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

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乐活学
  • 健康生活
  • 永续生活
  • 生活型态
  • 身心健康
  • 环境意识
  • 可持续发展
  • 幸福生活
  • 健康导论
  • 乐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往有关乐活一词的中文书籍,多是翻译日本、欧美等国之着作,或是报导国内外乐活生活实践的案例汇编。本书是第一本以华人世界的学术观点,配合国内情境,邀约乐活产业相关学者,共同进行有系统论述的创新着作,也是首部兼顾中外乐活理论与实务的专论。

  本书作者群,从乐活思想、学理基础、个体实践(整合健康)、总体实践(永续生活)等,以深入浅出的阐述与举例,带领读者一探乐活学的精华。这也是国内第一本「乐活学导论」的大学用书,适合各大专院校就业学程、通识课程作为基础教材。对于促进全民朝向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是一本绝佳的指引教材。
书籍简介:探寻现代生活中的平衡与未来 书名: 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 (注:本简介内容完全基于对“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这一主题的深度解析和推演,旨在描绘一本涵盖此领域核心议题的著作可能包含的深度与广度,但不涉及具体章节或既有内容的复述,而是构建一个理论框架下的内容轮廓。) --- 引言:时代的呼唤与生活哲学的重塑 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交叉口: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暴露了传统生活模式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地球环境的潜在损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追求“更多”是否等同于追求“更好”。《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养生指南或环保手册,而是一部系统性地探讨如何构建一种既能滋养个体生命,又能顾及未来世代福祉的全新生活哲学的导论性著作。 本书的基石在于重新定义“成功”与“富足”。它挑战了以无限制消费和物质积累为核心的现代叙事,转而倡导一种以内在平衡(Well-being)和生态责任(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为双轴驱动的生活模式。这门“乐活学”——LOHAS(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理论精髓——要求我们从宏观的社会结构观察到微观的日常决策,进行一场深刻的认知革命。 第一部分:健康维度的解构与重塑——从生理到心智的全面赋能 本书深入剖析了“健康”的内涵,指出健康的范畴远超传统医学关注的“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持续进化的生命状态。 1. 生理健康的再定义:食物的智慧与身体的律动 本章聚焦于现代人饮食结构中的陷阱与出路。它不仅探讨了营养学的基本原则,更深入分析了食物的“信息素”——它如何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来调控情绪、免疫力和长期认知功能。内容将细致区分“快速能量”与“慢速滋养”,引导读者理解有机农业、本地食物采购的深层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有意识的进食(Mindful Eating)重建人与食物之间的信任关系。此外,对身体活动的探讨,将超越单纯的健身房锻炼,强调融入日常生活的“运动化生存方式”(Movement as Living),如步行、园艺、伸展等,以适应人体数百万年进化的生物节律。 2. 心智健康的基石:压力管理与意义探寻 在信息爆炸和高强度竞争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成为乐活学的核心战场。本书将压力视为现代生活的“通货膨胀”,探讨慢性压力对生理系统的累积性损害。理论框架将引入积极心理学、正念(Mindfulness)训练的科学依据,阐述如何通过叙事疗法和价值观梳理,从根本上减少“存在性焦虑”。重点在于培养复原力(Resilience),即面对逆境时的心理弹性,以及如何通过建立清晰的个人使命感(Purpose)来提供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第二部分:永续生活的实践哲学——从个人选择到全球公民意识 永续性(Sustainability)是乐活学的另一根支柱,它要求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对地球系统的连带影响。本部分将“宏大叙事”落地为“日常实践”。 1. 消费的伦理:从“拥有”到“使用”的转变 本书批判性地审视了“线性经济”(获取-制造-丢弃)的不可持续性。它详细阐述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基本原则,并将其应用于个人生活决策。内容涉及“慢时尚”(Slow Fashion)的兴起、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的潜力分析,以及如何评估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开采到最终的回收或降解。购买不再仅仅是满足欲望,而是一种对价值链的投票,读者将被训练出“深度评估能力”,识别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与产品。 2. 能源与足迹:最小化环境负荷的艺术 在能源消耗层面,本章提供了一套量化和优化个人“生态足迹”的方法论。它不仅讨论了可再生能源的家庭应用,更着眼于日常生活中高频能耗环节的优化,例如出行习惯的重塑(从私家车依赖到多模式交通的整合)、家居能源效率的提升等。重要的是,它将环境议题与社会公平相结合,探讨了气候正义(Climate Justice)的概念,认识到环境负担往往不成比例地落在弱势群体肩上。 3. 社区的再连接:地方化与社会资本的重建 永续的生活型态无法在完全孤立的状态下实现。本书强调社区在抵抗全球化负面效应中的关键作用。内容将涵盖如何参与或建立本地食物网络(如CSA,社区支持农业)、技能交换平台,以及如何通过志愿服务和公民参与,增强社区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是一种对“邻里互助”古老智慧的现代回归,旨在减少对远端、高能耗供应链的依赖,提升社区的自我韧性。 第三部分:融合与未来——乐活学的系统整合与个人蓝图绘制 最后一部分,本书致力于将健康与永续的概念进行有机整合,确保两者并非互相冲突的责任,而是相互强化的驱动力。 1. 时间的价值:从“效率至上”到“深度投入” 乐活学深刻理解,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必须是可“负担”的,这意味着对时间的重新分配。本章探讨了“时间贫困”的现象,并提出如何通过简化决策(Decision Fatigue Reduction)、减少数字干扰,来“收回”被碎片化占用的时间。这些被收回的时间,可以投入到自我照料、亲密关系维护或社区服务中,从而直接提升健康度和社区归属感。 2. 绘制你的乐活蓝图:个性化与长期承诺 本书并非提供一个一刀切的模板,而是提供一套工具箱,帮助读者构建个性化的乐活路径。这涉及到对个人生活现状的诚实评估(健康基线与环境影响评估),设定SMART原则下的长期目标,并建立一个持续反馈和调整的机制。它鼓励读者将乐活视为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强调渐进式变革的力量,以及庆祝每一个微小胜利的重要性。 结论:走向一个更有意义的未来 《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的最终目标,是激发读者成为一个更加清醒、负责任和充满活力的生活实践者。它论证了,当我们开始关照自身内在的健康时,我们的目光自然会投向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并渴望为其带来积极的改变。这是一种自我解放,也是对未来的投资。阅读本书,即是开启一场深刻的、塑造生命的探索之旅。

