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人类所有的发现发明、创造思考,都需要以想像力为催化剂,有想像,才有「可能性」,人类的文化和科学进化才有往前推动的力量。
想像力离不开教育。只要不受到压抑,孩子们多半有潜质积极运用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出样貌丰富且具说服力的「真实」世界;而成人们是否能够认真地看待孩子,实际聆听那些想像,以便了解想像力的本质、潜力与价值,并且用之于教学课程,将孩子的想像变成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扩大它的界限与可能,便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应深思与力行的。
本书区分为三大部分,以理论为焦点的探讨开始,将想像力运用于教育场域的实践研究,以及在实践场域中的关键挑战议题等,逐一铺陈、思索、验证,让想像力跳脱空想、不切实际、与理性相对的质疑,也让想像力脱去只与艺术文化有关联的外包装,直指出想像力如何应用于科学、数学科目的教学现场,如何让严谨实证的理性科学研究更有趣,更「平易近人」。
汇整来自十一个国家的学者的十三篇报告,透过各式各样的研究题材,读者不仅有机会认识这个领域的多样性,也能够找到与自身教学领域相关的连结:无论是有关想像力是德行的讨论、善加运用想像力做为提升北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途径,或巴西儿童博物馆计画以儿童的想像力为核心的描述,都各有独到之见,但其实这些观点又趋于一致。阅读与探究本书正是一项认识与应用想像力的旅程,在此旅程中可以找到想像力的城堡,也可以顺着想像力的应用路线,找到城堡内的迷人小径与花园。
作者简介
Sean Blenkinsop(主编)
哈佛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加拿大温哥华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育学院助理教授,也是想像力教育中心(Centre for Imaginative Education)以及想像力教育研究团队(Imagin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Group, IERG)的协同主持人。其研究关注的领域为想像力、生态哲学与存在主义。
译者简介
林心茹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语言学硕士,曾任基隆市和平国小、深美国小教师,东吴大学语言中心、佛光大学文学系兼任讲师,借调教育部协助「悦读101」国民中小学阅读推动计画,现任基隆市仁爱国小图书教师,致力提供各种资料做为教与学探索的养分,与教师协作教学,协助师生成为创意构想者及有效的资讯使用者。译有《培养反思力》、《自律学习》、《协助学生做最棒的报告》、《启导初任教师》和《活用多元智慧》(远流)等书。
□〈总序〉为台湾教育留下希望的种籽 詹志禹
□〈审订序〉未来发展来自无尽的想像力 邱发忠.陈学志.林耀南
编者序 Sean Blenkinsop
第一部分 19
第1章 修改想像力基本概念的审慎开端 21
Chris Higgins
第2章 启动想像力的最佳位置──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经验间的对立 37
Gadi Alexander
第3章 学习者心智历程与学习历程环境之间的动态互动:想像力系统的理论模 49
吴淑华(Shu-Hwa Wu)
第4章 威廉.布莱克以及「自然没有轮廓」:想像力、数学、科学与教育 63
Victor Kobayashi
第二部分 77
第5章 运用扮演游戏与故事发展学习动机 79
Pentti Hakkarainen
第6章 儿童教育、语言与记忆的场域 95
Gladir Cabral, Celdon Fritzen, Maria Isabel Leite, Renata Grassiotto
第7章 培养可能性思考:与七至十一岁学童进行创造性运动协同研究 107
Anna Craft, Kerry Chappell
第8章 通向掌握专业知能之路:艺术本位研究实作之教学法探究 127
Maureen Kelly Michael
第三部分 141
第9章 想像力与第一民族文化融合教育:LUCID计画的部分剖释 143
Thomas William Nielsen
第10章 以视觉图像创作开展肯纳卡毛利原住民的教育途径 179
Herman Pi'ikea Clark
第11章 自然科学课程的科学与艺术 187
Patricia Monzon, Maria Vinuela
第12章 数学教育的记忆与理解 201
Leo Jonker
第13章 以想像力教育促进学生对基础数学课程的学习投入 217
Pamela Hagen, Irene Pericval
撰稿人简介 231
名词索引 248
人名索引 243
這陣子下來,感覺教育這條路,對每個家長來說,都是一場不斷摸索的旅程。《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本書名,簡直是點燃了我心底最深處的好奇。我一直覺得,現在的教育,好像太過強調「標準答案」和「既定軌跡」,很容易讓孩子變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錯,也漸漸失去了那份屬於童年的天馬行空。書名裡的「想像力教育」,聽起來就充滿了自由和可能性,但「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句話更是讓我警覺,原來我對「想像力」在教育中的作用,可能還有著我未曾察覺的刻板印象。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所謂的「不一樣」,到底有多麼「不一樣」?它會不會挑戰我們對「學習」的傳統定義?會不會提出一些我們從未想過的,卻又極其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發展他們的想像力?我尤其關心,這種「想像力教育」是否能夠與現有的教育體系相融合,而不是完全脫節。畢竟,我們身處的社會,還是需要孩子具備一定的學術基礎和應試能力。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可操作的例子,告訴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不僅能豐富課本知識,更能將想像力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創意,成為一個更獨立、更自信、更有韌性的人。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想像。
评分閱讀這本《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之前,我對「想像力」的理解,其實還停留在比較具象的層面,像是畫畫、編故事、或是做一些奇思妙想的發明。然而,書名中「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幾個字,卻像一道閃電,擊中了我的盲點。它暗示著,想像力教育可能比我原本想像的要更深刻、更廣泛,並且可能顛覆了我對「教育」本身的某些固有認知。我充滿了期待,想知道作者會如何定義「想像力教育」,它又會如何融入到孩子的日常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非常具體的、可操作的案例和方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探討。例如,當孩子對某個知識點感到困惑時,老師或家長可以如何引導他們運用想像力去理解?當孩子面臨挑戰或困難時,又該如何培養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尋找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如何在現有的教育體系中,平衡學術成績與想像力培養之間的關係,既能讓孩子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又能讓他們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成為一個獨立思考、敢於探索的個體。這本書的出現,讓我覺得教育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激發潛能、點燃靈感的旅程。
