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十五)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十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德国宪法
  • 联邦宪法法院
  • 宪法裁判
  • 法学
  • 法律
  • 德国
  • 案例分析
  • 宪政主义
  • 法治
  • 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院为供实务及学术界之参考,特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择其具有参考价值者,译成中文,编辑成册,已出版十四辑,共集裁判162篇。

  二、本次续编印「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十五)」,自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中择选下列12篇裁判译印之:1. 「亲子会面交往权」判决;2. 「公平的惩戒程序的要求」判决;3. 「再生能源法」判决;4. 「存款保险费用合宪案」判决;5. 「听审权违反之宪法保障」判决;6. 「同性同居伴侣一方收养另一方伴侣的养子女」判决;7. 「大学附设医院民营化之员工权益保障」裁定;8. 「律师事务所搜索案」裁定;9. 「保护管束程序之强制治疗」裁定;10. 「反恐资料库」判决;11. 「兄妹乱伦」裁定;12. 「欧洲稳定机制」判决。并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2012年7月17日修正之第45、45d、91c、91d、91e、93、106、106b、109a、115、135a、143a、143d等共13条条文纳入增修附录。另摘各篇之关键词,作成「德中」及「中德」二种索引编于书末,以利参阅。

  三、本辑由李大法官震山担任召集人,敦请院外留学德国之法学专家:王服清、王韵茹、吴信华、吴绮云、周敬凡、胡博砚、高文琦、张永明、陈志忠、黄相搏、詹镇荣、谢硕骏(按姓氏笔划顺序)诸位先生、女士翻译。并敦请中正大学萧文生教授、中兴大学李惠宗教授及高雄大学张永明教授审查。

  四、本辑由大法官书记处人员负责编校及行政联系工作,几经校阅,始行付梓,併此附志。

著者信息

审查人简介

李惠宗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中兴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张永明

  德国波昂大学法学博士、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授

萧文生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译者简介

王服清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云林科技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王韵茹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中正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吴信华

  德国杜宾根大学法学博士、中正大学法律系教授

吴绮云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法学博士

周敬凡

  德国杜宾根大学法学博士

胡博砚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法学博士、东吴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高文琦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中正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张永明

  德国波昂大学法学博士、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授

陈志忠

  德国科隆大学法学博士、彰化地方法院公设辩护人

黄相博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世新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詹镇荣

  德国科隆大学法学博士、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谢硕骏

  德国佛莱堡大学法学博士、世新大学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图书目录

1.「亲子会面交往权」判决-高文琦译
2.「公平的惩戒程序的要求」判决-吴绮云译
3.「再生能源法」判决-陈志忠译
4.「存款保险费用合宪案」判决-胡博砚译
5.「听审权违反之宪法保障」判决-吴信华译
6.「同性同居伴侣一方收养另一方伴侣的养子女」判决-周敬凡译
7.「大学附设医院民营化之员工权益保障」裁定-詹镇荣译
8.「律师事务所搜索案」裁定-王服清译
9.「保护管束程序之强制治疗」裁定-张永明译
10.「反恐资料库」判决-谢硕骏译
11.「兄妹乱伦」裁定-王韵茹译
12.「欧洲稳定机制」判决-黄相博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相当用心,将不同主题的判决案例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我个人对书中关于“比例原则”的案例特别感兴趣。在台湾的行政法领域,比例原则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概念,但往往缺乏清晰的界定和规范。透过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判决,我看到了比例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严格的审查,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书中对于比例原则的四个要素——目的适当性、必要性、比例性——的解释,也十分清晰易懂。这对于我们提升行政审查的质量,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关于“基本权利冲突”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现了宪法法院在面对不同权利之间的冲突时,如何进行权衡和取舍。这种权衡和取舍,往往需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和政治现实。这让我意识到,宪法裁判并非纯粹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一个充满伦理和政治考量的过程。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德国宪法实践,或者希望提升自身宪法论证能力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相当高,用词精准流畅,读起来毫不费力。更重要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照搬原文,而是根据台湾的法律语境和文化习惯,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润色。这使得这本书更易于台湾读者理解和接受。我特别欣赏的是,译者在书的末尾,附上了一份详细的“法律术语对照表”,这对于那些不熟悉德国法律术语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书中收录的案例,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成立以来的重要判决。这使得读者能够了解德国宪法法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欧洲一体化”的判决,这些判决展现了德国宪法法院对于国家主权和国际合作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深刻思考。在台湾,对于“两岸关系”的讨论,也经常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国际参与的问题。透过这些案例,我开始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国家主权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关系,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了解德国宪法实践,或者希望提升自身国际视野的人来说,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著作。

评分

我并非法律专业出身,接触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说实话,一开始阅读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很多法律术语和概念都让我感到陌生。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的案例所吸引。这些案例并非抽象的法律条文,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件。例如,书中收录的关于“堕胎权”的判决,就引发了我对于生命伦理和女性权利的深刻思考。德国宪法法院在判决中,既充分尊重了女性的自主权,又强调了胎儿的生命尊严,这种平衡的姿态,值得我们深思。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宪法并非只存在于法条之中,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信念,一种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透过这些案例,我开始更加关注社会议题,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共讨论。这本书对于那些对宪法学感兴趣,但又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它能够帮助你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激发你对宪政民主的思考。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的选辑,我深深感受到法治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这本书并非那种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而是以案例为导向,将复杂的宪法问题以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我们这些长期关注台湾宪政发展的人来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实践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民主深化过程中,如何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宪法规范的适用范围,这些都是台湾社会目前面临的挑战。透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宪法法院在面对类似困境时的思考路径和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完善自身的宪法解释体系,提升宪法司法水平,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书中对于判决的背景介绍也十分详尽,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判决的逻辑和意义。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判决结果,而是注重对判决理由的分析和解读,这使得读者能够从中学习到宪法论证的方法和技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思考的宪法学著作,对于所有关心宪政发展的人士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抱着一种“学术研究”的心态,想看看德国宪法法院在理论层面的建构。但读下去才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不同社会在面对宪法问题时的选择和困境。书中收录的案例涵盖了公民权利、社会福利、政治参与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现实意义。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言论自由的判决,德国宪法法院对于“表达自由”的界定和保护,与台湾社会近年来对于网络言论规范的讨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透过这些案例,我开始反思,我们对于言论自由的理解是否足够全面,我们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是否过于宽泛。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宪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动态体系。宪法法院的职责,不仅仅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更在于确保宪法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回应社会的需求。这本书对于台湾的法律人、政治工作者,甚至每一个关心社会议题的公民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宪法的本质,更理性地参与公共讨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