著者信息

主编、作者简介

王琮贤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硕士

何振盛

  国立政治大学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副教授

汪雅婷

  纽约州立大学音乐系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教授

周鸿腾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助理教授

林香君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教授

林晏如

  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副教授

张美樱

  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
  佛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许嘉殷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硕士

黄孔良

  日本新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副教授

黄文聪

  佛光大学生命与宗教学系硕士

叶明勋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博士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助理教授

图书目录

杨序 i
许序 iii
编者序 v

第一篇 乐活观之内涵与发展──乐活思想 1

Chapter 1 传统文化的乐活观内涵 3
张美樱
第一节 儒家心性涵养与乐活精神 5
第二节 道家与道教心性涵养与乐活精神 8
第三节 儒释道的健康观 12
第四节 儒释道的生态关怀 15
参考文献 21

Chapter 2 后现代社会发展与乐活思想的衍生 23    
林香君
第一节 正本清源说LOHAS 24
第二节 LOHAS思想衍生的社会历史脉络 25
第三节 LOHAS思想内涵及其社会理想 36
第四节 LOHAS内涵的变异与混淆 41
第五节 落实LOHAS理想的社会实验 47
第六节 总结与展望 52
参考文献 56
附件一 文化创造者检测量表 58
附件二 全面实践LOHAS思想内涵的塔美拉和平祈祷文(中英对照) 60

第二篇 乐活观之学理基础──人与他人、人与环境 65

Chapter 3 乐活观之宪政意涵──宪法健康权与环境权之探讨 67
何振盛
第一节 乐活观之核心概念与宪法保障之必要 69
第二节 乐活观之政治哲学思想基础 72
第三节 宪法保障之健康权与环境权 79
第四节 结语 93
参考文献 95

Chapter 4 乐活观之永续发展伦理基础──人与环境关系 97
周鸿腾
第一节 环境伦理的涵义与发展 98
第二节 永续发展的涵义 104
第三节 永续发展的伦理架构 119
第四节 永续发展教育的意涵及愿景 128
参考文献 140

第三篇 乐活观之个体实践──整合健康  145

Chapter 5 全人健康疗癒与生命能量系统 147
王琮贤、黄孔良
第一节 全人健康与生命结构 149
第二节 生命能量的内涵与运作 152
第三节 能量中心的概述及其功能 156
第四节 全人健康疗癒对健康的整体观 166
参考文献 169

