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想对撞—我们对未来不只一种想像
.不只是拆铜像—关于记忆、见证与宽恕,转型正义的另一种切入与讨论。
.恐怖主义与全球化时代的政治伦理—哲学如何思考当前恐怖主义的问题?
.那一年我们一起看的《赛德克.巴莱》—不仅仅是电影,它所激起的历史与真实性的讨论又代表了什么?
.「半泽现象」与台湾公民运动的困境—「加倍奉还」的复仇,其实仍逃不出既有的框架?
.太阳花运动—我们如何讨论,而它又改变了什么?
「不务正业」的外文系学者,循着当代西方理论路径,「闯入」各领域!
本书收录作者的演讲文稿与会议论文,主题围绕在「生命政治」、「档案与见证」、「恐惧与恐怖」与「正义」等范畴,循着当代西方理论的路径涉入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传统领域」,回应台湾历史与当下的社会与政治事件—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情境。
本书特色
作者捍卫教师劳动权益、声援学生校园民主的行动、投入「哲学星期五」的活动与公众进行思辨及对话,参与实际行动,并将其化为对生命政治、公民运动、恐怖主义、转型正义等议题的思考。
这是一本结合思想与行动的着作。
名人推荐 洪世谦|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专任副教授
沈清楷|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哲学星期五」创办人
吴丰维|台湾高中哲学教育推广学会理事长
黄益中|热血公民教师、《思辨》作者
◇ 洪世谦|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专任副教授 我们看到涵榆在本书中,如何戮力地、有意识的不再停留于文件蒐集,不再屈从于既有的学科论述规范,而是关注着台湾这块土地的现实性,以台湾特有的历史情境、社会力量作为思考、书写和行动的斗争场域。
涵榆以「例外」作为战斗的姿态,思考、回应、撞击台湾的现实性,作为读者的我们,什么是你我姿态呢?什么又是我们的「例外」呢?
◇ 沈清楷|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哲学星期五」创办人 跨界本身除了试图去融合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它还显示着一种对体制的僭越、对主流的反抗,进一步也显示出一种介入的姿态。
这本《跨界思考》对我而言,呈现的是一种介入的勇气,让我不断反省着人性中幽隐的懦弱,以及自我提醒,我们到底在回避着什么?我更愿意相信,介入的勇气,不是因为冲动的热情或素朴的理想所致,而是在深思之后,面对生命时一种必要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