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智造特色:朝向高中国文多元选修课程之理论与实务

漾~智造特色:朝向高中国文多元选修课程之理论与实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文选修
  • 多元选修
  • 教材
  • 教学
  • 课程设计
  • 中华文化
  • 智造
  • 创新
  • 高中教学
  • 文化素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是为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中,高中多元选修的设计者而写,也献给国文科之外,跨科合作的所有伙伴,更要献给未来投入教育工作的朋友。

  推荐本书给所有高中多元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相信此书在手,课程设计必能事半功倍,而教学行动也必能嘉惠学子。

本书特色

  ◎ 作者们分享在高中不一样的国文教学,在单一课本单向传授的传统模式外,借投问路石进而抛砖引玉,荡漾起阵阵教学改造的波澜。以五力──视觉力、阅读力、在地力、资讯力、全球力,来回应新课纲中多元选修、校本特色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沟通互动、社会参与的关键能力。

  ◎ 本书集结的五种教案,从单科设计到跨科整合,从文本到数位的跨越,从个人到社区,从单元到议题,服膺着视觉、阅读、在地、资讯与全球化的各种面向,提供策略性的模组及实作的步骤,这是特色课程教学萌芽的开端,亦可作为未来设计多元选修课程的参考。

  ◎ 未来国文选修课程扩大了「必读经典」的阅读、诠释与理解的范畴。可以提醒老师们,在选修课的设计上吸纳更多元的文学与文化课题进入高中校园,举凡区域文学、小说选读、电影与文学或是媒体写作等主题,开放各式各样的文本进入课堂,让学生迎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趋势。

  ◎ 反映出台湾国文教学的创新能力,重要的是学生的回馈与作业,充分显现出一个简单的道理:老师教的越少,学生学得越多;教学任务越贴近生活,学习回馈越生动活泼。本书在教育思辨与实践上的成果,相信绝对是亮丽而耀眼的。

  ◎ 作者群开拓了一条新路,相信在这充满启发的教案刺激下,未来教师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学生有更独立的省思能力。从改革选修课开始,台湾应当有机会一步到位,走向跨领域与主题式的新趋势,给高中教育注入无穷的活力。

名人推荐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务长 陈昭珍
  宜兰县政府教育处处长 简菲莉
  国立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须文蔚
  ◎共同强力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顾蕙倩


  现职: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联合报副刊专栏作家、天下杂志特约採访。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学士、淡江大学中文所硕士,佛光大学文学系博士。

  经历:大学时期参与师大喷泉诗社以及地平线诗社。曾任回声杂志採访编辑、新观念杂志採访编辑、中央日报副刊编辑、国立师大附中教师、薪飞诗社指导老师。作品曾收录《九十二年散文选》,并曾获师大喷泉诗奖、台北诗人节新诗即席创作首奖、第一届现代诗研究奖、国立台湾文学馆爱诗网现代诗奖、2014教育部特色课程特优奖、第51届广播金钟奖「单元节目奖」。

欧阳宜璋

  现职:北一女中国文科专任教师、台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学士,国立台湾政治大学文学硕士及博士

  经历:开设北一女中多元选修课程「城中诗乐园」,以及台大师资培育中心「国文科/语文领域」系列课程,并先后荣获台大师资培育中心96年、102年度实习典范教师;国科会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性科技计画,高中职资讯融入教学国文科谘询教师。担任第一届及第四届高中国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发表者;教育部国文学科中心高中国文学习网、语文互动区管理者(民国96年-105年),并持续管理台北市高中国文科辅导团社群。

宋怡慧

  现职:新北市立丹凤高中教务主任,联合线上师生共阅专栏作家、《亲子天下》翻转教育网站驻站作家、中广青春好好Young青少年书房分享人、教育广播电台行动家阳光阅听室分享人。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国立政治大学国文教学研究所毕业

  经历:翻转教育创新教学特刊30+翻转教师、第五届圣陶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展示课台湾区教师代表、2015海崃两岸语文教育教学观摩会议课与谈人、澳门高美士中葡中学师生共读培训讲座讲师、文化部在地i阅读作家系列讲座讲师、文化部104年度阅读植根实施计画〜阅读‧新浪潮文化大使阅读交流专题演讲、国立师范大学磨课师(MOOCs)高中职主任阅读推动暨图书馆经营课程讲师、全国图书馆主任会议分组论坛与谈人、新北市立图书馆真人图书。

黄琇苓

  现职:国立苗栗高中国文老师,高中国文、综合活动、海洋资源中心种子老师。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历史辅系),后进修国立清华大学历史历史研究所、国立政治大学图书资讯研究所,今为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数位学习与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经历:近年致力数位时代资讯融入国文教学的可能性(行动载具、数位平台、google earth、扩增实境、悦趣化…等)与跨学科课程整合研发,并屡屡获奖。

