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传习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问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属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我最初就很得益于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的心传,王阳明的《传习录》阐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我求学做事的根本。
  ——蒋介石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是想来补救朱熹知行相脱离的偏向和弊病。他主张即知即行,知行之间没有长远的距离,当知道时直接发为行为。一念之动就是行。他的「知行合一」说使得一般平民均可在短期内受到感悟,使得满街的人均可以做圣人;使得人人相信他当下的直观、直感或内心的认识,因而敢于打击传统的风俗礼教、圣贤权威和书本上的教条。
  ——现代「新心学」创立者贺麟

名人推荐

  (宋明)理学之有姚江(王阳明),如百川之赴海,所谓不达而不止者也。——钱穆

  阳明早年继承了宋代道学传统,仍有「致君行道」的抱负。但王受廷杖、贬龙场之后,此念已断。他在龙场顿悟所发展出来的「致良知」教,仍然以「治天下」为最后的归宿,不过他对皇帝与朝廷已不抱多大指望,转而诉诸民间社会。明代已不存在「圣君贤相」的格局,他的眼光从由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转向由下而上的社会革新运动。因此「觉民行道」代替了「致君行道」。——余英时

  阳明提倡良知,学者修养身心之法,简单直捷。其文字机锋,尤能直凑精微,发人深省。熟读此选,其在道德上之补助,必较诸有益,于作文者为尤大。——范皕诲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原着作者: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天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王守仁留有三本传世之作《传习录》、《阳明全书》(即《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门人所辑)、《大学问》。

本书导读及译注者简介

吴震


  京都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朱子学会理事、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日本东洋大学国际哲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任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日本关西大学文化交涉学教育研究中心COE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等。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哲学、宋明理学、阳明学、东亚儒学。着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传习录〉精读》、《当中国儒学遭遇「日本」》等,主编《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学为中心》等。

孙钦香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哲学、宋明理学、船山哲学。着有《王夫之评传简明读本》,论文有〈试论牟宗三对王船山政治思想「局限性」评价〉、《〈船山关于言论问题的思考〉等。

图书目录

阳明学的传世经典──《传习录》导读
 
《传习录》上
《传习录》中
《传习录》下
《传习录拾遗》
《阳明先生遗言录》
《稽山承语》
 
名句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