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

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噶举
  • 胜乐金刚
  • 胜乐轮
  • 观修
  • 密宗
  • 佛教
  • 金刚乘
  • 藏传佛教
  • 第一本尊
  • 修行笔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所说的胜乐法门为「胜乐金刚五尊」的解释本,由修持总摄轮,即胜乐金刚法门而获得成就的阿阇黎金刚铃尊者,流传下来的言教,经由伟大的亲教师――来自青海康区的尼宗赤巴˙敦珠确旺所做的注解,藏文全名为《总摄轮俱生五尊第一次第笔记˙金刚铃尊者言教》,由位于印度的强久林直贡噶举佛学院所成立的「直贡噶举教典」出版处所出版。
 
  这本言教在2012年时以藏英对照版在海外发行;2016年,经第三十七任直贡澈赞法王的喻示,将藏文版的解释本翻译为中文版发行,希望能让所有华人弟子在修持「胜乐金刚五尊」时,能有更清楚、更明了的辅助参考工具。
 
  本书附有十多张精美的观想图,包括颅器与内供的观想图、咒轮的排列旋转、3D立体的无量宫及度量图,还包括宫殿内部细致的装饰观想等。对于在胜乐金刚五尊坛城中,曾接受过灌顶,并经由上师口中得到口头指导的修行者来说,本书作者虽然自谦为「观修笔记」,然而却是历代大成就者们依止实修而得成就的主要核心。如此珍贵稀有的言教与译本,它无法直接取代上师的口头指导,却是上师不在身边时,可以依此书好好修持的最好指引。

本书特色

  你知道密勒日巴尊者在山洞闭关的时候,修持什么本尊吗?
  是「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

  尊胜的直贡澈赞法王说:「『胜乐金刚五尊』的法本非常重要,因为从密勒日巴尊者开始,就是以『胜乐金刚五尊』为根本本尊,从此之后,尊者的弟子以及所有噶举的弟子,主要的本尊就是胜乐金刚,在做传统三年闭关或者修持大手印的时候,本尊就是胜乐金刚,这也是所有噶举派共同修持的本尊。」

  ■噶举第一本尊:密勒日巴尊者之后,噶举派最主要的本尊
  从密勒日巴尊者开始,大吉祥噶译师、吉祥帕摩竹巴、尊者吉天颂恭等,都以「胜乐金刚五尊」作为主修法门而获得成就,代代相传,延续不断。

  ■一本如同上师在身边的好书
  本书是「胜乐金刚五尊」的解释本,慈悯弟子修行需要的法王说:「上师无法一直待在弟子身边,但这样一本书,可以帮助弟子们在上师不在身边时更正确地好好修持。」

  ■细腻、清晰的观想彩图
  同时,本书附有精美的彩图,有助生起次第的观想细节,包括胜乐坛城及无量宫内部尺寸结构、图饰等,法王认为,透过详细、清晰的观想图片,可以更深入进一步了解本尊的观修要点,方便弟子们将文字叙述转化作观想。

