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成为优秀的领头羊 全球,东方、西方,各行各业,都严重缺乏领袖,缺了好几十年。眼睁睁看着问题长久无改善,明明知道关键就是缺少一位优秀的领头羊,却也不能怎么样;研习来研习去,上课来上课去,优秀的领头羊,还是不见踪影。
我服事主四十多年,怀抱着主託付的使命与异象,总是巴不得睡一觉醒来,所培育的年轻同工个个都已经如小鹰褪毛换喙,能够一肩扛起重责大任,飞奔万里。我这一生经历主的破碎与扩张不知多少次,对于自己的生命还需如何破碎,对于自己的领导力还能如何扩张,两鬓须白的我,依然渴慕!
羊圈之中,我们辛勤牧养,主啊主啊,我们该如何才能牧养出优秀的领头羊呢?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唿喊「Bravo!」这就是答案了!
想想作者亨利‧克劳德的资历,本书能如此打中靶心,也是理所当然。他是美国拜欧拉大学(Biola University)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在心理疾患的成因与治疗方面,受过严谨训练,实务经验丰富;他是领导力、组织文化等方面备受推崇的顾问,受教于他的不乏全球前二十五大企业。也就是说,他对人心的微观认识以及宏观认识,都是专家级的。市面上谈领导的书很多,像克劳德这一本奠基于双重专家级洞见的,迄今仍属罕见。
谈到领导,世界上最好的领袖就是主耶稣基督了。为领导工作分类的框架不少,我一直都以主耶稣在地上的三种职分作为框架,对我帮助很大,也就是:先知、祭司、君王。本书书名《为领导立界线:给在剧变时代持续学习的领袖》中的「立界线」指的是,为了扮演好这三方面职分,所必须设立的角色界线。
先知这个角色要做的是,以正确的思考方式,作出正确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方向。也就是判断力。作者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的知识指出,人类大脑完成任务的方式,仰赖三个重要步骤:一是专注,专注于任务本身;二是禁止,不分心于任务之外的任何事情;三是工作记忆,相关资讯容易提取。他指出,领袖需要借着设立界线,为团队创造出一个让人类大脑容易完成任务的环境, 让人类大脑易于作出正向思考,避免负面思想、谎言的捆绑,因为团队的表现如何,其实就是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大脑工作之后的总合。
祭司方这个角色要做的是,以合适的方式,协助合适的人,建立起合适的关系。也就是协调力。作者根据人类脑部研究结果指出,高压力、具敌意的气氛,不但会干扰大脑专司理性思考那个区域的运作,还会唤起近乎动物本能的反应,也就是攻击或逃跑(吵架或离职);不过恐惧、压力这些惹人厌的情绪,「剂量」适当时,对工作效能是有贡献的。他指出,领袖必须设立适当的界线,好让他本身与团队的关系、他对待大家的态度,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办公室的气氛,都处在最佳状态;换言之,就是要懂得作好连结事奉。
君王这个角色要做的是,以正确的方式,做出正确的动作,得到正确的结果。也就是执行力。作者在书中具体教导如何带领出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在这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说明「信任」在绩效上所扮演的角色。
当一个人在自己的范围内扮演好先知、祭司、君王的角色,必定是优秀的员工;自己做得好,又能带领别人做得好,就是一位好领袖了。在这里,顺序是重要的,也是必然的。自己做不好,如何带领别人做好?我们不可能带领人到我们没去过的地方。我见过不少主工人热切地想带领别人作主门徒,关心受洗人数、弟兄姊妹出席聚会的情况,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真心跟随主,没有认真走十字架道路。这样的「带领」不是主耶稣所说的带领;这样的「领导」,也不是本书作者所说的领导。克劳德非常强调, 领袖最优先要领导的是自己,为自己的判断过程、协调过程、执行过程规范出好的界线。
克劳德所说的「立界线」,用我们熟悉的讲法,对个人而言就是「习惯养成」,对团队而言就是「文化养成」。好领袖是一个拥有好的思考习惯、好的待人习惯、好的做事习惯的人,也是一个有能力培养整个团队拥有好的思考文化、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做事文化的人。
我过去接触过不少针对领导这个主题所写的书,却都没有《为领导立界线》这么杰出,用在教会内、教会外, 教育界、政治界、企业界⋯⋯,都非常好。四十多年了, 面对教授领导力课程、培育领头羊,我终于找到一本深度真正足、广度也真正够的教科书,谢谢亨利‧ 克劳德,谢谢校园书房出版社!
