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

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知识教育学
  • 创客教育
  • STEAM教育
  • 创新思维
  • 实践能力
  • 问题解决
  • 终身学习
  • 教育方法
  • 智慧教育
  • 未来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教育的实体是知识,「知识教育学」定位人类学习知识之后,所产生的「知识、技术、能力、价值」四者之间的关系。在下图中,圆形的外圈「知识、技术、能力、价值」四者之「界线」(衔接边界)隐藏着「知识递移说」的影子,依稀可以看到「解码、螺旋、重组、创新」的历程。

  因此,要使用「KTAV单元学习食谱」转动(点亮)台湾新教育,帮助更多的学校成为新五伦智慧(价值)学校、智慧创客学校,或者创客特色学校。
 
探索心灵的边界:一部关于自我发现与世界连接的深度研究 本书是一部对人类心智、认知结构以及个体与外部世界互动模式进行系统性、跨学科探索的专著。它不聚焦于任何既定的教育体系或特定知识的传授方法,而是深入挖掘人类“理解”这一行为本身的复杂性、演变过程及其深层驱动力。作者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田野调查般的细致,审视了意识的涌现、意义的构建,以及个体如何在信息洪流中锚定自我认知。 全书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认知的考古学、经验的炼金术、以及存在的共振。 第一部分:认知的考古学——追溯心智的底层代码 本部分着重于对人类思维运作机制进行“去魅”式的解构。作者认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知识”并非一块坚固的磐石,而是一个由历史、文化、神经生理学共同塑造的动态结构。 1. 符号的诞生与意义的漂移: 探讨语言、符号系统如何在原始经验之上构建出第二层现实。它不是关于如何教授词汇,而是关于词汇——如“真理”、“美”、“价值”——如何在不同的文明阶段和个体发展中发生意义的位移和重塑。我们如何通过共同的语言契约来抵抗虚无,以及这种契约的脆弱性。 2. 知觉的陷阱与世界的重建: 深入分析感官信息如何被大脑选择性地过滤和解释。这里涉及的不是基础的生物学原理,而是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的哲学根源。例如,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如何不仅仅是一种思考的捷径,而是一种根植于生存需求的深层心理防御机制。作者提出,我们所经验的“世界”,是心智为维持内部一致性而精心构建的叙事模型。 3. 记忆的非线性史诗: 区别于记忆存储和检索的机械模型,本章探讨记忆作为一种身份构建工具的作用。记忆并非客观记录,而是被不断“重写”的故事。这种重写过程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道德判断乃至对未来的预期?通过分析创伤记忆和集体记忆的互动,揭示了个人历史如何服务于更宏大的社群叙事。 第二部分:经验的炼金术——从信息到洞察的转化 本部分将焦点从内在结构转向个体与环境的互动,探讨“学习”超越信息摄取的范畴,上升为一种深刻的内在转化。 1. 行为的潜流:惯性与创新的悖论: 审视习惯和例行公事对心智自由度的制约。作者不主张完全打破一切常规,而是分析如何在既有的行为模式中,精确识别出可以产生“创造性张力”的微小断裂点。这里的“创新”是指对自身既有反应链条的超越,而非对外部事物的发明。 2. 沉浸与心流的临界状态: 描述深度投入(Flow State)的认知条件,但更侧重于其哲学意义。这种状态下,自我意识与行动的边界模糊,时间感被压缩。作者将其视为一种“暂时的自我遗忘”,是心智在与复杂任务的搏斗中,达到效率与愉悦的统一,从而暂时超越了日常的焦虑和自我审视。 3. 失败的拓扑学:重塑“错误”的价值场: 失败不再是终点,而是通往新理解的必经之地。本书分析了不同文化如何处理“错误”,以及个人如何将遭遇的挫折内化为理解世界运行更深层规则的“数据点”。这是一种对“不完美是常态”的深度接纳,从而避免陷入完美主义带来的瘫痪。 第三部分:存在的共振——个体、社群与无界之境 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扩展到个体经验如何嵌入更广阔的社会和存在背景之中,探讨连接、伦理和意义的最终追寻。 1. 场域的感知:人与非人(Non-Human)的交织: 这一章挑战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它探讨了我们如何通过对自然环境、技术系统甚至纯粹抽象概念的感知,来定义我们自身的位置。对“环境”的感知不再是背景,而是主动参与我们心智塑造的要素。例如,一个城市建筑的几何结构对居住者的情绪流动所产生的不可言喻的影响。 2. 伦理的直觉与推演的鸿沟: 深入分析道德判断的来源。是基于情感的快速反应,还是基于逻辑的审慎推演?作者考察了文化传统如何将某些道德直觉固化为“常识”,以及当面对前所未有的情境时,这种直觉的局限性。探讨了在复杂系统下,个体责任的稀释与放大效应。 3. 意义的非目的性追求: 本书最终的落脚点并非提供一套“人生目标”或“成功公式”。相反,它提出,存在的意义并非一个需要被“发现”或“达成”的终点,而是在于对当下经验的深度在场(Deep Presence)。这种在场,是对所有认知、经验和环境互动的全然开放,一种对“成为”过程本身的欣赏,而非对“成为某物”的执念。它邀请读者进行一场内向的远征,去体验心灵自身的广袤与复杂,而非盲目追逐外部的设定。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强健的思维框架,用以剖析人类理解世界和定义自我的复杂过程,适用于任何对认知科学、哲学、心理学交叉领域抱有深刻好奇心的读者。它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提供更精密的提问工具。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郑崇趁


