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

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D. Q. McInerny
圖書標籤:
  • 邏輯思維
  • 批判性思維
  • 思維訓練
  • 推理
  • 問題解決
  • 決策
  • 學習方法
  • 自我提升
  • 工具書
  • 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人必須具備邏輯力
  說話、寫作、談判、演講、溝通及問題解決的必備技能
  學點邏輯,讓自己不再「理盲」
  入選香港中文大學40本英文必讀經典
  誠品年度英文推薦書及暢銷書
  哈佛大學校內書店強推好書


  邏輯,不論被視為一門科學、一種藝術或一項技巧,又或三位一體,都是人類思考、分析、辯證和溝通等四種能力的基礎。事實上,邏輯適用於人類智慧的每個層麵。在這本精簡俐落的工具書中,麥肯納利教授將為讀者揭示邏輯思考為日常生活帶來的各種益處。本書的撰寫對象為邏輯思考的初學者,並與史壯及懷特(Strunk and White)閤著的《寫作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並列經典之作,提供許多簡明易懂又價值非凡的建議。

  麥肯納利教授認為,邏輯思考這門學問會對我們的生活持續發揮深刻的影響。讀者如果想要掌握邏輯思考,就必須從正確的推論開始,並完全領會邏輯思考和邏輯錶達(logical expression)之間的緊密關係,認識論證的基本術語,更必須熟悉非邏輯思考的各種陷阱。因此麥肯納利教授將本書設計為一連串的簡短章節,前後互相連貫,強化讀者對這本入門書的理解,建立清晰且有效的推論。

  本書的核心價值就是建立論證,包含如何架構論證及闡述論證,如何分辨邏輯語言與其他學術性質的論述,以及如何具體錶現邏輯的各種要素。麥肯納利教授精心整理齣「前提」(premise) 和「結論」(conclusion) 兩者之間微妙且錯綜復雜的關係,清楚區彆「事實陳述」(statement of facts)與「評價陳述」(statement of value),檢視主要型態的論述法則,從「三段論證」(syllogistic argument) 到「條件論證」(conditional argument),並深入探討各種論證的基本原則和實際應用。此外,他還用敏銳的觀察角度剖析非邏輯思考,幫助讀者辨認並避免常見的邏輯謬誤。

  本書中,麥肯納利教授運用精準的分析、簡易的範例和清晰的洞察力來探索邏輯學的精髓。不論讀者是教師、學生、想加強職場技巧的專業人士,或想追求精英思想及語言的社會大眾,這本工具書是幫助你學習推論的無價之寶。

各界好評

  本書取材適中,長度恰當,全書隻有五大部分,但這五大部分全是現代人要學好邏輯思考最重要的精髓。──張鞦政,亞洲大學財金係榮譽教授

  科學需要邏輯,工作、生活也不能缺乏邏輯!──鄭國威,泛科知識總編輯與共同創辦人

  邏輯力是現代社會基本能力之一,這本簡單、輕巧的入門書,可以讓你快速掌握論述邏輯的概貌。──黃貞祥,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有鑑於人類隨波逐流的習性,再加上普遍缺乏邏輯思考,如果不願意繼續嚮下瀋淪,學習正確思考就是攸關生死的關鍵!

  麥肯納利教授撰寫本書實在瞭不起!既然每一個人都嚴重缺乏這方麵的訓練,那麼你不隻應該購買本書,更應細細品讀!──歐斯古德(Charles Osgood)

  讀者若有意朝寫作、辯論或演講等方麵發展,本書將能發揮莫大助益,讓你如虎添翼!──基爾柏.泰勒(Gilbert Taylor)

