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人文‧2016年卷

东亚人文‧2016年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韩晗,担任执行主编的国际东亚中文学术年刊。 本期《东亚人文》中讨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既有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与思想的转型这样的宏大叙事,也有对于文化领域「失踪者」的探寻,以及对于中国人宗教信仰历史的追溯。

  刘再复(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级研究员)、刘建平(西南大学文学院专任副教授)、孙玫(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朱妍红(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中国语言与文学系专任副教授)、拉法尔‧班卡Rafal Banka(波兰雅盖隆大学文明比较研究系专任副教授)、俞春玲(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任副教授)、毕耕(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专任副教授)、刘婷婷(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季怡雯(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曾建华(扬州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专业评析。

本书特色

  ◆跨国界专题蒐录多位学者论文!
  ◆充满着真知灼见与难得的洞悉力,反映了人文学者们不凡的眼光

著者信息

主编简介

乐钢


  男,1993年获得俄勒冈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学系教授,曾任该系系主任。

  着有The Mouth That Begs: Hunger, Canni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 in the series of Post-Contemporary Intervensions(1999年,杜克大学出版社)。

Robin Visser 魏若冰

  女,文学博士,现为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学系主任、该系与比较文学系合聘教授。

  着有Cities Surround the Countryside: Urban Aesthe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2010年,杜克大学出版社)。

执行主编简介

韩晗


  男,文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学系访问学者。

图书目录

■卷首语/《东亚人文》

■特稿

诗与哲的共鸣交响/刘再复

■专题: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演进
东亚视域下的「中国艺术精神」问题/刘建平
西方影响与戏曲改革/孙玫
时空维度的戏剧化探索:自我搏斗、历史反思与穆旦四○年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朱妍红

■艺术
魔鬼、敌人与圣灵:作为文化全球化产物与投射的中国当代艺术/拉法尔‧班卡(Rafal Banka)

■文学
被历史湮没的作家─重读丁克辛兼评「十七年」工业文学/俞春玲
西方媒体对「毛诞节」的报导评析/毕耕

■读书
政治权威的崛起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评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刘婷婷

■现场
巫道之间:海南斋戏的源流、传承与再生/季怡雯

■历史
神性与迷狂:论王莽的信仰/曾建华

图书序言

■诗与哲的共鸣交响/刘再复 香港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级研究员
 
五十年前上学期间,就读了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这部产生于西元前335年的名着。从那时候起,我就期待能阅读到中国学者用方块字写成的一部「诗学」,尤其是现代诗学。后来我读到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还读了他们之前的许多中国诗话、词话等,但仍然期待一部涵盖古今中外诗歌风貌、具有广阔视野的现代诗学着作,读后可了解现代诗歌的诗核诗心,又能了解现代诗歌基调的史论皆宜的着作。这种期待持续了五、六十年,直到去年(二○一六)秋天,我来到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和高等研究院,才从剑梅那里发现米家路所着的《望道与旅程:中西诗学的幻象与跨越》、《望道与旅程:中西诗学的迷幻与幽灵》。它正是我期待的诗学,其诗学主题,诗识诗心,其涵盖的诗歌及相关的艺术、文学、文化内涵等均出于我的意料之外,我用近5个月业余时间不断阅读,每读一章,都被启迪。米家路是剑梅的北大学长,剑梅把我的赞美告诉远在北美的米家路,他竟然要我为他的这部集子作序,我开始觉得此着作分量太重,密度非常,难以说清其成就,于是犹豫了,后来则担心功利的世界(包括人文世界)会忽略这部扎扎实实、确有非凡价值的诗学着作,所以就提笔写下一些感想。
 
◆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