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

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ampa Mackenzie Stewart
图书标签:
  • 龙钦巴
  • 宁玛派
  • 藏传佛教
  • 大师传记
  • 修行
  • 智慧
  • 法界
  • 全知
  • 密宗
  • 佛教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龙钦」一词,为「广大周遍」或「广境」之意,
  不受限制、没有边界、无形无色…
  而他所达到的境界,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得到了「龙钦巴」的称号。
  ─扬唐祖古仁波切

  「如此全知上师,开显其卓越殊胜的着作──胜利者佛陀完整的教法,
  纵观印度与西藏,从未有任何智者,向世人留下如此之传奇经典。」
  —巴楚仁波切

  龙钦巴是一位举世无双的老师、实修者和大学者,有着西藏雪域「第二佛陀」的美名。他圆满学习并精通当时流传于西藏的每个佛乘及传承教法。由于他非凡的智慧及禅定的成就,无论是教授或着作,皆消弭了不同传承之间见解与修道上的矛盾和差异。而他的论作亦以「见闻即得加持」一样着名──尽管只是阅读或听闻到龙钦巴这些令人开悟的文字,就能得到真实的加持。在现今的世界中,我们仍因能够听闻此法而深切感动。

  《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汇集了十四世纪的西藏和不丹王国中,关于龙钦巴前生后世的多种生平记载,其中包含许多不可思议且具启发性的故事,且蕴藏着非凡的见解和心灵上的洞悉。书中也首次揭露龙钦巴自我放逐到不丹的十年当中,那些令人着迷的故事,而这些内容甚至连多位藏文传记作者都不曾知晓。譬如女尼毒害事件,此举让龙钦巴大显神通,且令女尼深切忏悔。又如护法惹唿拉,祂的化现是如此平凡的一位马匹管理员,因与龙钦巴巧遇故而意外现身并留下圣物。直至今日,龙钦巴的神奇事迹仍为人津津乐道,并受到崇高敬仰。

  作为一个伟大典范,龙钦巴的传记不仅从外显现其无与伦比的价值,更从内唤醒了发愿的弥足珍贵,大大激励了您我的修行之道。

特别推荐

  「龙钦巴有如西藏之佛,也一直是我的精神导师。数世纪以来,他的法教触发了无数男女的内在觉醒。我非常欣慰蒋巴.麦堪哲.史都尔以大虔敬且用心汇编了这本龙钦巴的生平传记,希望本书能让更多人喜欢上龙钦巴的亘古智慧。」—安南.图滇(Anam Thubten)《觉性的神奇》(The Magic of Awareness)《无我无烦恼》(No self, No Problem)二书作者

  「蒋巴.史都尔巧妙的结合了诗词般的文字以及学者般精深的研究,显示了他和大圆满大师之间深切紧密的关系。希望本书能带给千万人深刻的启发。」—艾瑞克‧贝玛‧衮桑(Eric Pema Kunsang)
 