  1953年生 台湾省云林县人

  学历: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博士(1999)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1989)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86)
  省立台北师范专科学校毕业(1974)

  经历:
  国民小学教师五年(1976~1981)
  教育部行政职务十九年(1982~2000),经任干事、秘书、组主任、专门委员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专任教师(2000~),经任主任秘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系主任、研发长

  现职: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教授(2006~)

  荣誉:
  高等考试教育行政人员(1981)
  教育部1991年及2000年优秀公务员

  专长:教育经营学、校长学、教师学、教育计画、教育评鑑

  着作:
  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2017)
  教育经营学个论:创新、创客、创意(2016)
  家长教育学:「顺性扬才」一路发(2015)
  教师学:铎声五曲(2014)
  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2013)
  教育经营学:六说、七略、八要(2012)
  教育经营学导论:理念、策略、实践(2011)
  教育的着力点(2006)
  国民中小学校务评鑑指标及实施方式研究(2006)
  教育计画与评鑑(增订本)(1998)
  教育与辅导的轨迹(增订本)(1998)
  教育与辅导的发展取向(1991)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知识本质篇
   第一章 知识本体说
   第二章 知识先天说
   第三章 知识管理说
   第四章 知识递移说
   第五章 知识智慧说
   第六章 知识创客说

第二篇 技术经营篇
   第七章 经营国家的知识及技术
   第八章 经营教育的知识及技术
   第九章 经营学校的知识及技术
   第十章 经营教学的知识及技术
   第十一章 经营教养的知识及技术
   第十二章 经营知识教育的知识及技术

第三篇 能力实践篇
   第十三章 智慧人的教育
   第十四章 做创客的教育
   第十五章 新领导的教育
   第十六章 优教师的教育
   第十七章 能家长的教育
   第十八章 行国民的教育

第四篇 价值诠释篇
   第十九章 知识的教育价值
   第二十章 技术的经营价值
   第二十一章 能力的实践价值
   第二十二章 价值的人生意涵
   第二十三章 智慧的共荣价值
   第二十四章 创客的定位价值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读书‧教书‧写书:智慧人‧做创客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一生都在读书、教书、写书,读书在探索知识,教书在传递知识,写书则在统整知识,并创新知识。「知识」是教育的实体,借由书本呈现,再由教育的课程设计及教师的教学,递送转移到学生身上,成为学生的素养与能力,然后「人」就能够实践有价值的行为:智慧人‧做创客。因此,教育人员的一生都在经营知识,经由读书、教书、写书,教育学生们都能成为「有智慧的人」(知识优化成为共好价值的行为表现),以及「有作品的人」(会操作知识里的技术,完成学习作品,传承创新自己的知识),这是作者撰写本书的主要旨趣。

  为了探索知识、统整知识、传递知识、创新知识,作者写了十二本书,这十二本书分成三类:「政策计画」的书、「经营教育」的书,以及「知识递移」的书。「政策计画」的书,在註解教育政策方案的价值,以及传承优质计画的核心知识及技术,都是较早期的作品,以1998年《教育计画与评鑑》、2006年《教育的着力点》,以及2011年《教育经营学导论:理念、策略、实践》三本书为代表;「经营教育」的书,从「行政领导」、「校长」、「教师」、「家长」四者「本位」出发,统整研发「经营教育」的着力点(核心知识及技术),包括2012年《教育经营学:六说、七略、八要》、2013年《校长学:成人旺校九论》、2014年《教师学:铎声五曲》,以及2015年《家长教育学:「顺性扬才」一路发》四本书,其中的六说、七略、八要、九论、五曲,家长教育学中的一观、六说、八论,都是经营教育的具体着力点,作者期待「系统思考新教育,本位经营创价值」。

  「知识递移」的书,则依知识为本位(实体),探讨人「学习知识」之后,如何获得「致用知识」、「经营技术」、「实践能力」、「共好价值」的「解码」→「螺旋」→「重组」→「创新」之历程,以及其教育作为(也称之为「要领」或「着力点」),这部分包括两本书:2016年《教育经营学个论:创新、创客、创意》,以及2017年《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本书)。前一本书(个论),重在「创新领导」→「创客教师」→「创意经营」,用十八篇论着,引导教育人员以「知识」为本位,经营「知识、技术、能力、价值」四位一体的教育,迈向「智慧人‧做创客」;而本书则明确定位四者之间的关系,研发「知识递移说」理论及「新五伦‧智慧创客教育KTAV单元学习食谱」为教学工具,期待它能转动台湾新教育,让台湾新一代公民都能成为「智慧人」、「做创客」。

