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08/25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9-1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本书所收十二篇论文,从礼之义与礼之制两个面向,对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有精辟的论述。
  
  中华法系(或曰东亚法文化圈)是七、八世纪以后到近代以前,在东亚地区以中国法律(尤其是律典)为主导而发展出来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以唐律为核心,是具有儒学色彩的法系,探讨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关系时,律令是最佳的素材,尤其是律典。循由律典去探讨儒家思想,即可掌握中华法系精髓之绝大部分,特别是礼之义与礼之制。礼之义,主要呈现在天地之序与人间伦理秩序;礼之制,顾名思义,呈现在礼制方面。本书所收诸篇论文,在以上两方面课题均有精辟的论述。
  
  透过本书的论述,下列几点值得重视:一、礼是中华法系立法的基本原则,律甚至成为「经」化的刑制。循由公平、正义而追求「平恕」境界,是传统法文化最可贵的地方。二、儒家经典的理论,如《论语》、《孝经》、《春秋》,以及三礼(尤其是《礼记》)等,是指导历代立法的主要典籍。三、礼、律的作用,着重教化,断狱判刑依礼甚于依律。四、从汉武帝以后,法律制度的儒教化,呈现在法典、司法以及家庭等层面,不可忽视。礼的规范,在唐朝的贵族社会交流中有所谓书仪,在日本则为书札礼,均是中古时期儒家思想在法制的重要表现。五、古未必可为今用,但其立法原理原则,如伦理秩序、自然法则,仍可供参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高明士


  1940年生于台湾台中清水。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任、台湾大学教育学程中心主任、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国汉城大学国史学科研究教授。现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名誉教授。

  着有:《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2003)、《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2004)、《中国中古的教育与学礼》(2005)、《中国中古政治的探索》(2006)、《东亚传统教育与法文化》(2007)、《律令法与天下法》(2012)等书,以及论文多篇。

  编有:《中国史研究指南》全五册(主编与翻译,1990)、《隋唐文化研究丛书:历史篇》全十册(1999)、《唐律与国家社会研究》(1999)、《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二册(2003)、《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为中心》(2003)、《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全八册(2004)、《东亚传统教育与法制研究》全二册(2005)、《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研究》全二册(2005)、《中国法制史丛书》全十册(2005-2012)、《唐律与国家秩序》(2013)等多种。
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导言并序 高明士

【上篇  从礼之义探讨中华法系】

东亚传统法文化的理想境界──「平」
高明士
一、前言
二、礼的身分差序
三、「(唐律)出入得古今之平」
四、从法文化释「平」
五、「平」在东亚传统政法的运用
六、结论

礼刑之间──从供养有阙到遗弃尊亲属
黄源盛
一、序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二、传统中国「不孝」的立法例及其法理根据
三、晚清民国继受外国法中伦常条款的变与不变
四、从比较法史观点看遗弃尊亲属罪的动向
五、古今异势与刑法伦理情结的异化与再生
六、结论

儒学正义论与中华法系
俞荣根
一、儒家仁学正义论述要
二、儒家仁学正义论与中华法系的法律正义
三、现代法治语境与中华法系的正义价值

白居易〈百道判〉中的礼教思想
陈登武
一、绪言
二、居丧礼仪
三、婚姻中的礼法问题
四、荫赎与袭爵
五、朝廷礼仪中的礼教秩序
六、居官施政与礼仪
七、复仇与礼法冲突
八、结语

律例本乎圣经:明清士人与官员的法律知识论述
邱澎生
一、歧义的「法家」:明清士大夫对法律知识的不同评价
二、好生之德与哀矜之情:为何以及如何研读法律?
三、经书与法律的再次整合:由《慎刑宪》到《祥刑经解》
四、结语

律、律义与中华法系关系之研究
马小红
一、律与中华法系的概念
二、律学:律义的阐释由法而儒的转变
三、礼的拟制:律制日益简约,律义日益深邃
四、对本文开篇提出问题的解答