名人推荐

  直贡澈赞法王
《觉醒之路:从凡俗到觉悟的深度探寻》 本书并非一部简单的修行指南,而是一场对人类心性、意识本质以及终极实相的深刻探索。它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沉静笔调,引导读者穿越日常生活的迷雾,直抵心灵深处那片未被污染的纯净之地。全书结构宏大,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自我认知到复杂的精神转化过程,旨在为寻求生命意义与内在解脱的求道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参照系。 第一部分:迷雾中的觉察——构建稳固的自我认知 开篇部分,作者首先着手解构我们习以为常的“自我”概念。这不是一种批判,而是一种细致的解剖,如同外科医生分离组织般,剖析“我思”、“我感”、“我执”是如何在无意识中构建起一个既脆弱又坚固的身份认同。 我们探讨了“惯性模式的陷阱”。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的行为、判断乃至情绪反应,都来自于过往经验的自动播放。作者引入了大量关于神经可塑性和潜意识学习的观察,指出这种“自动驾驶”模式如何成为我们进步的最大障碍。如何识别这些潜藏的程序,如何在那一瞬间的空隙中植入“觉知”的种子,成为本章的核心议题。 随后,“情绪的炼金术”被提了出来。本书强调,情绪本身并非敌人,而是心性的信使。愤怒、恐惧、悲伤——这些被视为负面的能量,实则蕴含着巨大的转化潜力。作者深入解析了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投射,提供了一套“不加评判的观照法”。这种方法教导读者,不是去压抑或驱散情绪,而是像观察天空中的云朵一样,允许它们存在、流动,并从中辨识出其背后的核心需求和未被满足的渴望。通过这种细致的观察,情绪的能量得以释放和升华,而非固化为障碍。 第二部分:连接的艺术——从个体到整体的视野拓展 进入第二部分,视野从个体扩展至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作者强调,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世界,而是更深刻地活在世界之中。 “共情与界限的平衡”是本章的基石。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在过度卷入他人痛苦与彻底的冷漠之间摇摆不定。本书提出了一种“清澈的慈悲”模型。这要求修行者既要保有对他者苦难的深切理解(共情),同时又要清晰地维护自身心性的独立性和能量的完整(界限)。书中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性的对话场景,阐释了如何既不被他人的负面情绪所吞噬,又能给予最有效、最不带私欲的帮助。 紧接着,我们探讨了“时间的幻象与永恒的此刻”。对于许多人而言,焦虑源于对未来的过度规划和对过去的懊悔。作者运用精妙的比喻,揭示了“时间”作为一种心智工具,如何扭曲了我们对现实的感知。如何通过深化对呼吸、对当下感官体验的全然投入,来体验到那超越线性和因果的“永恒的当下”,从而获得内在的宁静与自由。 第三部分:实相的摹写——对终极意义的叩问与体证 第三部分是全书的升华,它超越了心理学和基础冥想的范畴,进入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思辨和直观体验的描述。 “空性与显现的辩证统一”:本书并未将“空性”描述为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将其视为一切可能性的源泉。通过对显现世界的精微分析,作者展示了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性聚合体。理解这一点,能够带来巨大的释然——因为没有什么是永久固定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是真正无法改变的。这种洞察力,是放下恐惧和执着的根本动力。 “内在智慧的唤醒”:书中详细描述了当心智通过长期训练达到极度清晰和平静状态时,可能显现的“直觉之光”。这不是超自然现象,而是心智本身所具备的,在去除噪音后自然浮现的清晰洞察力。作者谨慎地引导读者,将这种直觉视为一种向导,而非依赖,强调其必须与伦理和利他精神相结合。 “回归本源的实践路径”:最后,本书提供了一种将所学融入日常生活的综合方法论。它不再是孤立的盘坐练习,而是将走路、工作、交流、乃至休息,都转化为一种“不间断的觉知流”。这种路径的核心在于,个体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被视为与宏大生命法则连接的端口。 全书以一种深邃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收尾,它不承诺速成或奇迹,只承诺一条清晰的道路——那条通往深度自我理解、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对存在本质无畏拥抱的觉醒之路。阅读此书,更像是一场与一位智者的漫长对话,它安静地邀请你,从纷繁的世界中抽身而出,重新校准你生命的核心罗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尼宗赤巴‧敦珠确旺


  造论者尼宗赤巴.敦珠确旺,出生康区青海一带,详细地点与父母亲的尊称等资料,因为无法找到记载,所以并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尊者前半生来到前藏北方的直贡,在第四世直贡澈赞法王.滇津贝玛嘉参等多位善知识的尊前,圆满学习了十明知识,也因为不断地闻思修行,而有了成就果位的兆相。

  尼宗赤巴.敦珠确旺尊者博学多闻,超凡出众,也是第五世琼赞法王.确尼诺布、第五世澈赞法王.图杰尼玛的教师,教导二位法王文字学、修辞学与声律学等知识,并传授他们佛法的教授与教法口传等。

  其着作大多收入今日的《直贡法藏》中。在称为大鼓年的水猴(1802)年,作者写了这本《总摄轮俱生五尊第一次第笔记˙金刚铃尊者言教》。

图书目录

直贡澈赞法王中文版 序/密续母续之王,胜乐金刚              6
直贡澈赞法王英文版 序/愿众生于今生来世,得享殊胜妙法      8
藏文版 前言/上师之师的殊胜教导                           10
英文版 编前语/以忠于原典为要义                           12
英文版 导言/直指核心命脉的《红引导》                     14
缘起与感谢/愿亲见自心,即是「胜义的胜乐金刚」            19

壹、总论
论名与礼敬                                  22
胜乐金刚法门的传承及略义                    25

