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辛说 卷十五 [子路篇]下[宪问篇]上 (7CD)

论语辛说 卷十五 [子路篇]下[宪问篇]上 (7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论语
  • 子路篇
  • 宪问篇
  • 儒家经典
  • 国学
  • 传统文化
  • 先秦
  • 孔子
  • 思想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7张CD,每张2集,共13集,时间总长420分钟

  孔子育才无数,在漫长的数十年教育生涯中,社会环境、国家局势也不断变动。让我们一起透过辛意云老师的分享,了解孔子如何平衡理念与现实,在乱世中既能持守信念,却又顺应潮流,教育出能随机应变、固守道德操守的人才。

著者信息

主讲人简介

辛意云教授

  
师承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现任教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史、经典导读等课程,并致力于推动传统国学的复兴,长期配合社会大学开办国学讲座、畅谈经书、史书、四书之大义、以及庄老思想、美学思想等。希望借此可以让一般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验传统国学之美和其中的生命经验,进而拥有生命的智慧与喜乐。此外,辛教授亦长期随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在香港、大陆各地推广传统国学研究。

  二00七年辛意云教授参与浪漫文学巨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整编、美学的理论结构,与各界专家共同完成此一盛事,将中国传统最精致的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辛意云教授除了在大学授课外,也长期担任建国中学国学社、北一女学术研究社的指导老师。并不断接受各地讲堂、讲座的邀请,讲授传统国学。许多人在离校多年、有了人生阅历后,都说更能从辛老师的讲授中,体会到传统经典之美。

  二00八年四月,辛老师接受IC之音电台与台积电文教基金会的共同邀请,担任每週四晚间黄金八点档『论语辛说』节目主讲人。以精深又浅出的义理、崭新又合乎传统的诠释,使此两千多年的经典,展现了惊人的现代生命。

  IC之音将陆续出版『论语辛说』的有声书,好让更多有心传统学术及寻求生命的觉醒者,认识辛意云教授,并且爱上『论语』传递的人生大智慧。

图书目录

1中庸而有恆
2君子的学问
3观察善恶
4君子与小人
5为政以善
6原宪问仁
7仁德者之行
8贵有德者
9君子尚德
10论爱与忠
11仁爱之政
12评才与德
13生命之爱

图书序言

辛意云教授序言

关于人的生命真情


  这个夏天,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两岸四地的中学教师传统文化研习营及东北沈阳、辽宁实验中学的国学夏令营讲「论语与做人」、「论语中的君子」,种点都放在人的本质性的特质上。
 
  这观点,以前也讲,但都涵化在「论语中的仁与礼」、或「论语中的中道」,这一类被大会规定的题目中。这一次我可以直接决定题目,我就直接从「人」入手了。
 
  这个时代,人类的21世纪,人当真正来关心「什么是人?」「人是什么?」这件事。不然人的苦难仍将会继续,而且可能会更为不幸,如同今天的中东及非洲等地的难民一样。
 
  近代人类世界文化都在西方十八世纪以来文化的浪潮底下。而西方十八世纪以来的浪潮是以科学的物质主义、商业主义、工具主义为主。人与人的真情只是艺术、文学中表现的手段。至于达尔文科学与进化论,更确定了人就是高等有智能的动物而已,了不起只是个没毛的裸猿。佛洛伊德的心理学说动物的天性就是「欲望」──追求本能的满足,人性也在其内。而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生存竞争──一切生物都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前提下,只是世俗社会更把它强化为「优胜劣败、强者生存」。成为强者,是这一百多年的主流思潮。
 
  十九世纪后期,以至二十世纪到今天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上所有有形、无形的大战,几乎都出于这观点。人们如还不再正视这观点,仍只一味追求「作一个强者」,世界就将如这一百多年来的动盪一样。
 
  「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本质性的人性?」我从论语中的「觉性」开始说起。谈人的「觉识」、「觉知」、「觉醒」,「觉性」以至「自我觉醒」、「生命觉醒」;在「觉醒」中意识到「爱」、「生命之爱」。如此开展出人的──属于唯在人性上才有的「生命真情」──由此达成人可以做到的生命完善性。
 
  这些观点在两个会上获得极大的回响。在近二十天的活动,与会的老师、学生、工作志工都不断有人来进一步的切磋讨论。
 
  钱先生曾说:「从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发展,中国一定会崛起。而随着中国崛起,传统中国文化人的生命观及人文价值若传播于世界,这将是世界一帖有效的生命清凉剂,可促使人类反省,是人类未来的一大希望。」
 
  台积电文教基金会、曾董事长、许执行长,还有IC之音的同仁们都是开展出这「希望」的贤达者呀!
 