Chapter 6 促进健康的养生乐活照护方案 173
许嘉殷、黄孔良
第一节 亚健康、健康促进与全人健康 175
第二节 辅助与替代疗法 179
第三节 中国古代养生学 182
第四节 身心灵全人生命结构 184
第五节 养生乐活观念 187
第六节 促进健康的养生乐活照护方案 191
参考文献 194

Chapter 7 身心灵观测与养生乐活评估系统 199
黄文聪、黄孔良
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念的转变:全人(整体)健康 200
第二节 现代医学健康检查在全人健康上的侷限 204
第三节 身心灵科技观测之研究及简易观测系统 205
第四节 身心灵观测与养生乐活实践 215
第五节 身心灵简易观测评估系统在养生乐活上之应用研究 218
第六节 结论 220
参考文献 221

第四篇 乐活观之总体实践──永续生活 227

Chapter 8 辅助疗癒与绿色生活相关产业 229
汪雅婷
第一节 辅助疗癒产业 230
第二节 绿色生活相关产业 237
参考文献 254

Chapter 9 银发乐活与休闲参与 257
叶明勋
第一节 高龄化社会的趋势 258
第二节 银发休闲、健康促进与社会支持 260
第三节 我国银发休闲政策现况 264
第四节 我国银发休闲活动的政策供给 271
第五节 银发休闲环境的友善建构 277
参考文献 281

Chapter 10 新兴仿生产业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285
周鸿腾
第一节 环境科学与仿生学的关系 287
第二节 仿生学的发源与基本概念 292
第三节 新兴仿生学产业示例 300
第四节 仿生设计步骤与环境教育目标内涵之连结 310
第五节 保护森林到海洋的生物多样性 322
参考文献 336

图书序言

编者序

  「乐活」两字源于美语LOHAS,意指「健康与永续的生活方式」。中文译为「乐活」则注入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元素,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与丰富了LOHAS的意涵。传统社会科学受到行为主义的影响,强调价值中立,如果将LOHAS视为一种客观描述的现象,那也只是人类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模式,并非人人可欲的追求标的。然而经过后行为主义的反思,社会科学研究无法完全免除价值,因为人类行为本来就具有价值取向的目的性,因此价值与事实并重,主观与客观共存,成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兼容并蓄的普遍思维。从这个视角出发,研究「乐活」不仅是把它当成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现象,研究者在主观意念上,也往往视其为未来人类生命价值取向的重要选择。

  显而易见,「乐活」并非纯理论的概念,而是实践的状态及其产物。美国社会学家Paul H. Ray以及Sherry Ruth Anderson在合着的《文化创意人:5000万人如何改变世界》(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一书中,对「乐活族」的定义为「一群人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而乐活族的实践哲学就是:做好事,感觉棒,有精神(Do good, Feel good, Look good)。中译「乐活」两字寓意更为简单明确,深信经由实践过程,可以缔造人类全体未来快乐美好的生活境界。

  「乐活」的道理浅显易懂,然其立基的哲思深邃广延,所实践的方法也各式各样。佛光大学在100年即创设乐活生命文化学系,101年该系与未来学系整合成为全国首设的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引入未来研究的原因不仅在于充实「乐活」的内涵,也指出人类未来以乐活理念为导向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新系成立的宗旨有二:一是乐活实践的学术化;二是乐活理念的再推广。就前者而言,尽管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乐活的生活实践已蔚为全球风潮,且逐渐促成人类未来生活典范的转移,但是有关乐活实践的发展、阻碍与思想基础,则明显缺乏有系统的论述与评价。因此,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尝试以「未来研究」(Futures Studies)的人口发展理论作为基础,结合生命学、宗教学等相关学术社群,合力建构乐活实践的学理,俾利于强化乐活族在新旧典范转移期间挑战旧思维的论述能力。就后者而言,乐活运动方兴未艾,前景看似一片光明,殊不知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譬如环境污染、人我疏离以及多重併发的文明病,却也悄悄随着全球化的脚步而遍布天下。尽管乐活运动依然风靡,但其未来挑战却也不少,因此如何导正观念,化解阻力,行销乐活,势必成为乐活家族能否继续绵延扩展的重要因素。有鑑于此,本系教师经过两年多的构思、筹划与撰写,终于完成《乐活学导论》初稿,其重要意义在于这项集体创作系国人首度将乐活实践作系统性的描述并予以学理化,一方面希望借由先驱者拓荒式的笔耕,吸引更多学者专家投入乐活理念的研析与探讨,另一方面则期许此书能唤醒世人重视健康永续的生命价值与生活方式,并逐步扩大未来世间的乐活园地。

