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体操

哲学体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tephen Law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高中校园的「纳粹事件」和闹翻天的「同志婚姻」,
  你怎么看?
  请用「哲学」的角度来看!(请参考本书P.12和P.200)

  哲学训练可以提供你独立思考、质疑一切「理所当然」所需的技巧;
  可以帮助你看见事情的全貌,在面对错误的意识形态时,有不同的思维。

  一堂精采的「哲学思维」课程!

  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里,有太多讯息充斥在生活里,对我们造成深刻的影响。「大家都这样说!」是否,我们随波逐流,变得人云亦云,逐渐迷失在似是而非谜团中。

  时光旅行可行吗?订制婴儿在道德上是否可以被接受?你应该吃肉吗?机器会思考吗?世界上有许多很难用科学角度来回答的问题,只能让哲学来处理。这件事理所当然吗?那件事显而易见吗?用「哲学眼」来看待问题,很多现实问题会变得清楚、简单许多。

  作者史蒂芬‧洛对十数个重要的哲学议题,做了精彩的介绍。每个议题均以故事方式呈现,并精心设计了正反观点的辨证,由两方清楚易懂且充满巧思的对话,一层层探究,一步步釐清,将问题的原貌完完整整的呈现。

  哲学提供了独立思考所需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各个层面,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可透过哲学开展的反思态度和技巧,拨开团团迷雾,找出正确的答案。

  学会哲学思考,你就不会是一个缺乏主见、盲目服从的人!

各界好评

  「洛的作品对于哲学矛盾的介绍令人钦佩。」--《泰晤士报》(The Times)

  「洛拥有让存在已久的难题理出头绪的诀窍,读来令人觉得有趣,内容浅白易懂」--《周末澳大利亚》(Weekend Australian)

  「对任何人来说《哲学体操》都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作品,肯定胜过《谁搬走我的乳酪》。」——《独立週日报》Independent on Sunday

  「《哲学体操》不仅以绝佳的幽默方式,引领我们认识身处时代的重大困境,并以极浅白的方式,带领我们认识哲学思考的基本架构。」--《苏格兰人报》(Scotsman)

  「这本介绍我们清楚思考的着作,真的是一本很棒的书……偶尔提供我们大量的例子,从已知的原理中去思考事物。在这样的过程中,《哲学体操》成为一个生动、富有启发性以及有趣的良伴。」--英国畅销小说家 菲利浦.普尔曼(Philip Pullman)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史蒂芬‧洛(Stephen Law)


  史蒂芬‧洛任教于伦敦大学的海斯洛普学院,并曾在牛津的皇后学院担任研究员。拥有牛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图书目录

引言
如何使用本书
第1章 宇宙从哪里来?
第2章 同志性爱有错吗?
第3章 被窃取的脑袋
第4章 时光旅行可行吗?
第5章 进入相对主义者的巢穴
第6章 机器会思考吗?
第7章 上帝存在吗?
第8章 奇怪的理性牙医
第9章 但那是艺术吗?
第10章 没有上帝和宗教会有道德存在吗?
第11章 神造论是科学吗?
第12章 订制婴儿
第13章 意识之谜
第14章 明天的太阳为什么会升起?
第15章 我们活该受罚吗?
第16章 意义之谜
第17章 一命换一命
第18章 数字魔境
第19章 何谓知识?
第20章 道德如同一副眼镜
第21章 你应该吃肉吗?
第22章 大脑移植、远距传送与身分认同之谜
第23章 奇蹟与超自然
第24章 认清八种日常生活的推理错误
第25章 七个悖论

图书序言

引言

  你是否好奇宇宙从哪里来?机器是否会思考?时间旅行是否可行?以基因复制下一代是否合乎道德?于是,你便开始思考哲学的问题。本书每一个章节都会针对这类哲学的谜团或奥秘,提供一段简短、浅白的介绍,透过关键论证以及容易理解的概念,用轻松的方式引领读者思考。

  ◎什么是哲学?