贰、正论
一、认识实修的方法                          32
二、如何实修的方式                          32
三、正修成就法                              33
(一)入座之始——前行的五个步骤            33
(1)备妥必需品                               33
1)修行场所                                   34
2)修行资具                                   34
(2)加持并尝受甘露                           36
1)净化                                       38
2)了悟                                       39
3)点燃并增长                                 39
(3)献上食子                                 40
(4)加持供养物                               43
1)容器与供物                                 43
2)加持的方式(清净与净化)                   45
(5)皈依与发菩提心                        47
(二)入座正行──入座支分与入座正行       49
(1)三瑜伽的支分                          49
1)清净三门、观修四无量心                  49
1. 清净心意                                     49
2. 清净身体                                    50
3. 清净语言                                    51
4. 观修四无量心                                51
2)加持蕴、处、界                          52
1. 加持蕴                                      52
2. 加持处                                      54
3. 加持界                                      56
3)观修护轮                                58
1. 以金刚墙进行守护                            58
2. 施放金刚橛                                  61
2.1. 生起忿怒母而勾招魔障                           61
2.2. 以金刚橛击刺魔障                               64
4)累积资粮                                71
1. 累积福德资粮                                71
2. 累积智慧资粮                             77
(2)三瑜伽的正行                          80
1)现起风心那达──以报身为道用              80
2)生起所依基础                             80
1. 生起层层坛城及须弥山                         80
2. 生起杂宝莲花与杂宝金刚杵                     82
3)观修四瑜伽                                85
1. 观修瑜伽                                     85
2. 随瑜伽──化身为道用                           87
3. 极瑜伽                                       89
3.1. 圆满所依与能依之方式                         89
3.2. 广作明观之理                                 90
3.2.1. 生起所依无量宫                                90
3.2.2. 生起能依天尊                                  107
3.3. 观其清净性                                   109
3.4. 披甲                                        110
3.5. 智慧尊进入,传授灌顶                        112
3.6. 供养礼赞                                    115
3.6.1. 供养                                        116
3.6.1.1. 与宝瓶灌顶相关的外供                          116
3.6.1.2. 与祕密灌顶相关的甘露供                        117
3.6.1.3. 与智慧灌顶相关的四喜供(祕密供)              119
3.6.1.4. 与词句灌顶相关的真如性供                      120
3.6.2. 八句礼赞                                    121
3.6.2.1. 佛父的八句礼赞                                121
3.6.2.2. 佛母的八句礼赞                                122
4. 大瑜伽的圆满次第                            123
(三)入座后行                            126
(1)诵咒三支分                           126
1)诵咒的数珠                             126
2)诵咒时的观想                           127
3)所诵密咒                               128
(2)收座                                 131
(3)食子瑜伽                             133
(4)威仪——座间行为                     138
1)手供养                                 140
2)荟供轮                                 144

附录
1. 造论者跋文                                        150
2. 依怙贝玛嘉参所造跋文                              152
3. 付梓愿文二则                                      153

图书序言

第37任直贡澈赞法王  中文版推荐序

密续母续之王,胜乐金刚

  
  「胜乐金刚五尊」的法本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因为从密勒日巴尊者开始,就是以「胜乐金刚五尊」为根本本尊,自此之后,尊者的弟子以及所有噶举的弟子,主要的本尊就是胜乐金刚。

  胜乐金刚在印度有很多很多传承,特别出名的有三个传承,也就是那波巴、迪布巴、鲁兮巴,简称「鲁、那、迪」三个法脉。其中,也就是噶举的胜乐金刚传承是迪布巴,也就是甘大巴的传承。

  当我们在做传统三年闭关或者修持大手印的时候,本尊就是胜乐金刚,这也是所有噶举派共同修持的本尊。整个来讲,胜乐金刚坛城比较大的有六十二尊,还有十三尊和五尊的,也有双尊、单尊的。我们现在修持的「胜乐金刚五尊」是我们特别注重的法门,不论噶玛噶举、直贡噶举都在广泛修行。噶玛噶举与直贡噶举两个传承的法本,几乎每一个词句都是一样的,但噶玛噶举採取的是一段、一段的偈颂体例;直贡噶举则不採用偈颂方式,而是连续地念颂,但词句几乎都是一样的。

  关于胜乐金刚的法本,有长、短等等很多种形式,这本书是「胜乐金刚五尊」的一个解释本,是来自青海康区、一位很有学问的上师——尼宗赤巴‧敦珠确旺所做的注解。几年前翻译成英文出版。翻译成其他语言译本出版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只是出家众在修持这文本,在世界其他各地也有许多的弟子在修持胜乐金刚,所以需要一个很好的指导来帮助弟子们修持。有时候,上师没有时间到各地去指导弟子们,但是为了让弟子们在实修时能更正确地好好修持,所以有了这个解释本。