《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 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全面而深入地呈现藏传佛教宁玛派集大成者、伟大伏藏师与学者——龙钦巴尊者(Kunzang Longchenpa,1308-1364)的传奇一生及其对藏传佛教思想、修行与教法传承的深远影响。全书以时间为轴线,详述了龙钦巴如何从一位出身于西藏康区(Kham)的幼童,成长为一位具有“遍知”(Omniscient)之称的圣者。 本书并非简单的生平叙述,而是结合了历史背景、宗教传统与哲学阐释的综合性传记。它追溯了龙钦巴如何系统性地继承、整合并弘扬了宁玛派的核心教义,特别是大圆满(Dzogchen)的精髓,并将其系统化为“七宝藏”(The Seven Treasures)等不朽的典籍体系。 第一部分:幼年与早年求法 龙钦巴的童年生活充满艰辛与奇迹。他诞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但命运的安排使他很早就投入到对佛法的追求中。书中详尽描述了他早年跟随多位上师的求学生涯,包括他在宁玛派与萨迦派等不同传承中对显宗(如般若、中观)与密宗(特别是无上瑜伽)经典的研习过程。重点突出了他在年轻时便展现出的非凡智慧与深厚禅定力。 第二部分:伏藏的开启与教法的系统化 本书详述了龙钦巴作为伏藏师(Termaton)的身份。他不仅是传承的继承者,更是“意传伏藏”(Mind Terma)的发现者。书中分析了龙钦巴从法界中直接领受的教法,这些教法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发掘”,而是与法界智慧的直接连接。 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了龙钦巴对宁玛派核心教义的贡献——《大圆满心髓》的阐释与弘扬。他如何将龙钦的教法结构化,使之能够被后世的修行者所理解和实践。 第三部分:七宝藏的构建与思想体系 本书的核心部分在于对龙钦巴不朽著作——“七宝藏”(Dzogchen Kūnzang Dezhi Nyingpo)的深度解析。这七部巨著(包括《法界宝藏》、《大圆满心髓》等)构成了宁玛派后期教法的理论基石。 《法界宝藏》(The Treasury of the Nature of Reality): 探讨了空性与光明,法界自性的本质。 《法界宝藏·中篇》: 侧重于对显宗与密宗教法的比对与融合。 《大圆满心髓》: 阐释了如何直接安住于心性本初的觉悟状态(Rigpa)。 书中将逐一剖析这些著作的核心论点,特别是龙钦巴如何巧妙地调和了中观、唯识与大圆满之间的看似矛盾,建立了“自现光明”(Self-Arisen Luminosity)的终极见解。 第四部分:与时代思潮的互动与传承 龙钦巴生活在西藏历史上一个思想交汇的时代,他不仅是宁玛派的导师,也与当时其他重要教派(如萨迦派与格鲁派的早期思想)有着深刻的辩论与交流。本书探讨了龙钦巴在维护宁玛教法纯正性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如何通过著述来回应时代提出的哲学挑战。 传记详细记录了他晚年受到的尊重与追随者的汇聚,以及他在圆寂前对传承未来的安排。龙钦巴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瑜伽士,他的生活本身就是其教法最完美的注释。 第五部分:对后世的持久影响 本书最后一部分聚焦于龙钦巴的遗产。他的教法如何成为后世宁玛派所有学派(特别是“新派”的学者们)共同的知识源泉。从蒋贡康楚仁波切到当代的法王们,无不以“遍知者”为宗。他的著作被誉为“第二佛陀”的教法总集,其影响力超越了宗派界限,深刻地塑造了整个藏传佛教的哲学景观。 本书特色: 本书力求以清晰、严谨的学术笔触,还原龙钦巴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全貌。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极其深奥的大圆满哲学,同时展现了这位圣者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如何依靠对佛法的纯粹奉献,达到“法界遍智”的非凡境界。全书配有详细的历史地图、教法图谱与关键引文,旨在为对藏传佛教深度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权威而详实的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蒋巴.麦堪哲.史都尔 (Jampa Mackenzie Stewart)


  是一位宁玛与噶举传承的在家实修居士,他的作品有《冈波巴传》(The Life of Gampopa),以及五十多篇关于佛教与道教修持、气功和中医的文章。

审定者简介

江涵芠


  1999年皈依根本上师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由上师亲授显密三乘经教与实修,中/英的口、笔译,以及气功、金刚拳、舞蹈与道歌唱诵等动禅训练,编译每年闭关课程与内部使用教材。

  2003、2004年由上师指定为台湾马尔巴佛学会首位金刚拳禅修教师与首批教师团成员,2005年起,依上师指示,就读传统佛学院六年,训练藏文翻译,并深入佛教哲学与因明逻辑的训练。目前旅居根本上师心子竹庆本乐仁波切位于西雅图的那澜陀菩提佛学中心。

  目前已正式出版的编审/译作品有:《全然接受这样的我》《世界上最快乐的人》《遇见上师之后》《离死之心》《狂野的觉醒》《莲师心要建言》《佛陀佛陀请开门》《没有我时我是谁》《普贤王如来祈愿文》《帝洛巴传》《生生世世噶玛巴》等十余本。

译者简介

张秀惠


  静宜大学西班牙语言学系研究所毕业,2003年开始于列些林高级佛学院学习藏文与佛学,圆满八年佛学院课程,期间兼任藏、中笔译与口译,2011年赴印度达兰萨拉续学,现为自由译者。

