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药物滥用时代,请谨记:你是唯一能够保护自己免受药物侵害的人!
本书作者张克镇医师拥有数十年临床经验。他从哲学的高度出发,经中西医两个维度来审视现代医学的现状,明确指出现代医学在对人体的认识、疾病诊断的手段和治疗的方式,乃至现存的医学模式方面,存在着诸多盲点和误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人体认知理论,即生命空间论和「生命─社会─自然」新的医学模式,指明了人类健康的未来之路。
张医师长年在第一线工作,也有中西医的背景,并是位善于总结、思考、勇于探索并对患者充满悲悯之心的临床医师。书中的很多案例让人感动,许多想法使人共鸣,更多观念让人震撼。
本书特色
现代人的病是越看越病,现代医学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张克镇院长是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院长,长年在第一线工作,本书从其诊疗案例出发,探讨现代医学的问题,唿吁病患不要让自己的病越看越生病,离健康越来越远。
作者简介
张克镇
现任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院长。首创「生命空间学说」,从人体空间的视角认识生命客观运行规律、人体结构及生理病理规律,并将传统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方式进行发展与创新。
临床上,将生命空间学说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建立起更为安全效捷、便于操作的全新针灸模式──「元通针法」,拓展了针灸治疗的理论与临床范围。在中医诊断方面,创新并完善了「尺肤诊断法」,即利用前臂部位的各种变化判断全身疾病,避免了病人因受药物等因素干扰造成脉象诊断的误差,提高了诊断准确率。
着有《生命空间论》、《我们为什么离健康越来越远》、《生病的真相》等。
序 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上篇 医学误区
第一章 现代医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二章 诊断疾病≠仪器检查
第三章 正确的检查结果≠诊断的依据
第四章 分科过细≠诊断与治疗更精确
第五章 治病≠吃药
中篇 疾病根源
第六章 疾病是如何形成的
第七章 追根求源找病因
第八章 风寒乃百病之首
第九章 现代医学模式的缺陷与医学理论的不足
下篇 医之正道
第十章 认识人体的空间
第十一章 空间和疾病的诊治、预防
第十二章 细菌是我们的敌人吗
第十三章 治病要治根
第十四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医学
附录 医者慈悲心─张克镇专访
序
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世界在不断变化,人类从没有停止对生命健康的追求。但是其道路艰难曲折,充满挑战与风险。特别是在近年,越来越多的医疗健康问题被暴露出来。医疗资源浪费、健康代价提高、医患关系紧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医学和医疗缺乏创新有关,与转型经济中的各方利益博弈有关,也与人们健康知识的匮乏与管理制度的缺失有关。如果我们认真反思,会发现归根到底是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影响了社会的医疗健康行为。
生命价值观是人们对生命的基本认识,我们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对待生命,决定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影响着别人的生命。生命价值观迷失的人,很难珍惜自己的生命,难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生命,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与生命换取金钱;生命价值观迷失的人,很难尊重他人的生命,难懂得如何去帮助别人的生命,甚至牺牲他人的健康与生命换取利益。如果不能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我们的医疗与健康问题会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生命与健康的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无论东西文化都将对生命意义和本质的研究作为基础的学问诉求。张克镇院长的《医之正道》不但创新了医学与诊疗的知识,而且帮助人们以科学的态度与实践的标准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这在当代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这本书以「生命空间论」为理论基础,阐释了「生命―社会―自然」医学模式。他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运用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透过大量亲身治疗的病例,系统分析了现有医学理论与诊疗方式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的思想与方法,启发医疗工作者和公众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中西医学与健康的创新问题。
张克镇院长是我最敬重的医生和学者之一,也是我的如师挚友。他在医学与健康领域中长期致力于艰苦的研究与服务,帮助和服务了很多人。他的医道、医德、医术都堪称楷模。近年来我在研究医疗改革与医药产业创新中发现诸多困惑与问题,常常跟他请教。很多时候大有「拨云见雾,茅塞顿开」的感受。因为医学我是外行,原本不敢写序。但是因为对生命价值观这一问题一直在思考,读到这本书感觉医学与创新道理相通,于是有感而发。在学问当中,问题和困难是创新的动因。我们认为中国的医学与健康事业问题不可谓不多,改革的困难不可谓不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必是艰苦的历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但这也是一个幸福的历程,追求真理与服务公众是美好的事业。我们相信医学理论与管理理论从哲学层面和实践层面全面贯通,将会带来新的智慧,以影响我们所想,改造我们所做,让世界有更好的改观。
孟子说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生命规律是普遍的,顺应生命规律就承受正常的命运。具有健康生命价值观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而忘记生命价值观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把握自己的命运,需要科学与信念。相信读者能够从这本书中,领悟到生命健康的正道。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创始执行院长
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 蔡剑
2012年3月27日于北大
现代医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身边的健康人越来越少
常见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困扰医生和病人的误诊率居高不下
由医疗行为导致的医源性疾病在不断增加
在美国的成年患者当中,有45%的医疗行为是存在差错的
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仍然无能为力……
目前,在医院,无论医生还是病人,都能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药物越来越昂贵。换句话说,医疗在手段和药物方面的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彷彿医药行业真的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只要稍微冷静地思考分析一下现状,就不难发现另一个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事实:一方面,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仍在直线上升;另一方面,医院的误诊率仍然居高不下。最令人担忧的是,貌似发达的现代医学对很多疑难病症依然无能为力,很多疾病甚至连最基本的病因都无法找到。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与医疗手段只能在对症治疗的层面上徘徊,而药物的毒副作用却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更多的危害,由此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也越来越多。这一切,都不能不让我们对医学的现状进行反思。
