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传火的使命感
~向一代宗师张隆延先生致敬
书道宗师张隆延先生,亦是诗人、教育家、国学大师与文化大使,丰沛创作承继了明清以降淋漓酣畅的文人情感,为人行事则是举重若轻、无畏无求的儒者典范,现代水墨画之父刘国松、书画鑑定家傅申、古琴家袁中平、剧作家姚一苇等皆尊其为师。
纪念文集《以神遇》,呈现张隆延先生于文明洪流中的浩瀚贡献,展现先生辉煌的一生事迹,包括他的师承、治学、思想、交游、逸事、家庭、外交生涯、传道授业、文化传承、着作论述、书道、诗词和他的人格特质。其中最特出的是他传火的使命感、人文精神、为人处世,以及对社会、教育、文学、艺术所作的不朽贡献,和他对后世至深至鉅的影响。
DVD《凿混沌》,贯穿台北、南京、伦敦、巴黎、纽约等时空环境,纪录张隆延先生丰富的人生旅程,留下先生珍贵的身影和谈话,探索在跨文化的行旅中,张隆延先生追寻书道美学的历程。
名人推荐
王鼎钧先生 关于艺术之美,张先生提出「总相」一说,意思大概是,从一种艺术品之中可以领略各种艺术的美感。哥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国先贤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书为心画」、「书画同源」,都曾约略点出箇中消息。张先生的「总相」说则把这一类零星的感受予以系统化,提升到学术的层次。张先生说,书法中有画,有音乐、雕刻、建筑、舞蹈,而且书法「也就是」画,音乐、雕刻、建筑、舞蹈。
余光中先生 隆延先生字十之,出于「人一能之己十之」,当是自谦之词。他学贯中西,艺通今古,绝非下士,也绝非十之而能。他从书道出发,兼容并包,能通众艺。我倒认为这样的达人,不应取十之为字,应该改为一之,因为他不但一学就悟,而且充分体现了「吾道一以贯之」的壮语。
袁中平先生 书法也有节奏和韵律,写字时的唿吸强弱脉搏快慢以及肌肉松弛,与弹琴相通。先生追求书法境界与古琴曲调的契合。
张杏如女士 哲人已远,典型犹存,先生不只才华横溢,更是台湾艺术文化教育的先行者,爱才惜才,育人无数。先生有所为有所不为,不顾一己之安危,行于所当行。我仰望着一个做人的典范。
傅申先生 老师常用印中,出自《论语‧子张篇》的「堂堂乎张」,正可代表其人格、风采和书风;而「隆古延今」,正可代表其对中国古文化及书道扬厉延续的志业。
黄光男先生 一位饱学中西文化的学者,除了拥有中华文化的优质特色外,更能传播其文化的丰盛内涵,并以东方文化为轴心,以西洋文学为方法,加深了东方美学的无限延展,他的外文能力,书法的精到,不仅是个法学博士,更融合了时空共感的理想。
刘国松先生 老师对我辈年轻人的关爱与保护,完全出自内心的、真诚的,甚至不遗余力的。张老师是现代社会中难得一见有美德、有风范的读书人;有骨气、有操守的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