  根据藏文的解释本,直贡噶举教典出版处在多年前先将它翻译成英文,现在透过众生文化翻译成中文。书里面有一些观想图,比如五甘露的图,生起次第的细节等等,一位西方的弟子Mark 还用图画的方式来呈现胜乐坛城及无量宫内部的观想细节图饰等,方便弟子们作观想。

  其次,出版中文译本的原因,也在于如此一来,可以进一步地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本尊修行的要点,有了更多的了解,修持时便能融会贯通。所以我们乐于把藏文解释本编印成中文书,与大家分享,祈愿大家都能够深入「胜乐金刚五尊」的修持,达到修行的成就。
  
  阿弥陀佛!

导读

直指核心命脉的《红引导》


  18 世纪下半,直贡替寺的佛法事业鼎盛。第三世直贡琼赞法王昆秋滇津.确吉尼玛正值年少,便已继承法座。然而,他随即展现足堪大任的领袖气象。噶千仁波切前来协助为圆寂的澈赞法王灵塔开光,并借这个场合传授了噶举派祖师们――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帕莫竹巴、吉天颂恭等――的全集。

  不久,第四世澈赞法王.滇津贝玛嘉参便被寻获,并带回直贡。1780年代到至90年代初期,澈赞法王在确吉尼玛的指导下,接受正式教育与灵性训练,并于1788年陞座。他的教学事业蒸蒸日上,同时撰写、出版许多典籍,并委託制作了多幅唐卡。18 岁时,他便首度赐予《一意》的教学,当时在场的还有诺诺仁波切与强罗钦祖古。之后,他又撰写了直贡法座持有者的历史。他遵循着吉天颂恭的意趣,恢复了「戒行与大手印并重」的传统,使之成为直贡替寺的修行核心。正如《一意》第六品第十二要点所言:「此处主张:大印与珍贵戒律相同,此乃怙主之无上特点。」

  第四世澈赞法王拥有许多亲近依止他的大师与徒众,其中一位便是康区尼宗寺的座主――昆秋敦珠确旺。后来,敦珠确旺成为了继任的澈赞与琼赞法王的教师。他被认为是一位兼具饱学之士与修行成就者身分的尊者;经多年的积累,他汇集了为数众多、关于印度大成就者金刚铃传统的胜乐金刚五尊修法(胜乐金刚的其他传承,还包括大成就者鲁兮巴以及黑行者的传承)。

  在众多本尊之中,胜乐金刚是吉天颂恭的心要修持。此法的教导,经由历代大成就者们代代相传,形成一个无有中断的传承,一直传到吉天颂恭。伟大的噶译师.宣努贝将此教法从梵文译为藏文,并传给吉天颂恭的根本上师――帕莫竹巴。直贡巴仁钦彭措出生于16世纪上半叶,他使本法的修行仪轨在17世纪时定型,直到今日。10

  昆秋敦珠确旺最后将他的成就法笔记加以整理,呈请第四世澈赞法王.滇津贝玛嘉参过目。经仔细检视后,依怙仁波切(澈赞法王)对此论感到十分欢喜,并称此论是值得信赖且真实无误的。

  在我们的传承中,我们并不会去学习(或撰写)密续修持的学理性论着。相反地,针对密咒本尊的成就法修持指导,是透过历代证悟大德的口传形式,将它们在传承中延续下来。

  假使我们要修习这些法门,就必须接受密续的灌顶、口传以及引导。这些教授是以精要直指口诀的形式传授。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这些教法的共通教导,得到法门,并于修持过程中遇到疑难时,再向我们的上师请求个人的口诀教授。同时,在我们的传统当中,我们并不会将教授加以混杂。也就是说,我们既不会混淆不同本尊的修法指导,也不会把同一本尊的不同传承指导混合在一起教授(除非有特殊的目的,例如为了复兴一个已经式微的教法传承)。

  其中的原因当然不是宗派主义这一类的想法,而是单纯地以最细心的态度,为清净教法付出奋斗。我们何必要让传承的证悟上师们,在关于二次第的教授上显得混杂?从其他资料来源所添入的内容,并不会让教法产生任何增进的效果!敦珠确旺的「注释」,实际上只是对金刚铃尊者关于《胜乐轮五尊法门》传统,做了细心的保存而已,使该法门得以在伟大的直贡噶举传统中,极为清净地延续下来。

