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13
中国教会大学的发展,于二十世纪上半叶构成了中国教育体系重要的一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中尤以十三所教会大学最为着称,分别为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之江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中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岭南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及福建协和大学,均为英美差会在华兴办的高等院校,中外学者先后投身研究,遂成为研究中国基督教史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
福建协和大学由差会合办的小型学院,逐渐发展成为文、理、农三院十系的私立「省级」大学。传教士和华人教职员在校政、教学和研究方面,编织了「传承」与「开创」的关系,对促进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和福建的高等教育,贡献甚鉅。
本书将分期了解福建协和大学的中外师资之人力结构及其变化,并提供具体的数据统计资料,说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收回教育权后,外籍与华人教职员的比例逆转,教会大学从传教士转移至华人主政的本土化历程。其次,透过个案讨论教育传教士的生平行谊、行政与教学贡献、研究及出版成就,兼论其宗教事工,为该校的草创时期奠下良好的根基,从而指出传教士与华人学生,产生了「新」的异国师生关系,为中国教育史立下了前此未见的新例。
福建协和大学成立的三十多年间,对于培训近代福建菁英的贡献尤为突出。本书将讨论华人学生除了继承传教士出任校长、行政与教学职位外,在文、理、农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出版之成就。其中以福建文化研究最为突出,对促进中国及闽省的现代化发展,扮演重要角色。
大学发展无财不行,财务管理对学校发展极为重要,尤值关注。本书以福建协和大学的常年经费作为研究对象,从整理超过二十年的财务年报,分析该校的收入与支出要项,借此了解中外的拨款补助。进而重构财务管理架构与变迁,并讨论基金管理与投资策略,借以了解基督教在华发展高等教育,少为学者关注的财务问题。
作者简介
彭淑敏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哲学硕士、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学文学硕士。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恒生管理学院通识教育学系兼任讲师,并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董事、中国基督教史学会执委会秘书。
王序
李序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政归华人—行政与教学人员
第三章 任重道远—教育传教士
第四章 培育英才—华人教职员
第五章 兼容并蓄—财务管理
第六章 总结
附录
引用书目
人物索引
民国福建协和大学之研究:以师资与财务为例(1916-194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民国福建协和大学之研究:以师资与财务为例(1916-194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