评分哇,拿到這本《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真是太驚喜了!封面設計就很吸引人,那種跳脫框架、充滿奇思妙想的風格,一看就覺得作者不是那種死板的教育專家。我一直覺得現在的教育體制,雖然強調知識的傳授,但好像總缺了那麼點「魂」——也就是那種讓孩子真正愛上學習、敢於嘗試、不怕失敗的內在動力。這本書光是書名就打中我的心了,想知道作者究竟提出了什麼不一樣的「想像力教育」,它又會如何顛覆我過去對教育的刻板印象。我對「想像力」這個詞的解讀,可能還停留在畫畫、編故事這些比較具體的層面,但書名暗示的「不一樣」,讓我開始思考,原來想像力還可以應用在更廣泛的學習過程中,甚至影響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甚至情商的發展。我非常期待書中會探討哪些實際的案例,是不是有那種讓家長讀了茅塞頓開、讓老師看了眼睛一亮、讓孩子聽了熱血沸騰的故事?我尤其關心,在我們這個社會,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都太過於追求分數和升學,是不是也會在書中找到平衡點,如何在追求學業成績的同時,又不扼殺孩子的想像力?這本書的出現,感覺就像是一道及時雨,我迫切想知道,要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出一個有想像力、有創造力、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而不是一個只會死記硬背、考試機器。我已經準備好,帶著我的疑問和期待,好好鑽研這本書了!
评分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本質,是喚醒而非灌輸。《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個書名,恰恰點出了我對現行教育模式的一種隱憂。我們是不是過於強調了知識的記憶和應用,而忽略了對孩子想像力的培養?我對「想像力教育」這個概念本身充滿了興趣,但書名中的「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更像是對我原有認知的挑戰,讓我充滿了好奇與探究的慾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究竟「不一樣」在哪裡?它會是如何重新定義「教育」這個詞彙的內涵?它又會如何將「想像力」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的概念,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教育方法?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讓我們這些平凡的家長和老師,也能在日常的互動中,輕鬆地將想像力的種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比如,當孩子在閱讀故事時,我們可以如何引導他們去想像故事的後續發展,甚至是反轉結局?當孩子在面對生活中的小挫折時,又該如何鼓勵他們運用想像力,找出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我更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突破自己對於教育的既有框架,學會以更開放、更包容的態度,去引導孩子探索未知,發掘潛能,讓他們在未來的世界裡,不僅能適應,更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
评分我承認,一看到《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畫面,就是那種傳統教育裡,孩子們埋頭苦讀、考試、升學,然後被塑造成一個個標準化的模樣。而「想像力教育」聽起來,就像一股清流,一股能夠打破這種僵化模式的力量。但是,書名裡那句「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卻又讓我停下來,開始審視自己腦海中那關於「想像力教育」的既有印象。是不是我以為的「想像力教育」,其實也是一種狹隘的理解?是不是作者會提出一些更深層次、更具顛覆性的觀點?我非常渴望從書中獲得一些具體的指引,讓我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讓它不僅僅是停留在遊戲玩樂的階段,更能滲透到他們的學習、思考、甚至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讓家長和老師能夠真正地運用,而不是看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但卻無從下手。例如,在面對孩子提出的各種「為什麼」時,我們該如何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考,而不是給出一個制式的答案?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瓶頸時,又該如何鼓勵他們運用想像力去突破?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充滿了期待,希望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看到教育的更多可能性,也讓我更有信心,去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充滿好奇、勇於創造的未來公民。
评分說實話,這幾年下來,看著家裡的小寶貝一天天長大,我越來越感受到教育的壓力,但也同時感到迷茫。學校教的東西,好像總是循規蹈矩,課本上的知識點,學完了就學完了,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如何連結到真實的生活,更別提引導孩子去發揮他們的獨特想法了。所以當我看到《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本書時,我的眼睛都亮了!「想像力教育」,這聽起來多麼令人振奮啊!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學習,不應該是填鴨式的灌輸,而是引導孩子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可是,怎麼樣才能做到呢?這本書的書名就帶著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味,讓我非常好奇作者究竟會從哪個角度來闡述「不一樣」的教育。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操作性的方法,而不是一些空泛的理論。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老師可以怎麼樣引導孩子去觀察周遭的事物,從而激發他們的想像力?當孩子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時,我們應該如何回應,才能鼓勵而不是打擊他們的創造力?又或者,在學科學習中,是否也有方法可以將想像力融入進去,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我對「不一樣」這三個字充滿了期待,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性,也能幫助我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中,不只是跟隨者,更能成為開創者。