图书目录

前言
梵藏术语转译事项
扬唐祖古仁波切导读
序言──摘自莲花生大士《满愿大佛塔传说》一书
一、 龙钦巴的前世
二、 龙钦巴的诞生及早年生活
三、 龙钦巴的早期老师及训练
四、 离开桑普及闭黑关
五、 遇见上师库玛拉匝
六、 净相及闭关
七、 转法轮
八、 发掘伏藏及神奇事蹟
九、 白色骷髅雪山
十、 自我放逐不丹
十一、 返回西藏
十二、 最后时日及涅槃
十三、 龙钦巴传奇
龙钦巴礼赞文──堪布僧噶撰写
插图列表
词汇解释
参考书目
龙钦巴着作英文译本
引用书目

图书序言

前言

  藏传佛法中,「上师相应法」的修持属于最高阶的教授。将上师视为真正的佛,是开悟最快速的方法。一位严谨的修行者,不仅要对自己的上师生起真实不造作的信心,也必须对整个传承,从最初的普贤王如来开始,直到自己的根本上师为止,生起这样真实不造作的信心。修行者必须对传承上师开悟的证量,以及他们所证得的甚深智慧和悲心生起信心。透过这种方式,修行者即能敞开自己,将自己转化成合适的容器(法器),接受传承祖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在三根本里面,首先,上师即为加持的根本。上师们常常引述这类说法:「如果把上师当成普通人看待,你只能得到普通人般的加持;如果把上师当成菩萨看待,你会得到菩萨般的加持;如果把上师当成佛看待,你就会得到佛一般的加持。」

  那么,该如何增长这个虔敬心、这个威勐有力的信心,从而迅速达到觉醒呢?当上师就在眼前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会对他生起信心,因为你可以活生生地看到、听到他,可以了解并直接感受到,真实存在上师身语意中,那自然流露出来的关爱和觉性。但是,对于往昔的传承祖师们、上师的上师的上师,那些几世纪或是几千年以前就已经作古的人呢?如果他们对我们而言只是名字、存在唐卡里的画像,或是传承祈请文里出现的对象,我们又如何能感受到对他们生起虔敬心呢?

  除了与他们在梦里或是禅观中相遇,另一个答案是,借由听闻或阅读他们的生平故事、宗教传记或是圣者传记来了解他们。「传记」这个字的藏文是「南塔」,字面意义其实是「完全解脱」。这些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叙述了一个众生如何从凡夫开始,最后达到自然心性完全觉醒的过程,故事中描述了他们修道上辛苦与成功的交织,而这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这些事蹟的重要性对我等而言,并不亚于他们实际的教导及修持方法。他们的故事把抽象的经验变得显而易见,引起我们的共鸣并启发了我们,让我们知道自己也能达到如此崇高的目标,更为我们的生命树立了极具价值的宗教典范。

  因此,本人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为大家介绍这位十四世纪杰出的西藏大师,无与伦比的贡钦龙钦饶绛巴(Künkhyen Longchen Ramjampa)的生平故事,一般熟知为龙钦巴(Longchenpa)。尽管他在世只有短短的五十六年,但成就和加持却是广大深远,难以形容。继宝上师莲花生大士之后,龙钦巴大师是举世公认为藏传佛教大圆满教授中最伟大的代表。大圆满的藏文是佐巴千波(Dzogpa Chenpo),也称为阿底瑜伽。

  「多产」一词用来形容龙钦巴丰富的着作,实不为过,这些着作包含了超过三百多本的书籍、实修教言、修法仪轨以及论述等等,范围涵盖了所有的佛法教导与修持。虽然他已经离世将近六百五十年,许多大师、弟子和学者等等,仍然依止他的着作,认为他可靠、正确无误的言教清楚阐明了佛陀教法的意义和旨趣。

  第九世贝玛林巴的化身──尊贵的岗顶祖古仁波切,在科罗拉多州克里斯顿的教学中曾经这么描述伟大的贡钦龙钦巴:

  「在宁玛传承里,无法不提到龙钦巴大师,他的教法,在闻、思、修上都是极具权威的。

  「他曾经三次转世为伏藏师:第一次为贝玛楞遮匝,第二次为全知龙钦饶绛,第三次为伏藏王贝玛林巴。

  「嘉华龙钦巴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学者与成就者。如果某个人有派别之见,那么不可避免的,他会受到其他传承上师的质疑,他们会说:『好吧,某某大师虽然博学,但却不是真正的成就大师』,又或者会说:『那位上师虽然精通显经,却不通达密续』。但是,龙钦巴却圆满了西藏五大传统中,显经密续两者的学习。

