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为职场安身立命、坚守原则指引方针的好书
别莲蒂 自从安隆(Enron)案、世界通讯(WorldCom)事件后,全球商管教育单位有鑑于商业弊案,对于社会带来的沉痛影响,纷纷开设了企业伦理(Business Ethics)相关课程,期盼能唤起商学院学生在未来工作时,更重视决策中的伦理议题。
现今国内外各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内容十分多元,包含教导学生理解伦理原则,例如:效益论(Utilitarianism)、义务论(Deontology)、德行论(Virtue Ethics),并反思这些伦理原则可能面临的局限,经由思辨过程来提升学生的伦理判断能力;或是谈论较为宏观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框架,带领学生更全面考量企业所应肩负的多元责任,借以摆脱旧有只重视股东利益之狭义观点;近来的企业伦理课程,则更深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与永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当然也有在专业领域深入探讨相关伦理议题的课程,例如:金融伦理、行销伦理、会计伦理、绿色供应链等,或谈论全球目前所关注的暖化议题,像是低碳管理、绿色企业等课程。政大商学院也从这学年起,做到全院每一个系所的每一个学程,都有至少一门企业伦理或企业永续发展的必修课程。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最主要是如何界定授课内容的范畴与价值。
大学中有基本及多元的企业伦理课程,对于学生建立企业伦理与永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当然会有所助益;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协助学生在伦理知识之外,还有能力面对职场上的道德困境(moral dilemma)选择,应如何坚持自身价值观,又能协助公司完成任务?若无法找出有效回应方式,企业伦理终将只是高挂天边的理想,一般的员工并无法由一己之力,让企业伦理价值落实在企业组织中。
本书作者Mary C. Gentile博士,为一位教育家和企业顾问,经由企业经营实例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企业领袖、经理人、一般上班族、准备进入职场的新鲜人,打造一套实用的工具,协助他们在面对职场上的道德困境时,勇敢且有技巧地表达并实践自身价值观。书中採用许多真实发生之案例,让读者置身在道德困境中,进而寻找出实质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如能清楚地认知自己的价值观、省思工作之意义,善用每个人所擅长的沟通方式,并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加上不断地反覆练习,当面对道德困境时,就不必妥协、沉默或放弃自身原则,而能照着内心的原则行事,且仍然可为组织创造更佳的竞争力。
身为一位企业伦理教育推广者,欣见《正义,不沉默》这本为职场安身立命、坚守原则指引方针的好书,本书亦填补了目前企业伦理教育中,急迫欠缺的一块拼图。
(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兼信义书院执行长)
推荐序
从面临道德困境的决策中,脱茧而出
汤明哲 商学院MBA的教育就教学生如何实现公司利益极大化,公司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都是法律的问题,只要公司不犯法,诚实纳税,公司可以为所欲为。但有些公司在实现利润极大化的目标下,合理化钻法律漏洞的行为,甚至造成其他人的损失的做法。举例而言,如果生产的产品有瑕疵,使用者有百万分之一的机会因而丧命,如果告上法庭,每个消费者可以获赔X百万元,但如果全面召回产品修改瑕疵,每件要花Y元,在利润极大化的帽子下,只有当赔偿金额超过修复成本时,才会召回,亦即X大于Y时公司才会将产品召回。至于消费者家人的精神损失,都在赔偿金额中考虑(这是一家美国汽车公司真实案例)。明显的,这是不能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所以,公司不能以利益极大化作为公司行为的最高准则。必须佐以社会的价值观。但社会价值观是个模煳的概念,这就有赖公司最高阶层的选择。行之已久,就成为公司的文化和行为准则,也是公司长治久安的基础。
近几十年来,美国公司的丑闻层出不穷,八○年代的内线交易,九○年代的网路风暴,世纪之初做假帐的安隆(Enron)、MCI,都造成股东重大损失,到二○○八年开始的金融风暴,在在都看到贪婪超过一切。虽然公司烟消云散,但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法律的救济总是缓不济急。目前为止,还没有金融界的高管因为金融风暴而坐牢,因此大型的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还「大到不能关」(Too big to jail)。直到最近,美国司法部才对大银行祭出动辄数十亿美元的罚款,但罚的是股东而不是造成问题的高管。所以法律的惩罚太慢,公司要避免丑闻还是要採用较高的道德标准来治理。长久而言,投资大众会对高道德标准的公司,表示钦佩和信任。例如有龟毛宪法的王品,厉行诚信价值的台积电,不只靠业绩发奖金的信义房屋,等等。这是因为高道德标准的公司,吸引的是一批认同该公司价值的工作人员,因为有诚信为基础,管理起来内斗少,效率高。尤其高管以身作则,对员工、顾客、投资者、供应商,都起了正面作用。但对国内大多数公司而言,好像还是利润挂帅。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教个人如何在利润极大化的公司坚持本身的价值观,很不幸的,在公司的经营压力下,太多的员工都会碰到道德困境,要坚持本身的价值观并不容易,本书每个章节都从案例出发,仔细分析如何从面临道德困境的决策中,脱茧而出,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表达你的价值观,和找出达到公司经营目的又符合个人价值观的方案。这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笔者从美国大学回国任教时,发现考试作弊对于国内学生是可以接受的事,主管答应的事也常常出尔反尔,道德水准比美国差,可以想见国内企业经营环境不佳,要坚持个人道德标准真的很难。本书提供的办法,读者的确可以参考。当然,最好的做法是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企业工作。
(本文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企管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