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在我家(3)大师级凉面:15种面条X 40品酱汁X 20道小菜,保师傅「传奇凉面宴」一次全公开!

大厨在我家(3)大师级凉面:15种面条X 40品酱汁X 20道小菜,保师傅「传奇凉面宴」一次全公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凉面
  • 面条
  • 酱汁
  • 小菜
  • 家常菜
  • 美食
  • 烹饪
  • 保师傅
  • 川菜
  • 凉拌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保师傅传奇凉面宴重现江湖!

15种面条X 40品酱汁X 20道小菜,一次全公开!

  凉面只能跟麻酱和小黄瓜谈恋爱?
  NO NO NO!看保师傅独家发明跨界凉面宴,
  红黄白绿各色俱全,酸甜咸辣各味齐发,
  单吃美味,混搭惊艳,天天都吃不腻!

  ●冬天吃麻辣锅,夏天吃麻辣凉面!体验一口下肚、毛孔全开的畅快!
  ●水果不是饭后专属,做成酱汁清凉健康又消暑!
  ●谁说凉面没营养?来口黑芝麻酱,香气浓郁,温醇顺口,好吃又养生!
  ●没时间去泰国,那就来盘泰式凉面吧!酸酸辣辣,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凉面也可以做成法式料理?最不可思议的组合,竟然如此美味!
  ●什么都吃腻了!不如将各国酱料混合重组,来个无国界凉面吧!

  炎热的夏天,吃个凉凉的面,令人胃口大开;但是,凉面吃来吃去,总是那几味,再好吃也会腻!

  大师级名厨保师傅曾经每年夏天都会举办「凉面宴」,准备超过三十款酱汁、十多种面条、数十道配料,供宾客任意混搭,一次尝尽凉面的各种风情:过瘾的香麻热辣、爽口的呛酸微甜、浓郁的异国辛香……各式各样的味觉惊奇,彻底打破大家对凉面的刻板印象!

  在本书中,保师傅大方公开已成绝响的「传奇凉面宴」的独家配方,让大家也可以在家自己制作连米其林名厨都吃不到的大师级凉面,而且保师傅的酱汁用途广泛,不仅凉面,各式料理也都可以应用,让你弹指之间厨艺升级,一本在手,变化无穷!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全能料理名厨 曾秀保


  出身川菜世家,父亲为川菜大师曾少林。十六岁走进厨房,跟着首席川扬大师王玉璋学习点心;进入亚都饭店,开始接触湘菜与江浙料理,并前往香港天香楼,拜杭州菜大师韩桐椿为师,学得正宗的杭菜技法,进而升任饭店行政主厨。另涉猎法国料理的基本技巧,还远赴泰国皇室酒店观摩道地的泰国香料与味道。

  对味道、食材均深感兴趣,将中华料理的细腻手法,充分运用在开胃小菜里,独创梅汁蕃茄,引进糖心燻蛋,如今全台都流行。受到日本设计大师三宅一生,以及台湾烹饪泰斗傅培梅女士的高度赞赏,历届总统、企业名流皆是常客。

  曾担任香港美食之最大赏、国际牛肉面节、台北厨王争霸、中华民国技能竞赛等评审以及中华民国国宴主厨,并赴南非、汶莱、马来西亚进行厨艺指导,现任国家级中餐检定等评审,另着有《大厨在我家》、《大厨在我家2:大厨基本法》。

王瑞瑶

  全台资历最长、吨位最重、吃喝最多、批评最兇的美食记者。
  二十多年前是自由时报消费版的掌门人,十多年前跳到中国时报负责美食与旅游。
  因为採访,而与饭店大主厨曾秀保共结连理,朋友戏称:从今以后连躺在床上也能跑新闻。

  着有《大厨在我家》、《大厨在我家2:大厨基本法》(以上为皇冠出版)、《想吃》、《还想吃》(以上为时报文化出版)。

  想看王瑞瑶的文章:
  请订阅中国时报,翻看週六《旺到报》吃喝玩乐专刊。
  请上网搜寻脸书《王瑞瑶的超级美食家》。

  想听王瑞瑶谈美食:
  请准时收听每週一至週五早上十一点○七分至十二点的FM103.3中广流行网《超级美食家》。

摄影者简介

高政全


  现任《明报周刊》摄影副主编,曾任《中国时报》摄影记者。

  用镜头捕捉人物精准动人,曾荣获曾虚白新闻摄影奖、吴舜文专题新闻摄影奖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自序
  
