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迈开走路的步伐,身体与心灵也将开始相互对话。
走路是一个哲学行动、一种心灵经验。 走路不用学习,不必技术,也无须花费;我们只需要身体、空间、时间这三个元素。越来越多人喜欢走路,享受当中的恩赐——平静、满足,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然而,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是在走路时才能感受得到,让人在内心重新发现自己,听见自己的声音?
为何哲学家都爱走路? 京都有哲学之道,海德堡有哲学家步道,为何哲学家都爱走路?
当尼采写出「脚趾头都竖起来倾听」这样的文句,他的意思是什么?
从流浪到朝圣,从自然到文明,从漂泊到启蒙行进:法国哲学教授斐德利克.葛霍从文学、历史与哲学中汲取「走路」素材,化为细腻文字,呈现于此,于是韩波的奔逃渴望,尼采散步时的思绪奔放,甘地和他的反抗政策,康德在柯尼斯堡的日常散步,班雅明与他的巴黎晃游,梭罗的冬日森林漫步,以及天主教徒的朝圣之路全都一一跃然纸上,开展出一段走路时的动与静、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的无声对话。
二十五篇智性散文,诉说所有关于「走路」的奥妙与乐趣。 《走路,也是一种哲学》不但是一本思想精炼、文字优美、引人遐思的哲学散文,葛霍更以妙笔生花的文字,在扉页之间为走路的艺术做出扣人心弦的定义。在科技时代里,人类也许只有凭借双脚,才能拥有真正的思考。当我们迈出步伐,在身体的动与灵魂的静之间沉淀思绪,将能从孤独中体验「走路」的哲学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