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第六期.2017夏季号

《桥》第六期.2017夏季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桥》第6期的专题为台湾新锐作家黄丽群。以〈丽群十问实答〉的笔谈,带出她的一些基本背景与性格特色。同时邀请大陆青年学者/批评家杨晓帆,细读她的知名代表作〈卜算子〉,台湾黄文倩以「内向者的逆袭?」综合分析黄丽群的代表小说。

  在两岸作品共读的特辑中,此次我们以「今昔历史间的人间现场」来概括推荐的文本。借由两岸批评家的阅读与分析,召唤不同历史时空、殊异主体与身份下的「人间」重回现场。我们或许也能够从中发现两岸晚近社会与心态的多元变化与新型的困境,值得关心第三世界国家社会与文学发展的朋友们跟进认识。

  特稿整理与收录淡江大学中文系于2016年12月举办的「两岸『八○后』青年阅读当代文学/小说十家论坛」的修订发言稿全文。期望透过两岸青年朋友阅读彼岸「七○后」的代表作,在「文学」窄化与沉寂的后现代,在互为她/他者的视野与观照下,以新人/青年的真诚与锐气,共同为下一轮的两岸文艺复兴累积一些春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人间出版社


  人间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
 
  使命:
  1.理性认识台湾社会性质的社会科学丛书。
  2.整理被湮灭的台湾史料,还原台湾史真实面貌。
  3.正直进步的台湾先贤传略集。
  4.揭破国家机器伪善面具的报告文学与创作。
 
  出版内容:
  1.整理被湮灭的台湾史料,还原台湾史真实面貌。
  2.中国大陆近现当代文学、当代思想研究专着
  3.两岸文学创作、俄国文学翻译
  4.定期出版《人间思想》、《桥》两份期刊
 

图书目录

编辑札记

台湾新锐作家专题
内向者的逆袭?──靠近黄丽群
 
丽群十问实答/黄文倩、黄丽群
黄丽群重要创作年表/黄丽群
短篇小说选刊〈卜算子〉/黄丽群
败而不溃的「诗意」──读黄丽群〈卜算子〉/杨晓帆
内向者的逆袭?──读黄丽群小说/黄文倩

两岸作品共读: 今昔历史间的人间现场
 
蔡明德《人间现场:八○年代纪实摄影》
并非旁观的见证──凝视蔡明德《人间现场》/施依吾
活在珍贵的人间──漫谈蔡明德《人间现场》/韩松刚
 
魏明毅《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
未竟的遗憾──我读《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吴明宗
骨头吹着的只剩下冰冷海风──《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李海英、周明全
 
曾明财《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
大面羹的滋味──阅读《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侯如绮
「有情」的眷村生活史——曾明财《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读札/杨辉
 
双雪涛《我的朋友安德烈》
少年、畸人与「转大人」──试论双雪涛《我的朋友安德烈》/彭明伟
比生活既多些又少些──评《我的朋友安德烈》及其他/木叶
 
东君《听洪素手弹琴》
荒诞叙述的技艺与超越──东君小说及其虚无主义的世界观/徐秀慧
静夜行船与声音的诗学──读东君《听洪素手弹琴》/宋嵩
 
文珍《气味之城》
中国梦的焦虑──读文珍小说〈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及〈安翔路情事〉/黄文倩
时间的限度与现实之痛──文珍小说集《气味之城》/李振

历史与现实:叩问与新生/声──两岸「八○后」青年阅读当代文学/小说十家论坛
 
台湾「八○后」青年代表阅读大陆「七○后」作家/作品
吴明宗(阅读王威廉、哲贵)
洪崇德(阅读许立志、陈年喜)
陈奕辰(阅读张楚、石一枫)
曾贵麟(阅读文珍)
 
大陆「八○后」青年代表阅读台湾「七○后」作家/作品
宫瑱(阅读伊格言)
李大珊(阅读黄丽群)
吴丹鸿(阅读徐誉诚)
陈冉涌(阅读张耀升)
 

图书序言

〈内向者的逆袭?──读黄丽群小说〉/黄文倩

日常生活所获得的关注是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危机连在一起的。
──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1926—)等着《日常生活的启蒙者.不引人注意之事》



黄丽群(1979—)在她的散文〈喝一点的时候〉,有段颇有意思的话:

喝一点的时候你要非常小心,小心别把自己也不小心倾倒出来,在这个世上不小心倒出自己的人,都会覆水难收。但也唯有喝一点的时候,我对任何人能恆久忍耐,对万物都有恩慈,对我的恨不嫉妒,对凡事有许些盼望;唯有喝一点的时候,也是轻信的时候,……。理解了软弱,理解了爱恨,理解了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励志书以及芭乐歌。唯一可惜的是,第二天,一觉醒来,除了留下一点头痛,我又成了一个坏人……。(《感觉有点奢侈的事.喝一点的时候》)

这段话的关键意义是:第一她喝的当然是酒,可惜没具体描述喝那一种、几度、什么色泽与光度的酒,同时所谓喝一点,究竟是多少?丽群对品酒和审美的斟酌,还是比较小心与节制的。第二是文章收尾的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调性,但价值取向不同,佟振保一觉醒来「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在爱玲那边,恐怕意谓着振保再度臣服于世俗的框架与秩序,但丽群显然并非如此。

郭强生、柯裕棻、纪大伟对黄丽群和她的作品多所好评(均收入黄丽群《海边的房间》推荐序),从个体的角度说她的天才(柯裕棻语);从主题的角度,评其小说的「不标新立异,不大惊小怪」的独特(郭强生语);从角色,谈其作品中的人物的「知(或,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偏执(纪大伟语),这些话我没有不同意的。

1979年,黄丽群生于台北,一路念书(大学/本科就读政大哲学系)工作生活几乎都在台北,在台湾「七○后」的代表作家间,她明显地属于都会型的作家。她的作品量不算多,根据她自编的创作年表(详见本刊专题〈黄丽群重要创作年表〉),在2001—2016年十五年间,她出版过小说集《跌倒的小绿人》(2001年)、极短篇《八花九裂》(2005年)、短篇小说集《海边的房间》(2012年)、散文集《背后歌》(2013年)、《感觉有点奢侈的事》(2014年)以及採访人物传记《寂境:看见郭英声》(2014年)共六部。这当中,又以2012年《海边的房间》收录历年文学奖得奖的作品,可以视为较重要的代表作。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