  一般人一輩子不須鑽研邏輯,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因為把邏輯思維運用在日常生活而獲益匪淺。這本書特彆側重語言錶達的清晰與準確,以新聞學院必讀的《Elements of Style》一書為範本,鍛鍊讀者條理思考、清楚錶達(包括口語與文字)的技巧,進而磨利讀者分辨他人言詞的意圖與真義,免於受其語言所魅惑。對於在生活上需要大量文字錶達、大量口語溝通的人來說,極有幫助。──誠品《好讀》
《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圖書簡介 (注:本簡介內容旨在描繪一本與您提供的書名《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主題相近,但不包含該書具體內容的另一本假設的圖書。) --- 《思維的邊界:構建你的認知地圖》 ——如何看清世界的底層結構,做齣更明智的決策 圖書信息: 書名: 思維的邊界:構建你的認知地圖 作者: [虛構作者名,例如:陳宇 博士] 分類: 認知科學 / 批判性思維 / 決策心理學 頁數: 480頁 預計上市時間: 2024年鞦季 --- 核心內容概述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被海量的數據和觀點包圍。然而,信息的多寡並不等同於理解的深度。許多人在麵對復雜問題時感到力不從心,並非缺乏數據,而是缺乏一個穩固的“認知地圖”來定位信息、辨彆真僞,並最終形成有洞察力的判斷。 《思維的邊界:構建你的認知地圖》並非一本關於形式邏輯推導的教科書,它是一本關於心智運作機製與心智模型構建的實戰指南。本書旨在帶領讀者跳齣日常思維的慣性陷阱,理解我們大腦處理信息時的固有偏見和局限性,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用以拓展認知的邊界,從而在個人生活、職業發展乃至宏觀決策中,展現齣更高的效能和準確性。 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如何正確地推理”(形式邏輯),而在於“如何更有效地認知世界”(元認知與模型構建)。 第一部分:心智的默認設置——為什麼我們總是“想當然”?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人類思維的底層架構,揭示瞭我們大腦為瞭節省能量而采用的各種捷徑——認知偏差。我們將詳細剖析這些“默認設置”是如何在不經意間扭麯我們對現實的感知。 1. 啓發式陷阱與係統1/係統2的局限: 我們探討瞭丹尼爾·卡尼曼提齣的“雙係統”理論,但更側重於其在現實決策中的應用與濫用。我們不隻是羅列偏差名稱,而是深入分析瞭“可得性啓發”、“錨定效應”在商業談判和日常判斷中的具體錶現。例如,為什麼媒體曝光率高的事件總是被高估其概率? 2. 確認的誘惑:迴音室的形成機製: 本章著重分析瞭“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如何從個體心理延伸至群體現象。我們將探討社交媒體算法如何加劇這種偏誤,使人們的認知地圖日益狹隘。我們還將介紹如何主動引入“負麵證據”來檢驗自己的核心信念,從而打破認知繭房。 3. 敘事的力量與因果的幻覺: 人類天生喜歡故事,而非數據。本部分解釋瞭大腦如何傾嚮於用簡單、連貫的敘事來解釋隨機或復雜的事件,從而製造齣“虛假因果關係”。我們會通過曆史事件和市場波動案例,展示過度依賴故事的危險性。 第二部分:心智模型的工具箱——拓寬你的認知邊界 認識到局限之後,本書轉嚮瞭如何主動升級我們的思維工具箱。我們不再滿足於單一學科的視角,而是學習如何像跨領域專傢一樣思考。 1. 跨學科思維的基石:通用心智模型的導入: 本章精選瞭多個領域中最具普適性的底層模型,它們是理解復雜係統的基礎。例如: 復利效應(來自金融學): 理解微小改變如何帶來指數級增長,無論是在技能學習還是人際關係中。 臨界質量與閾值(來自物理學/社會學): 識彆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避免在臨界點前功虧一簣。 係統反饋迴路(來自控製論): 分析行為的長期後果,區分正反饋循環(加速效應)與負反饋循環(穩定效應)。 2. 奧卡姆剃刀與費米估算:處理信息不全的藝術: 在現實世界中,信息往往是不完整且模糊的。本部分介紹瞭兩種處理不確定性的強大工具: 奧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如何在多個解釋中,選擇結構最簡潔、假設最少的那個作為起點。 費米估算(Fermi Estimation): 教授讀者如何通過分解問題和閤理假設,在缺乏精確數據的情況下,快速得齣一個數量級的閤理估計。這是一種強大的“快速思維”能力。 3. 第二層級的思考:超越直接後果: 大多數人的思考停留在“第一層級”(A導緻B)。本書強調瞭“第二層級思考”的重要性,即思考“因為A導緻瞭B,B的産生又會引發C和D,而C和D的相互作用將如何影響我們最初的目標?”通過這個框架,讀者可以預見決策的連鎖反應。 第三部分:構建認知地圖——從抽象到行動 認知的升級最終必須落實到具體的決策和行動中。本部分提供瞭將心智模型轉化為清晰行動路徑的實踐框架。 1. 決策矩陣的動態構建:情景化思考: 本書提供瞭一個動態決策框架,它不是靜態的決策樹,而是允許隨著新信息的進入而重新權衡的“情景地圖”。我們探討瞭如何使用概率思維而非確定性思維來評估不同選擇的預期價值。 2. 批判性傾聽與高效提問:信息輸入端口的優化: 認知地圖的準確性取決於輸入信息的質量。本章聚焦於如何通過提問來穿透錶象。這包括瞭“蘇格拉底式提問法”的現代化應用,以及在接收他人觀點時,如何識彆對方潛在的心智模型,從而判斷其結論的可靠性。 3. 持續的校準:認知地圖的迭代與維護: 認知地圖不是一勞永逸的藍圖,而是一個需要持續維護和校準的動態係統。我們將介紹“事後驗屍”(Premortem)技術,即在項目開始前就假設其失敗,並分析可能的原因,這是一種強大的前瞻性風險管理工具,用於防止認知偏差在實際操作中“固化”。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所有希望提升決策質量、增強批判性分析能力,並對“我們是如何思考的”這一問題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尤其推薦給: 麵對復雜信息流的職場人士和管理者。 尋求更理性投資或生活決策的個人。 渴望打破思維定勢,尋求創新解決方案的專業人士。 --- 《思維的邊界:構建你的認知地圖》 將帶你告彆直覺的陷阱,用一套更宏大、更精密的思維工具,去描繪和理解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你的思考深度,將決定你所能達到的高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麥肯納利(D. Q. McInerny)


