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东亚儒家传统

科学与东亚儒家传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儒家传统是否「阻碍」或「促进」了科学发展?
  本书拒绝片面、简化的答案,而着重釐清
  儒家思想、价值和制度在科学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过去数十年来,许多东亚国家取得傲人的经济成就,同时也使得人们相信,支配此区域达数世纪之久的儒家思想,对于经济奇蹟必定有正面作用。关于儒家思想――其概念、德性、预设、信仰、取向等――与近现代东亚之经济、产业、科技发展间的关联,学界已有许多讨论;透过这些讨论,传统东亚的世界观如何滋生近代科学等课题,也受到热切的关注。

  这些讨论当然有助于我们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且深入儒家传统的各个方面,但也并非无可指责。例如,相关讨论经常只流于表面,甚至感情用事;在方法层次上,则倾向于一口气回答所有问题。也就是说,关于东亚文化与社会,关于儒家传统以及其中的科学发展,坚实的学术讨论其实不太多见。

  本书所收录十三篇论文,即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发。书中多数论文着眼于科学和儒学间的关系,特别是儒家思想、价值和制度在科学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强调,在东亚世界,科学和儒学的关系错综复杂,不仅随着时间变化,更因人、因主题而呈现多种形态。我们不能过分地简化科学和儒学的联系,例如将儒学视为有利或者有碍于科学发展的要素。欲究明两者关联,除了检视儒学本身,更须涉及其他东亚社会和文化要素,如宗教、官僚体系等。本书各篇或採取比较眼光,或讨论关于跨文化比较的问题,并且着意揭示:尽管随意的比较有其潜在危险必须克服,但为了深入理解东亚,比较性的研究不但可能,而且应当为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金永植


  哈佛大学化学物理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韩国首尔大学东洋史学科教授与科学史科学哲学协同科程教授,2013年2月退休。研究兴趣涵盖科学和儒学,东亚学者及其专业知识,以及比较科学史。着有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Chu Hsi (1130-1200) (Philadelphia: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0)、Questioning Science in the East Asian Contexts (Leiden: Brill, 2014),和许多有关东亚科学和自然哲学,以及比较科学史的论文。

图书目录

引言

Ⅰ. 科学、儒学、儒学者

第一章 界定并延伸儒学之界限──朱熹论科学与超自然主题
第二章 朱熹「格物」与「致知」方法论中的「类推」
第三章 宋应星《天工开物》生产技术中天的角色──中国17 世纪的「产业的自然神学」?
第四章 丁若镛着作中的科学与儒学传统
第五章 儒学与东亚的科学发展

Ⅱ. 中国传统科学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知识──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第七章 传统中国的儒者与专门科学技术知识(1000-1700)
第八章 传统中国社会的科学与宗教
第九章 传统中国社会的科学与官僚制度

Ⅲ. 东亚科学史上的比较问题

第十章 中国科学的「为什么没有」问题──科学革命与中国传统科学
第十一章 独立发展、西方传入与中国的先行者──17、18 世纪东亚的地球自转观
第十二章 东亚科学史上近代早期日本的问题
第十三章 韩国科学史研究中的「中国问题」──韩国科学、中国科学与东亚科学

参考书目
典籍索引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