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生平曆經多次風險,全非本身能力得以化解。如說是命運安排,未免言之空洞。
球壇好友聚會,暢談往事津津有味。提起我幾次不平凡的遭遇,尚能存活人間,感到嘖嘖稱奇,雖韆百人難逢其一,若就此隱聲匿跡,殊為可惜。何不傾述真相,一來緬懷先烈英年早逝,縱或是咎由自取,亦不能抹煞矢誌報國的初衷。再則忠告青年後進,前車之鑑免蹈覆徹。屢經好言鼓勵,趁今頭惱尚明記憶猶清之際,將鮮為人知而當年不宜公開的悲壯史實,提供讀者分享。
本文並非自傳。凡非直接或間接與飛行及籃球相關事宜不宜贅述。間或有涉及專業範圍者,如「人體感官之淩空反應」「空投要訣」「直昇機簡介」以及「世界籃運發展沿革」等,或非人皆瞭解,卻係本人耳濡目染親身體驗所得。藉以增廣見聞,若收拋磚引玉之效,更是求之不得。
有人說:「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事實卻不盡然。就以近來舉世聞名的「林書豪鏇風」來說,憑其191 公分的身材,若非智勇雙全,勤練不休,能在人高馬大,好手如雲的美國NBA 職籃齣人頭地,絕無可能。況且他擁有哈佛大學的高學曆,智勇雙全。
抗戰末期,領袖號召知識青年從軍,作者投效飛行。未久,抗戰勝利,當時百廢待舉,航校課程停頓,利用暑期齣訪京滬,在南京取勝「汽四營」(即七虎隊前身)。在上海過關斬將,打敗國傢隊化身的華聯,引起各界震撼,陣中主將硃聲漪(作者)、孫煥庭、遊健行號稱「官校三劍客」名噪一時,兩年後畢業分發,參與強大空軍捍衛國傢的重任,所以也是英勇的飛行戰士。
戰機任務繁重,同時,又肩負籃球選手雙重使命。硃聲漪多次執行大陸偵照任務,險象環生,生死一瞬間,任何絲毫厘之差,早已人間蒸發。民國四十四年,多年的夥伴遊健行,不幸駕機在對岸撞山殉職。時隔一年,孫煥庭起飛失事傷重不治,時年均僅卅歲而已。
未久,硃聲漪調飛空運,在「八‧二三」金門砲戰期間,曾執行大小金門空投任務前後八次之多,趁黑夜低空貼海到達目的地,鑽進高砲火網,生死置之度外,竟然毛發無傷實在命大。
五○年代初期,各國籃運崛起,隨政府遷颱以及歸國僑胞群英匯集,掀起颱灣籃運高潮,常年比賽不斷,由國內伸延到國際,觀賞球賽蔚為國人日常生活的最佳調劑。因此領導當局因應時勢所需,集中各隊主力,成立瞭代錶性的聯隊,取名「剋難」及「良友」。積極從事國民外交宣慰僑胞。凝聚極大多數海外僑胞的嚮心力,莫不歸嚮自由祖國,功效極為卓著。
空軍層峰曆來對運動團隊的培植極為重視,尤其籃球,擁有傳統曆史。大鵬老將退休後,招攬正值兵役年齡的青年健將成立虎風隊,徵召當時服務於颱中的硃聲漪齣任教練。同樣仍擔任飛行任務,從此,硃教練重返籃壇,深慶得人。
硃教練,多次參加美國名師講習,虛心鑽研,故而曆次重大比賽均能齣奇製勝。當選國傢隊教練後,連續於兩屆亞運會擊敗亞洲籃球王國菲律賓,並於第七屆亞洲盃與霍劍平教練通力閤作,打敗囂張傲慢的日本,舉國歡騰,大快人心。此期間,我國籃運躋身亞洲強林,功不可歿。
年華易逝,老將漸離球場,本「迴憶錄」,其中以「重振籃運之建言等」詳實可行,頗感難能可貴。
從筧橋到亞洲杯:一個飛行員兼籃球教練迴憶錄
11.…象山港偵照險象環生
12.…換裝噴射戰機,耳疾不適於高空飛行,改飛空運
13.…漫談人體感官之淩空反應
14.…緬懷先烈盧盛景隊長
15.…早期飛行員生活迴憶
16.…悼念戰友失足之慟
17.…昔日球場戰友摺損逾半
18.…金門砲戰八次空投
19.…泛論「空投」種種
20.…參加墨爾本奧運
21.…奉命兼任虎風隊教練
22.…虎風隊是菲、韓、僑社常客
23.…專機雲中下降撞山奇蹟歸來
24.…揮彆虎風,轉任颱林隊
25.…省府直昇機隊簡介
26.…直昇機林口失事記
27.…到颱灣籃運發展的萌芽期
28.…籃運史上的戰國時代
29.…三軍球場應運而生
30.…大鵬隊創始球隊齣國先例
31.…化名「剋難」的國傢代錶隊
32.…兩場結局巧妙的比賽
33.…難忘的兩次佳作
34.…三軍球場十年風光
35.…難忘的「同鄉盃」錦標賽
36.…關於美國青年歸主籃球隊
X‧從筧橋到瓊斯杯:一個飛行員兼籃球教練迴憶錄
37.…中華歸主隊到美國報聘
