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的出发点是让我们直视:人有多么自我中心。
执着会让人掉进思考模式的回圈中,变得退缩、武装自己或攻击他人,
学会放下,才能重新回到平静自在的原点。
小池龙之介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带我们省视十八种执着的真相,
从观念到方法,练习成为柔软、自在的自己。
‧没有朋友或恋人,真的不幸吗?
‧高唿「不公平」的人,真的希望大家平等吗?
‧「谢谢」里的真心为什么不见了?
‧热恋时的殷勤,为什么很快消失?
‧不守规矩的人威胁的是社会和谐,还是自己内心的稳定?
‧对优质食物的执着,会颠覆你的世界?
‧让「老」变痛苦的,是追求年轻的欲望?
‧丧礼是死者的,还是家属的?
‧我信奉佛教,所以不会傲慢?
‧快乐平静才应该是人生的常态?
‧趋吉避凶是聪明的做法?
‧同床异「梦」才是真相?
‧不能让别人失望,结果压垮自己?
‧目标怎么订,才能日起有功,而不是深陷焦虑?
诸如此类的念头日复一日、此起彼落地入侵我们的大脑,让人自溺于傲慢或自我打击中,既无法变得更好,也无法获致平静。小池龙之介将各类型执着分门别类,以浅白易懂的语言一一分析的其成因、对我们造成的困扰,以及提出关键、中庸的因应之道。
无论什么样的执着,都是因为记得过去感到的快乐,基于想要重现那份「快」的欲望而生的念头罢了。
执着会使喜好与思考受限,形成固定模式,封闭新的可能。
放下执着就没有敌人,心也会变得柔软,圆融自在。
读者好评 ★读完本书,我不会再常说自己「很忙」了。(30几岁女性)
★我渐渐能分清楚: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40多岁男性)
★自己开始会察觉,这真的有必要吗?(50几岁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