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获利世代:七大核心理念,终结黑心企业

人本获利世代:七大核心理念,终结黑心企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ale Partridge
图书标签:
  • 人本管理
  • 企业伦理
  • 商业道德
  • 组织文化
  • 领导力
  • 员工关怀
  • 可持续发展
  • 企业社会责任
  • 终身学习
  • 创新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畅销书
★《富比士》专文报导
★社会企业TOMS Shoes创办人布雷克‧麦考斯基  (Blake Mycoskie)专文推荐
★作者于TED演讲:「How to Value People Over Profits」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疯传盛赞: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良心企业+有意识的消费者=美好世界

  消费者信心崩溃时代,全新的企业家类型出现!

  赚钱很容易,人的问题却很棘手。
  有没有可能,重视人更胜于利润,反而获利更多?!

  无论是食安、汽车安全、环保等问题,在在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甚剧。目前大家莫不渴望一个更好、更值得信赖的资本主义新版本,希望重拾对企业、对社会、对人的信任。因而可见现今商业市场上的社会意识逐渐抬头。所有企业无不发现,利润至上的思维不仅过时,且将危害企业成长。那些重视社会责任且善待员工的企业不再是少数、不再新奇,且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

  Sevenly公司的创办人戴尔‧帕崔(Dale Partridge)正是活生生的范例,让我们看见这种秉持社会意识的全新商业模式不仅即将发生,而且大出意料之外的是,竟可以获利。在《人本获利世代》中,他撷取多年来的个人经验与市场研究,化为七大核心信念,而这些智慧都源自于消费者、开创先锋与企业领袖,他们打破旧有的「利润优先」循环,本着善意行事,在市场上大获全胜。在本书中,作者提出生动有力的证明,将员工、顾客,以及供应商看得比利益更为重要的公司,往往获利更为惊人。

  《人本获利世代》指出一条路,让我们得以创造如今消费者要求的公平世界,并让这个世界保持公平。这本书提供实用与实际的建议,包括要做什么与如何进行。改革你的世界、你的良心与你的企业,在在都需要你亲身参与。

得奖记录

  ★《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畅销书
  ★《富比士》专文报导
  ★社会企业TOMS Shoes创办人布雷克‧麦考斯基  (Blake Mycoskie)专文推荐
  ★作者于TED演讲:「How to Value People Over Profits」
  ★亚马逊网路书店读者疯传盛赞: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各界好评

  「《人本获利世代》经过详细研究,提供独特的观点。唯有创造卓越成就的人,方能有此见解。」——《富比士》

  「在《人本获利世代》呈现的世界里,可看到力量强大的爱、关心与尊重如何成为你最重要的底线。」——《成功》杂志

  「这本书即将改变今日企业领袖的心灵、大脑与考量的重点。」——布雷克‧麦考斯基(Blake Mycoskie)|「明日之鞋」创办人暨畅销书《TOMS Shoes:穿一双鞋,改变世界》作者

  「赚钱很容易,人的问题却很棘手。这就是答案。」——乔恩‧阿考夫(Jon Acuff)|《纽约时报》畅销书《开始》作者

  「戴尔提出的解决之道不仅振奋人心,而且相当实用。」——亚当‧博朗(Adam Braun)|畅销书《一枝铅笔的承诺》作者、「铅笔的承诺」(Pencils Of Promise)基金会创办人

  「《人本获利世代》以全新的角度检视资本主义。」——史考特‧亨利森(Scott Harrison)|非营利组织「水慈善」(Charity: Water)执行长暨创办人

  「欢迎全新的企业家类型问世!」——克莱儿‧狄亚兹‧奥提兹(Claire Diaz Ortiz)|推特(Twitter)社交创新负责人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戴尔‧帕崔Dale Partridge


  社会企业家暨Sevenly.org与StartupCamp.com创办人。帕崔教导各企业组织领导者如何定义自己的品牌、爱员工及顾客,以及发展盈利的企业社会责任计画,常被誉为是引领市场潮流先驱。帕崔专精于品牌经营、消费者心理,以及市场趋势。他同时也是位热心的演讲者,一直以来接受各大商业报章杂志的报导,包括登上《企业家杂志》(Entrepreneur Magazine)封面人物、福斯新闻频道(Fox News)、《公司杂志》(Inc. magazine)、《MSN Money》、《富比士》,以及《洛杉矶时报》。