38.…首度承辦正式國際錦標賽(第二屆亞洲盃)
39.…曆任教練的心得
40.…曼榖第五屆亞運
41.…第六屆亞運仍在曼榖舉行
42.…第七屆亞洲盃重迴馬尼拉
43.…「瓊斯盃」國際邀請賽
44.…數度轉換教練的來龍去脈
(一)接掌飛駝隊的淵源(二)協助公賣局培植的幼苗金龍隊(三)颱林隊四軍突起(四)何以插手電信女籃(五)濛華航女籃徵召(六)被遺忘的民豐培訓隊(七)榮工隊走馬上任
45.…迴顧女籃興衰點滴
46.…世界籃運發展沿革
47.…漫談NBA職籃規章
48.…報導兩則稱奇的花絮
49.…美國職籃與日本職棒錄影帶引進國內
50.…欣獲籃球教材經典
51.…公務員生涯的終點站─榮工處
52.…退休生活縱橫談(一)應聘擔任颱銀隊技術顧問(二)保全工作日益重要(三)撰重著「籃球教材與戰法」
53.…為我國籃運把脈
54.…重振我國籃運之我見(一)強化國傢隊實力(二)恢復既有體製,促使發揮功能(三)疏通培植新秀的進階管道(四)重振社團籃運風氣(五)籌建專用籃球館
55.…世態炎涼有感感言(一):脫胎換骨的「東亞病夫」
感言(二):颱灣是上年紀人的天堂感言(三):哀悼英纔益友─吳建國感言(四):悼念國手老友淩鏡寰
56.…齣國機會廣增見聞
57.…尋根之旅探親行
58.…結 語
“從筧橋到亞洲杯”,這八個字,在我心中投下瞭一道引人遐想的影子。筧橋,那是承載著無數飛行夢想的地方,它象徵著起飛、探索和無垠的天空。而亞洲杯,則是亞洲籃球的最高舞颱,它代錶著拼搏、榮耀和團隊的奮鬥。當一個人的生命軌跡,從藍天上的鷹隼,轉嚮瞭綠茵場上的指揮官,這其中的故事必然是豐富而動人的。我猜想,作者在書中會娓娓道來,他如何將飛行員特有的嚴謹和對細節的關注,融入到籃球訓練之中,如何用一種超越常人的視野去解讀比賽的走嚮。我期待他能分享,在每一次起飛前,他如何檢查每一個螺絲,每一次降落時,他如何精準操控;而這些嚴謹,又如何在指導球員時,轉化為對每一個技術動作的打磨,對每一次戰術執行的到位。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次關於“熱愛”與“堅持”的生動注解。它會告訴我們,真正的熱愛,能夠跨越看似難以逾越的障礙,將不同的技能和經驗巧妙地結閤,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
评分這本書,光是書名就充滿瞭故事感。“從筧橋到亞洲杯”,這跨越瞭時空和身份的轉換,讓我立刻對作者的經曆充滿瞭好奇。筧橋,那是中國航空曆史的搖籃,是多少飛行員夢想起航的地方。而亞洲杯,那是亞洲籃球的最高殿堂,是無數汗水與榮耀的凝聚。當一個飛行員,一個在藍天之上翱翔的靈魂,轉身成為一名籃球教練,這其中的轉變該是多麼的跌宕起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從駕駛艙走嚮球場,從俯瞰大地到指揮戰術。他是否將飛行員的冷靜、精準和對細節的把控,運用到瞭籃球的訓練和比賽中?在飛機滑行起飛前的每一次檢查,是否如同賽前每一次戰術布置般嚴謹?在萬米高空穿越雲層時的那種視野和高度,是否給瞭他對賽場全局的獨特洞察?我設想著,他或許會用一種獨特的視角來審視籃球這項運動,用飛行員的思維去解讀每一次跑位、每一次傳球、每一次投籃。這本書,在我看來,絕不僅僅是一本迴憶錄,更可能是一次關於夢想、關於轉型、關於在不同領域找到共通之處的深刻探索。它或許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哪個領域,隻要心懷熱愛,勇於嘗試,就能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评分坦白說,初見書名時,我腦海裏閃過一絲疑問:飛行員和籃球教練,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係嗎?然而,正是這種“意想不到”的組閤,反而激起瞭我強烈的閱讀欲望。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在截然不同的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坐標和價值的?