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孩童的情绪及个性吗?想知道孩童内心真正的需求吗?
要拉近与孩童的距离,有没有先了解他们?怎么做才能事半功倍?
大人常常用自己的认知去解读孩童的行为,实际上,孩童的世界既熟悉又陌生!
早从1926年开始,画人测验就是评量孩童认知发展的一种投射工具。
儿童的涂鸦是从毫无章法、潦草、不规则的线条开始,从简单的线条渐渐发展成画出我们看得懂的线条、形状或图画。这是孩童将知觉的事物化为一种意象的表现。
对特殊状况的孩童,绘画更是一种与外界沟通的桥樑。不论绘画能力好或不好,孩童却喜欢绘画,因为绘画可以纾解孩童的情绪,表达其内心的世界。
对语言沟通有困难的孩童,更可透过其绘画的呈现,去发现其内在需求、潜藏思想、或学习的体验与结果。
本书《儿童在画人测验的投射评量》是作者长期的实务经验及研究成果,许多发现或许与国外临床心理专家的研究不谋而合,作者非常期待将目前国外普遍应用在临床个案的画人测验,扩大运用在国内一般学童全人发展的辅导层面,以加强学校师生辅导及家庭亲子教养之功能。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孩童的内心世界和潜藏的思想吧!
作者简介
朱锦凤
现职:东吴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学历:美国伊利诺大学记量心理学博士
美国伊利诺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
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博士
专长:心理测验
量表编制
统计方法
评量设计
出版专书:
《画人测验的实作与解读》 台北:心理出版社(2010)
《心理测验:理论与应用》 台北:双叶书廊(2010)
《大学生身心适应调查表》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8、2002)
《问题解决创造力测验》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图形思考智能测验》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1 儿童的画人测验
一、儿童画人测验的起源
二、画人是儿童自发性的绘画主题
三、画人测验在智力的评量
四、儿童画人的投射应用
五、画人测验的施测方式
六、儿童画人测验的信度
七、儿童画人测验的效度
八、儿童画人解释的注意事项
2 儿童画人的评量理论
一、可解释小学儿童的智力
二、可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可投射儿童的社会成熟度、不受绘画天分影响
四、画人测验与学业成绩无关
五、因性别差异而有不同的解释标准
六、随年级增加而有不同的解释标准
七、注意文化的差异
八、解释儿童的人格投射
九、可透露异常的情绪
3 儿童画人测验的整体解释
一、五大整体项目
二、身体细节项目
三、其他绘画特色及情绪困扰指标
4 儿童年级常模的画人解释
一、幼儿园小班儿童的画人范例
二、幼儿园中班儿童的画人范例
三、幼儿园大班儿童的画人范例
四、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画人范例
五、小学二年级儿童的画人范例
六、小学三年级儿童的画人范例
七、小学四年级儿童的画人范例
八、小学五年级儿童的画人范例
九、小学六年级儿童的画人范例
5 情绪困扰儿童的画人解释
一、过动儿童的画人范例
二、攻击性儿童的画人范例
三、人际困扰儿童的画人范例
四、两性发展早熟儿童的画人范例
五、忧郁儿童的画人范例
六、情绪障碍儿童的画人范例
七、随便画儿童的画人范例
八、发展迟缓儿童的画人范例
九、自闭症儿童的画人范例
参考文献
自序
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会经历各种考试和测验,大多数学校的考试又称为学业成就测验,主要目的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属于精熟测验的一种。除了学校考试外,针对学生辅导用的心理测验更应是当前教育须重视的一环,尤其针对学生的全人教育,如潜能开发、职业探索、人格型塑、态度养成、社会适应、生活调适、情绪管理等学生辅导,甚至针对特殊状况的学童,如情绪问题、学习障碍、人际困扰、专注力不足、过动、发展迟缓等,若无法妥善处理及时辅导或重视,将会引发学生学习成效更大的阻碍。因此,作者长期致力于心理测验的发展,期望能对未来学生辅导教育发挥更大的效用。
心理测验的种类非常多,除大家耳熟能详的智力测验、性向测验、职业测验、人格测验外,投射测验是大家较少接触的一种。投射测验的种类又分墨渍刺激、看图说故事、绘画、语句完成等。投射测验有别于其他传统测验,主要是以非结构的刺激形式,以作答反应为中心主体计分,评量受试者的潜意识内在需求,可有效防止作假或伪善的情况。本书旨在介绍一种国外普遍使用、以绘画为主的投射测验—画人测验。绘画性的投射测验除画人测验外,房树人测验亦是另一个选择。
作者研究画人测验已近十年之久,受测对象从幼童到年长者都有,但主要仍以一般正常人为诉求,至今已累积数千人次。由于本身有两个小孩,所以对儿童的画人也投入相当多的时间,为了更深入了解儿童的绘画发展,我几乎每年都要求自己的两个孩子施测画人测验。研究过程的确有帮助我了解他们的成长状态,并适时调整亲子教养及对孩子们的期望。当然,同时更确定了画人测验对儿童的功能与价值。作者也常帮助许多学童的父母或老师,运用画人测验更深入了解他们的孩子或学生,其天分、个性、内心状态等。
写这本书除了让我的学生或好奇的家长、老师,在接触画人测验时有一本教材可以参考外,也希望借此对学生辅导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国内有更多人投入画人测验的研究,并能将它实际应用于家庭、教育、学校辅导方面,使更多人受益。
本书付梓得力于许多人的参与和协助,除了要谢谢许多同意接受施测的儿童及其导师或家长外,也谢谢多位对画人测验积极投入研究的心理系专题学生。本书虽经校稿多次,谬误恐在所难免,尚祈专家先进不吝指正。
我最近真的是对儿童心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工具。《儿童在画人测验的投射评量》这本书名,瞬间就吸引了我。我总觉得,孩子们的世界是那么的单纯又复杂,他们用语言表达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那些藏在画笔下的情感和想法,才更加真实和宝贵。“画人测验”这个概念我虽然有所耳闻,但一直没有机会深入了解,特别是“投射评量”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洞察方式,能够绕过孩子可能有的自我防御,直达他们内心的真实状态。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详细讲解画人测验的施测流程?从一开始如何引导孩子放松地开始画,到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及如何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还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施测时是不是会有一些区别?另外,关于图画的分析,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非常具体、实操性的指导,比如,人物的大小、在纸上的位置、线条的力度、表情的刻画等等,这些细微之处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信息?有没有一些常见的“信号”或者“警示”可以让我们留意?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实用的指南,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用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去理解我们身边的孩子们,给他们更贴心的关怀。
