孩子的不足,反而錯過了他們閃閃發光的時刻。書中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案例,雖然不是我孩子遇到的完全一樣的情況,但那些處理方式和原則,都非常有啟發性。我開始學著更有耐心地去觀察,更有彈性地去應對,不再那麼急於下定論,而是試圖去讀懂孩子每一次眼神、每一個動作背後的訊息。這本書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過去迷茫的道路,讓我對未來的教養之路,多了一份清晰和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