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宪政发展与修宪: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变迁

中华民国宪政发展与修宪: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变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针对1949年以来国内宪政发展与修宪之完整论述,并有最深入之评析,同时为国内第一本针对「内阁制」、「总统制」、「双首长制」提出宪法增修条文「宪法草案试拟稿」之宪政专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齐光裕

  
  学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法学博士
  
  经历
  现任健行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任教授
  曾任国防大学国防管理学院政治系专任教授
  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兼任教授
  曾任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员
  
  着作
  《台湾经验与中国前途》(1992)
  《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1996)
  《宪法与宪政》(1996)
  《中华民国的宪政发展》(1999)
  《违宪审查与政治问题》(2003)
  《中亚五国政治发展》(2009)
  《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第二版)(2013)
  《中华民国宪政发展与修宪》(2016)

图书目录

自序  3

第一章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11
一、临时条款的时代背景  11
二、临时条款的延长与扩张  12
三、临时条款的施行  13
四、临时条款的争议 — 性质论  24
五、临时条款的评析  27

第二章  戒严实施  31
一、戒严的缘起  31
二、戒严实施的范围  31
三、戒严的检讨  36

第三章  威权体制转型  39
一、威权体制转型的相关概念  39
二、威权体制转型的指标分析  40
三、威权体制转型的理论依据  41

第四章  解除戒严  45
一、前言  45
二、解严的背景因素  45
三、解严的时代意义  52
四、解严后发展情形  53

第五章  国是会议  63
一、国是会议召开的缘起与经过  63
二、国是会议的内容与发展  64
三、国是会议的检讨  72

第六章  回归宪法与一机关两阶段修宪  77
一、回归宪法与第一阶段修宪  77
二、第二阶段修宪  82

第七章  第三次修宪  97
一、第三次修宪的经过  97
二、第三次修宪的内容  98
三、第三次修宪的评析  100
四、第三次修宪小结  108

第八章  国家发展会议  109
一、国发会召开的缘起  109
二、国发会召开的过程  116
三、国发会的共识  122
四、国发会的评析  123
五、国发会的小结  143

第九章  第四次修宪  145
一、第四次修宪召开的缘起  145
二、第四次修宪的过程  145
三、第四次修宪的内容  154
四、第四次修宪的评析  156
五、第四次修宪的小结  185

第十章  第五次修宪  187
一、第五次修宪召开的缘起  187
二、第五次修宪的过程  187
三、第五次修宪的内容  190
四、第五次修宪的评析  191
五、第五次修宪的小结  195

第十一章  第六次修宪  197
一、第六次修宪召开之缘起  197
二、第六次修宪的过程  203
三、第六次修宪之内容  208
四、第六次修宪之评析  210

第十二章  第七次修宪  219
一、第七次修宪召开的缘起  219
二、第七次修宪的过程  220
三、第七次修宪的内容  222
四、第七次修宪的评析  223

第十三章  破局收场的民国104年修宪运动  235
一、民国104年修宪运动缘起  235
二、民国104年修宪运动的各方态度  235
三、民国104年修宪运动立法院运作过程  239
四、民国104年修宪运动评析  268

第十四章  宪政回顾与展望:未来三种制度修宪草案试拟稿  273
一、前言  273
二、前七次修宪精神总体析论  274
三、前七次修宪内容总体析论  277
四、宪法未来修改方向省思:修宪草案试拟稿之提出  283
五、宪政精神宏扬之道  312

附录  319

参考书目  379

图书序言

自序

  余年轻时好文史法政。大学时代初读大师萧公权之《宪政与民主》深为感动,尤其论及守宪守法之精义:
    
  宪政的成立,有赖于守法习惯的培养。在我们缺乏守法习惯的中国,严守宪法的习惯远比条文完美的宪典为重要。如果宪法可以轻易修改,任何人都可以借口条文有缺点,企图以修改宪法为名,遂其便利私意之实。

  余研究所专研比较宪法,博士论文指导教授,前监察委员李师炳南曾恺切谈及当年国内「宪改工程」之较妥适方针:
    
  宪政成长,并非宪法修正一途而已,而宪法修正过度频繁,更动规模过度庞杂,却可能导致宪政制度之全盘失败,故宪政改革应该尽量慎重其事,即以不修、小修或少修为宜。至于宪政的成长与巩固,则赖朝野各党共同信守宪法的规范为首要。