1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我们身边到底还有多少健康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健康人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躯体的健康;第二,心灵的健康;第三,适应能力的健康;第四,道德的健康。这四个方面大致又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我一直认为,医生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判断依据。这本书的标题,让我产生了一种想“走进”医生内心的好奇。我想知道,在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情时,医生是如何进行鉴别诊断的?他们又是如何权衡不同的治疗方案的?“名医院长”的身份,让我相信作者能够提供一些非同寻常的见解。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一些医学诊断的“思维路径”,让我能够更理解医生的工作,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更好地与医生沟通,甚至在一些非关键性的问题上,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评分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医生生活片段的分享,但大多是比较零碎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名医院长”,我想他一定能提供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视角。我想了解,在一个庞大的医疗体系中,是如何保证医疗品质的?“医疗正道”究竟包含哪些层面的意义?是医术的精湛,医德的崇高,还是制度的完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描绘出一幅更完整的医疗图景,让我们知道,在疾病面前,我们所依赖的不仅仅是某个医生,而是一个系统,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守护系统。
评分我最近刚好有家人在就医,过程中确实碰到了不少困惑。有时候,医生给的解释很多,但我们作为病患,可能一下子难以完全理解。我们很想知道,在专业的医学领域里,到底有哪些是我们普通人应该了解的基本原则?比如,关于如何选择医院,如何判断一位医生是否值得信赖,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作为病患应该主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本书的标题触及了我当下最迫切的需求,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医学科普读物,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指导我们在面对健康危机时,如何才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找到那条最正确的“医疗正道”。
评分我们常说“病急乱投医”,这四个字道出了太多人在面对疾病时的无助感。在台湾,虽然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面对一些罕见病或者疑难杂症,我们依然会感到茫然。这本书的标题《你看对病了吗?》就像是在敲响警钟,提醒我们要审慎选择。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他作为过来人的经验,比如,在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对医生的诊断产生警觉?或者,当我们对诊断有疑虑时,应该如何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与医生沟通?这些实用的建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每次去医院,都会看到很多病患焦急的面孔,他们眼神中透露出的迷茫和期待,我都能感同身受。这本书的题目,仿佛是为这些病患量身定制的。“你看对病了吗?”直击灵魂的提问,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我想,作者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院长,一定对病患的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可能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医生建立信任,如何在医疗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的建议。这些人文关怀的部分,对于提升病患的就医体验,以及配合治疗,都至关重要。
评分在台湾,我们对于医疗品质一直非常重视,也常常能看到一些关于医疗纠纷的新闻。这难免会让我们对医疗体系产生一些不安。这本书的作者,据说是“名医院长”,光是这个身份就很有说服力。我想,一个长期在医疗第一线、并且身居管理要职的院长,一定能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视角。他可能会分享一些关于医疗决策的背后考量,或者是在复杂病情面前,医生们是如何思考和判断的。我尤其好奇,在这种高压和复杂的环境下,他如何能坚守“医疗正道”,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始终把病人的健康放在首位。
评分我常常在想,我们社会对于“好医生”的定义是什么?是医术高明,还是医德高尚?还是两者兼备?《你看对病了吗?名医院长的医疗正道》这本书的题目,让我觉得作者很可能是在探讨这个核心问题。我期待他能分享他对“医疗正道”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践行。这可能不仅仅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要求,也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一种期许。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建立一个更值得信赖、更以人为本的医疗体系的答案。
评分我本身就对医学知识抱有浓厚的兴趣,平时也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疾病本身,或者是某个医学突破。而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看病”这个过程,以及“如何看对病”。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去医院,可能只是带着症状,而医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问诊、检查,才能“对症下药”。这个“对”字,看似简单,但背后牵涉到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是巨大的。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更多关于这个“对”字的奥秘,让我们普通人也能更清晰地理解医生工作的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很亲切。那只看起来有些严肃又带着一丝慈祥的眼睛,仿佛在审视着每一个走进医院的人。书名《你看对病了吗?名医院长的医疗正道》更是直接点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好奇心。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生病时,特别是面对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产生“到底是不是真的找对了医生?是不是真的诊断正确?”的疑虑。这本书似乎就是在回应我们心中最直接的担忧。我特别喜欢“医疗正道”这四个字,它透露出一种行业内的坚守和传承,让人觉得作者不是一个只追求商业利益的医生,而是一位真正以病人为本,遵循医学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实践者。
评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有时候,我们也会担心,在追求效率和技术的同时,会不会忽略了人本身的感受?这本书的“医疗正道”,我理解为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我很好奇,作者如何看待科技与人文在医疗中的平衡?他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真正惠及病患的实践?这本书或许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科技与人性的结合才是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