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生命搏斗喧声的竞技场
罗洛.梅(Rollo May)是二十世纪西方精神医学界极富盛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分析大师,被称为「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
他身为心理治疗家,却出入于哲学、文学、古典研究、以及神学方面的思潮与经典,从中撷取直透人性的洞见和治疗心灵的智慧。
他从接受存在主义之后,就将自由存在的个体,作为致力达到的理想人格。他认为健康的个体既能表现自由,亦能勇敢面对自身的命运,本书即是他深刻思考自由与命运之间交错依存关系的总结之作。
在本书中,他一方面爬梳「行动(存在)的自由」与「生命(本质)的自由」两种自由的表现形式,后者是人面对命运时在内心所产生的深刻思考,这种内在的人格自由,即是作者所称政治自由的基础。另一方面,他认为命运最终的归宿既是无可避免的死亡,但在此限度内,我们却能做出自由选择,迎接命运的挑战。因此,要获得人生中的喜悦与成就感,即必须勇于承接抛射于世的自由与命运之磨难。
而罗洛.梅夹议夹叙、引诗引文的伟丽风格,在不断穿越进出于多重视域,及涵容异质多元思维的观点中,造就了一则充满野性思维的海洋书写隐喻,不辞土石而成就生命的召唤应答,值得我们细细加以品读与深思。
作者简介
罗洛.梅 (Rollo May)
美国存在心理学家,1909年生。曾赴希腊三年,任大学英文教席,并随阿德勒短期研习。返美后,入联合神学院,与存在主义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以师友相交,深受其思想启迪。
梅耽读存在主义宗教思想家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之着作。入怀特学院(White Institute)攻读精神分析,遇苏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与佛洛姆(Erich Fromm)等人,最后于 1949年获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首位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毕生致力于将存在心理学引入美国。
罗洛.梅1994年病逝于加州,他生前在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并曾担任怀特学院的训练兼主任分析师。
译者简介
龚卓军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及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所博士班所长,现为该所博士班专任副教授。着有《文化的总谱与变奏》,译有《人及其象征:荣格思想精华》、《拉冈》、《空间诗学》,另合译有《梦的智慧》、《傅科考》、《自由与命运:罗洛.梅经典》。
石世明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临床心理学硕士。目前于癌症中心担任临床心理师。着有《伴你最后一程—临终关怀的爱与慈悲》,译作包括《病床边的温柔》、《禅修的疗愈力量》,并合译有《自由与命运:罗洛.梅经典》。
〈导读○1〉自由与命运之间◎傅佩荣
〈导读○2〉一个人,多种生活◎林耀盛
〈译序〉从政治自由到心理自由◎龚卓军
〈作者序〉挣得自由,体察命运深意◎罗洛梅
Ⅰ自由的危机
1 当前的自由危机
自由无可取代
自由的伪善现象
心理治疗:让人自由自在
2 一个男人的历程
害怕放弃
承认命运
面对母亲
小菲力普
愤怒是自由的通路
青衣少年
孤独与重生
3 自由的动力
行动的自由,存在的自由
生命的自由,本质的自由
行动自由和本质自由之间有冲突吗?
在自由中成长
4 自由的种种弔诡
大宗教裁判长
自由与反叛
自由即参与
5 论人的命运
从决定论到命运
何谓命运?
命运与责任
6 命运与死亡
生命苦短
巫术与命运之投射
命运与诗人
命运的用途
Ⅱ自由的歧路
7 当代的自恋现象
自我迷失之兆
如果我即是小我,我将得自由吗?
纳希色思与复仇的神话
8 没有亲密关系的性是自由?
从藩篱中解放
没有感情的感官
情色力量的丧失
Ⅲ自由的特性
9 停顿之重要
无言之言
时间与停顿
创意与象征
空闲与停顿
心灵与自我
冥想与神圣的空
10自由带来的晕眩
焦虑与停顿
焦虑与探索
焦虑的预言者
教条是对自由的恐惧
11 生病和健康里的自由和命运
西方医学与大变革
西方医学中针灸与东方的影响
生病与健康之间的平衡
Ⅳ自由的果实
12 生命的复甦
自由与人类灵性
真诚的神秘主义者
慈悲与邪恶的意义
宽恕与悲悯
13绝望与喜悦
绝望的价值
绝望在治疗中的角色
绝望与喜悦之间的联系
喜悦之道
作者序
挣得自由,体察命运深意
今晨,我和一位友人划着独木舟,徜徉在新罕布夏州一方静谧绝晨的湖上。湖面上唯有的涟漪,来自一只蓝苍鹰。牠从一片水莲中振翅,缓缓起飞,飞向沼泽更远更深处,丝毫不为独木舟所扰。万般寂静里,湖水、森林和山头都笼罩在一派不可思议的和谐平静当中,友人却意外提起,今天是独立纪念日。
不论有什么喧嚣的庆祝活动在进行,似乎都离这片宁静之域好远、好远。生活在美国东北新英格兰的人,脑海里不时会浮现北地古教堂(Old North Church)中楼上悬吊的灯笼、邦克山(Bunker Hill)〔按: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次重要战役即邦克山战役,美军在邦克山附近的布里德山(Breed’s Hill)重创英军,作者在此提到位于波士顿国家历史公园中的邦克山和北地古教堂,有隐喻自由发生地之意。〕和新英格兰农民的枪声,这些形象註定要传遍全世界。
政治的自由诚然值得珍惜,但要让政治自由历久弥新,却有赖于创建国族的个别人物内在的人格自由。国族的自由不可能来自盲从者,自由的国族不可能由机器人组成。本书立意阐释这种内在的人格自由,它乃是政治自由的基础。我在下文中提到政治自由时,大体上乃是做为人格自由的例示。
这种人格自由,让我们真诚思考、感受和说话,也让我们意识到这样做是身为人类独一无二的特质。这份自由虽然与个人的命运始终形成弔诡关系,却是爱、勇气、诚实这些人文价值的基础。自由便是我们与自身命运的关联方式,而命运之所以饶富深意,只因为我们拥有自由。我们在与命运拉扯徐行,以挣得自由之际,我们的创造力和文明于焉诞生。
罗洛.梅一九八一年七月
新罕布夏,侯德尼斯(Holdernes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