荡气回肠的大师级凉面 曾秀保(保师傅)

  
  凉面是我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小时候最常吃的是白饭,但我骨子里却偏好面食,父亲经常带我去吃「三六九」与「排骨大王」,这是我小时候吃过,觉得最好吃的面,直到有一天,我家隔壁开了一家「小峨嵋」,才知道面条的世界如此神奇。
  
  小峨嵋主要卖的是牛肉面、榨菜肉丝面等热唿唿的热汤面,可是那年夏天,每天早上五点左右,老板便煮出一大锅的面,把面条铺在桌子上,用大电风扇勐吹,一边洒油,一边翻动,面条在老板的手里好像会跳舞,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中非常好奇,连续看了好多天,才弄懂这原来是凉面。
  
  老板卖的是四川凉面,以芝麻酱为基底,在一个酷热的日子里,我终于走进面店,点了一碗心仪已久的凉面,还记得第一口的滋味,那股清凉的麻辣让我暑气全消,随之而来的是满头大汗,因为很辣,从此我就爱上了它。
  
  国中毕业踏入社会,第一个工作是川菜餐厅的点心学徒,当时发现川味冷盘有一道棒棒鸡,居然是我熟悉的凉面味道,每当我想吃的时候,就跑去煎一张油饼,再拿油饼去缠着冷盘师傅,拜託他用油饼换棒棒鸡,冷盘师傅见我年纪小,再加上我父亲是厨房里最大的掌杓师傅,便塞给我棒棒鸡、卤味等冷菜,后来我用油饼包着棒棒鸡吃,觉得比大饼包牛肉好吃太多了。
  
  之后到了亚都饭店工作,总裁严长寿经常派我到国内外观摩、参观、学习各式各样的美食制作,遇到有趣的味道,我便试着模拟,把中式的调味酱与欧美、亚洲各式的烹调酱汁融合在凉面里,默默实验品尝。
  
  民国八十三年间,《自立晚报》记者陈忠义得知我对小菜略有研究,主动要求採访小菜两百道,我就把凉面当作其中一个系列,拼拼凑凑做了将近二十道凉面给陈记者採访,许多内外场的同事也好奇跑来试吃。
  
  正当一伙人开开心心试凉面时,董事长周太太与其他董事忽然出现,看到员工与陌生人吵吵闹闹,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在旁的公关急忙解释是记者採访。周太太面露怀疑,看着我说:「我怎么都没吃过什么凉面呢?」我灵机一动当场回答:「那就请大家来吃一碗吧!」
  
  没想到周太太吃完又问我:「阿保师,这凉面什么时候要卖啊?」我说:「没啦!是做採访。」「保师,要卖哟!」「喔,我知道了。」
  
  开卖之后,各大媒体每年暑假都上门採访凉面,其中包括:民生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美食天下杂志等等,记者吃罢都觉得非常惊喜,凉面居然可以如此丰富多变,纷纷询问何时可以再吃得到?我与内人王瑞瑶商量后,决定每年暑假举办一场凉面宴,邀请亲朋好友共同享用大规模的凉面宴。
  
  一场凉面宴要准备三天,一口气摆出了拉面、乌龙面、粉丝、粉条、日式寿面、韩式冷面、广东生面、抹茶面、荞麦面、义式天使丝、蒟蒻面等。酱料更惊人,川味麻酱、日式胡麻酱、韭花酱、皮蛋酱、冷炸酱、葱开酱、崩山豆腐酱、秘制豆腐乳酱、台式辣酱、老虎酱、超级酸辣酱、香芒草莓酱、香椰沙爹酱、泰式酱、越式辣酱、喷火酱、和风酱、咖哩酱、番茄肉酱、橄榄牛肉酱、香椿酱等,连老法的鹅肝、日本人的海胆、义大利的青酱,以及宝岛水果统统成酱,数一数,三十款好酱罗列待客,声势追过十八铜人阵。
  
