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师阿德勒谈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经典§
§忠于原典全新翻译,最为贴近大师的思想与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奋发向上。
而人生,会因不完美而更趋完美!
阿德勒首创「自卑情结」一词
首度将「补偿作用」运用于心理学
更开创了心理自助运动的先河──帮助人们与自卑感共存共荣,拥有有益的人生目标,进而活出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他所创始的个体心理学,紧扣「自卑感的问题与力量」发展,形成一套阿德勒的不完美生活哲学。自卑感是人类努力与成就的基础,却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阿德勒深入分析自卑感,揭开其副产品──「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对人们的戕害。他并提出过好生活该有的「常识」、「社会兴趣」与「社会适应能力」,期盼能帮助人们与自卑感共存共荣,消除情结的障碍,设定有用与健全的人生目标,进而活出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主张,决定我们生活型态的「人生风格」(the style of life)在四、五岁就由「人生原型」决定。因此,对于孩童的教育要从小开始,而且方向必须正确。童年时期如果出了差错(如父母过于溺爱),未来就得付出很大的代价(如犯罪)。而对于行为出现偏差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减低他们的自卑感(但毋须完全根除,因为自卑感也是让人向上的力量),让他们发展出对人生有用的「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进而导正他们人生的目标。
只要每个人都能好好运用自卑感,培养适当的社会兴趣,就能萌生勇气,融入社会并适应良好。只要相信阿德勒心理学所倡导的「没有人做不到的事。」(Everyone can accomplish everything.)就能拥有正常、圆满的人生。
阿德勒行文浅白,兼有厚度与后劲,所呈现的人文观点,极具启发性与前瞻性。
且听他从人格、童年、家庭、梦境、教育、人际关系、爱情与婚姻等人生百景,彷彿老师为学生讲课一般,论道说理,揭示重点,并娓娓道来形形色色的临床故事,有待你慢慢看,好好看,反覆看,细细咀嚼出字句背后丰沛的底蕴与真义。
请透过本书,从头或重新认识阿德勒,随着他的所思所谈、他为你揭露的人生无用面与黑暗面……你将能认识真正的自己,拥抱人人都有的自卑感,将所有的不美好化为养分,自能萌生勇气,面对一切挑战与逆境。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本书日文版译者岸见一郎并指出,阿德勒心理学是领先时代潮流逾一百年的思想导论,以我们这个世代来说,其重要性肯定只会越来越高。
★专家学者一致推荐★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作家
洪仲清∣临床心理师
张德芬∣身心灵作家
许皓宜∣谘商心理师
曾端真∣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游干桂∣临床心理师
邓惠文∣精神科医师
苏绚慧∣谘商心理师‧作家
(依姓氏笔画序)
他教导我们生活「常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活出生命的意义。──曾端真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谘商学系教授)
他从不避讳谈论人性中最为不堪的部分,他总是正面迎接所有天生的缺陷与成长的挫败,他把这些「不美好」当成人生的资产,告诉我们「面对脆弱的自己」是为了迎向在生命路上勇敢前行的希望与力量。──许皓宜(谘商心理师)
如果你需要激励自己有改变的勇气,也深知自己渴望做一个真实且自己喜欢的人,那么从拿起这一本书开始,就是勇气的开始。这不仅是为生命做一次完整的了解,也是在了解任何年龄、任何世代的人类问题,所开始进行的有益关注及停留。──苏绚慧(谘商心理师‧作家)
作为一位理论家、实务者,以及作为一个人,阿德勒并没有限制自己,要依照谁的期待而活,包括对他影响深远的佛洛伊德。他活得如此精采与自由,尽管他被人讨厌,也无畏无惧。──洪仲清(临床心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