飛行員,需要的是冷靜的頭腦、敏銳的洞察力和對風險的精準判斷;籃球教練,則需要激情、戰術智慧和對隊員心理的深刻理解。我相信,在作者的人生故事裏,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特質,一定得到瞭完美的融閤與升華。他或許會分享,如何在飛行中練就的沉著冷靜,幫助他在關鍵時刻穩定軍心;又如何在籃球場上揮灑的激情,感染著他在藍天上追求極緻的卓越。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個人經曆的迴顧,更是一種人生哲學的體現。它告訴我們,人生並非隻有一條固定的軌道,我們可以在不同的道路上探索,在不同的身份中成長,最終找到那個最真實的自己。我想,這本書一定會帶給我許多關於“成長”和“蛻變”的深刻思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選擇和發展方嚮。
评分初翻開這本名為《從筧橋到亞洲杯:一個飛行員兼籃球教練迴憶錄》的書,我的腦海中便湧現齣無數的畫麵。我想象著,作者或許曾在駕駛艙裏,感受著引擎的震動,俯瞰著大地,心中卻澎湃著對另一片天空的嚮往。而這另一片天空,便是充滿汗水、呐喊和激情的籃球場。一個飛行員,他擁有對高度和速度的極緻追求,他懂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他必須在瞬息萬變的狀況下做齣最正確的判斷。這些特質,似乎與一個成功的籃球教練所需要的素質不謀而閤。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如何將航空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巧妙地運用到籃球的戰術分析和球員培養中。他是否會用“氣流”來比喻比賽的節奏,用“航綫”來規劃球員的跑位?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職業生涯的轉變,更是關於人生選擇與自我實現的一次深刻探索。它可能會告訴我們,我們的人生可以有多重可能性,隻要我們敢於挑戰,敢於突破,就能在不同的領域綻放齣耀眼的光芒。
评分這是一本讓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書。熟悉,是因為“飛行員”和“籃球教練”這兩個身份,在某種程度上都代錶著一種對精準、團隊協作和極緻追求的精神。陌生,則在於將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結閤在一起,本身就充滿著一種彆樣的魅力。作者的經曆,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充滿畫麵感的圖景:或許是在低空掠過跑道的引擎轟鳴聲中,他曾思考過如何組織一次有效的進攻;或許是在高空俯瞰城市夜景時,他曾想象過球員們在球場上奔騰的身影。這種跨界的人生,必然會帶來許多不尋常的思考和感悟。我想,他一定能夠用最生動、最接地氣的方式,將飛行中的技術要領與籃球場上的戰術配閤聯係起來,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去解讀這兩項充滿挑戰的運動。我尤其期待他能分享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中,如何剋服睏難,如何激勵團隊,如何在壓力之下做齣正確的決定。這本書,不隻是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更可能是一本關於“跨界思維”和“人生多重可能”的啓示錄,它鼓勵著我們去打破常規,去探索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領域,去發掘自己身上隱藏的無限潛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