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思历程7

我的学思历程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生命的低谷,他们如何学习、如何思考,
  决定了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九位智者为你讲述「我的学思历程」,教你如何以不凡的思考力改变未来,以坚定的信念开创局面。九位来自学术界、医疗界、艺文界、宗教界等各领域卓然有成的人士,在本书剖析他们的成长与学习之路,与读者分享学习经验与体悟,以及宝贵的人生经验与思考心得,可作为青年学子规划个人生命发展之重要参考。

  当一个人有机会选择时,你就要把握机会,因为上天和社会给每一个人奋斗的契机。──林柏榕
 
  不管做什么事,把它做好;不管在什么职位,把角色扮演好,「做什么,要像什么」,那就对了。──杨泮池
 
  你要训练自己不能只靠一个办法思考问题,若只有一个办法,一旦它失效,你就没有办法了。──徐遐生
 
  人生在世,向前有半个世界,向后面也有半个世界,前面走不通时,回过头还有半片天地。──星云大师
 
  不管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什么事都可以突破、解决。你不用担心,你一定有能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你一定会迷失。──彭汪嘉康
 
  要能在不同性质的工作间相互转换,同时要能够沟通、推销自己,不墨守成规而愿意冒险,这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息息相关。另外,要相信自己,抱持高度自信心。──彭旭明
 
  台湾的机会就是「人矿」,所以我希望台湾出去的人才,是去做台干而不是台劳。聪明的人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做你自己,不要一味追随潮流。 ──杨志良

  到了外国,会产生一种比较视野,看看别人的文学和文化,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就会获得新的看法、新的体验和新的感受,并感觉更加亲近。──白先勇
 
  人要恢复就像伤口癒合一样,要有他的环境,我们只能营造良好环境,让病人自己增生力量、康复起来。──余玉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柏榕


  总统府资政、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董事长,曾任台中市市长、国立中兴大学副教授。

杨泮池

  国立台湾大学校长、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台大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教育部顾问室主任、台大医院副院长、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

徐遐生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系统特聘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特聘教授。

星云大师

  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总会长,佛光大学、南华大学、美国西来大学、澳洲南天大学等创办人,美国西来寺、澳洲南天寺、非洲南华寺、欧洲荷华寺、巴西如来寺等二百余所分别院创办人。

彭汪嘉康

  台北医学大学台北癌症中心院长、台湾癌症基金会副董事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台大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台北市立万芳医院、卫福部双和医院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曾任台北市立万芳医院副院长、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内科主治医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症遗传所主任。

彭旭明

  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国立台湾大学副校长。

杨志良

  亚洲大学健康产业管理学院讲座教授,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系教授、亚洲大学副校长、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全民健保规划小组召集人、行政院卫生署署长。

白先勇

  享誉国际作家、美国加州大学荣退教授,曾获国家文艺奖。着有短篇小说集《游园惊梦》、《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树犹如此》,长篇小说《孽子》,《白先勇说崑曲》、《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等崑曲推广读物。

余玉眉

  中华民国儿童癌症基金会董事兼执行长、道真护理教育研究基金会董事长,曾任台大医学院护理学系教授兼主任、台大医院护理部主任、行政院卫生署保健处处长、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阳明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兼院长。

图书目录

序/杨泮池

天生的园丁 终身的志工
林柏榕

扎根本土胸怀世界的医者
杨泮池

奉献科学精神于浩瀚宇宙
徐遐生

慈悲喜舍的人间佛陀
星云大师

台湾抗癌之母
彭汪嘉

研究室里的船长
彭旭明

义无反顾追求公义之斗士
杨志良

永远不老的青春梦
白先勇

人本护理的倡导者
余玉眉

图书序言

〈永远不老的青春梦――白先勇〉(摘录)
 
白先勇身为一位享誉国际的作家,他在动盪流离的岁月中,淬炼出作家的感性思维,以及身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继而创办《现代文学》,践履自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羁旅海外后,更透过比较观点省思中国传统文化,而今以崑曲义工自许,大力推广美学典范《牡丹亭》,为华人续一曲婉转老调,重振传统文化的优雅风采,唤起华人心中共同的青春梦。
 
演讲时间:二○一一年六月十日
 
《现代文学》,广开文路
 
大三时,我和同学说:「我们自己来办一本杂志吧!」当时年纪轻,不知天高地厚,心想傅校长可以引领五四运动,我们也行!他们推行的是五四新文学,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类似的新文学,就以一本杂志来推行、改变。那时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都会写小说,而且都写得很好,加上我自己也有在写作,遂开始着手办杂志。可是我们都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又没有稿费和编辑费,所以校对、送印刷厂、送杂志和收杂志,全都得自己来,骑着脚踏车到处奔波。
 
第一期,非常感谢余光中先生给了我们一首诗,我们也拉了一些文章,但还是不够,就由我自己用两个笔名写了两篇小说填稿,第一篇是〈玉卿嫂〉,第二篇是〈月梦〉。封面和海报都由我们自己设计,在台大文学院四处张贴。杂志印出来后,我抱了一大叠杂志回台大,兴致勃勃地到处派送,第一手先送给叶嘉莹老师,后来也送至书摊代卖。过了几天,我去问书报摊:「有没有卖《现代文学》?」他望着我:「没听过这本杂志。」我再到另一个地方询问,他想一想之后说有,然后从一大叠杂志下面抽出一本,因为不畅销所以没有挂起来展示。我再到另一个摊位问:「有没有《现代文学》?」他说:「卖掉啦!」我心想:「不得了啦!有人买我们的杂志了,要快点回去办第二期!」《现代文学》就这么办起来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