  民国八十年起修宪,初始固解决原宪以全中国为格局之设计在运作上不当部份,并授权以法律特别规定两岸人民关系与事务处理,反映两岸分裂四十余年政治现实,另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等基本国策,亦颇符合宪法适应性原则。

  然而,中央政府体制走向显然未顺应临时条款废止,迅即回归原宪法设计之中,主政者滋意妄为行径,李师炳南提出「神魔二性」恰是传神。国安会、国安局等「动员戡乱时期机构」在「程序修宪」中暗渡陈沧、总统公民直选、立法院生命线之「阁揆同意权删除」、狗尾续貂毫无内阁制神髓之「倒阁权」……一步一步地践踏原宪法体制精神,严重损毁宪法原理原则,使得七次修宪后反成治丝益棼,整部宪法成为「四不像」。政客之危害,宪法残破如拼装车,处处支离破碎,俯拾皆有可议。将使未来修宪若非全盘检讨将无以为济。

  本书第十四章『宪政回顾与展望:未来三种制度修宪草案试拟稿』,先论及宪政法理之诸多破毁与严重失当,并为国内首次大胆针对「内阁制」、「总统制」、「双首长制」三种体制,一併提出三种版本之增修条文「修宪草案试拟稿」。此一具体实像必会引发诸多不同意见看法,然唯有如此,才真正可达「经世致用」之目标,力排「坐而论道」,走向「起而行动」阶段,为国家建立累世之根基。因之余期望本书得为小小之火种!使国人更能集思广益而成就修宪工程。

  吾人深知,未来修宪有两大困境横亘于国人面前,倍增修宪工程之难度:

  一者,无论「内阁制」、「总统制」、「双首长制」三种体制,都有极难突破之高墙、深渊,不易跨越。以言「内阁制」,如何说服台湾之民众接受已公民直选20年的总统成为「虚位元首」?甚或取消公民直选总统?以言「总统制」,如何说服民众摒弃「立法院阁揆同意权」之价值?以言「双首长制」如何说服学术界放弃对内阁制、总统制之颇多支持声音?

  二者,无论未来修宪採用何种制度,都有其优缺利弊。「内阁制」虽有诸多偏好者,其有助于「大中华国协」之铺陈,唯「行政与立法合一」,胜者通吃〈winner takes all〉,掌握国会多数〈立法权〉同时亦主导内阁施政〈行政权〉,「两块招牌一套人马」,实非典型「三权分立」;益以国会呈现多党林立、无政党过半而需组成「联合内阁」,观之于法国二战后之「第四共和」,不断上演「倒阁」梦餍,政府施政益发疲弱、国家威望大损。「总统制」或有较佳之行政效率,但其政策「黑箱作业」,较之内阁制国会质询制度之摊在阳光下,显然高下立判;且除美国外,中南美洲、菲、韩之总统制让人摇头叹息。「双首长制」常以法国第五共和为典范,然而第五共和行政权之不明确部份为学界所疑虑,且以吾国之国民性与政党意识型态南辕北辙,採行此制,或更增此制运作之难度。

  唯民主最可贵在多元意见充分表达,民主机制避免「会而不议、议而不决」方案在「多数决」〈majority decision〉。余以为可用全国性公投定之。三种制度列举,全国合格选民过半数出席投票,出席投票之同意票为三案之最高者,为通过。是然,选罢法可增修「三案〈含以上〉并列之公投规范」以为肆应。

  余长时间以来研究国内宪政发展、政党政治、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议题,发表多篇论文于学术研讨会、期刊,或出版学术专书。就民国八十年起至九十四年,国内前后进行七次修宪。因历次修宪期间达十余年,余针对各次修宪之政治环境、修宪缘始、修宪过程、修宪内容、利弊得失等等所着专论,发表于不同时期出版之专书中,各篇章初次发表时间列之如后: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1996年1月,扬智文化公司。页183 – 页211〉。『戒严实施』〈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页211–页222〉。『威权体制转型』〈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页440–页446〉。『解除戒严』〈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页447–页472〉。『国是会议』〈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页472–页494〉。『回归宪法与一机关两阶段修宪』〈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页686–页736〉。『第三次修宪』〈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一版,页736–页768〉。

  『国家发展会议』〈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宪政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宪法变迁》,1998年11月,扬智文化公司。页173–页256〉。『第四次修宪』〈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宪政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宪法变迁》,页257–页344〉。