译者简介

沈维君


  长荣大学翻译系毕业,曾在编辑的世界享受难以言喻的快乐与痛苦,如今在翻译的世界与文字玩大风吹。译有:《成为贾伯斯》(合译)、《关于人生,我确实知道……──欧普拉的生命智慧》、《简单生活,生命中的快乐小事》、《ICARE!传奇式服务,让你的顾客爱死你:肯‧布兰佳大师的销售祕诀》、《让自己适应坏世界》等书。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前言  另一种光明正大的对抗力量

第1部  我们陷入的循环
1诚实时期|深受价值打动
2效益时期|一心只想追求更多
3欺骗时期|因贪婪而毁灭
4忏悔时期|力行改革

第2部  七大核心理念
5人最重要
6真相必胜
7透明化带来自由
8忠于自我,将赢得人心
9品质会说话
10慷慨付出必有回报
11勇气带来永续经营

第3部  永远打破系统循环
12活出充满善意的好日子
13开创善意事业
14带头行善
15即使是好公司也会败坏

挑战:迈入下一步
註释

图书序言

编辑介绍

  作者很年轻,今年才30岁,但已创立五间公司且获利颇丰,他有足够的经验能为企业发声。同时他又是活耀的讲者,其思路及丰富的经验为本书的铺陈增色不少。前言一开始便提及作者自身看诊的经验:冷冰冰的报到处、过期的杂志、冗长的等候,到了真正看诊时医师却连正眼也不看你一眼,短短不到两分钟便草草了事。出了诊所回到车上才大叫:刚到底发生什么事?对方有把我当人看吗?但终究不能怪医生的错,是整个体制的错,为了在短时间内解决最多人的疑难杂症,医生不得不用这种方式看诊。悲惨的是,同样的经验并不限于医院,从流行业到食品业、银行业到广告业,我们所面对的种种只是万恶之源资本主义的其中一个面向罢了。作者以生动的文笔、清晰的思路,以及丰富的例子,能说服你我一同改变整个经济体制。

  书中谈论的主旨很简单,就只有一个:唿吁各企业,要把人放在利润之上。人包括员工、顾客,以及协力合作者。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好处是企业可以永续经营,不畏世道是否艰难。尤其是现今消费者信任破产的时代。重视人的企业,往往获利更多。

  此外,无论你赚多少、住哪里,只要我们还有唿吸,我们都是消费者。消费者是市场上力量最强大的人,能左右企业的生死。做个有意识的消费者,将能有效遏止企业的恶习。

  作者调查并分析归纳,凡是以利润至上的企业组织,都会经历以下四段时期:

  1.    诚实(非常重视道德):将人置于利润之上、重视价值、工匠、品质、真实、正质。往往发生在企业建立之初,如1940年的福特。
  2.    效率(令人满意的道德程度):同时重视人与利润、追求量、生产线、委外、大量生产、讲求速度。企业成型后,开始要起飞之时,如1954年的福特。
  3.    欺骗(不重道德):重视利润胜于人、贪婪、短缺、裁员。如1971年的福特。
  4.    忏悔:我们目前所处的境地、革命性的举动、透明、揭开谎言、重现价值的重要。如2009年的福特。

  所有的企业成立之初,并非都是恶意的;今日被大家视为恶劣的公司,一开始也都是立意良善的。正是企业组织不断追逐利润、规模一旦变大,许多成立之初所秉持的宗旨也逐渐丢弃,遂历经成长之后的衰颓甚或消失。

  然而,上述恶性循环是可以避免的。企业与社会大众有所不知的是,其实企业可以一直永远待在第一个阶段,然后永续经营。

  本书中所谈的人,不仅包括企业员工,也包括顾客以及供应商。希望能由企业主本身做起(书中提供七大核心理念),加上消费者有意识地为自己的选择做主,将能为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带来好的循环。

