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辛说 卷十四 [颜渊篇]下[子路篇]上 (7CD)

论语辛说 卷十四 [颜渊篇]下[子路篇]上 (7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论语
  • 辛说
  • 颜渊篇
  • 子路篇
  • 国学经典
  • 儒家思想
  • 传统文化
  • 注释本
  • 七卷本
  • 文化典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7张CD,每张2集,共13集,时间总长420分钟

  治国、企业管理,讲求效率的同时,领导人须时时刻刻清楚掌握中心思想,避免随波逐流、失去方向。让我从孔子论治国的分享中,深入了解领导、管理的核心价值。

著者信息

主讲人简介

辛意云教授

  师承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现任教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史、经典导读等课程,并致力于推动传统国学的复兴,长期配合社会大学开办国学讲座、畅谈经书、史书、四书之大义、以及庄老思想、美学思想等。希望借此可以让一般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体验传统国学之美和其中的生命经验,进而拥有生命的智慧与喜乐。此外,辛教授亦长期随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在香港、大陆各地推广传统国学研究。

  二00七年辛意云教授参与浪漫文学巨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本整编、美学的理论结构,与各界专家共同完成此一盛事,将中国传统最精致的美,呈现在世人面前。

  辛意云教授除了在大学授课外,也长期担任建国中学国学社、北一女学术研究社的指导老师。并不断接受各地讲堂、讲座的邀请,讲授传统国学。许多人在离校多年、有了人生阅历后,都说更能从辛老师的讲授中,体会到传统经典之美。

  二00八年四月,辛老师接受IC之音电台与台积电文教基金会的共同邀请,担任每週四晚间黄金八点档『论语辛说』节目主讲人。以精深又浅出的义理、崭新又合乎传统的诠释,使此两千多年的经典,展现了惊人的现代生命。

  IC之音将陆续出版『论语辛说』的有声书,好让更多有心传统学术及寻求生命的觉醒者,认识辛意云教授,并且爱上『论语』传递的人生大智慧。

图书目录

1远离不仁者
2子路第十三
3为政之先
4普遍性的生命哲学
5执政表率
6身正则令行
7治民之法
8百年教化
9端正众人
10孔子论政
11叶公问政
12为人的准则
13士的层次

图书序言

辛意云教授序言

先觉者的努力


  炎炎夏日的七月,依例是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暨夫人用稿费所筹置的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去香港,与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及新亚中学共同合办两岸四地,给教师们的传统文化研习会;而后在去中国大陆和大陆教育部的高中教师专业委员会,以及某一地方中学代表合办的两岸四地中学生的国学夏令营。

  这些国学活动,素书楼文教基金会已推动了近二十年了。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去中国大陆推动传统文化,宣扬国学的现代意义;并遵循钱先生所说的:『读论语,学做人』,重新在中国大陆读论语、讲国学、推尊孔子、并掀起大陆重新读论语的风气,素书楼文教基金会,确实走在前面,开了风气之先。」

  当时的钱师母,不顾老弱的身体,亲自带领我们几个工作同仁,风尘仆仆的走在大陆各地代表学校之间,讲述论语的重要性,并说:「中国必先要认识传统文化,走上真正中国文化的道路,才会展现出真正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如此才会更有利、更有效的促成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而不是仅仅为西方某些国家的复制翻版,或只是盲目地削足适履的抄袭而已。此次中国必须真能盱衡世界、知己知彼、脚踏实地的走出自己复兴成长的道路。」

  今年我们在香港与东北沈阳,仍以钱先生所说的「读论语,学做人」为大题目,讲述人类生命真正的开展必须从人类的人性出发,这样人才能跨越人的生物性,表现人的人性中特有的善性和爱,使世界变得更好,也才能使世界得到真正的幸福。

  与会人士不论老师或中学生多有所感,他们还告诉我,他们其实在大陆上早已翻墙听IC之音的「论语辛说」、「墨子辛说」和「庄子辛说」,喜欢极了。这次能听我亲自讲「论语」,更是觉得亲切并有所得。和他们这次的问答、谈话中,我也深切感受到来自大陆的年轻老师及学生的心灵深广,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想钱先生、钱师母在天之灵一定非常高兴。人类心灵确如古人所说,只要被教导启发,一定会开展。而这就端赖充满善心的先觉者的努力了。而台积电的文教基金会、曾董事长、许执行长、IC之音的工作同仁们也正是这时代的先觉者了!
 
辛意云谨志于人学斋 八月六日

电台出版序

让论语开拓你的视野


  孔子生活时代的鲁国,是什么样子呢?当时鲁国的朝政已经被三家大夫,尤其是季氏把持了好几代,季氏可以扶植国君,也可以驱逐国君,鲁昭公就是因为季氏与郈氏两大家族争斗,而被驱逐出自己的国家,放逐到齐国,最终客死异乡。

  在这样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政局里,昭公的后继者─定公,认定孔子是他最理想的佐政之人,于是年过半百的孔子终于开始了他一生中难得的从政生涯。他先做中都宰一年,随后被提拔为司空,很快又由司空升为司寇。最后鲁定公让他「代行相事」,将鲁国的行政全部交给他了。

  孔子这时是怎么辅佐鲁定公的呢?在这一卷有声书的子路篇里,定公问孔子,是否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样的事?孔子没有直接否定他的问题,而是反问定公:「如果只用一句话就让国君知道为君之难,那这句话就算是一言兴邦了吧?」就这样,他让鲁定公知道君王之位的确是一件难事,也不再拘泥于是哪一句兴邦、哪一句丧邦。孔子做的,是抬高了鲁定公的视野,委婉的让鲁定公知道,他要以更高的层次去思考执政的复杂性,真的不是一句话或一个政令就能立时见效的。在同样的子路篇里,孔子更说了,就算是圣者主政,至少也要三十年才能让仁道大行于天下;施政这种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在21世纪的现在,社会环境变迁更加快速,一个国家/一间企业的管理者不断被期待着需要更快的决策,越是在这个时候,管理者越需要开拓前瞻的视野,越是要站在制高点遍览全局。「打造完美决策」是每个管理者都希望达到的,但是直觉式思考(快思)和逻辑式思考(慢想)经常互相拉扯,让决策总有可能犯错。聆听论语,孔子已经在两千年前告诉我们,管理没有捷径,只有拉高视野,长期的、持续的精进努力,才能走在康庄大道上。

  东西方的学说最终都肯定这种价值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此可见,论语一部书,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