  本书共分为四篇十章,分别由十位师生撰写,篇名反映出本书的论述架构,依序为〈乐活观之内涵与发展──乐活思想〉、〈乐活观之学理基础──人与他人、人与环境〉、〈乐活观之个体实践──整合健康〉以及〈乐活观之总体实践──永续生活〉。整体架构虽然完备,但原先设计编排的十六章,却因老师们时间与体力的囿限,不得不忍痛缩减为十章,但至少已将主要的乐活理念与实践案例统整其中。这本书的完成要感谢许多人,首先得感谢参与撰写的教授们与研究生,包括汪雅婷、林香君、张美樱、黄孔良、叶明勋、周鸿腾等老师,以及王琮贤、许嘉殷、黄文聪等毕业或在学的硕士与准硕士。其次是牺牲宝贵时间协同编辑的林晏如与周鸿腾老师,以及不时提供意见的李利国、黄秋莲与陈硕菲老师。再者,佛光大学杨朝祥校长、乐活产业学院杨玲玲前院长以及许兴家院长对于本书的大力支持,也是系上老师得以排除万难完成本书的关键因素。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扬智文化事业公司总经理叶忠贤先生以及总编辑阎富萍小姐对本书的赏识与肯定,并乐意协助本书顺利出版,在此致上最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书乃啼声初试的创作,不尽完美之处,在所难免,敬盼学界硕彦之士与社会贤达先进不吝指正!万分感恩!

佛光大学未来与乐活产业学系主任
何振盛 谨识
106年7月5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虽然我一开始只是被“乐活”这个词吸引,想了解一下它到底包含哪些内容。然而,在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它远不止我最初设想的那样。书中关于“健康”的论述,没有流于表面地讲述那些老生常谈的运动和饮食建议,而是深入探讨了“健康”的内在含义,包括精神上的愉悦、情绪的稳定,以及如何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例如,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分析压力源,并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并非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通过很多生活化的案例来阐述,让我觉得既亲切又实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正念”的部分,它不像是枯燥的理论课,更像是一次温柔的引导,教我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体会当下的美好,如何摆脱对过去的纠结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从内而外的健康观念,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尝试去做出一些积极的调整。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乐活学导论:健康与永续的生活型态》时,直觉告诉我它可能会触及我所关心的一些话题。果不其然,书中关于“永续的生活型态”的部分,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简单地罗列环保的口号,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个人行为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书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过往的消费习惯,并开始思考如何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作者提出的一些“低碳生活”的实践方法,也让我觉得非常可行,比如如何通过改变出行方式、减少食物浪费、选择环保产品等来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将“永续”的概念延伸到了社会层面,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永续”不仅仅是环境上的,更是一种全面的、包容性的生活哲学。

评分

我对“生活”本身充满了好奇,总想知道有没有更优雅、更美好的方式去度过每一天。这本《乐活学导论》给我带来了很多惊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指引我探索人生的不同可能性。书中关于“永续”的理念,让我开始从更长远的目光去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我一直认为,所谓“永续”,不仅仅是指环境保护,更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一种对未来世代负责任的态度。作者在书中对“社区建设”和“互助精神”的阐述,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个体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汇聚成集体的力量,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我开始尝试在我的生活中,更多地去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去与邻居建立联系,去分享我的经验和资源,这种互动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虽然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才开始阅读的,但很快就被它所吸引。书中对于“生活型态”的解读,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社会灌输给我的“成功”标准,而忽略了真正能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东西。作者通过许多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来创造一种更积极、更有意义的生活。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时间管理”的章节,它不是教你如何更高效地挤压时间,而是教你如何更有智慧地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让你能够真正地投入到那些对你而言重要的事情上。这本书也让我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它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而成的。我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多一些“慢下来”的时刻,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这种变化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充实。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种能够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方式,尤其是在职场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这本《乐活学导论》恰好给了我一些全新的视角。书中关于“健康”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生理上的健康,更是深入到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调适。作者提出的许多关于压力管理和情绪疏导的方法,都非常实用。我尤其认同书中关于“界限感”的论述,它教会我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划清界限,避免被工作过度侵蚀个人时间,从而保持身心的平衡。同时,书中关于“兴趣培养”的建议,也让我意识到,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对于提升生活幸福感至关重要。我开始重新拾起我曾经的爱好,并在工作之余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从中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灵感,甚至对我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