  这篇文本也被称为《红引导(དམར་ཁྲིད་)》。「红」指的是血液,引申为核心、命脉等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些教导「揭示」或直捣事物的核心,并以一种直截了当的实用形式,直接触及成就法修持的每一个部分,而不带有任何理论性或分析性的意图。

  本文也称为「对过去噶举派大师们所传个别口头教授(ཞལ་ཤེས་)的笔记(ཟིན་བྲིས་)」。这显示着两方面的意思:它既是教学的笔记,同时也是直接个别指导的教导内容,也就是说,这些教导直接来自上师的口传。因此,将这些教导写下来,立成文字,并不矛盾,而且这些笔记从来没有取代「直接从个人上师处得到口头指导」的意图。

  个人的直指引导永远不可或缺,因为「引导」是要透过经验才能达成的,不能仅凭文字、机械化地进行。「引导」需要一位懂得每位弟子在这条道上、每一阶段的需求的具有经验的大师才能做到。因此,本书只不过蕴藏了这个传承引导法的财富而已,唯有上师才知道什么时候该从这份财富之中,取出哪一部分来使用,并且该如何将它善巧地运用于弟子身上。

  在藏地以外,这些关于敦珠确旺《胜乐轮成就法》教授笔记的首度出版,是比尔(Bir) 已故的尊珠僧格所重印的敦珠确旺作品手抄本(1985出版)。手写的文本并不容易阅读,而且该文本全篇有许多抄写上的错误。然而,后人对这份藏文笔记原件的保存与更正,投注了大量的努力。Mark Riege(英译者)的翻译,为所有想要认真从事胜乐金刚修法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与贡献。

  在依怙主澈赞法王、堪布尼玛嘉参以及直贡噶举传承里其他大师们的指导下,Mark Riege 终于善巧地将此文本以清晰的英文译出。本书的出版,对西方世界直贡团体里的胜乐教法男女瑜伽士们所做的奉献,可谓千秋盛事。

Jan-Ulrich Sobisch
2012年10月8日,于德国汉堡

缘起与感谢

愿亲见自心,即是「胜义的胜乐金刚」

  去年元旦,我们很荣幸将尊圣的 直贡澈赞法王开示的帝洛巴尊者《恆河大手印》释论,整理出版成法王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中文书:《赤裸直观当下心》,法王悲智的金刚语,从此可以24小时陪着法友观修。那时也在想,接下来法王会交办什么书呀?

  紧接着,去年2月,噶举传承出现了两大传承持有者在佛陀成道的圣地菩提迦耶因法而聚的大事因缘:在「噶举大祈愿法会」期间,大宝法王噶玛巴迎请直贡澈赞法王为贵宾,为「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噶玛巴纪念活动」暨《丽江大藏经》发表作加持。在这次隆重的迎请活动期间,我们接到了奉法王指示而交付众生文化翻译出版为中文版的藏英版《胜乐金刚五尊》。由于胜乐金刚是「即身成佛」的祖师密勒日巴住山苦修时主要修持的本尊,从此成为整个噶举传承最重要的本尊,我们觉得十分振奋。

  从印度返台后,我们敦请心目中的第一翻译人选:年轻但资深的藏中译者张昆晟(敦珠贝玛南嘉),为本书做翻译工作,昆晟当下答应承担,缘起极好,也得到法王对此的特别加持。

  这部法本内容甚深,但在法王的加持下,中译版的「胜乐金刚五尊」法本,在九个月后翻译完成,我们在秋末收到稿子,大喜过望,确定我们真的可以在法王今年来台弘法时,将这部重要法本的编译成果呈献给法王。去年11月,在法王短暂来台时,我们拜见法王报告本书翻译完成,即将进入编辑工作,法王很高兴的当场为本书开示了「中文序」。

  就像法王所说:「上师没办法一直陪在弟子身边,这本书可以帮助弟子好好作正确的观修。」缘于法王的加持,我们有幸能获得来自金刚铃尊者传承的加持力,让「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的修持法门得以完整且正确的以中文呈现,是传承之幸,修行者之幸。
 
  感谢法王的交付和加持,感谢昆晟的承担与努力,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出心力的法友。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王长久住世,慈悲利生事业广大无量;回向「胜乐金刚」法门弘传,利益无量有情;回向所有修持胜乐金刚法门的修行人,都能以此善缘,亲见自心,即是「胜义的胜乐金刚」。

