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ozen Hiroshi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享誉国际的六朝文学研究学者──兴膳宏
联结东亚文学理论传统与文化传承的权威之作
为「龙学」注入活水的新视野
为「诗品」延伸艺评渊源的新观点

  《中国文学理论》是兴膳宏集结二十多年来,关于魏晋南北朝至中唐文学理论的专论,若要对魏晋南北朝的作家、诗文、文学理论有全盘性的了解,这部深具学术价值的专着为必读之杰作。这部专着奠定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基础,也诞生了众多饶富特色的文学理论。综观本书,每篇论文都与《文心雕龙》、《诗品》紧密相扣。兴膳宏把书名冠以「中国文学理论」,是对《文心雕龙》与《诗品》二书的定位,深具企图心的尝试。《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价值已无庸再论,然兴膳宏的论述更为「龙学」研究锦上添花。刘勰在主张文章创作的要谛必须回归儒家经典,而作者以精辟的论证,回归刘勰本源的思维形式当中,分析除了儒教之外,佛教与老庄思想亦潜藏其中。同时他又以中日文化交涉的比较文学的角度,检视空海的《文镜秘府论》,借此探索《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如何跨越国境在日本人之间传播,又如何成为当时东亚文化共同的知识体系与文学渊源。

  对于带给宋代文学批评之主流的诗话极大影响的《诗品》研究方面,作者首度尝试从诗、画等艺术领域找寻其品评的渊源,在比较《文心雕龙》与《诗品》后,发现钟嵘的评论角度不同于刘勰,相较于刘勰,钟嵘更重视奇拔的表现与「气」的充实。由于兴膳宏具敏锐的洞察力,加上他能从文学与宗教、中日文学交流等宏大的角度进行研究,所以,本书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不仅呈现出异于以往的崭新意义,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如何成功赋予这两部六朝文学理论双璧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位置。本书及《中国文学理论的开展》等一系列以《文心雕龙》与《诗品》为主轴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专着,获颁「日本学士院赏」,足见其研究成果已在日本学术界得到最高权威的肯定,更凸显本书中译本的必要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兴膳宏(Kozen Hiroshi,1936-)


  日本着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院,并受教于吉川幸次郎与小川环树两位教授。兴膳宏于1986年出版的《文心雕龙》翻译,是日本最早完成这部博大精深的文学理论之全译本。他于1989年以《中国文学理论》一书取得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爱知教育大学、名古屋大学副教授、京都大学文学院中国语学中国文学研究室讲座教授、京都大学文学院院长。2000年于京都大学退休,获颁京都大学名誉教授,2001年出任京都国立博物馆馆长。2013年,以《中国文学理论》(清文堂,2008)、《中国文学理论之开展》(清文堂,2008)等一系列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专着,获颁「日本学士院赏」。

译者简介

萧燕婉


  中山医药大学应用日语系副教授。九州大学中国文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日中比较文学、江户时期女性文学。

图书目录

导读 兴膳宏《中国文学理论》之定位:从中古文学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


六朝时期文学观的发展:以文体论为中心


从文学理论史的角度看〈文赋〉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考
论〈宋书谢灵运传论〉


《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论二者的内在关系
《文心雕龙》的自然观:探本溯源
日本对《文心雕龙》的接受与研究


关于《诗品》之我见
《诗品》与书画论
《文心雕龙》与《诗品》文学观之对立


《玉台新咏》成书考
颜之推的文学论
王昌龄的创作论
《文心雕龙》在《文镜秘府论》中的反映
《古今集》真名序纪要

后记
写于新版之后
兴膳宏教授年表
兴膳宏教授着作目录
兴膳宏教授中文论着暨中文译着

图书序言

《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论两者的内在关系
 

 
众所周知,《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字彦和)与佛教的关系深厚。《梁书》本传(〈文学传〉下)等曾经提到了刘勰与佛教的关联,内容大致如下。
 
刘勰早年丧父,然生性好学;家贫不能成婚,故投靠当时的高僧僧祐,在僧祐的指导下,笃志勤读。僧祐是南朝齐、梁佛教界的重要人物,住在建康郊外的定林、建初两寺,慧皎《高僧传》明律之部有僧祐的列传,称他尤其长于律学。或许僧祐发觉了年少的刘勰才能非凡,故领养了他。十余年来,刘勰在僧祐身旁,致力专研学问,终于成为博学多闻的佛教学家。成为佛教学家后,刘勰灌注了全部的精神制作佛教典籍目录。《梁书》只记载了:「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
 
却没有指出刘勰编辑之书的书目为何,后来经过考证,推测刘勰所编的可能是《出三藏记集》,而《出三藏记集》的作者,署名为刘勰的业师僧祐,成书年代比《文心雕龙》还晚。另外,《高僧传‧僧祐传》:「初祐集经藏既成,使人抄撰要事,为《三藏记(集)》、《法苑记》、《世界记》、《释迦谱》、及《弘明集》等,皆行于世」。上述诸书,皆着录于《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而刘勰则是编辑此书的重要人物之一!
 
梁天监初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得到沈约的赏识后,开始闻名于世,刘勰因此步上仕途,他以奉朝请起家,兼中军临川王萧宏的记室,后来累官至步兵校尉兼东宫通事舍人。临川王萧宏,是梁武帝的异母胞弟,萧宏非常尊重僧祐,对僧祐「崇其戒范,尽师资之礼」(《高僧传‧僧祐传》)。杨明照〈梁书刘勰传笺注〉(收入《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总第九辑,1979,以下称《新笺》)的考证指出,临川王萧宏因为经常出入僧祐的住所,所以认识了刘勰,萧宏欣赏刘勰的文辞之才,故任命他掌文翰的记室。
 
刘勰曾经担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当时他建议南北二郊的祭祀,应该仿效七庙的祭祀法,供品必须废除牲畜而改採蔬果。这个建议后来被笃信佛教的武帝採纳。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