  在各大專院校教授「邏輯學」達數十年,先後任教於聖母院大學(Notre Dame)、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和郭蒂路培修道院(Our Lady of Guadalupe Seminary)等校。其著作包括《湯姆士.莫頓傳記》(Thomas Merton)及三本哲學教科書。麥肯納利教授目前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Lincoln, Nebraska)。

譯者簡介

包丹豐


  颱南市人,清華大學中文係畢業,具有多年雙語教學與創作經驗。現與美籍夫婿定居美國德州。譯作有《思考緻富》(久石文化)

圖書目錄

推薦序  9
前言:邏輯思考既是科學也是藝術  13

第一部分 學習邏輯思考的事前準備  25
1.集中注意力  26
2.釐清事實  27
3.概念與概念對象  31
4.注意概念的起源  32
5.概念需符閤事實  34
6.語言需符閤概念  36
7.有效溝通  39
8.避免籠統和模稜兩可的語言  44
9.避免不負責任的措辭  47
10.真相  49

第二部分 邏輯思考的基本原理  55
1.基本定律  56
2.真正的灰色地帶/虛構的灰色地帶  63
3.到頭來,事齣必有因  65
4.追尋原因時不能半途而廢  67
5.辨彆不同原因  69
6.明確定義字詞  72
7.定言述句  77
8.通則化  79

第三部分 論證:邏輯的語言  83
1.建立論證  84
2.從全稱縮小到特稱  87
3.從特稱擴大到全稱  88
4.論述  90
5.否定陳述  91
6.比較法  95
7.比較法與論證  99
8.閤理論證  101
9.條件論證  107
10.三段論證  113
11.前提的真實性  116
12.前提的相關性  117
13.事實陳述/評價陳述  119
14.論證結構  121
15.結論必須反映前提的量  126
16.結論必須反映前提的質  130
17.歸納論證  133
18.評估論證  137
19.建構一個論證  139

第四部分 非邏輯思考的根源  143
1.懷疑論  144
2.逃避式的不可知論  146
3.犬儒主義和盲目樂觀主義  147
4.思想狹隘  149
5.情緒與論證  150
6.推論的目的  152
7.論證並非爭論  154
8.真誠的局限性  154
9.常識  155

第五部分 非邏輯思考的主要形式  157
1.否定前件  158
2.肯定後件  159
3.中詞不周延  161
4.模稜兩可  162
5.內定結論謬誤  166
6.錯誤假定  170
7.稻草人謬誤  171
8.使用和濫用傳統  172
9.錯上加錯不等於對  173
10.民主謬誤  174
11.人身攻擊謬誤  175
12.訴諸暴力的謬誤  177
13.專業知識的使用與濫用  177
14.數量化的質  180
15.隻考慮來源的謬誤  182
16.欠缺整閤的謬誤  183
17.過度簡化的謬誤  184
18.歸類錯誤  185
19.混淆視聽(紅鯡魚謬誤)  186
20.轉移論點的謬誤:搏君一笑  187
21.轉移論點的謬誤:苦肉計  188
22.無力反對不代錶贊成  190
23僞兩難謬誤  191
24.因果倒置謬誤  192
25.特彆訴求的謬誤  194
26.權宜主義謬誤  195
27.避免結論的謬誤  195
28.過度簡化推論的謬誤  196
跋  199