评分我一直很佩服能够写出这样专业又贴近实践的书的作者。市面上关于儿童心理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做到兼顾理论深度和操作性的,往往寥寥无几。《儿童在画人测验的投射评量》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的是一种既有科学依据,又能灵活应用的评量方式。我常常在想,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座迷宫,有时候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就算说了,我们大人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而“画人测验”听起来就像是为这座迷宫提供了一张藏宝图,通过解析图画中的点滴细节,能帮助我们窥探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情感需求,甚至是潜在的压力。特别是“投射评量”这个概念,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那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提供了一种引导孩子自我表达的智慧。我好奇的是,书中会不会详细讲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画人测验中的表现差异?比如,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在线条、色彩、构图上的表达方式会有什么不同?这些细微的差别又分别代表着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标准和案例,让家长或教育者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解读,而不是凭空猜测。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如何引导孩子画画,或者在孩子画完后如何进行沟通的技巧,那就更完美了。毕竟,了解只是一方面,如何基于这些了解去给予孩子恰当的支持和引导,才是关键。
评分哇,光看书名《儿童在画人测验的投射评量》就觉得好有深度!我最近在帮小朋友找一些能辅助了解他们心理状态的书,看到这本,感觉好像挖到宝了。我平常不算是很懂心理学,但书名里的“画人测验”和“投射评量”听起来就很有趣,好像可以通过小朋友画的图来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而且是“投射”的,听起来就比那种直接问问题的方式更温和、更深入。我一直觉得,小孩子的心思很多时候都藏在不经意间,如果能有个方法,让他们不那么紧张,又能自然地表达自己,那真的太棒了。这本书听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个工具,而且是针对“儿童”的,感觉会非常实用。我很好奇,里面会不会有一些很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画个太阳、画个屋子,这些不同的元素在心理学上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是不是会有很多图例说明,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看得懂?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不只是理论,更希望看到一些可以立刻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法。而且,现在社会好像越来越强调情绪教育,这本书会不会也在这方面有所着眼?通过画画来疏导情绪,或者发现一些潜在的困扰,感觉会很有帮助。我脑子里已经开始想象,拿到这本书,可以一边看,一边鼓励我家宝贝画画,然后试着去解读,感觉会是很温馨也很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评分这本《儿童在画人测验的投射评量》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是一名小学的美术老师,平时在课堂上就经常观察到孩子们画画时流露出的各种情绪和想法,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窗户纸,没法完全理解。这本书的书名精准地击中了我的需求,让我觉得终于有了一本可以深入学习和应用的专业书籍。“画人测验”本身就是一种很直观的心理评估方式,而“投射评量”则暗示了其能够挖掘出孩子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会不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评析框架?比如,针对人物的姿态、表情、衣着、周围环境的描绘,甚至线条的粗细、颜色的选择,是不是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学解读?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有技巧、更科学地去解读孩子们的画作,而不仅仅是凭经验。如果书中能包含不同类型画作的案例分析,并详细说明其评析过程,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的学生们,不仅在艺术创作上给予他们指导,更能关注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说实话,有时候看到孩子画出一些比较“特别”的图,心里会有些担忧,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提供了专业的知识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个有点“纸上谈兵”的家长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很想学习一些方法,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但又害怕那些过于学术、枯燥的东西。《儿童在画人测验的投射评量》这个名字,听起来既专业又很有吸引力。特别是“画人测验”这个说法,让我觉得很具象,好像可以通过一张图,就能了解孩子好多小秘密。而“投射评量”,更是让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沟通方式,不需要孩子费力去组织语言,而是让他们的潜意识自然流露。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会不会有非常多的实操指南,比如,如何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完成一幅“画人”的作品,有没有一些小技巧能让孩子更投入、更放松?还有,关于图画的解读,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清晰、易懂的分析维度,而不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比如,对于人物的各个部分,像是头发、眼睛、嘴巴、手、脚,甚至是服装和背景,它们在心理学上分别可能代表什么?有没有一些常见图例,可以让我们对照参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画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变成一个更懂得倾听者,能够从孩子画的画中,捕捉到他们细微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的需求,甚至是一些我可能忽略的成长烦恼。这绝对是一本能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