  吃凉面一定要的配菜,也不只小黄瓜、绿豆芽、红萝卜而已,双手无法合围的椭圆形托盘上,有紫高丽、红黄椒、香菜、高丽菜、白菜心、西生菜、萝蔓、九层塔、苜蓿芽、马铃薯、新鲜薄荷,还有加料提味的Top¬ping,例如:早餐谷片、养生坚果等等。
  
  凉面宴的用餐方式近乎自助餐,材料摆满在餐台上,每个人自行玩凉面配对的游戏,选不同酱配不同面,有的单一,有的混合,像调色水彩盘一样,调出独一无二的专属味道。
  
  我发现,除了芝麻酱衍生的凉面酱以外,不同的辛香料加上不同的调酱方式,就能调出不同的味道,我还发现任何酱汁,只要没有动物油脂,都可以变成凉面酱,把凉面想成生菜沙拉来制作,就可以撞击出新火花。
  
  凉面在我眼里如同世间百种人,有的泼辣撒野,有的温柔善良,有的脾气暴躁、有的乖巧听话、有的像天上的一阵响雷,就像我老婆喜怒无常、高深莫测;有的让人心花怒放、心旷神怡,有的像一段美好的回忆,甜蜜在心头;有的又像一曲乐章,从轻柔平稳到波涛汹涌。请读者慢慢欣赏大师级凉面荡气回肠的滋味吧!
  

图书试读

姜味暖暖酱
吃过南台湾特有的姜泥酱油膏沾番茄吗?没错,姜味暖暖酱便是这番迷人的综合滋味。
酸度:3
保存期限:冷藏1星期
材料:
番茄酱3大匙、棉糖3大匙、酱油膏3大匙、日式猪排酱3大匙、黑醋2大匙、白醋1大匙。
辛香料:
切片嫩姜2/3碗加入1/3碗冷开水打成姜泥。
做法:
混合调匀所有材料。
保师傅的叮咛:
1. 姜打泥一定要选嫩姜先切片,若整块拍扁直接放入果汁机里搅打,细丝纤维打不断。
2. 若使用中姜,先去皮、切薄片、泡冰水,才能打成细泥。

番茄冷肉酱
浓郁的肉酱里,有番茄微微的酸,再融合九层塔淡淡的香,把整个人都拉去义大利玩耍!
酸度:2
保存期限:冷藏4天
材料:
美国牛小排绞肉300克、猪前腿瘦绞肉300克、去皮新鲜番茄丁1.5 碗、罐头去皮番茄丁1.5碗、番茄汁1碗、洋菇末1碗。
辛香料:
红葱头末1/3碗、蒜末1/3碗、油渍鳀鱼切碎2大匙。
调味料:
橄榄油1碗、琴酒3大匙、番茄配司4大匙、盐巴1/3茶匙、现磨黑胡椒粉少许、高汤2碗。
另备:
九层塔末3大匙
做法:
1. 两种绞肉如汉堡般先煎香两面, 再铲散,炒熟,盛起。
2. 锅烧热,倒入油,依序爆炒辛香料, 再放洋菇末与番茄配司拌匀,取琴酒淋锅边,烧出香味。
3. 加入熟绞肉、两种番茄丁、番茄汁、高汤,以及黑胡椒粉、盐巴等调味,以极小火熬煮40分钟, 起锅前撒入九层塔末即可。
保师傅的叮咛:
嗜辣者可加超级酸辣汁,喜浓者可加鲜奶油,爱吃洋味者可加起司粉。

豆豉辣椒酱
虽然没有小鱼干,也找不到豆腐干,可是嘴里的感觉,是凉面加小菜二合一的加值。
辣度:3
保存期限:冷藏1星期
材料:
朝天椒600克、大蒜400克、干豆豉200克。
调味料:
沙拉油600克、酱油6大匙、冰糖1大匙、香油1大匙、味精1/3茶匙、盐巴1/3茶匙。
做法:
1. 朝天椒洗净去蒂切粗末,大蒜切粗末。干豆豉泡水湿润略洗,再沥干。
2. 沙拉油烧热,放入冰糖炒融,见糖液由黄转红,加入辣椒、大蒜炒香。
3.放入豆豉,转小火翻炒1分钟,熄火,加入其他调味料拌匀即可。
保师傅的叮咛:
豆豉辣椒酱冷热皆宜,并可拿来炒饭、炒肉。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