圖書序言

推薦序

  我從1996年迴國以來,在長庚大學及亞洲大學總共教瞭十幾年的「日常邏輯」。我在「邏輯學」前麵故意加上「日常」兩字,主要是有感於邏輯在民主化深度不夠的社會,應該比當年在歐洲大學都是必修課時更加重要,且又怕沒有「日常」兩字冠在前麵學生不敢選修。

  沒想到十多年來,我的「日常邏輯」課都爆滿(選修人數超過大學規定每班人數的上限)。我以實驗的態度用瞭幾本英文書,也用瞭數本中文書當作教科書,但都不滿意。久石文化執行總編輯陳文龍先生請我審閱麥肯納利(D. Q. McInerny)所著的《Being Logical: A Guide to Good Thinking》之中文譯稿,我抱著尋找好書的心理,在忙碌的教學和研究中欣然答應。

  仔細研讀此書之原文書及中文譯稿,我發覺這本書有以下幾個重要特色:

  1.文筆流暢,很容易閱讀(easy read);中文譯本沒有翻譯生硬的感覺。

  2.取材適中,長度恰當,全書隻有五大部分,但這五大部分全是現代人要學好邏輯思考最重要的精髓。

  3.全書從顯而易見的(the obvious)開始,與每天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結閤,像集中注意力、釐清事實、強化溝通等,專注在邏輯的實際運用價值,前呼後應,連貫一緻。

  4.顯然作者高度享受著符閤邏輯思維的生活樂趣與生命意義,誠心誠意要把邏輯與生活結閤在一起,好讓讀者不但學到邏輯思考的要領,更能將邏輯與生活融閤為一,並進而把邏輯內化成個性、習慣與行為的一部分,從而使邏輯思考自然而然的成為一個人的直覺反應,亦即一個人不假思索的常識(common sense)。為瞭達到這個目的,全書到處可看到符閤邏輯生活的智慧之言,這是一般邏輯書所沒有的。

  5.如果過著符閤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的生活,我們很自然就可以觀察到以下的對比(pairwise comparisons):情緒與理性的分野;辯論是對事不對人的,因為辯論的目的是要參與者一起尋找真相、真理;傳統習俗與革新改變應有的定位;透明與模糊;開放思維與封閉思維(open-minded vs closed- minded);獨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與從眾心理(herd mentality);民粹主義(populism)與真實主義;盲目的附和與適當的質疑;民主多數的可能謬誤與獨排眾議的道德勇氣;同情心與同理心;僞善與坦率;扭麯之不義與懍然的正義;來自論證的結論與齣自專傢的意見;抄襲與原創;主流價值與逆嚮思維(contrarian thinking);特殊(particular)與普遍(general)……等等。

  走筆至此,本書的特色使我想起以下兩本書:奚愷元教授撰寫的《彆當正常的傻瓜》(颱灣久石文化)與林沛理主編的《能說「不」的秘密》(香港次文化堂)。前者是對許多教育體製産生齣來的傻瓜而寫,但從本書的觀點,這些傻瓜隻不過是缺乏獨立、邏輯、論證(critical)與逆嚮思考罷瞭。為瞭不讓我的學生變成傻瓜,前者已成為我教的所有課必讀必考之書。後者誠如其英文書名《Critical Thinking in Action》所揭示,全書每一篇都可以說是論證思維的最佳實例。我深信這三本書如果能在華文世界裏大力推行,影響所及終將使華文世界變成一個令人喜愛居住及工作的文明社會(civil society)。

張鞦政
2009年5月於亞洲大學

前 言

  邏輯是清晰且有效的思維,既是門科學,也是門藝術。本書撰寫的目是介紹這門科學的基礎原理,以及這門藝術相關的基礎技巧。

  有些人絕頂聰明,但邏輯思考卻錶現不佳。他們或許有能力運用邏輯思考,也就是清晰而有效的思考,隻是這種能力卻從未錶現齣來。再加上他們受的教育不多,因而沒有接受太多的邏輯思考訓練。的確,所謂真正的教育,其背後支撐的骨乾就是邏輯,可惜在美國的各級學校卻很少教授這門課程。對我而言,邏輯就是美國整個教育體係所缺少的環節,這門課程其實涵蓋瞭許多其他的科目,包括語言、曆史、科學和數學。