【下篇  从礼之制探讨中华法系】

从贵族法治到帝制法治──传统中国法治论纲
李贵连
一、引言
二、贵族法治:别亲疏、殊贵贱、断于礼
三、法家的法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四、秦汉以后的君主/官僚/专制╱帝制「法治」
五、结语

从秦《法经》到汉萧何《九章律》和傍章律
郑显文
一、李悝着《法经》六篇之事辨析
二、「秦《法经》」性质考
三、秦代的法、律、令体系新论
四、萧何作《九章律》、傍章律新探

唐代前期死刑覆奏制度──兼论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陈俊强
一、前言
二、覆奏的起源与创立
三、覆奏制度变革的契机──卢祖尚案和张蕴古案
四、五覆奏的成立
五、覆奏的具体程序
六、唐律与唐令矛盾之检讨
七、结论

唐代的「同居」家庭
罗彤华
一、前言
二、同居的法制演变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三、同居家庭的民间类型与特色
四、结论

从书札礼看日唐亲属的比较研究
古濑奈津子
一、前言
二、关于敦煌书仪
三、吉凶书仪中所见的亲属
四、书仪与礼、令、格式
五、日本「往来物」的成立与书札礼
六、透过书仪与往来物比较看日唐家族相异处
七、结语

儒家思想与清朝科举考试、教育制度及法规范的关系──法制史考察观点
陈惠馨
一、前言
二、儒家思想有关三纲关系的讨论:君臣、夫妻及父子关系如何被论述
三、清朝《大清律例》中「十恶」规范体系及其实践
四、清朝《礼部则例》的规范强化人民对于三纲价值体系的认同
五、清末法律规范体制的改变历程与困境
六、儒家思想与传统中国法制对于台湾当代法律体制的意义与启示
七、结论

索引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图书序言

导言并序(摘录)

高明士


中华法系(或曰东亚法文化圈)是七、八世纪以后到近代以前,在东亚地区以中国法律(尤其是律典)为主导而发展出来的法律体系。七、八世纪以前的东亚各国法律,都是属于中华法系的酝酿时期。中国在大一统以后,法律演变过程,大致是秦朝为法家化法典,汉以后的法典逐渐儒教化,魏晋更具体进行,至隋唐而完成儒教化法典,呈现于律、令、格、式诸法典。《四库提要》对《唐律疏议》的说明,提到:「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这是最简单而且具体指出唐律的特质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学界经常引述,也就是最具有共识的地方。只是由此出发,再详论中华法系的内涵时,就言人人殊。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礼,所以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篇》)而「唐律一准乎礼」,说明唐律的立法原则正是依据礼,也可说固有法都是如此。何谓礼?朱子释曰:「制度品节也。」(《四书集註‧论语‧为政》「齐之以礼」註)析而言之,礼可谓有三义,此即:礼之仪、礼之制、礼之义。礼之仪,如《仪礼》、《开元礼》所示,呈现在五礼(吉、宾、军、嘉、凶)仪注、仪式;礼之制,如《周礼》、唐令之《祠令》、《衣服令》、《卤簿令》、《仪制令》、《假宁令》、《丧葬令》等,表现在国家社会诸制度的规范;礼之义,如《礼记》及唐律(含《义疏》)令等,从尊卑、贵贱、亲疏、长幼,乃至男女之别等方面,阐述礼的精义。就此意义而言,要了解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关系时,律令是最佳的素材,尤其是律典。这是因为令典存在时间较短,且对东亚诸国影响不一,只有律典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循由律典去探讨儒家思想,已可掌握中华法系精髓之绝大部分,特别是礼之义与礼之制。礼之义,主要呈现在天地之序与人间伦理秩序;礼之制,顾名思义,呈现在礼制方面。本书所收诸篇论文,是就研讨会诸论文当中有关申论礼之义、礼之制者,兹简介如下。

图书试读

None

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华法系与儒家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