前言

另一种光明正大的对抗力量


  我在南加州找同一位内科医师看诊已经超过十年了,但不知怎地,这次感觉不大一样。一走进候诊室,一股消毒气味与一片死寂迎面而来。我相当熟悉看诊的流程,自动拿起写字板,用印有胆固醇药名的塑胶笔写上我的名字。柜台的接待员并未抬头注意到我,因此,在好几次笨手笨脚地试图吸引她的目光未果之后,我便找了位置坐下。

  就像大多数诊所,这里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吸引注意力。我要不是盯着俗不可耐的壁纸发呆,就是匆匆翻阅以细菌为封面的2009年杂志。我思考着是要挤进污渍斑斑的布椅,还是跟十八位鼻塞与流鼻水的病人紧挨着坐在一起,结果我选择了后者。

  翻完三本过期杂志之后,我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超过我预约的看诊时间四十五分钟。我焦虑地轻跺着脚,在座位上变换姿势。终于,有位护士从门里探出头来:「帕崔先生。」我起身随她走过走廊,她记下我的体重与体温之后,就把我留在一间阴暗寒冷的房间里。

  我再度等待,只是这一次连《读者文摘》都没得看。终于,就在我的看诊时间已经超过一小时又十二分钟之后,医生进来了。

  「哈啰,帕崔先生,」他低头看着我的病历,连头都没抬,对我说,「我可以帮上什么忙?」

  我很想说他倒是可以帮点忙,让我感觉自己其实很重要,但我没这么说,而是描述我那要命的胃灼热症状。

  「喔,好,」他答道,「我会开给你 ⋯⋯ 药(我想这药名开头应该是X)的处方笺。护士会好好照顾你。」

  就这样,砰!他走了。顶多待了三分钟。

  我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领完药,穿越候诊室往外走,经过一群正准备迈向同样经历的病人。那天在停车场,我坐进车子里,为自己的遭遇震惊不已。我很想回去诊所里大喊:「这里到底在搞什么鬼?」然后要求他们针对我刚刚遭受的漠视与侮辱、我的时间不受尊重,提出解释。幸好,我想到这么做的下场,可能得被一个一八○公斤重、罹患感冒的男人扭倒在地或遭到电击。于是我放弃了。

  背叛的感觉

  回想起来,那天我居然会生气,其实还满奇怪的,因为我经历同样的场景至少数十次、甚至可能几百次了。当时,我只不过是察觉到早就行之有年的状况罢了。最近的研究指出,34位医师看诊次数超过300人次。那些医师在对病人说明病情与疗法等重要资讯时,平均花费的时间是1.3分钟,而且大部分内容对病人来说都太过专业,难以理解。更糟的是,同一批医师认为自己花费的时间超过8分钟。而这不只是医师的错。几年前,公开上市的「健康维护组织」(HMOs)为了让股东开心,开始限制医师只能给予每位病患7分钟的看诊时间。这个组织其实正授权医师降低品质,只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

  不幸的是,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健保体系。过去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与组织重视利润胜过他们服务的客户。从时尚、饮食、银行到广告,我们正面临资本主义最丑陋的一面。

  ※商店架上摆满了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的产品,这些公司为了增加效益,让我们的食物失去纯真的风味,无视此举对消费者有害。 


  ※手机厂商与卫星电视公司强迫消费者签下一年以上的合约,设下陷阱,使消费者被迫接受低于平均标准的服务,一旦消费者打算转向更优质的竞争对手,就必须支 付高昂的违约费。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显然是更可取的方式。 


  ※速食业者为了增加效益而牺牲品质,他们开发出来的菜单充满化学添加物、防腐剂与动辄上千卡的热量,导致肥胖问题盛行。 


  ※当客户帐户归零时,银行选择不通知客户或不阻止交易进行。相反地,他们却允许客户每天以复合式的「负交易」方式借钱,同时毫不留情地收取透支费用。2012 年,全美消费者支付的透支费用高达320亿美元,比起2011年大幅增加了4亿美元。

