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旧的学术实作与思考惯习
以细致的个案研究作为建构新知识
以及为台湾社会寻找出路的坚实出发点
人类社会中个人的自我认同,是透过人与人之间密切的互动而建立。但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加速了生活的步调,快速流动的日常生活无形中产生个人内在的矛盾,并造成片段化的人际关系与心理的焦虑不安。
为了重建人际关系、找到自我的认同与救赎,陆续出现了各种既无教主与教义、更欠缺正式仪式与组织之新形式的世俗性宗教。而此时宗教的主要关怀,转向个人如何在社会中找到定位的问题,并为其日常生活提供意义的框架。
本书将由实际的个案研究,说明个人如何透过当代的宗教实践建立人际关系,同时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个人化的宗教实践丰富多样,包括与神直接沟通而超越中介的层面,或是在既有宗教仪式中的某些活动,也可以是创新性的附属活动,更可以是个人在传统仪式、教义、与实践的创新。这些满足个体自我存在的认定都存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个人的救赎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