评分身為一個長期以來,對於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成長而感到不斷思索的家長,我對《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個書名,可說是眼睛一亮。它所傳達出的訊息,直接擊中了我在教育上的痛點——那就是我們對「教育」的理解,可能太過於局限,太過於「想像」了。書名中的「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句話更像是一句邀請,邀請我去挑戰自己既有的觀念,去探索教育更廣闊的可能性。我非常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所謂的「不一樣」,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它會是如何重新定義「想像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又會提供哪些具體的、能夠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教學方法?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展現想像力如何在學科學習中發揮作用,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如何激發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不一樣」的教育之道,讓我的孩子不只是一個知識的接收者,更是一個充滿創意、勇於探索的未來創造者。這本書的出現,讓我對教育的道路,又多了一份期待和信心。
评分我一直覺得,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擁有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想像力的培養。《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充滿了挑戰性和吸引力。它讓我想到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過度地強調了標準答案,而忽略了引導孩子去發散思維?「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句話,更是讓我充滿了好奇,它暗示著,作者將會帶來一種全新的、或許是顛覆性的教育觀。我非常期待從書中找到一些實際的、可落地的教學方法,讓家長和老師能夠真正地運用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例如,當孩子提出一個不尋常的問題時,我們該如何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探尋答案?當孩子在創作時,又該如何鼓勵他們突破既有的框架,發揮更大的想像力?我希望能從書中獲得啟示,理解如何將想像力融入到學科學習中,讓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探索和發現的樂趣。這本書的出現,讓我看到了教育的可能性,也讓我更堅信,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是為他們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
评分最近這幾年,身為家長,常常會對孩子的學習感到焦慮,也對如何真正地引導他們產生好的教育感到迷茫。《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本書名,一出現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它讓我意識到,或許我過去對「教育」的理解,也存在著某些未曾察覺的盲點。特別是「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句話,更是引發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想知道,作者究竟會從哪個角度來顛覆我對教育的刻板印象?我迫切地希望從書中找到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能夠主動地去探索、去創造。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如何在學科學習中,將想像力巧妙地融入,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且有效。例如,在學習自然科學時,如何引導孩子去想像微觀世界的奇妙景象?在學習人文藝術時,又該如何激發他們對不同文化、不同情感的想像?我更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幫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讓孩子在現有的體制下獲得良好的發展,又能讓他們保有那份寶貴的想像力,成為一個有創造力、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這本書的出現,無疑為我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啟發。
评分身為一個長期關注教育議題的家長,我閱讀過不少關於親子教育、學習方法的書籍,但《想像力教育:跟你想像的教育不一樣!》這本書名,一瞬間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的「不一樣」三個字,就帶著一種挑戰既有框架的衝勁,讓我不禁開始反思,過去我們所理解的「教育」,究竟侷限了什麼?是侷限了孩子的思考模式?還是侷限了他們的潛能發揮?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定義「想像力教育」,它又會與我們傳統觀念中的「學科學習」、「品格培養」產生怎樣的連結。我猜測,這本書可能不會止步於鼓勵孩子多畫畫、多編故事,而是會更深入地探討,如何在學術的學習過程中,巧妙地融入想像力的訓練,讓孩子能夠跳脫死記硬背,用更具創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和應用知識。例如,在學習歷史時,是否可以引導孩子去想像當時的情境,甚至扮演其中的角色?在學習科學時,是否可以鼓勵孩子提出更奇特的實驗設想,即使最後證明不可行,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寶貴的想像力鍛鍊?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具體的引導方式和實際的案例,讓家長和老師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就實踐,而不是需要額外的資源或複雜的準備。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不一樣」的教育之道,為孩子培養出更具備適應未來社會能力的關鍵素質,讓他們不再害怕未知,而是勇於探索,擁抱無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