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llen Rubin, Earl R. Babbie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涵盖的各种研究方法极为周延,同时也包含研究过程从开始到完成的所有阶段,尤其还特别纳入了质性方法、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证据本位实务、方案与实务评鑑、实务应用的范例说明等等,深度与广度兼具的主题介绍讨论。

  本书的章节铺陈相当完善且有系统,各章节主题除了有系统帮助读者理解社工领域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实施作法,并深入讨论社工研究的理论典范、伦理、政治与文化等议题,有助于敏感领略和考量因应社工研究和实务工作可能会面临的现实世界脉络助力或阻力,并搭配许多极具参考价值的研究实例专栏说明,将社工研究与实务结合,对于有心借科学研究来提升服务成效的实务工作者,是值得陪伴读者进入实务界或下一阶段学术生涯,终生学习、参考使用的实用好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亚伦‧鲁宾(Allen Rubin)


  匹兹堡大学社会工作博士

  着名的社会工作学者,自1976年以来,致力于社会工作研究与教学,研究着述等身,着有多本社会工作实务(包括证据本位实务)与研究方法的专书,曾任美国社会工作与研究学会会长。

厄尔‧贝比(Earl R. Babbie)

  哈佛大学毕业后,投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曾派驻台湾),柏克莱大学博士,致力研究推广社会科学研究法,着作包括畅销书:《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社会研究实务)第14版与《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社会研究基础)等等,曾任太平洋社会学协会会长。

译者简介

李政贤


  政大教育系哲学组博士,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认知科学硕士。clibird@yahoo.com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导论
第1章 社会工作为什么需要学习研究?
第2章 证据本位实务
第3章 社会工作研究的哲学与理论
第4章 量化、质性与融合方法研究

第二篇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政治与文化脉络
第5章 社会工作研究的伦理与政治
第6章 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

第三篇 研究问题的形成与测量
第7章 研究问题的形成
第8章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概念化
第9章 测量
第10章 建构测量工具

第四篇 方案评鑑与实务评鑑的设计
第11章 因果推论与实验设计
第12章 准实验设计
第13章 单案评鑑设计
第14章 方案评鑑

第五篇 大量资料的蒐集方法
第15章 抽样
第16章 调查研究
第17章 分析既存资料:量化与质性方法

第六篇 质性研究方法
第18章 质性研究通论
第19章 质性研究的专殊化方法
第20章 质性资料分析

第七篇 量化资料的分析
第21章 量化资料分析
第22章 推论分析:第一部分
第23章 推论分析:第二部分

第八篇 撰写研究计画与研究报告
第24章 撰写研究计画与研究报告

附录A 图书馆的使用
附录B 统计学基本概念

专业术语词汇表
缩写
参考书目
索引
 

图书序言



  和先前版本一样,本书英文第八版,增订了许多重大的改进,以期能够跟上社工实务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且回应来自同僚的建议。本版最值得注意的改变,简述如后:

  我们大幅重整第1章的章节组织,增强研究对于社会工作实务者的实用性(utility)。

  第2章,我们加入许多不同类型的证据实务本位问题(evidence-based practice questions),而不再只是侷限于评鑑介入效果方面的议题。另外也增加了下列主题:

  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全生涯学习(careerlong learning);
  减轻可行性(feasibility)的障碍;
  共通元素(common factors)和渡渡鸟(Dodo Bird)。

  第3章,是全新增添的一章,扩大介绍融合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studies),进一步比较说明量化、质性和融合方法等三大类型的研究方法。

  第6章,扩充介绍说明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的概念,并且釐清此等概念在文化能力研究当中的角色。另外,也扩大介绍多种测量等值性(measurement equivalence)的概念。

  第8章,增订解释多种控制变项(control variables),包括:调节变项(moderating variable)、中介变项(mediating variables)、常数(constants)。另外,也扩充介绍量化和质性取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对照比较。

  第9章、第10章,釐清试测(dry run pretesting)和其他类型的前测(pretests)的差别,前者运用于发展测量工具阶段,后者是评鑑研究前后测设计之类的研究用来评鑑介入、处遇或方案、政策等结果的成效。

  第11章,我们新增介绍关于处理结果研究分析的各种示意图。

  第16章,我们更新了有关调查回覆率(survey response rates)的内容介绍以及提升回覆率的因应做法。另外,也扩充报导有关网路线上问卷调查(online survey),以及如何在调查研究当中整合量化和质性方法研究。

  第17章,我们扩充次级分析(secondary analysis)的讨论,包括增添了专栏摘列既存资料(existing data)的来源机构。

  第19章,我们增加了一节,讨论反思性(reflexivity)。

  第20章,我们更新了的质性资料分析软体程式一节的内容,在范例介绍方面,以Qualrus和NVivo两套程式取代旧版的NUD*IST。

  第22章,扩大报导有关效果量的测量(effect size measures),包括增加若干小节讨论胜算比(odd ratios)、风险比(risk ratios)、益一需处遇数(numbers needed to treat estimates,简称NNT)。另外,也扩充讨论有关第二类型错误(Type II errors)的潜在重要议题。

  教育政策和核心能力认证标准

  这一版最重大的变动就是增加说明各章节内容与CSWE社工教育协会教育政策与核心能力认证标准的连结。每一节结尾处,都会标示与该节内容相对应的CSWE核心能力和建议实务做法。每一章的结尾处,则是标示与全章相关连的CSWE核心能力和建议实务做法,此外还会针对个别核心能力指标,简要说明该章内容探讨解讲的特定内涵。