  ※在保险公司,当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客户有客服需求时,便转接给国际外包客服支援团队,由英语不流利的代理人硬背机械式的脚本,期待一成不变的做法可以解 决每位客户个别的问题。 


  ※信用卡公司每年花费数亿美元在正面行销活动上,向人们大肆宣传使用他们产品的好处,却以极小的字体掩盖各种压榨剥削的条款。为了让你相信他们的正直,只要你介绍朋友申请信用卡,他们就会提供小额现金给你。 


  在我们周遭,有数量可观的品牌曾经力挺正直与品质,如今纷纷蹑手蹑脚地踩过那层薄薄的道德疆界,却暗自期待他们的顾客不会察觉。他们纵容的成长策略、行销活动和顾客满意政策,不仅让人无法接受,而且完全虚伪不实。对他们来说,不幸的是,顾客留意到他们的把戏了。这股企业趋势转变成一股「消费者信任」的流行风潮,不只一家产业巨擘因此倒闭。市场给了许多欺瞒成性的公司一项严峻的抉择:改变或灭亡。

  希望正在萌芽

  幸运的是,改变正在进行中,而且不只现有的组织力图改变。在这股向下沉沦的资本主义漩涡中,另一股光明正大的对抗力量逐渐兴起。对照资本主义,这股新势力不仅顾及健康,无须绑约,而且消费者将支付更多费用,换来更好的品质与更高的道德标准。他们在乎的不仅仅是利润,还包括顾客福祉及世界现况。世人将这股光明正大的新势力命名为「自觉资本主义」或「社会善意运动」(social good movement)。 不论你怎么称唿,这股趋势正日渐受到市场欢迎。

  根据 2012 年的全球市调,47%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每个月至少会购买一种支持慈善活动的品牌商品。综观全局,这个 数据意味着从 2010 年开始增加了 47%。此外,72% 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向别人推荐支持慈善活动的品牌,比 2010 年增加 了 38%。

  以潘内拉面包公司(Panera Bread Company)为例,这家三明治连锁专卖店已经在市区开了一些餐厅,顾客可以依照自己的经济能力,自行决定付费金额。这些「潘内拉关怀」(Panera Cares)餐厅已经证实此经营方式可以获利,至于盈余 则用来提供教育训练给遭遇困境的孩子。

  而潘内拉并非唯一的例子。《财星》杂志 500 大企业正在招募人才,成立新的部门,致力于回馈与提升社会责任。诺斯壮百货公司(Nordstrom)、西南航空、连锁超市「老乔家的店」(Trader Joe’s)等企业正在想方设法,试图兼顾社会影响力与坚实的商业实力。冰淇淋品牌班与杰利(Ben and Jerry’s)以提拨一定比例的利润做为慈善用途闻名。全食超市(Whole Foods)对于支持当地社群许下强大的承诺,像这样的企业正在各地蓬勃发展。近年来,诸如「明日之鞋」、瓦比派克(Warby Parker)眼镜公司之流的新创企业,以革命性的「买一捐一」模式在市场上一鸣惊人。也就是说,顾客每买一双「明日之鞋」或一副瓦比派克眼镜,他们就会捐出一双鞋或一副眼 镜给有需要的人。

  几年前,我开始留意到资本主义较为黑暗与充斥谎言的一面,跟社会善意运动的光明力量有所抵触。于是,当时便决定宣告我即将开创新公司「Sevenly」。

  亲自承担风险

  2011 年二月,我和朋友艾伦聊起这些聚焦于社会行善的新兴商业模式。他是社交媒体市场的先驱,脸书专页有超过两百万名粉丝。我们真的可能创立一家公司,达到「双底线」(double bottom line)的目标,兼顾盈利与社会影响力吗?这个想法看似很好,但我们不知道该从何着手。

  首先,艾伦和我并非仅仅针对特定的单一目标满腔热忱,我们都看到世上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我们都明白自己并非受到地方的召唤,不是特别为了非洲、印度、中国或美国城市的贫民区而努力,但我们确实受到那些为各地奉献的人们召唤。