  本书具有下列七大教育意涵(特质):

  1.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教育是人教人的事业,事业的主体对象是人(学生),教育事业的「语料」则是「知识」,知识本位的教育要受到重新关注。

  2.知识含技术的教育:知识包括可操作的技术,两者是「上位系统」(鉅观)与「次级系统」(微观)之间的关系,掌握知识里的技术,就能够「做中学」。

  3.知识组能力的教育:教育在教人「知识」及「能力」,能力也是从「知识」系统重组而来的,内隐的新知能模组称为「核心素养」,外显的行为实践就称为「能力」。

  4.知识展价值的教育:「价值观」及「价值行为」也都是知识的一种,称之为「人伦纲常的知识」,系德育与情意教学的基石,新五伦及其核心价值的教育,可以开展知识新价值。

  5.知识能递移的教育:学习知识到创新自己的知识,要经由「知识解码」→「知识螺旋」→「知识重组」→才能「知识创新」,此之谓「知识递移说」,知识能递移的教育,说明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促进知识递移的「流量」(学生学到知识的质能)。

  6.知识成智慧的教育:智慧包括「知识、技术、能力、价值」四大元素,并且四位一体才能产生智慧,实施有价值观的教育与价值评量的教学(採行KTAV单元学习食谱),就能培育有智慧的人。

  7.知识达创客的教育:创客教育关注「做中学」、「有作品」,本书揭示四创一体的教育:研发「有创意」的学习食谱→教导「能创造」的操作学习→建构「再创新」的知能模组→完成「做创客」的实物作品,人一生的创客作品,能定位人生的意义、价值与尊严。 作者期盼《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一书能带着「经营教育四学」,点亮台湾新教育,帮助更多的学校早日成为「新五伦智慧(价值)学校」、「智慧创客学校」,或者「创客特色学校」。

  尚祈 方家
  指导斧正

郑崇趁 序于崇玉园
2017年4月10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标题“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感到非常好奇。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直关注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我看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智慧人”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的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创客”则代表着创新、实践、以及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行动力。这两个概念的结合,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是在探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种能够培养出既有深度思考能力,又有创新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案例,帮助我拓宽教育视野,并为我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路。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知识教育学”这个标题有点犹豫,总觉得会是那种比较理论化、枯燥的书籍。但是,当我看到“智慧人‧做创客”这个副标题的时候,我的兴趣立刻就被点燃了。这个组合太有意思了!“智慧人”听起来就很高级,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洞察力强的人,而“创客”则是代表着动手实践、创新变革的力量。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让我觉得这本书是在探讨如何培养既有深度思考能力,又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新一代。我一直觉得,现在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这本书的副标题,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也让我看到了它可能带来的价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智慧的创客”。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是一个从小就喜欢DIY,对新科技、新事物充满好奇的人,所以“创客”这个词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智慧人”则让我联想到那些有深度思考、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们,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不仅仅需要灵感和技巧,更需要深厚的知识基础和洞察力。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我一直觉得,光有热情和想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扎实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将想法变成现实,并且做得更好。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指明了一个方向,让我觉得可以更好地去学习、去实践,去成为一个真正的“智慧创客”。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意思,乍看之下觉得有点抽象,但细细品味之后,却能感受到一种很强的设计感。那个“智慧人”的图形,感觉像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堆叠而成,但眼神的部分又透着一种灵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旁边那个“创客”的标志,圆润且充满活力,像是齿轮转动,又像是无限的可能。整体色调偏暖,让人觉得很舒服,不会有那种冷冰冰的学术感。我特别喜欢那个“智慧人”的眼睛,好像在看着你,又好像在鼓励你,让人觉得这本书会带给你一些启发。书名“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也很吸引人,特别是“创客”这个词,在台湾越来越流行,很多人都对动手实践,创造新东西充满热情。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现,正好迎合了现在的时代趋势,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更像是在探讨如何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如何让知识变得更有用,更有创造力。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翻开它,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精彩的内容了。

评分

我是在一家独立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的,当时被它放在显眼的位置吸引住了。书本的质感也很好,摸起来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而是带着点微哑的光泽,翻页的时候也很有韧性,感觉可以翻很多年都不会坏。书名“知识教育学:智慧人‧做创客”的字体设计也很有趣,感觉不像是传统的正体字,而是经过了一些变形,带有一种现代感和设计感。我尤其喜欢“创客”这两个字的排版,它们之间留白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呼吸的空间,也暗示了创造力的自由和无限。这本书的厚度适中,不会让人觉得有压力,但又能装下不少干货。包装也很精美,无论是自己收藏还是送给朋友,都显得很有品味。我经常会买一些设计类或者思考类的书籍,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觉得它属于我喜欢的范畴。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在书架上也会是很不错的装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