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克服心理创伤
社会度过转型正义
全都需要 心理韧性
★ 法国热销39万册
★ 已翻译为英文、德文、韩文等9国语言
★ 探讨心理韧性的经典之作
★ 走出生命逆境、抚平历史伤痛,我们的时代真正需要的疗癒之书! 为何同样遭遇挫折,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却能克服苦难、活出新生?
答案就是「心理韧性」。
本书作者西吕尼克,是被誉为「疗癒了一整代的法国人」的心理医师。他在本书前半部分析「心理韧性」从何而来、如何作用,聚焦于超越苦难者身上所展现的内在特质,重新论述「创伤」对人的意义。
透过「矛盾整合法」这种叙事技巧,我们可以重述自己的故事、创造意义,把过去的痛苦改写为「美妙的不幸」,逐渐锻鍊出心理韧性。因为开始叙述,所有的苦难都变得可以承受。
分享苦难的经历,即是请求亲友成为支持我们奋战下去的力量。
在后半部,西吕尼克将关切的对象,转往社会整体的心理复健。身为大屠杀倖存者,又见证了法国漫长的转型正义,让他强调社会论述对于创伤修复的影响。
一个社会若懂得倾听、支持受创者的心灵故事,他们修复自我的过程会较容易;但若社会的论述框限他们的感受,则会让伤口恶化,受伤的心灵将被迫屈服于命运,终生陷溺在不幸中。
对今日台湾,无论是想疗癒天灾造成的创伤,或是寻求社会和解,这本探讨心理韧性的经典之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覆深思。
如果想在逆境中奋力一搏,心理韧性就是我们的利器。
在这个诡谲多变、苦难重重的世界里,阅读本书可以带来心灵的安慰。 ―林美珠,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教授
名人推荐 王浩威 作家、专业心理治疗师
王瑜君 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林耀盛 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林美珠 东华大学谘商与临床心理学系教授
黄筱慧 东吴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郑印君 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
萧仁钊 台湾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净开心临床心理师
诚挚推荐(按姓氏笔划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