  我们开始进行研究,发现全美有 160 万家慈善组织,其中每天有 700 家结束营运。这些慈善组织失败的主因在于缺少资金与能见度。他们有大把的热忱,但需要协助才能创造盈余,引起话题风潮。一时间,艾伦和我在脑海中只想得到四家慈善组织。当我们询问朋友与家人时,发现他们也有同样的问题。

  要是我们每週与不同的慈善组织合作,协助他们募款并增加能见度呢?要是我们创造一家秉持社会善意的电子商务公司,每隔七天就与一家新的慈善组织合作呢?要是我们生产品质优良的商品(包括衣服、艺术和珠宝),在每卖出一项商品之后,便捐出7美元给当週的慈善组织呢?

  就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公司 Sevenly 诞生了。

  我们第一次举办活动是与「国际正义使命团」(International Justice Mission)合作,为了对抗南亚的人口交易而募集资金,提高议题能见度。我们与「瑞斯的彩虹」(Reece’s Rainbow) 基金会搭档,为俄罗斯的唐氏症儿童寻找领养家庭而努力。我们与「慷慨水源」(Generosity Water)同心合力,一起在海地筹建水井,提供干净的饮水。我们与「自闭症发声」(Autism Speaks)基金会合作,资助语言治疗,为言语表达有障碍的孩子找回自己的声音。如今,Sevenly 拥有卓越超群的团队,创造了上百万美元的盈余,一次又一次捐出 7 美元给全世界的慈善组织,捐款总额累计下来,已经超过 400 万美元。

  在与 Sevenly 团队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我获益良多。而一路观察其他参与这股光明新势力的企业,也让我大有斩获。我相信,这些全新的商业模式描绘出未来。不仅是你我想要的未来,也是所有人必须了解的未来。我相信,我们可以透过在市场上对特定信念与实践许下承诺,买到更好的商品,发挥更好的领导力,过更好的生活。我们可以携手打造比想像中更美好的世界。

推荐序

  在现今不断改变的商业世界,「重视人胜过利润」的概念或许是最知易行难的事了。不过,在正确的执行方式与正直的心态下(正如戴尔的所作所为),本书内容将带来难以置信的力量与驱动力。书中文章能激励员工、顾客与社群同心协力,不但为了个人的事业与生活获取更多好处,也希望尽更多一己之力。一旦上述情形真的发生,人们就可以改变世界。

  不过,为了发挥真正的影响力,在所有企业与人的心中留下深远的作用、改变人们考量的重点,不论这些企业是否出于善意,都必须停止光说不练,实际将理想与点子付诸行动,坚持不懈,充满热情。我相信戴尔已经证明他有能力带领这场运 动,而这一点也在他近来的创业成果中表露无遗。但是,「自觉资本主义」(conscious capitalism)的概念与其蕴含的民主精神,在在证明这个概念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戴尔夜以继日努力实现的愿景如此美丽与宏伟,而他在本书中撰写的内容,结合了一些力量强大且超越时间限制的企业精神(例如品质、值得信赖与透明化),以及其他引发更深共鸣的基本要素。真诚、慷慨与勇气,不只是今日商业界的流行 术语,更不能沦为口号而已。这些特质必须成为核心,借由热切相信这些理想的世人之手,为这个世界注入真诚、慷慨与勇气。

  正如品牌「明日之鞋」(TOMS Shoes)一样,对此时此地我们所置身的世代来说,戴尔正在鼓吹的理念十分珍贵。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旧有的商业规则不再适用,以每天、每週、每月的速度重新改写。令人惊奇的是,如今有无数的社会创业家往往避开这些规则不用。毕竟,他们是人,而他们的影响深远。

  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如此真实,不再稍纵即逝,只会在像戴尔.帕崔这样的人带领之下,愈来愈宏伟壮阔,愈来愈美好。

  请把握当下时机。

布雷克.麦考斯基(Blake Mycoskie),「明日之鞋」创办人暨《纽约时报》畅销书《TOMS Shoes:穿一双鞋,改变世界》(Start Something That Matters)作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