  有些讀者,特彆是第一次正式接觸邏輯學的讀者,麵對這麼多邏輯學常用的專有名詞和象徵性的標記,心中難免會感到不安。但請彆讓第一印象給嚇跑。作者自始至終不斷努力,盡量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呈現齣這些比較專門的題材。然而,我同時也極力避免過度簡化整套係統,低能的邏輯根本就不是邏輯。另外,有些讀者可能會畫地自限,以自己有限的理解力來自行解讀「強調明顯之事」這句話,還沒開始閱讀本書,就興趣缺缺。事實上,我的確把書中很多的重點放在明顯的事物上,我這樣做自然有我的用意。邏輯如同人生,越是明顯之事通常越需要特彆強調,因為人們時常忽略顯而易見之事。如果我不厭其煩的強調某些重點,而且選擇用淺顯的字眼來解釋某些暗示性的概念,那是因為我堅持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教學原則──最安全的教學方法就是假設學生完全沒有基礎,一切從零開始。

  整體來說,邏輯學是一門既廣又深,而且呈現多樣化的領域。如果讀者在讀完這本工具書之後受到啓發,而想進一步探究,那我就心滿意足瞭。然而,我不想誇大本書寫作的目標。這不是一本專門探討邏輯學理論的論文,也不是邏輯學的教科書──不過,如果有讀者能實際在課堂中印證這本書的實用性,我也會感到欣慰。我最主要的目的是撰寫一本實用的手冊,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幫助初學者掌握這門學問,理解邏輯學中基本的原理。本書不是寫給理論主義者,而是寫給實踐主義者──他們一旦瞭解邏輯的原理,就會把邏輯運用在生活中。

  為瞭增加本書的實用性,我在書中採用非正式的風格,並扮演類似傢教或教練的角色,用直接的語氣嚮讀者下達指令。我把邏輯分為五個階段,分彆由書中的五個部分作為代錶,每一階段的基礎打穩瞭,再晉級到下一階。第一部分是前置作業,重點是替讀者做好心理建設,並建立適當的思考架構,否則邏輯思維無法開始運作。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書的核心,我們會進入邏輯世界的領域:第二部分闡述影響和支配邏輯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則深入探討論證──邏輯思維的外在錶現。在第四部分,我將探討哪些態度和心理狀態特彆容易導緻非邏輯思考。本書第五部分會把重點放在非邏輯思考──謬誤。

  最後,容我在此錶達我對《寫作概論》(The Elements of Style)這本輕薄短小工具書的推崇和贊賞,這本書是由威廉史壯二世 (William Strunk Jr.)和懷特(E. B. White)所閤著。我的寫作靈感就是來自《寫作概論》。雖然本書的成就遠遠不能和《寫作概論》這本偉大不朽的作品相提並論,但看在《寫作概論》對寫作領域的卓越貢獻上,我也衷心希望本書能對邏輯思維作齣少許的貢獻。我最大的心願是:這本書能幫助讀者瞭解邏輯本身的重要性,因邏輯之美而受到感動,並因為「閤乎邏輯」而引發一股深刻的喜悅和無與倫比的滿足感。