  哲学究竟是什么?哲学处理特定的问题。最明显的特征是,这些带有深度的问题似乎很难以科学来回答。

  其中一个最深奥的哲学谜团,在本书第一章便开宗明义谈到: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宇宙或实际上这一切为什么存在?天体物理学家或许会告诉我们,宇宙起源于大爆炸,但这只是让这个谜团更加无解。每当科学家要解释「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 变成得先解释「有」的存在。科学无法解决为什么「有」的谜团。
  道德问题同样也是科学无法回答的重要问题。以复制人的问题为例,也许科学有朝一日能让我们办到,但科学无法告诉人类,我们是否应该这么做。

  哲学家绞尽脑汁探讨这类的问题,而这些深奥的问题,似乎超越科学能够提供给我们的答案。

  实际上,不仅哲学会探讨这些问题,宗教同样对这类问题提供答案。宗教通常会解释宇宙的存在,比如他们声称上帝创造了宇宙。在许多情况中,他们会设下道德戒律,例如圣经里有篇章谴责偷盗、杀戮和同性恋。

  那么该如何区分哲学和宗教的不同?哲学与宗教的其中一项差异,便是哲学本质上是站在理性的角度,哲学家感兴趣的是以论证的方式回答这些问题。宗教也竭力提供答案,却并非总是以理性的方式说服他人,宗教的权威常借由信仰让人接受这类问题的答案。这便是哲学与宗教不同之处。

  我们能够轻易以哲学的立场假定一件事。如果问我宇宙从哪里来,我可以假定它是由一个叫做杜菲的巨大黄色香蕉所创造。当然,这个假定的弔诡之处在于,前提是假定答案是正确的。在西方传统中,没人会对某个人的哲学立场感兴趣,除非他们能够加以论证。也就是说,除非我可以对「宇宙是一个叫做杜菲的巨大黄色香蕉所创造」的假定提出合理的推论,否则没有哲学家会把我的话当真。说起来他们的做法也有几分道理。

  ◎将哲学应用到生活

  人们常问,哲学怎么跟日常生活做连结?答案也许会超出他们的预期。

  就算我们没念过哲学,也没听说过哲学,我们仍在许多方面具有哲学的思维。举例来说,我们相信就算某个物体没有被人察觉,它们仍持续存在,这是大众的共识。然而这个哲学信条却受到十八世纪一位哲学家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所挑战。
  其他例子也不难发现。相信人死后会轮回是哲学的信念,同样的,相信死亡是终点也是。我们多数人认为道德不只是主观偏好的问题,比如我们认为杀婴不对,就不是「对我们而言是错的,对持相反意见的人而言就是对的」。这同样是一种哲学的信念,还有信仰上帝以及无神论也是相同的情况。

  这些信念中,有许多明显对日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举例来说,坚信人有轮回与不相信轮回的人,对于存在有不同的看法,前者或许比较不害怕死亡。如果一个人打从心底相信道德观不过是主观偏好,便可能犯下欺骗和偷窃的罪行,认为自己可以侥倖逃过。哲学的态度对于形塑我们的生活样貌,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哲学同样也能帮助我们面对生活中无数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关于我们应该或者不应去做的问题。本书各章节将会提供许多具体的实例。牺牲连体婴当中的一个婴儿,去挽救另一个婴儿的性命是对的吗?同性恋间的性交是否符合道德?孩子是否应该去念教会学校?吃肉在道德上可以被接受吗?你将会发现这些问题如何透过简单的哲学思考来釐清。

  ◎以哲学方式思考的其他理由

  即使哲学看似与日常生活缺乏直接的关联,它的价值也不容小觑。

  多数人对于生活的关注范畴非常狭隘。我们担心如何支付房贷、是否应该买车、晚餐要吃什么。但是当我们以哲学的角度去思考时,我们就能往后退一步,看见事情的全貌,并开始检视先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那些从不退后一步去想、从未检视自己生命的人不仅肤浅,而且面临潜在的危险。二十世纪最大的问题便是,人类不管如何「文明」,在道德上还是倾向成为顺从的羊。我们易于被周遭的道德规范牵着鼻子走,而不去提出质疑。从德国纳粹到卢安达事件,人类总是盲目跟从。