  『第五次修宪』〈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二版,2013年1月,扬智文化公司。页653–页660〉。『第六次修宪』〈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二版,页661–页681〉。『第七次修宪』〈初次发表于《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卅八年以来的变迁》第二版,页682–页697〉。
  
  以上十余年七次修宪与宪政发展,余将研究所得发表于上述专书,然以各书体例格式并不相同,乃思以“宪政发展与修宪”为一完整体系之专着,汇聚上述各文,并结合近两年所写之:『破局收场的民国104年修宪运动』、『宪政回顾与展望:未来三种制度修宪草案试拟稿』,都为一书,名之为《中华民国宪政发展与修宪─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变迁》,完整呈现一九四九年以来迄今国内宪政发展与修宪。本书各章均可自成一单元,又前后相连贯,呈首尾相顾,环环相扣之势。

  余不敏且常怠惰,进入学术界多年,感谢诸多良师益友之助,或勉励、或督促、或邀稿、或参加研讨会发表论文,常有所思,并有所得,亦使余不致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授业恩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萧师行易、监察委员李师炳南、国防大学陈师新鋡、梁师中英、赵师明义,台师大纪师俊臣、黄师人杰、陈师延辉、黄师城、陈师文政等教授的经师人师,使余受益深厚。

  特别地感谢彭寿春董事长、杨曼华校长、李大伟校长、金荣勇校长、高永光考试院副院长、潘维刚立法委员、黄年发行人、林国章馆长、王水宝总裁、林钟仁总经理、王福生总经理、叶忠贤总经理、董瑞林将军、帅化民将军、姚强将军、黄四川将军、李宗藩将军、于茂生将军、邓长富将军、赖振生将军、黄庆灵将军、黄弈炳将军、王世涂将军、李海同将军、王明我将军、李智雄将军、明邦道将军、胡瑞舟将军、张延廷将军、池玉兰将军、赵建中将军、李庆元市议员、蔡政崇副秘书长、刘昊洲主任秘书、陈岳主任秘书、傅敬群主任秘书、匡思圣主任秘书、林信华总务长、陈沧海总务长、陈珠龙教务长、赖岳谦学务长、范振凤学务长、徐煋辉学务长、钟文博学务长、郭冠廷研发长、邵宗海院长、罗晓南院长、刘易斋院长、谢登旺院长、罗新兴院长、林文清副院长、赵建民所长、何振盛所长、王定士所长、赵国材所长、齐茂吉所长、李细梅所长、傅仁坤所长、张克章所长、曲兆祥所长、范世平所长、王冠雄所长、吴德美所长、詹哲裕所长、洪陆训所长、黄筱芗所长、洪泉湖所长、韩孟麒所长、韩毓杰所长、李亚明所长、傅钖诚主任、王 坪主任、卢国庆主任、曾庆华主任、张石柱主任、戴育毅主任、闵宇经主任、李伟敬主任、颜建发处长、谢易达馆长、赖德炎总编辑、阎富萍总编辑、庄政、蔡志昇、刘性仁、刘义钧、吴传国、欧广南、常如玉、秦宗春、何若汤、薛朝勇、杜维钧、陈维新、罗中展、洪淑宜、林吉郎、谢仁真、董继礼、郭祥瑞、陈伟杰、庄旻达、汤云腾、许源派、刘碧蓉、于茂宗、陈佳吉等教授对余的指导与切磋。

  本书出刊,犬子汝鸿已取得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硕士学位、金门服完兵役,刻正在新竹担任工程师;小女汝萱亦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子女学有所成,知礼守分,服务于社会,内人杨丽珠女士平日持家辛劳,子女的认真奋发,是她最大的成就与喜悦。今年欣逢父亲齐治平先生九秩华诞、母亲齐吴素琴女士八秩华诞,他〈她〉们鹣鲽情深,在社区中为人人夸赞、羡慕之恩爱伴侣,特别敬谨将本书奉献给育我劬劳的父、母亲大人。

  最后,感谢健行科技大学提供最优质学术环境,彭寿春董事长、李大伟校长对教育之长远发展相当关注,尤戮力于本校学术研究风气之倡导,乃使余在此优良环境之中,得全心、全力于教学、研究工作。这本「中华民国宪政发展与修宪」是很大工程,个人学养、才识均有不足,疏漏自不能免,所有缺失之处,当由余负起全责。并请方家惠予斧正,是为至祷!

 
齐光裕  谨识
健行科技大学A605研究室
2016.1.1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