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不曾消失,它甚至还没过去
本书集结鄂兰生前最后十年未出版的文章与演讲稿,她在其中针对道德哲学提出几个问题,尤其是关于「恶的本质」与「道德抉择」。
没有人比鄂兰更了解二十世纪的政治危机可以从道德崩溃的角度视之。势如瓦解,显而易见。鄂兰看到那具争议性、挑战性以及困难的核心,不是由于人的无知或邪恶,未能辨识道德的「真相」,而是由于道德的「真相」竟不足以作为标准,去对人已经可能做到的事情下判断。鄂兰允许自己提出的唯一的概括结论,反讽地指向一种大幅变革的无所不括,即西方思想传统原本引以为神圣之事全盘改变了。道德思想的传统断了,不只由于政治观念,也由于二十世纪的政治事实,传统断裂,再也无法复原。
鄂兰既非虚无主义者,也非道学家;而是思想家,追随其思考的指引。然而要跟上她,却是读者的艰鉅任务——主要并不是对于读者的智力或知识的挑战,而是对思考能力的挑战。她提出的并非理论的解决,而是丰富的刺激,刺激你自己去思考。她觉得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洞见无比深刻,亦即,危机时刻或在真正的转戾点,「过往无法给未来带来启示,人心徘徊在晦暗之中。」她认为在这种时刻(此时对她正是),心灵的晦暗就是最清明的指示,指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类责任的意义,以及人类判断的力量。
名人推荐 蔡英文(中研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