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电,核去核从

明天的电,核去核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了让更多人真正了解世界主要大国的核能发电现况,
以及当地人民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联合报系空前规划,台湾媒体罕见超大规模,
横跨日、德、法、英、美五国,深度调查採访报导。
200张全彩照片,75幅资讯图表,数百万制作成本,数十人专业团队。

  如果今天举行核四公投,在你走进投票所,为核四存废投下一票时,
  你真的清楚知道,自己这一张票的意义与影响吗?
  你可以肯定,自己的这一票,是在充足的资讯下,理性思考的抉择?

  《明天的电,核去核从》一书共分六章,由五位充满热忱的资深记者,
  走访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深入调查各国核能电厂,採访决策官员,
  并实地走入一般居民的生活。为读者揭开:
  日本福岛核灾后,废核及重启核电的两难思索。
  德国坚持废核,民众要承担什么样的代价?
  法国75%的电力来自核能,如何确保安全?
  注重环保的英国,选择加强核能以降低排碳。
  美国拥有一百座核反应炉,七成民众支持核能。
  台湾的电从哪里来?挺核与反核两方的观点。

  「经过这次联合报系的调查採访,除了探查核电问题外,我们更深的感受是,什么时候台湾对于公共政策的讨论可以奠基于科学、理性?什么时候我们不再迷惑于简单诱人的口号,而能做深度的研究?什么时候持不同意见者能够彼此倾听?什么时候媒体能善尽职守,针对公共利益客观不懈的扎实报导?

  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暂离喧嚣,冷静思考台湾的未来、核电的未来。如果有一天我们要对核四公投,走进投票所时,都能自信地说:我知道为何投下这一票,我准备好承担结果,负起责任。」──《联合晚报》社长 罗国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文字撰稿
王光慈、王茂臻、江睿智、卢沛桦、萧白雪

图书目录



Chapter 1 借镜国外,理性对话
核安没有百分百,资讯透明是王道
废核vs.经济,攸关生存的两难
再生能源来了,核能去留仍为难
管你拥核反核,不节电就没未来
支持核电,不能不想的两件事
反对核电,不能不知的两件事

Chapter 2 三年了,福岛可好?
走进福岛一厂重灾区
福岛一厂辐射水,每周填满一泳池
直击!传说中的「福岛五十壮士」
遗恨福岛,日本核灾难复原
福岛孩子,力抗隐形敌人
零核电政策结束,日本重启核电
追日种电,日本人想摆脱核依赖

Chapter 3 废核,德国凭什么?
若对环境好,这电价不算高
德国扛三包袱,再痛也要废核
这小镇节能:满城绿建筑,负债变富土
富人卖电、穷人摸黑:用电贫穷两世界
德国发展绿能:三个矛盾,四十兆的豪华餐

Chapter 4 拥核,法国不怕吗?
核安透明,法国人逾半挺核
欢迎参观!法国核电厂搞亲民
支持核能,法国民众仍忧心核废处理
法国企业忧心,减核削减竞争力

Chapter 5 英美,减碳与核安
百座核炉,美坚持核电
安检升级,美国环保、核能兼顾
核电厂防灾:进出三关卡、堵恐怖分子
美研发小型反应炉,减少核废料
以核减碳,英国走的路
英国混合能源,核电不可或缺
英核电厂,给工作也能杀时间
电价贵不贵,英国民众最在意

Chapter 6 核不核,台湾的选择
核四公投,政府没说清楚的三件事
核四封存,停工不停建
拿出数据! 台湾的电究竟够吗?
非核家园? 推动节电+再生能源
未来的选择?考虑核一、二、三厂延役
电价偏低…… 电价不涨有可能吗?

图书序言

废核,德国凭什么?

废核,从来不是一场政治嘉年华会,绝对不是赶流行,更不是把核电拉下马后,就拍拍屁股没事了。理性、重思辩的德国人十分清楚,能源转向是要付代价的,德国人民选择忍受高电价,并愿意花费一兆欧元、约占德国三分之一的GDP,以长达40年时间来完成,并得力行节能。

台湾人对德国推动能源转向的印象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到处见得到风车和太阳能发电,可以自己选择电力公司及发电能源,甚至在家里发电、卖电……这些美丽又进步的思维,一直为台湾人所钦羡。

在长达20多天採访旅程中,记者拜访反核家庭密特勒和霍尔彻家,在他们家,反核不是口号,而是生活方式,身体力行节能,宁愿享受少一点。

飘着雪的冬天,我们拜访马塞海姆小镇,聆听布朗镇长细数小镇如何一点一滴力行节能。尽管只有五千居民,布朗镇长一点也不小看自己,他说,「废核,小镇和老百姓也要自发性参与」。

即便抱怨高电价,德国民众没有激情谩骂,更没有因此而拒绝负担废核代价之意。我们来到富裕繁荣的巴登符腾堡邦,让人意外的是,这里是「务实的绿党」在执政,他们没有关闭火力电厂,甚至还兴建火力电厂、天然气电厂,从法国买电,只为确保该邦的经济发展及稳定供电。

德国人一向务实。废核不是一时兴起、不是莽撞,不是流行的口号,而是有计画、按阶段的落实,早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推行再生能源,为废核铺路,并擅于利用位在欧洲中心的优势,尽所有努力在经济发展、电价上涨及稳定供电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德国人废核,但是并不盲目。

即便能源转向在执行上出现落差,包括电网建设不足、再生能源收补贴过高、民生电价高涨等问题,但从官方到民间,执政党到在野党,从不回避艰难问题,更不会刻意遮掩某些事实;因官民有高度共识,能源转向遭逢的各种艰难,必定会找到解决的方法,最终达到废核目标。

我们看到德国人废核的决心,从政府、家庭、企业,乡镇都全力以赴,全民都参与其中,共同承担一分责任。

在结束採访任务,搭上回台的飞机时,问号突然浮现眼前:台湾人是否具备了如德国人民坚强意志与决心?是否准备好要承担代价?你、我是否愿意奉献一己之力于其中?废核之后的「真实的台湾」,我们是否愿意、并学习如何去承担?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