  「龙钦巴的教法是如此的全面、完整、有逻辑,简直是无懈可击,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有能力胜过他,他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他的文字也改变了阅读者的心灵,清晰引领了正确的方向,同时带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龙钦巴採用两种教学方式:一种是『班智达』的方式,另一种是『库萨利』的方式。他的《七宝藏》和《大圆满心性休息》就是用『班智达』方式呈现的。

  「在书写期间,护法神一髻佛母艾卡加蒂、惹唿拉和金刚善(又名多杰雷巴),曾多次帮他磨墨,甚至将他们的鲜血融入墨中。因此他的教法极具震撼,威力无穷,一首偈颂就能说明心性。

  「举例来说,当吉美林巴停留于桑耶的尸陀林时,曾经于三次不同的禅观中看见龙钦巴,在第三次禅观之后,他的意融于广大的虚空,他的喉轮得到完全的开解。虽然吉美林巴没有受过教育,却能了知一切,因此他得到了『künkhyen』的头衔,意即「全知者」,因为所有的教法,他皆了然于心。

  「近代许多非常伟大的上师,如巴楚仁波切、蒋贡康楚仁波切和米庞仁波切,都曾透过龙钦巴得到心融入虚空法界的加持。所以我们也应该敞开心扉,接受龙钦巴的加持,要有信心,并思惟他的善功德,契入他伟大的加持中。他的教法充满了巨大无比的加持力,我们应当善加领受它。」

  同样地,伟大的安宗贝洛仁波切久美图滇嘉措也赞叹龙钦巴不凡的特质:

  「关于龙钦巴未来的降世,佛经中有数不清的授记。龙钦巴特别受到莲花生大士和空行母依喜措嘉的加持。更甚者,由于他领会和承事本尊的方式,再加上圆满了所有的修行,他能召唤所有的护法,协助他完成目标。

  「龙钦巴对佛法的听闻是如此广泛深入,并且圆满修习了所领受的教法,犹如一座浩瀚无边的知识宝库,因而闻名于当代。在上师古玛惹扎座下学习、训练及修行之后,他生起了『妥噶』(顿超)四相。

  「好比文殊师利菩萨一般,龙钦巴在教学和辩经上,无懈可击,他不仅博学多闻,在修行与证悟上也具足圆满的成就,无人能出其右。

  「更明白的来说,我们要记得毗玛拉密札(无垢友)尊者的慈悲,他曾说过:『未来,人们对大圆满教法的信心会变得概念化、智识化,这会使真正的大圆满教法逐渐衰退,为了预防这种衰败,每隔一百年,我将会出现西藏一次。』而龙钦巴正是他的化现之一。

  龙钦巴的教法,质量皆备,令人惊叹。他有一髻佛母艾卡加蒂、惹唿拉(或译:罗睺罗)和多杰雷巴这三位非人的助手(护法神)。他撰写过许多着作,很多仍然流传至今,但有更多部份已经失传,如果把他所有的作品堆积起来,足以堆满一座高楼了。

  许多伟大的学者都说,龙钦巴的着作内容涵意,与龙树菩萨相应一致。龙钦巴阐释佛法时,不仅用字精准,而且是由自己的体悟中流露而出,因此赋有特别殊胜的加持力,并且和佛陀的教导无有相违。无论是透过要义的解释或修行之道的指引,龙钦巴利益到不同层次的修行者,使其迅速成熟,达到证悟。」

  伟大的纽修堪布在介绍《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一书时,表达了他对龙钦巴深刻和坚定不移的信心,他说:

  「龙钦巴为十方三世的诸佛、菩萨,以及一切上师、勇父与空行的总集。我们必须了解『龙钦巴』这个字的精髓,其真正含意就是『心性休息』。为了向众生实际示范、阐明何谓『究竟的龙钦巴』,全知龙钦巴尊者于距今约七百年前,投生于我们所处的南瞻部洲。如此一来,借由看见他的形象、听闻他的言教和忆念他,我们都能得到他的加持,从而了悟大圆满的究竟意涵。龙钦巴体现了大圆满的自性与心髓,而大圆满又遍及了轮回与涅槃中的所有众生,因此他从未与我们分离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开我们的心,真诚地祈请,他的加持将迅速完全降临我们身上。透过向龙钦巴祈请,我们内在究竟的『龙钦巴』,我们自心本性中的本觉智慧,将能得到觉醒。」

