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全球行政法的演变、形貌与影响

气候变迁全球行政法的演变、形貌与影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气候变迁议题已经迫使全球各地的法律学者不得不积极寻找有效的制度因应。然而,在传统内国行政法和国际法二元架构底下,内国行政法无法有效处理跨界大尺度的气候变迁问题,国际法也因为严重的政治对立而迟迟未能发展出有效、完整的管制规范,以至于气候变迁的法律讨论经常难以聚焦。本书以全球行政法途径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与京都议定书两个国际条约,及其衍生发展的决定和规范,尝试整理耙梳现行气候变迁规范的形貌与规范定位,提供国内气候变迁法律讨论的量能基础,期待促成台湾积极因应气候变迁。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春元


  现任中原大学财经法律系副教授。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国立台湾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迁法、环境法、宪法。
 

图书目录

自序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壹 研究动机
贰 文献回顾
参 研究范围
肆 研究方法与核心问题
伍 本书架构
陆 研究预期目标

第二章 气候变迁规范化与气候变化纲要公约
壹 气候变迁的首次规范化
贰 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的形成
参 公约规范内容与责任架构
肆 未完成的规范化

第三章 京都议定书的承继与偏离
壹 从公约到议定书的规范化脉络
贰 公约架构的延续、强化与转变
参 公约机构的延续与扩增
肆 规范化机制的结构转型
伍 从国际法到全球行政法

第四章 全球行政法的出现
壹 从全球治理到全球行政法
贰 全球行政法的形成
参 超越内国行政法与国际法的全球行政法
肆 气候变迁规范的全球行政法化
伍 气候变迁的三种全球行政法模式发展

第五章 协调与合作模式:调适与支持系统
壹 调适规范的进展
贰 能力建立的需求与架构
参 技术移转的规范进展
肆 从协调与合作到机制合法性控制

第六章 合法性控制模式:减缓、遵行与财务机制
壹 减缓规范的停滞与转型
贰 遵行机制强化合法性控制
参 财务机制的合法性控制
肆 以合法性控制为内容的全球行政法

第七章 市场导向模式:弹性机制与碳市场
壹 共同执行机制的规范内容
贰 清洁发展机制
参 强调中立公平的市场规则
肆 巴黎协议后的新市场
伍 市场导向的全球行政法

第八章 气候变迁全球行政法化的形成
壹 全球互赖促成全球行政法
贰 政治妥协下的制度选择
参 规范形成机制的策略管理
肆 利益平衡下的软法法治化
伍 全球互赖与国际政治结构下的气候变迁全球行政法化

第九章 气候变迁治理困境与全球行政法责信要求
壹 治理正当性挑战与全球行政法的回应
贰 全球行政法下气候变迁规范的责信检验
参 体制外多元的全球行政法与责信
肆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图书序言

第二章 气候变迁规范化与气候变化纲要公约(摘录)
 
气候变迁的现象早在1958年即有科学家注意到,在1970年代受到科学界的重视,但一直到1985年,全球科学界才逐渐形成初步共识,认定温室效应与大气系统变化之间有正向的关系。科学界的共识带动政治上的重视,也开始促成规范因应的唿吁。
 
不是所有的环境现象都必然产生法律的因应,气候变迁现象从被人们察觉,到经过科学研究和辩论,到最后形成政治共识和规范的动态发展流程,代表一种「规范化」的流程。学者叶俊荣将国际环境议题规范化定义成「从毫不具规范意义的科学发现,促动人们对特定环境议题的关切,逐渐累积共识和强化拘束力,终于发展至规范形成与进一步实践的过程」。环境议题的规范化可以分成主要的八个发展阶段:科学发现、成为国际议题、形成国际共识、发表国际宣言、协商制订公约、公约的签署与批准、公约生效、议定书签订与生效。不过,这个规范化的线性发展阶段论,毋宁只是简化的结果。议题的本质与背后的脉络结构,都会影响规范形成的速度、阶段和方向。不是每个议题都会走完所有的阶段,也可能以内国环境管制作为主要因应而没有提升到国际环境法的层次。
 
气候变迁的议题从受到科学重视后,没有立刻引发内国环境管制的因应,而是成为国际的环境议题,并且在一开始就因为各国行动的集体困境而选择国际法的规范模式,在1992年形成首次规范化的成果─气候变化纲要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作为气候变迁首次规范化成果,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确立了全球共同因应气候变迁的目标,企图促成国际间更为紧密的关系和共同的行动,具体地展现在四个管制支柱与共同但差异的责任架构。然而,在国际法的基础与科学不确定、政治抗拒的妥协下,最后形成的是抽象软性的「纲要」公约。在支柱之下多是抽象性政策指示,欠缺实质义务与强制力的具体规定。气候变迁的首次规范化成果,因此在规范企图与规范内容上形成高度的落差。不过公约的妥协是着眼于为后续的规范发展建立基础,其管制支柱、责任架构与组织程序的规范,也因此左右着后续规范协商与发展方向。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