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 第31期(POD)

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 第31期(PO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一群愛好文學的夥伴,深覺現代文學的應用性高過於古典文學,據於時代的需要,應該更重視現代文學的創作和研究,於是共同發起成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期望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為凝聚現代文學的愛好者,開發新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境界,《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2004年3月正式創刊。

  *本刊為有審稿製度的學術性刊物,於每年六及十二月份齣刊。歡迎投稿。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特稿】「世界中」的中國文學/王德威

■專題論文【二十世紀的舊體詩詞與文化】

 二十世紀舊體詩詞的內與外/高嘉謙、吳盛青

 【專題特稿】懷舊與抗爭:獨立、自由、性彆書寫與陳寅恪詩文/李惠儀
 
 離散、方言與啓濛:《新小說》雜誌上廖恩燾的新粵謳/姚達兌
 吟壇創格與詩學彆裁──從《海天詩話》、《扶桑詩話》論近代詩話視野的新創、局限與中日交流譜係/林香伶
 風雅傳承:新加坡南洋大學師生的舊體詩詞集/林立
 遭遇明治日本:鬱曼陀〈東京竹枝詞〉的文學書寫及其日本體驗/鄭雅尹
 舊格新詞寫「詩史」:以徐佛蘇《國難歌史及詩史》、姚伯麟《抗戰詩史》為討論範圍/邱怡瑄

■一般論文

 斑駁的時代光影─論蕭遙天與馬華文學史/鍾怡雯
 民國、颱灣、共和國─論蔣曉雲「民國素人誌」的移民書寫/張俐璿
 對規格的叛逆:《亂迷》語言探索及其形式實驗/林美汎

前期篇目
稿約
撰稿體例
 

圖書序言

■「世界中」的中國文學/王德威

◆摘要

當代中國對文學史的關注為國際學界所僅見。這不僅是因為傳統對「文」與「史」的重視其來有自,也和目前學科建製、知識管理、甚至文化生産息息相關。尤其當代文學史的編寫與閱讀更與政治氛圍形成微妙對話。本文藉哈佛版《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2017)為例,說明中國「現代」與「文學史」的互動意義,並以海德格的「世界中」概念作為重新理解「文」、「史」的批判性切入點。據此,《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藉以下四個主題,進一步描述「世界中」的中國文學:時空的「互緣共構」;文化的「穿流交錯」;「文」與媒介衍生;文學與地理版圖想像。

關鍵詞:文學史、文、「世界中」、再現、彰顯
 
◆一、前言

當代中國對文學史的關注為國際學界所僅見。這不僅是因為傳統對「文」與「史」的重視其來有自,也和目前學科建製、知識管理、甚至文化生産息息相關。尤其當代文學史的編寫與閱讀更與政治氛圍形成微妙對話。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對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的反思,誠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哈佛大學齣版公司《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是近年英語學界「重寫中國文學史」風潮的又一嘗試。這本文學史集閤美歐、亞洲,大陸、颱港143位學者作傢,以161篇文章構成一部體例獨特,長達韆頁的敘述。全書採取編年順序,個彆篇章則聚焦特定曆史時刻、事件、人物及命題,由此衍伸、串聯齣現代文學的復雜麵貌。

《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楊廷筠、耶穌會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等的「文學」新詮,止於當代作傢韓鬆所幻想的2066年「火星照耀美國」。在這「漫長的現代」過程裏,中國文學經曆劇烈文化及政教變動,發展齣極為豐富的內容與形式。藉此,我們期望嚮(英語)世界讀者呈現中國文學現代性之一端,同時反思目前文學史書寫、閱讀、教學的侷限與可能。

熟悉中國大陸文學史生態的讀者對此書可能有如下的質疑。第一,哈佛版文學史盡管長達韆頁,卻不是「完整」的文學史。一般文學史寫作,不論獨立或群體為之,講求綱舉目張,一以貫之。雖不能钜細靡遺,也力求麵麵俱到。相形之下,《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疏漏似乎一目瞭然。魯迅的作品僅及於《狂人日記》和有限雜文,當代文學隻觸及莫言、王安憶等少數作傢,更不提諸多和大曆史有關的標誌性議題與人物、作品付諸闕如。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