  大卫.哲玛诺在他一篇关于《词义藏》(《龙钦七藏》之一)的博士论文中,针对龙钦巴在西藏大圆满法及一般佛法上殊胜不凡的教导,作了以下的摘要:

  「尽管至少五百年(系指800~1300年)来,这个传统中的思想、研究与着作……,所有的主要论题、架构和名相术语,在他出生前之前就已经在那里,……龙钦巴(1308~1363年)用一系列精微且清晰的辨别法,系统化精简了传统术语,巧妙地呈现它们与佛教主流通俗思想之间的关系;并清楚阐明了内部架构,从而创造出充满诗意的哲学杰作,不仅文字优美,哲理精确,整体上也清晰明白;其写作方式全盘性道出传统教法的内在精华,不仅将每一个主题系统化,而且解释生动,让大圆满教法所承继的印、藏佛教哲学思想的内容、形式和架构,经过史无前例的改革,而变得无比清晰明了。」

  当我刚开始从不同的藏传佛教上师座下,领受龙钦巴法教的教导与传授时,一股欲望油然生起,我想要发掘这些伟大着作背后的龙钦巴。开始这么做之后,我讶异地发现,在英文版圣人传记里面,竟然没有任何一本完整的书籍,记录这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位对藏传佛教影响广大深远的老师。

  幸运地,在许多不同的伟大宁玛派(旧译派或称前弘期)上师传记英译本里面,我找到了若干短篇至中篇的龙钦巴生平故事。此外,我也依据几位珍贵上师的口授指导来补充细节,让龙钦巴在藏传佛教中的伟大角色更清楚地呈现出来。我的目标就是汇编一本广博且完整的龙钦巴生平传记,希望借此利益英语世界国家。

  我大量参考引用两本英译本,这两本译本深具纪念性与历史性,分别是纽修堪布编写的《大圆满传承源流蓝宝石》,由李察.拜伦(Richard Barron,确吉尼玛)英译,另一本是敦珠仁波切吉札耶谢多杰编写的《藏传佛教宁玛教史》,由久美多杰和马修.开普斯坦(Matthew Kapstein)翻译编辑。这两本书提供了龙钦巴生平故事和成就等诸多细节,清楚记录了宁玛传承和大圆满法教,范围广大深远。

  另外,我也从祖古东杜仁波切所写的《佛心:龙钦饶绛大圆满文集》(再版为《大圆满实修》)和《大圆满龙钦宁体传承祖师传》这两本书里,找到更多珍贵的传记资料,这两本书都是由哈洛.塔柏特(Harold Talbott)所编辑。

  莎拉.哈定的译作《伟大的不丹传奇‧五大伏藏主之一:贝玛林巴之生平与伏藏教法》(中文版已由橡树林文化出版)一书,不仅提供了简短实用的龙钦巴生平,而且收录了他前几生,以及后世转为大伏藏王贝玛林巴的丰富珍贵故事。

  从凯斯.道曼(Keith Dowmen)所翻译的伏藏本《满愿大佛塔传说》一书中,我也撷取了一些详细且美妙的故事,其中包含我们所知的龙钦巴最早的投生故事,从投生为一只蜜蜂开始,由于当时因果业力的牵引,之后又转世到西藏,值遇人称第二佛的莲花生大士。

  艾瑞克.贝玛.衮桑所翻译的《大圆满泉源》一书,是我另一个珍贵资料的来源。书中提到龙钦巴自己对「空行宁体」(或译为空行心髓)原由的描述,也提到龙钦巴的前世「莲花明公主」如何接受了此教法。这些故事,直接摘录自龙钦巴对「四部宁体」或译为「四部心髓」中《空行扬体》的介绍。我也从我的上师们那儿得到口授教导,收集了许多资料,修饰编辑了这些内容。