张馨云

  现职:台南女中国文科教师。

  经历:教育部行动教育优良教师、国文学科中心第五届种子教师优良教案。以「双语玩文学,爱台湾」的资优跨科教育专题选修课程,获教育部特色课程优选;文化教材学科中心种子讲师……。是个遇到喜欢事就软土深掘、一点不放过的人。教学年资虽然比上不足,但已经渐渐迈向比下有余的过渡。对于教学还有很多想学,所以常常想要走出趣;对于文学还有很多未知,一旦欣于所遇每每无法自拔!座右铭:「江湖度量我,我也掂掇江湖。」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自造自创的改变/陈昭珍教务长
推荐序二 自主学习的黄金阶梯/简菲莉处长
推荐序三 前瞻适才适性教育的思辩与实践/须文蔚主任
作者群像
如何使用本书/顾蕙倩

第一章 绪论:从十二年国教课纲核心素养到高中国文的智造特色/欧阳宜璋 1
第二章 视觉力:我的城市我的歌/欧阳宜璋 11
第三章 阅读力:去阅读,越读趣/宋怡慧 53
第四章 在地力:后大安书写/顾蕙倩 87
第五章 全球力:双语玩文学,爱台湾/张馨云 129
第六章 资讯力:声情X搜神记/黄琇苓 173
第七章 结语:探索高中国文多元选修的各种可能/宋怡慧、黄琇苓 239

参考资料 256
 

图书序言



如何使用本书
编写者:铭传大学应用中文系/师大附中国文科 顾蕙倩老师

 
  这本书是为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中,高中多元选修的设计者而写的,当然也献给国文科之外,跨科合作的所有伙伴,更要献给未来投入教育工作的朋友。这本书可以让你对于即将实施的十二年国教课纲多元选修课程(跨科)有更明确的理论与实务,也提供了课程的文本去按图索骥,无论身为教师、学生或家长。这本书还可以作为多元选修课程的规划指南,无论在台湾之北,还是国境之南。它更提供丰富的语文教学地标和移动视窗,让生命旅人多一点在地阅读的想像。它亦是国民素养的启航点,期待您一同绘制航海地图。Eggleston说:「课程永远是学校发展的关键。」(Eggleston, 1980),当我们对于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整体的理念与设计逻辑有所了解后,就会清楚地了解,「校定必修课程」与「校定选修课程」就是每个学校以「建构校本课程」为未来发展特色的重大契机!国家教育研究院课程及教学研究中心李文富助理研究员也在「107普通高中课纲的理念、设计逻辑与特点」(2015.12.29版)一文中建议「学校愿景、使命与目标的达成,是通过学校整体课程来实践与落实,非仅有『多元选修课程』才是学校本位课程。这意思是,学校愿景、目标与特色的落实,应透过各类课程,例如部定必修、加深加广选修、多元选修⋯⋯乃至于弹性学习时间、团体活动时间等,去进行连结、安排与设计。」到了「十二年国教课纲」正式启航的那一刻,各学校在倒数计时前所精心擘画的特色课程,就是「建构校本课程」的基石!只是教育政策的初衷虽然良善,教师在校定「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却绝非一蹴可几!目前各高中职校园形成的氛围是:「十二年国教课纲」虽然让每个学校拥有更多开设选修课程的「自主权」,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目标依然很清楚:高中三年后能顺利上个好大学!如何在没这么多选修空间让老师开课的情况下,「多元选修」课程依然能兼顾「基础科目学习能力」与「多元学习实践能力」,充分掌握学习天秤两端的筹码呢?于是,以十二年国教「核心素养」为主轴,整合北中南五所高中的「特色课程」教案设计与实践经验的《漾∼智造特色:朝向高中国文多元选修之建构》便应运而生。民国103年2月公布的「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发展指引」中,我们了解「核心素养」的定义为「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其目的在彰显「学习者的主体性」,不再只以学科知识作为学习的唯一范畴,而是关照学习者可整合运用于「生活情境」,强调其在生活中能够实践力行的特质。其「内涵」系强调培养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者」,包括「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三大面向,以及「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资讯与媒体素养」、「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九大项目。学生能够依三面九项所欲培养的素养,以解决生活情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能因应生活情境之快速变迁而与时俱进,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本书每个教案所提到的学习能力,为服膺未来多元选修课程设计之内涵,即以此「核心素养」的九大项目加以量化指标,绘成「雷达图」如下,更能易于为自己的课程设计立下学习地图。虽然目前我国高中特色课程实践,不论在政策或学校实务方面都属「起步」阶段,但我们聚沙成塔的努力,却是因应未来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契机。也就是说,「校本特色课程」将是各级学校未来都要强调的学校经营重点,而推动十二年国教是否真的顺利落实,「发展学校特色课程」才能确实落实「高中社区化」方便就近就学的理想。这也就是本书以统整「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相关的课程概念而构筑的「漾∼智造特色:朝向高中国文多元选修之建构」课程的初衷,期待能形塑高中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与在校老师及年轻学子携手共进的崭新愿景。此外,在教案设计的格式原型,参考了成功高中「第一届全国高中职国文科『以学习者中心』之创意教学研讨会」郑美瑜老师所规划的架构,谨此致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