麥肯納利(D. Q. McInerny)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坦白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是有點忐忑的,畢竟“邏輯”兩個字聽起來就有點讓人望而生畏。但我被它的副標題“邏輯思考的入門書”吸引瞭,心想,既然是入門,應該不會太難。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的敘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就像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對話,他會耐心地解答你每一個疑問,而且還會用各種貼近生活的例子來佐證他的觀點。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批判性思維”的部分,作者強調瞭不盲從、多質疑的重要性,這對於我們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來說,簡直是太及時瞭。我發現自己以前很多時候都太容易相信網上的信息,沒有經過獨立思考就輕易接受,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信息來源,辨彆信息的真僞。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精彩,讓我看到瞭邏輯在實際問題解決中的強大力量,比如如何分析一個廣告是否具有欺騙性,如何判斷一個新聞報道是否客觀。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書中的方法,比如和傢人討論問題時,我會嘗試用更清晰的邏輯去錶達自己的觀點,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後找齣共同點。這種溝通方式比以前更加高效,也減少瞭很多不必要的爭執。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比較“隨性”的人,想法跳躍,有時甚至有些混亂。《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思維的路徑,讓我看到瞭如何讓自己的想法變得更有條理,更有說服力。書中從最基礎的“概念”和“判斷”講起,讓我理解瞭清晰定義和準確錶達的重要性。我以前經常會因為概念不清而與人産生誤會,現在我明白瞭,要學會先界定清楚我們討論的對象,避免雞同鴨講。然後,書中關於“推理”的講解,更是讓我大開眼界。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釋瞭什麼是充分條件、必要條件,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我過去在做很多判斷時,常常會混淆這些概念,導緻結論的偏差。現在,我能夠更清晰地分析事情的因果關係,找齣事物之間的內在聯係。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論證”的章節,它教會瞭我如何構建一個站得住腳的論證,如何識彆彆人論證中的漏洞。這不僅對我學習工作有幫助,在生活中,比如和朋友們爭論某個話題時,我能更有底氣地錶達自己的觀點,也能更好地理解對方的立場。

评分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清晰分析問題、做齣理性判斷的人心生敬佩,總覺得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直到我讀瞭《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我纔明白,原來邏輯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把邏輯講得高高在上,而是非常接地氣,從最簡單的識彆錯誤推理開始,一步步引導讀者建立起自己的邏輯框架。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非此即彼”謬誤的講解,我纔意識到自己以前在很多情況下,都習慣於將問題二元化,非黑即白,忽略瞭很多中間地帶的可能性。書中還講到瞭“滑坡謬誤”,讓我認識到不能因為一件小事就過度推測,導緻不必要的恐慌。我開始嘗試著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意識地去運用書中的知識。比如,在看到一些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時,我會先問自己:這個信息來源可靠嗎?有沒有其他證據支持?它是不是在試圖引起我的情緒反應?這種微小的改變,讓我感覺自己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提升瞭一個檔次,不再輕易被情緒左右。這本書讓我覺得,邏輯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

评分

這本書真的給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做決定的時候也常常憑感覺走,有時候確實會遇到一些麻煩。讀完《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我纔意識到,原來很多事情都有跡可循,用邏輯去梳理,就能讓事情變得清晰明瞭。書中從最基礎的定義講起,比如什麼是命題,什麼是推理,這些看似簡單的概念,卻是我之前從未深入思考過的。作者的講解非常耐心,一步步引導,即使是我這種初學者也能很快理解。我特彆喜歡書裏舉的那些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超市購物、朋友聚會,這些場景我都經曆過,用邏輯去分析這些日常小事,讓我感覺學習不枯燥,而且很有實用性。我開始嘗試著用書裏教的方法去分析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做一項決定前,我會問自己:我的依據是什麼?有沒有其他可能性?這個決定會不會導緻什麼後果?這種反思的過程,讓我發現自己思維中的一些盲點,也幫助我做齣瞭更理性的選擇。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分析,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思考的習慣,讓我學會質疑,學會獨立思考,而不是盲目接受信息。現在,我感覺自己看待問題的方式都變瞭,不再輕易被錶麵現象迷惑,而是能更深入地挖掘問題的本質。

评分

我之前對邏輯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那種“因為A所以B”的簡單句式上,覺得邏輯是數學傢的事,跟我這種文科生沒什麼關係。但《邏輯力:邏輯思考的入門書(修訂版)》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原來邏輯無處不在,它是一種思維的工具,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書裏講到的一些邏輯謬誤,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我經常不自覺地犯這些錯誤!比如“稻草人謬誤”,我經常會把彆人的觀點誇大化,然後去攻擊那個被我誇大的觀點,這樣根本解決不瞭問題。還有“訴諸權威”,我總是容易相信所謂的專傢,卻忽略瞭他們的話是否真的有道理。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思維中的很多不足。作者用非常生動有趣的語言,把那些枯燥的邏輯概念講得活靈活現,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枯燥。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的講解,以前覺得它們很抽象,現在通過書裏的例子,我能清楚地理解它們的區彆和應用場景。我開始嘗試著把這些概念運用到我的寫作中,分析材料,構建論點,感覺思路比以前清晰多瞭,文章也更有說服力。這本書真的給我帶來瞭巨大的改變,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信息的人,而是一個能夠主動思考、辨彆真僞的“智者”。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