众生文化编辑部 合十
2017年1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聽起來就像是為我們這些在台灣,對密乘法門充滿好奇,卻又不知如何入門的修行者,量身打造的。噶舉派的傳承,在我們這裡一直有著非常殊勝的地位,而勝樂金剛更是其中的代表。我特別對「观修笔记」這幾個字感到興趣,這意味著這本書不是冷冰冰的理論,而是有血有肉,有著個人實修經驗的分享。我非常想知道,作者在修持《胜乐轮第一次第》的過程中,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關於觀想的具體技巧,比如如何觀想本尊的細節,如何才能讓心專注於本尊的形象上?又或者,它會強調哪些心態上的調整,讓我們能夠更好地與本尊相應?在台灣,我們可能缺乏像藏地那樣,有經驗的上師親自指導的環境,因此,一本能夠提供詳細實修指引的「观修笔记」,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一步步地認識勝樂金剛,並能真正地將其教法,融入到我的修行和生活中。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身处台湾,我们一直以来都对藏传佛教的殊胜法门有著一份特别的情感,而噶举派的传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的标题就相当吸引人,「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光是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胜乐金刚,作为噶举派的重要本尊,其观修法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许多同修在实修层面上的疑惑,提供了一个非常具體的指引。对于许多在密法修行道上摸索的同修来说,如何将法义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观修,往往是最大的挑战。而这本书以「观修笔记」的形式呈现,似乎预示著它将带我们深入修行者的第一手经验,分享那些在寂静禅房中,点滴积累的证悟与感悟。这种接地气的记录方式,比起枯燥的理论阐述,更能引起共鸣,也更容易让初学者或中阶同修找到入手的方向。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胜乐金刚的观修次第,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可能遇到的种种障礙,如何一一克服,文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指導和範例,这都是我非常关注的重点。

评分

這本《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光是看到書名,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在台灣,許多對噶舉傳承有興趣的同修,對於勝樂金剛的法門一直抱有深深的敬意與嚮往,但真正能實際修持並有所體悟的,卻非易事。這本書以「观修笔记」的形式呈現,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視角。它不像學術性的研究,而是更貼近個人修行實踐的歷程。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勝樂金剛的「第一次第」,這究竟包含了哪些關鍵的步驟和內涵?從最初的發心,到具體的觀修方法,再到如何轉化煩惱、證悟本性,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而且,作為一本「笔记」,它是否能記錄下作者在修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具體經驗?例如,在觀想本尊時,如何才能避免雜念紛飛?如何才能真正與本尊相應?這些都是我在修行道路上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導,讓我可以將書中的智慧,真正地運用到自己的實修當中。

评分

這本書的出現,對於在台灣的佛教界來說,無疑是一份厚禮。對於所有對噶舉傳承,特別是對勝樂金剛法門感興趣的修行者而言,這本書的標題「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就如同一個指引燈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非常關注「观修笔记」這個形式,它代表了一種真實的、個人的修行體驗的分享,這比任何純粹的理論闡述都來得更為寶貴。在藏傳佛教的眾多法門中,勝樂金剛的修持體系是極為深奧且殊勝的,而《胜乐轮第一次第》更是其中的核心。我非常好奇,這本書的作者是如何將這複雜而精密的次第,以一種易於理解且便於實踐的方式記錄下來的。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壇城、手印、咒語等具體的修持元素,並且詳細解釋它們在觀修中的作用?又或者,它會著重於心法的闡述,引導我們如何在觀修中生起真實的證悟?我尤其希望能從中學到,如何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將勝樂金剛的觀修融入其中,讓修行不只是在禪房,而是可以遍及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评分

这本《噶举第一本尊:胜乐金刚《胜乐轮第一次第》观修笔记》,读起来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覺,像是跟一位很有經驗的老師傅在聊天,分享他修行的心得。在台灣,我們接觸藏傳佛教的機會不少,但要找到真正能引導實修,而且深入到像勝樂金刚这样高階本尊的教材,其實並不容易。这本书的名称就直接點出了它的核心——「胜乐轮第一次第」,這表示它不是泛泛而談,而是有著清晰的次第和結構。身為一個對佛教修行有興趣的讀者,我尤其重視「观修笔记」這幾個字。它暗示了書中可能充滿了修行者在實踐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那些失敗的嘗試、領悟的瞬間、以及最終的突破。這種真實的記錄,往往比書本上死板的教條更有力量,更能打動人心。我很好奇,作者在觀修勝樂金刚的過程中,是如何從初步的陌生,到逐步熟悉,再到最終能夠進入到深入的定境。書中是否會分享一些具體的觀想技巧、心態調整的方法,甚至是面對瓶頸時的應對之道?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能從這本書中獲得的寶貴資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