  虽然,上述摘述的诸多改变,是本版最显着的部分,大部分的章节也都有进行额外的增修,其中有许多是回应读者和审稿者的建议,我们希望这些改变能够让使用本书的教授和学生都觉得很有帮助。我们相信,同时也是许多採用本书的教授的回馈看法,本书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涵盖主题内容的周延与深度,而且透过每一次的增修改版,我们也都努力设法强化这方面的优点。对于学生而言,要掌握研究方法的内容可能有相当难度。但是,我们相信,简化的介绍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所以我们选择的做法就是尽可能保留解释的深度,再配合使用多样化的例子,来仔细讲解说明各种方法的概念、做法、影响考量以及实务方面的实用关联性。再者,长期而言,这样的做法也强化了本书对于学生的价值。学生似乎也同意如此的看法,许多人在学期末不会把本书卖掉或扔掉,而会一直保留成为他们进入实务界或下一阶段学术生涯持续参考使用的藏书。

  本书涵盖的各种研究方法极为周延,同时也包含研究过程从开始到完成的所有阶段,尤其还特别纳入了质性方法、具有文化能力的研究、证据本位实务、方案与实务评鑑、实务应用的范例说明等等,深度与广度兼具的主题介绍讨论,这代表我们长期以来的努力,希望能够帮助课程有效反映当前CSWE课程政策宗旨所揭橥的各项核心能力与认证标准。

  我们对于《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社会工作研究法)最新第八版的问世,感到相当兴奋,并且认为此次改版所新增的题材,再加上其他许许多多的修订部分,将能够满足教授和学生的需求,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我们衷心希望,本版能够让你满载而归,受益无穷。我们也很乐意收到你对于本版的任何看法或建议,以期本书能够更加精益求精。来信请寄电子邮件arubin@mail.utexas.edu,或是连结英文出版社academic.engage.com由出版社代转。

  英文出版社网路补充教材

  和先前版本一样,本书的《Online Instructor’s Manual》(线上教学手册)也反映和纸本教科书同样的章节组织架构,提供我们对于教学方法的建议。每章会有一份大纲,列表整理该章内容相关的讨论、教学行为目标、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以及测验题目。使用本书作为研究法课程教科书的教授可以自由、弹性运用线上教学手册来安排实际的课程教学计划与实务。

  每一章的测验题目包括:15至20道选择题,10至12道是非题,以及若干道问答题,其中问答题可以用来作为学期测验和课堂讨论的题目。选择题和是非题的部分会附加相关课文出现的页次,以供参考。

  GSS资料

  我们在各版次当中,一直致力于提供最新进的电脑支援给学生和授课教授使用。目前,已有许多相当出色的资料分析软体可供使用,我们也有提供资料,可以用该等软体来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我们有提供National Opinion Research Center《General Social Survey》的资料,包括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1995年,没有做问卷调查)和2000年的调查资料,学生可以透过CourseMate网站,取用有兴趣的资料,来进行分析。

  社会工作课程研究方法的英文支援网站
  Social Work CourseMate Website for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上网连结网址:www.cengagebrain.com,可以找到社会工作课程研究方法的英文支援网站,提供每一章的线上小考题目、章节大纲、填字游戏、字卡(教科书专业术语词汇表),以及教科书各章节尾处的复习题目与练习、网路习题等学习辅助[材料,学生可以透过这些机会来应用各章涵括的主题概念。另外,学生可以透过辅助网站,登入使用英文出版社提供的SPSS第17.0版,以及GSS的资料。
 

图书试读

第一篇

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导论


科学,人人都会用到这字眼。然而,对于科学的想像,却可能因人而异,南辕北辙。有人认为,科学就是数学;有人则会联想到,实验室和白色外袍。再者,也时常有人把科学和科技混为一谈。还有些人则是听到科学,就想到高中、大学时期,那些让人伤透脑筋的课程。

如果,你告诉某人,你在修科学研究的课程,他们八成会猜想,那应该是生物系或物理系的课程,而不是社会工作学系的课程。事实上,许多社会工作者也常常低估了,科学研究在社工实务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过,近年来,这种情况已经大有改观。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已经有所体会,採取科学的思维与做法,对于增进社会工作效能大有助益。

虽然,对于科学基础的哲学议题,学者之间可能存在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争辩,但为了本书目的,我们将会把科学统一视为一种探究的方法;换言之,就是人们学习与认知周遭事物的方法,并且可以作为引导社工实务决策的参考指南。相对于社会工作者使用的其他学习与认知方法,科学拥有独树一格的特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对于证据的探求。

因此,在本书开头第一篇,我们将透过四章,来检视科学研究的本质,以及此等本质对于社会工作的关连性。我们会探索,在社工领域的诸多学习与认知方式当中,科学研究独特的基本特征和议题,借此作为奠定本书往后内容的基础。

第1章,检视科学研究在社会工作实务的价值,以及科学研究如何能够避免吾人陷入其他来源之实务知识的风险。

第2章,阐述证据本位实践,这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种模式,强调使用科学方法和科学证据,作为实务决策的根据。

第3章,检视科学方法基础的哲学议题,以及该等议题的纷歧观点如何可能影响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再者,也检视理论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的结构与角色。

第4章,总览和对照比较社会工作相辅相成的三大类型研究模式:(1)量化研究,产生精确且可概化类推的统计发现;(2)质性研究,使用较为弹性的质性方法,针对不易化约为数字的现象,探索建立深入的理解;(3)融合方法研究,在同一个研究当中整合前述量化与质性两类方法。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