  此外,多杰班就所写的《口述龙钦巴在苯塘的放逐生活与时光》,提供了罕见且鲜为人知,有关龙钦巴自我放逐不丹十年的故事,最令我感动的莫过于此。

  此外,本书也收录了堪布僧噶(1871~1927年)撰写的优美的〈龙钦巴礼赞文〉,由亚当.波西(Adam Pearcey)所翻译。

  我也引用了扬唐祖古仁波切的珍贵教导,这些教导包含了龙钦巴的生平和大圆满宁体的精髓,以及它们对众生无法衡量的重要性。这些内容摘自1990年于旧金山举行的四部心髓灌顶和教授(当时我也参与其中),由桑杰康卓所翻译。

  尽管我以最戒慎严谨的态度去完成这项工作,我相信其中仍有缺失,无论本书中出现何种错误或是遗漏,我皆全权负责,我诚挚的邀请各位学者与修行同好,如果有建议,需要增补、澄清或是更正的地方,请与我连络,以利将来编辑更新。
 
蒋巴.麦堪哲.史都尔
写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克里斯顿
2012年的藏历水龙阳年新年二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近来因为工作变动,心情有些起伏,朋友推荐我看《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说是能让人获得心灵的平静。一开始,我对“法界遍智全知”这些词汇感觉有点遥远,但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结果,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意料之外的。 作者在叙述龙钦巴尊者的生平事迹时,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视角,不像传统的传记那样流水账般叙述,而是将他的生平与藏传佛教的宏大思想紧密结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龙钦巴尊者如何整合不同传承的教义,形成“大圆满”殊胜见地的过程,描述得非常清晰。这让我了解到,真正的智慧,并非固步自封,而是能够融汇贯通,超越狭隘的界限。 龙钦巴尊者在书中展现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令我折服。他为了求法,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甚至一度身处险境,但他从未动摇过对佛法的信心。这种在逆境中愈发坚定的信念,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命的力量可以有多么强大。它不仅仅是对佛陀教义的信仰,更是对自己内心证悟的坚定。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吸引人,它既有历史传记的严谨,又充满了文学的韵味。很多段落,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唐卡画卷,将藏区的风土人情,将高僧大德的庄严道场,都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这种画面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跟随龙钦巴尊者的脚步,一起经历他的修行岁月。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龙钦巴尊者“悲心”的刻画。他并非只顾自己修行,而是将利益众生作为自己修行的最终目的。他所做的每一件利益众生的事情,都带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将个人解脱与广度众生紧密结合的理念,让我反思自己平时的一些狭隘的想法,也给了我一个方向,去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他人。

评分

最近在书店随手翻到这本《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因为书名听起来就很有份量,所以就买回家拜读。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我对藏传佛教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皮毛。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考证,将龙钦巴尊者这位影响深远的宁玛派祖师的一生,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被龙钦巴尊者求学的过程深深吸引。在那个时代,求法之路何其艰辛!他翻山越岭,跋涉万里,只为能够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这种对真理的渴望,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一种朝圣。书里详细记录了他拜访的众多上师,以及他们传授的珍贵教言。每一次的拜访,每一次的灌顶,都仿佛在我眼前上演,我能感受到他当时的那种虔诚与精进。 龙钦巴尊者并非闭门造车,他的足迹遍布藏区各地,传播佛法,度化众生。他所著的《七宝藏》等经典,对后世宁玛派影响至深。作者在书中对于这些经典的内容,也做了适当的介绍和解读,让我这个佛学门外汉,也能大致领略其精髓。尤其是关于“大圆满”的阐释,虽然我无法完全领悟,但那种将一切现象归于本净光明,直指人心的教导,依然让我感到震撼。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龙钦巴尊者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在生活中的点滴中,体悟无常,洞察实相。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苦乐,书中都有生动的描绘。这让我觉得,佛法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切实地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活得更加自在和有智慧。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和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龙钦巴尊者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佛法实践史。他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那条通往解脱的光明大道。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本心灵的指南,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