  接受哲学训练的好处是,哲学提供独立思考所需的技巧,并质疑他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它能协助你提起勇气捍卫自己的道德立场。正如哲学教授纳森‧格洛佛(Jonathan Glover)接受《卫报》专访时说:

  「如果你去看看纳粹时期提供犹太人庇护的人,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一些事。其中一点是他们所受的教养不同于一般人:他们不是以专制的方式被带大,他们能同情他人的处境,愿意参与讨论,而不会只是照本宣科。」

  格洛佛还说:「教导人们以理性与批判的方式思考,确实能帮助人们在面对错误的意识形态时採取不同的思维。」不可否认,一个被鼓励以批判方式思考的人,不见得就能避免这种思想的陷阱,但我和格洛佛一样,相信最大的危险并非来自一个具有自发性批判思维的社会,而是一个缺乏主见、盲目服从道德的社会。

  你还将发现,这些思维的技巧可以广泛应用到各个层面。无论是你考虑是否该买辆二手车、挑选浴室的磁砖,还是该把选票投给谁,构想出简洁有力的论点、遵循连串复杂论证,以及看出逻辑思维有误的能力都非常实用,至少这些技巧能帮你识破狡诈奸商、邪门歪道、江湖郎中,及其他天花乱坠的骗子伎俩。

  哲学不仅与日常生活习习相关,由哲学开展的反思态度和技巧,对于提昇生活品质也有深远的影响。

  ★史蒂芬‧洛的哲学网站:www.thinking-big.co.uk

图书试读

第23 章 奇蹟与超自然
 
难度:小试身手
 
每个时代都不乏奇蹟与超自然的报导。直到今天,见证者仍俯拾皆是。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有人声称见证奇蹟的发生——幽灵现身、栩栩如生的预言梦境,会移动的物体。眼见见证奇蹟与超自然事件的证据层出不穷,你或许认为真有其事。
 
真的有这样的事吗?本章将介绍休谟关于奇蹟的主要论点。
 
◎拜访通灵人士
 
帕特要去拜访他的通灵人士。
 
帕特:神秘大师真的有通灵能力。
 
布丽迪:你怎么知道?
 
帕特:首先,她有许多对她很满意的顾客做见证,她的墙壁上贴满了数百张感谢函。
 
布丽迪:相信她的傻子自然会说好话。
 
帕特:你不会真以为那些全都是胡说八道吧?你难道不能心胸开阔一点吗?太多证据指出通灵人士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奇蹟治疗以及其他超自然的现象。
 
◎「奇蹟降临」的意义
 
事实上,正如布丽迪现在要指出的,至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同意「奇蹟会发生」。
 
布丽迪:我并不否认奇蹟的确会发生。
 
帕特:真的?
 
布丽迪:是的。因为的确有意外的巧合。
 
帕特:你的意思是?
 
布丽迪:我来举个例子。以乐透奖为例,有一百万张的彩券要卖给不同的人。弗瑞德买了其中一张,刚好中奖。从弗瑞德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奇蹟」,弗瑞德赢得乐透的机会微乎其微,机会只有百万分之一,他真是太走运了。但虽然弗瑞德赢得乐透彩是个「奇蹟」,他的中奖其实不需要任何解释,更何况任何与超自然现象有关的解释。毕竟,总是会有人赢得乐透。
 
布丽迪对弗瑞德「奇蹟」般际遇的看法没有错,就连对超自然这类事最顽固的怀疑论者也会同意。
 
帕特:这我知道。但是你的重点是什么?
 
布丽迪:同样的,几十亿人与命运下赌注时,有些人的确特别幸运。这是我们可以想见的。
 
帕特: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布丽迪: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孩子正在铁道上奔跑,这时火车正要经过,她似乎眼看就会没命。然而,这孩子正前方的铁轨发生故障,导致火车在最后一刻改道至平行轨道上。我们无疑会说这孩子能够活着真是「奇蹟」,意指这孩子实在太幸运才会大难不死。
 
帕特:当然。
 
布丽迪:从某个意义上来说,的确发生「奇蹟」。
 
帕特:要是孩子的父母有其他说法呢?假设他们坚称有个超自然的力量——或许是上帝——介入了这件事救了他们的孩子一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这么认为难道是不理性的吗?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