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不再让怒火牵着鼻子走 宣教士/何震东牧师 近来,我读了一则关于台湾猕猴的报导,它的内容非常吸引我的注意。当中提到在玉山国家公园塔塔加的台湾猕猴,多年来与游客互动,养成乞食习惯,时常在路边等候游客餵食,看见游客车内有食物,门没关好还会开车门自己去拿,拿不到就抢。因此警方加强巡逻,劝导游客不要任意餵食猴群,以免引发危险。但猕猴们实在太聪明了,他们自己找到一个应变方法,就是看见警车来巡逻时先躲起来,警车一离开,马上再现身向游客乞食。不过他们也不
甘于傻傻吃闷亏,曾受过的委屈、不满一个个都存记在心,转变成一股内在的怨气,如果看见取缔餵食的警察落单,马上成群上前攻击,作势追咬,即便是遇到穿着便服的巡逻警察,猴群仍能一眼就认出对方的长相,不少当地的警察都曾遇过类似的攻击事件,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内容摘录自联合报2011/06/24)这篇报导让我感触良多,台湾猕猴因为对警察的取缔感到愤怒,不但会记恨甚至会伺机报复。可以想见当他们遇到「眼中钉」─巡逻警察时,写着满脸愤怒的表情是多么可怕、丑陋(透过图片来观察猴子的表情,更能想像当他们发怒的样子。)其实人在面对愤怒情绪时也一样,虽然人懂得隐藏或包装这愤怒的感受,以避人眼目,但人内心的真实面却如同那些情绪未经包装之猴子的面目一样丑陋不堪。若没有好好的面对并处理内在愤怒的情绪,任由怨恨、恼怒、苦毒……等情绪肆虐,等到有一天情绪爆发,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当遇到令你大为光火的状况,你是像猕猴一样怀恨在心?还是可以不记仇,不含怒到日落?耶和华是鉴察人心的神,即便你懂得包装、隐藏愤怒,人虽看不见,神却清楚明白你的内心。相信透过这本书将帮助你更多认识自己内在的怒气,并找出适当的方法来面对、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不再让怒火牵着鼻子走。我和杨博士的相识要追溯到几年前在四川救灾的服事,当时我们一起同工,与他交流的过程,我看见神在他身上的工作和神为他所开的服事道路。虽然对杨博士而言,中文并不是他所擅长的语言,但出于爱的服事,上帝把语言的恩赐赏赐给他,让他很快地能用中文表达和教导,使得当地的百姓和受培训者更能明白、接收到他所分享的信息。当时在四川有很多人在作救灾的工作,但上帝格外拣选杨博士,为他预备机会与道路,让他在这危机的时刻帮助当地建立处理危机的机制,有效地帮助了许多的受灾者。此外,在我们一起同工的过程,我慢慢了解他的过去,才知道他也曾经历许危机和困境,现在他把这些生命的历练与众人分享,并教导人们跨越这些人生的障碍。他的教导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命。很多时候神允许试炼临到我们,让我们的生命经历充满痛苦和挣扎,但这被剥开的生命却能叫我们成为多人的祝福。我相信这本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必定能带给你我许多实际的帮助。
(本文作者曾在北美牧会多年,现于亚洲宣教)
推荐序
原来,心中有座活火山 愤怒,可能是人们最常见的情绪:毕竟,人总不会整个星期都觉得浪漫温馨,也不能整天都感到热情澎湃;即便只求每一刻都能心平气和,也是近乎天方夜谭。人有各式各样的情绪,其中,「嫉妒」比较少见,「恐惧」则较为普遍;「开怀大笑」只会在欢愉时才展现;而遇到某些状况时(如:工作上有麻烦、交通阻塞、孩子胡闹失控等),沈重的「压力」和控制不了的「焦虑」就会浮现。一个人是否会受到忧郁的煎熬,端视个人过往的心理历程,和当下生理状况的交互影响如何。至于「愤怒」是否为常见的情绪?如果回答的人能诚实,大多数会承认最近曾经发过脾气,不少人更因此而败了兴致,甚至把事情搞砸。惹人愤怒的原因林林总总:有些人会因贩卖机找零钱速度稍慢而大为光火,有些人会因汽油涨价而动气,还有些人会因与配偶动干戈或者跟孩子激辩,而变得一副要吃人似的,脸上好像写着─生人勿近。
一个人是否会受到忧郁的煎熬,端视个人过往的心理历程,和当下生理状况的交互影响。
「暴怒者」并非现代的产物,历史上早已有一个典型的「极端暴怒者」:希特勒(AdolfHitler)。有记载指他:「愤怒得完全不能自控:面容肿胀变色;终日惊声尖叫,破口大骂;有时举臂勐敲桌子,有时又挥拳狂搥墙壁」。另一个因「愤怒坏事」的历史人物,是三国时的刘备。刘备当上蜀中王之时,得悉其结义兄弟关羽被东吴所杀,便大怒,因而不听诸葛亮等群臣劝谏,执意出兵报仇,亲征伐吴;他沿山林连营结寨,被东吴在树林中放起大火,来个火烧
连营七百里,结果,刘备一方惨败而回,国势大挫,他悔恨不已,最后死在白帝城。可以不动怒吗?正如一位操劳过度的母亲所说:「工作没完没了,『怒火的源头』自然就没完没了!」只要你是人、仍活着、每天还在过日子,你便有可能随时需要迎战「愤怒」这回事;就连心理治疗师也不能倖免。事实上,跟动物相比,人类更容易愤怒;发起怒来,也更具攻击性。过去,人常因只看到动物世界张牙舞爪、弱肉强食的一面,便以为动物残酷、血腥、暴力;然而,原来上天早已在生理上,给动物设下了很多「煞车功能」,限制了牠们躁动。反观人类,却没有这些与生俱来的自控功能,因此,一旦激起怒气,杀伤力之大超乎想像。
只要你是人、每天还在过日子,你便可能随时需要迎战「愤怒」。
诚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指的是怒火。当我决定要写这本谈愤怒的书之后,曾想过不如列出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例,让读者能对「火舌失控」的杀伤力,有更深刻的印象,以作警惕。当时,我立即想起美国发生的事:一名怒汉因嫌自动贩卖香烟机找零钱的速度太慢,而向贩卖机连轰五枪;NBA篮球队在季后赛因球员打斗,被罚$15,000美元;某男子因为妻子错把芥末酱涂在他的三明治上,愤而把她杀死……。我也从香港报章的国际新闻版读到:美国医疗改革引起激辩,两派示威者发生口角,路人无辜地遭咬断手指;上海一名女子因与男友吵架,一怒之下吞下手提电话;香港一名男子在情人节时打算找分手女友复和,却与情敌狭路相逢,一怒之下,从厨房取出菜刀砍伤对方;主妇因不满帮佣熨斗开得太热,竟拿熨斗烫伤对方手臂,最终被判入狱4个月;老翁疑因索钱不遂,一时冲动,向结婚50多年的妻子泼硫酸,殃及了当时保护母亲的女儿……。心理学家早已洞悉愤怒问题的严重性,大量文献和研究结果都载有关于虐待个案的案例及分析:虐待儿童、配偶、老人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