近来工作压力不小,总想着找点什么能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考一些更本质的东西。偶然在一家独立书店看到《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这本书,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又带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便买了下来。阅读的体验,比我预期的还要丰富和深刻。 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龙钦巴尊者的一生事迹,它更像是在勾勒出一条精神成长的轨迹。从他童年时期就展现出的不凡慧根,到他为了学习佛法而经历的种种艰辛,再到他晚年圆满的成就,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令人敬佩的毅力与智慧。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龙钦巴尊者思想发展的梳理,他如何从不同的教法中吸取精华,最终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书中对于龙钦巴尊者修行过程的描写,相当细腻。例如,他对“空性”的体悟,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观修和实践,深入到每一个意识的细微处。这种层层剥茧,步步深入的叙述,让我仿佛也跟着他一起,走在那条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每一次的证悟,每一次的开示,都像是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迷茫。 除了思想上的深刻,这本书也充满了人文关怀。龙钦巴尊者并非孤立的修行者,他与当时的社会,与许多重要的法师,都有着深厚的联系。作者在描述这些关系时,展现了那个时代宗教界的交流与碰撞,也让我看到了龙钦巴尊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更是一位有担当的领袖。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龙钦巴尊者晚年生活的一些描绘。即使已经证悟了无上的境界,他依然以一种慈悲和方便善巧的方式,继续利益众生。这种将智慧与慈悲完美结合的境界,是我一直以来所向往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遍智全知”,并非只是知识的堆积,而是对一切众生无尽的关怀与责任。

评分

一直以来,对于藏传佛教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例如塔尔寺的酥油花、布达拉宫的宏伟,以及那些遥远而神圣的山脉。这次偶然翻开《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我本来是带着一丝对神秘主义的好奇,想看看这位被誉为“第二个佛陀”的人物,究竟是何许人也。读完之后,我才惊觉,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高僧大德的传记,更是一扇通往深邃智慧殿堂的窗。 龙钦巴尊者的生平,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了一种非凡的魄力与细腻。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有着血有肉,有情感,有求索的凡人。从他早年艰苦的求学经历,到在红尘俗世中历练,再到最终证悟的辉煌,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张力。我尤其被他对于佛法的执着所打动,那种为了探求真理,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在现代社会中是多么难能可贵。他面对生命中的种种考验,无论是物质的匮乏,还是精神的困惑,都以一种超然的智慧去化解,这份豁达与通透,让我反思自己生活中的诸多执念。 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置身于寂静的雪山之巅,感受着来自古老智慧的回响。作者并没有用过多华丽的辞藻去堆砌,而是以一种平实却充满感染力的方式,将龙钦巴尊者的精神世界一一呈现。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某个句子,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意。这种阅读体验,不同于以往那种快节奏的吸收信息,而更像是一种沉浸式的对话,与一位伟大的灵魂进行心灵的交流。 作为一名平凡的读者,我对藏传佛教的教义了解有限,但《龙钦巴传》的叙述方式,让那些深奥的概念变得相对易懂。它并非一本晦涩难懂的佛学专著,而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精神引导的作品。通过龙钦巴尊者的人生故事,我得以窥见一个更高维度的生命视角,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法界遍智”,什么是“全知”。这种认知上的提升,对我来说是无价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深刻的启发和心灵的洗涤。它让我有机会去认识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智者,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探索内心的平静。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而《龙钦巴传》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让我们放慢脚步,回归内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智慧。

评分

一直对藏传佛教的神秘感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门槛很高,不敢轻易涉足。最近偶然间看到《法界遍智全知法王:龙钦巴传》这本书,被它朴实但充满力量的书名吸引。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伟大的智慧,也可以如此贴近人心。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在描绘龙钦巴尊者生平的同时,穿插了大量的佛法义理的阐释,但这种阐释并非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通过龙钦巴尊者的人生经历,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慈悲”与“智慧”如何融为一体的论述印象深刻。龙钦巴尊者并非只是一个苦行僧,他既有高深的智慧,又有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这种平衡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而圆满的生命状态。 让我感到特别受启发的是,书中对于龙钦巴尊者如何处理世俗生活与修行关系的描写。他并非隐居山林,而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来体悟佛法。例如,他如何与人交往,如何面对顺境逆境,书中都有非常具体的例子。这让我意识到,修行并非要脱离现实,而恰恰是要在现实生活中,去检验和深化自己的修行。 《龙钦巴传》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细节的描绘,那些关于龙钦巴尊者日常起居,他与弟子们的互动,以及他开示的场景,都写得非常生动。这让我觉得,他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拥有丰富情感和思想的人物。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能听到他温和的声音,看到他睿智的眼神。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鼓励我去探索自己内心的可能性。龙钦巴尊者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史。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了“法界遍智全知”的境界。这本书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存正念,精进修行,每个人都有可能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智慧之光。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从中汲取力量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