辛意云于人学斋

电台出版序

孔子的为师之道

 
  论语现存的版本,一共有二十篇。根据历代学者研究,早期论语曾经过两次编纂,第一次所集结者只有前十篇,后来因为受到普遍重视,于是继续搜求其他纪录,累计成二十篇,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语。论语后十篇所记,从语法和称谓上比较,应该属于后人追记。因此历来称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
 
  后十篇记录中的孔子,更像一位人师。不同于上论的言简意赅,在下论中的孔子,会对弟子所提的问题做进一步解释,这也让我们看到孔子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里,是如何结合、平衡理念与现实。例如在这一卷宪问篇中,孔子会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意思是在现实生活中,君子有时也难免违背仁道,想要达到圆满是不容易的。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成人」(人格完备、能完成德行的全人)?孔子先列举了他心目中的理想:「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一个多么高的标准啊!集合了前人的不同优点,要有智慧、无贪欲、有勇气、多才多艺,还要有礼乐薰陶,才能做到完美的「理型」,听起来似乎是非常不可能的,子路会不会因此觉得气馁?可是孔子随即又说:「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他设定了一个「当代的新标准」:现在的人不用这么完美,只要在看到利益的时候考虑道义,见到危险时能奋不顾身,不要忘记承诺,就算是人格完备的人了。
 
  这样的孔子,不拘泥固执于理想,会因应不同的时空环境为弟子们指出一条实际可行的道路。在春秋乱世之中,这样的师道应有如明灯,让弟子们在纷乱的世道中安心定静,不因外界而迷惑,坚定迈出自己的人生道路。第十五卷出版时,正逢孔子诞辰、教师节前夕,我们清楚的看见,两千五百年前的师之典范,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语辛说 卷十五》的到来,绝对是近期让我最兴奋的事情之一!作为一名对国学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浅出解读《论语》的作品。《子路篇》下和《宪问篇》上,这两部分在《论语》的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也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深度和广度的篇章。《论语辛说》以其独特的“辛辣”视角和深刻的解读,一直备受好评,所以我对这卷十五的期待值非常高。特别是“子路篇”,孔子与这位性格直率、有时略显鲁莽的学生之间的对话,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教学现场,也从中体会到教育的艺术。而“宪问篇”,则深入探讨了“君子”的风范和准则,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重温这些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老智慧,显得尤为珍贵。7CD的长度,意味着我可以充分沉浸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不被时间所迫,细细品味每一个字词的妙处。我相信,这次的“辛说”,一定能为我带来前所未有的启发。

评分

终于等到《论语辛说 卷十五》了!之前听了前几卷,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论语》的理解一下子深入了很多。这次的《子路篇》下和《宪问篇》上,更是我期待已久的部分。要知道,《子路篇》里那些孔子和子路之间火花四溅的对话,总是那么直击人心,充满了生活化的智慧。而《宪问篇》更是直接触及了“君子”这个核心概念,探讨的是如何做一个真正配得上“君子”称号的人。我一直觉得,《论语》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渗透在日常的点滴之中,教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安身立命。李老师(书中作者的老师,这里做个假设)的讲解,总是那么鞭辟入里,又带着一种亲切的温度,仿佛在娓娓道来,却又字字珠玑。7CD的容量,意味着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去咀嚼每一个字,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当这些经典篇章遇上“辛说”,又会碰撞出怎样独特的火花。对于我这样时常感到迷茫,又渴望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评分

刚收到《论语辛说 卷十五》的光盘,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我一直觉得,《论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原文的古朴语言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幸好有像“辛说”这样的解读,能把孔子的思想用一种更易于理解,却又不失原汁原味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次的《子路篇》下和《宪问篇》上,都是我特别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子路的那种“敢说敢做”,在古代是如何被引导和塑造的?“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我期待“辛说”能够提供给我更具象、更生动,也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解读。7CD的容量,让我觉得这个投资非常值,我可以慢慢地听,反复地听,把这些智慧慢慢地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生活。我希望通过这次的聆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论语》,更能从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份“君子风范”。

评分

《论语辛说 卷十五》终于到了!一直以来,我对《论语》的理解都停留在比较表层的,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直到接触到“辛说”这个系列,才发现原来《论语》可以如此鲜活,如此贴近生活。卷十五涵盖的《子路篇》下和《宪问篇》上,在我看来,是《论语》中探讨“人”和“道”最直接的部分。子路作为孔子最直率的学生,他们的对话总是充满张力,也最能反映出教育的本质。而“宪问”篇,更是直指“君子”的品行操守,在当下这个道德观日益多元的社会,重新审视“君子”的标准,意义非凡。7CD的长度,意味着我有很多时间可以沉浸其中,不用着急,慢慢体会。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在“辛说”的解读下,那些古老的智慧会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我面前,又会给我带来怎样的触动和启发。

评分

哇!《论语辛说 卷十五》到手,感觉像是捡到了宝。我一直对《论语》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原文有些晦涩难懂,很多时候只能理解个大概,缺少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偶然听说了“辛说”这个版本,就一直心心念念。这次的《子路篇》下和《宪问篇》上,听说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我特别期待李老师(书中作者的老师,这里做个假设)如何解读子路那种直率的性格,以及孔子是如何引导他,让他在鲁莽中不失本真。还有“宪问”篇,我总觉得“君子”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显得稀缺,但同时又无比重要。我想看看“辛说”是如何将古老的智慧,转化成我们今天能够理解和践行的准则的。7CD,足够我悠闲地在通勤路上、睡前时光,或者周末的午后,慢慢消化。我坚信,真正的好书,是能够跨越时空的,而《论语》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希望这次的“辛说”,能让我对“君子之道”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能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参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