台北真理堂主任牧师
杨宁亚
前言 若想达到理想的结果,领导技巧是重要关键。领导风格或技巧对于大团体影响深远,对于小组或部门等小组织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常说,想要创造成果和达成目标,就不能没有领导技巧的训练,包括抛出愿景、刻画未来、发展策略、适才适所、催生创意与巧思、确切执行等训练。这些领导能力必须全数到位,梦想才能成真。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领导者带领的对象是人,完成计画、达到目标的也是人。若想要达成目标,就必须要让人确实发挥所长、全力以赴。换言之,必须要让他们的大脑能够发挥功能。很有可能你抛出了伟大的愿景,也找到合适的人才,你的领导方式却让那些人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发挥大脑功能,遑论用心追随。
我是在当临床医生时领悟到这个道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管理谘商公司,他们希望找一位临床心理医生,协助改善企业领袖的领导风格与沟通技巧,成为更成功的领导者。那次的经验让我从此我爱上「领导」这个题目,只是偏重「人」的方面。三十年来,我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与领导者及其团队组织合作,倾听他们的心声。
最后我获得一个结论:领导技巧的训练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个人与人际的领导风格与沟通技巧,重要性绝不亚于那些伟大的领导力主题,譬如愿景、执行、策略等等。因为事实上,再伟大的远景或计画,都必须透过人去完成,或是与人一同完成。有些领导者的做法有助于愿景实现、计画成功,有的却像是从中作梗,甚至进行破坏。
有些领导者擅长激发士气,有的则专门打击士气。有的领导者会将人推上成功之路,有的则只会制造困扰、混乱方向,阻碍人顺利达到目标。有的领导者会带领团队或小组完成共同的大目标,有的则只会制造歧见与分裂。有的领导者会营造氛围,激发高水准的表现与责任感,促进正面的结果和进步,有的则让人只想因循苟且、得过且过。这些问题和领导者的生意头脑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在于领导者的领导技巧和所创造出来的生态。
这个问题,神经科学有解。神经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心灵、思想、灵魂,必须在某些条件和刺激下才会开始启动。当这些条件存在,人就会开始生产、进步, 而且思想、行为、执行能力也会完全发挥。万一这些条件遭到破坏或付之阙如,人就无力也无法顺利完成目标和计画。而这一切端赖领导者的风格与行为。
领导者有很多行为有助于达成目标,其中一项就是领导者的「界线」。所谓的界线就是设定一个框框,决定这个框框里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我在九○年代曾与人合着一本书叫《过犹不及》(Boundaries,蔡岱安译,美国:台福,2004),为个人生活设立界线的原则,结果引发热烈回响,成千上万人将这些界线原则转化到个人生活。我在和集团执行长与管理团队合作时,也将这些原则放进领导技巧,结果对他们的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集团主席、副主席,或是团队或部门主管,这些领导者所设立的界线,能决定梦想能否实现、人会进步或退步。领导者必须决定要有什么、不要有什么。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书名:《为领导立界线:给剧变时代持续学习的领袖》。虽然在生活里大家对「界线」的观念已经不陌生,但在「领导」这领域里仍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这就是本书的宗旨。你会看见七种领导界线如何带动其他方面的成功,如何创造环境、风气、趋势,让人的脑筋动起来。事实上,你会发现设定界线能够:
提升大脑功能。
营造气氛,激发更卓越的表现。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结,鼓舞人克尽职责。
协助建立思考模式,促进正面成果。
专注于能创造成果的行为。
建立表现卓越的团队,达成理想的目标。
帮助你完成愿景、保护梦想。
同时也提醒你,身为领导者,你的作为和不作为都会产生必然的结果。许多伟大的领导者利用这些效能卓着的观念,创造出生命力旺盛、成果丰硕的组织、团队、文化。欢迎您一同来学习、应用这些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