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过动儿父母的八把金钥

给过动儿父母的八把金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indy Goldrich
图书标签:
  • 过动症
  • 儿童教育
  • 亲子关系
  • 行为管理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育儿指南
  • 特殊儿童
  • 教育方法
  • 儿童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既不笨也不懒,
要是你知道,我要像你一样思考有多困难那就好了。
但正因为我是我,我能看得见你所看不到的风景。
请试着了解我,还有我的过动症,
因为那是我为何会如此优秀的原因。

—Robert M. Tudisco(作家、公益律师、过动症患者)

  《给过动儿父母的八把金钥》一书解答了许多家长的疑问:在家中和学校,该怎么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该如何协助孩子克制冲动与过动?另外,本书也探讨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共病现象、手足关系,甚或如果家长也有过动症该怎么办等问题。

  教养之路原就不易,对过动儿的家长而言更是如此。然而,过动症的孩子同样可以学会耐心、沟通、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而增加自信、更独立也更具能力,本书透过丰富的技巧与行动策略,正希望帮助家长和孩子培养这些技能。结合了专业与实务经验,书中的八把金钥将带领你看见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度过不同挑战,让家长不再无所适从,为你独一无二的孩子量身打造专属的教养之方。
 

著者信息

译者简介

吴侑达


  国立台湾大学翻译硕士学位学程就读中。
  信箱:arikwu2015@gmail.com

孟瑛如

  美国匹兹堡大学特殊教育博士
  国立清华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
 

图书目录

金钥1 —— 过动症对行为、学业及社交技巧有什么影响?一次搞清楚!
金钥2 —— 冷静,真的很重要!
金钥3 —— 加强连结,这是孩子的救命绳索!
金钥4 —— 没有良好的沟通,哪来合作、听话与正向行为?
金钥5 —— 亲子同心,其利断金!教导孩子合作的重要
金钥6 —— 规则清楚,标准一致,让孩子有所依据
金钥7 —— 后果要有意义,要能创造价值、带来影响
金钥8 —— 爸妈的选择/孩子的选择

 

图书序言

译序一

  《给过动儿父母的八把金钥》终于出版了,感谢另一位译者孟瑛如老师的时时襄助,也感谢心理出版社林敬尧总编辑及林汝颖编辑的努力。

  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讶异于特殊教育领域的博大精深。表面上,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以下简称过动症)好像是人人都关心的议题,但实际上,我们对它的理解却是少得可怜。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或者至少我是如此),过动症的孩子似乎就是飞扬跳脱,就是会到处追赶跑跳碰,不弄个鸡飞狗跳,绝不善罢甘休。然而,他们其实也有「极度专注」(hyperfocused)的一面,任凭家长三催四请,也不愿意起身做其他事。另外,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过动症只会发生在小朋友身上,一旦长大就会自然消失,但殊不知过动症与大脑的「执行功能」大有关系,若没有妥善照料,症状还是可能持续至成年以后。

  根据研究,在台湾的青少年及儿童族群中,过动症发生率约在7.5%至9%之间。依此计算,国内大概有二十多万名青少年和儿童受过动症所苦。他们也许是我们的朋友、亲人,甚或是子女。这么庞大的族群存在于你我之间,但我们对这项疾病的了解却是如此不足,实在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或许,你可以详读这本书。本书作者辛蒂.戈德里奇十分用心,不但鉅细靡遗地陈述过动症的成因,也大方分享许多令人受用无穷的教养策略。对过动症所知不多的读者,必然能收获满满;而原本就颇有研究的人,想必也可以借此更上一层楼。

  作者在第一把金钥中,先以相当的篇幅详述过动症带来的各种影响,让人充分认识到这项疾病的来龙去脉,并且彻底搞懂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接下来的七把金钥中,她则一一介绍各项重要的教养观念,希望读者能够融会贯通,最终「搭建起一个坚实稳固的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大概很难找到一套通用的教养准则,因此,她在书中也反覆强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要因人制宜,为孩子量身打造最适合他的教养方式,而非书中说什么就照单全收。我相当同意这点。

  除此之外,翻译期间,我时常惊叹于戈德里奇文笔之流畅清晰,以及观念阐述之平易近人。这绝非易事,因为有太多专家圄于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果忽略了「跟大众沟通意愿」的重要,根本难以将知识传播出去。我希望自己的翻译有捕捉到她的这点特色,不至于让读者有「抓头搔耳、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

  最后,面对过动症我们并非无能为力。只要以药物治疗,搭配良好的教养方式和妥善的行为训练,症状便能大幅缓解,孩子也更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希望每位读这本书的人,无论您是家长或是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获取所需的资讯,并陪伴孩子走出难关,迎接大雨过后的灿烂彩虹。
 
吴侑达 谨识

译序二

  当心理出版社林敬尧总编辑将英文版8 Keys to Parenting Children with ADHD一书给我,问我有无意愿翻译时,因为当时手上有许多工作正在进行,其实有点犹豫,但略读后,便为其内容实用性以及文字流畅性深深吸引,几乎是立即回信答应敬尧总编这项工作,而这是我第一次接翻译一本书的工作。

  着手翻译时,才发觉自己受到挑战,因我一向是个独立创作者,习惯用自己的文字与风格表达,但翻译时必须舍弃自我,进入另一位作者的文字风格与思想中,在意译与直译间有许多斟酌之处。这时幸得当时就读辅仁大学跨文化研究所翻译学硕士班,现就读台湾大学翻译硕士学位学程的吴侑达协助,于是在我提供特殊教育针对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以下简称过动症)儿童的专业建议,他提供翻译上的专业见解下,合力完成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因为有吴侑达的协助,让我得以从容地由读者角度细读这本书,由作者辛蒂.戈德里奇的观点重新检视过动症父母可能及可以的教养策略。作者澄清父母的教养盲点,也相对应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养策略,熟读之后才能翻译,但熟读之余,真有打开一本书就是阅览每位作者人生与思想的惊叹,在忙碌工作下硬挤出来固定的翻译时程里,每次接触这本书都让自己觉得在专业领域里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尤其作者在书中每章的结尾处都有一个「重要概念」的单元,收录足以总结该章节内容的名言佳句,协助读者比较容易记忆和实际应用本书的内容。

  也因为与吴侑达合作,让我对翻译工作有了全新的体认,这不只是你会或精熟哪一种语言的问题,而真的是一种专业,且非常需要蒐集相关资料、比对、良好语言能力、背景知识等,也非常需要耐心、毅力与随时能专心投入工作的特质!

  我们虽然很努力,但相信翻译内容上可能还有许多需要斧正之处,因为翻译虽要忠于原文,但原文的解读本就多元,若再加上不同的语言、生活与文化背景,原文的解读可能就更多元。希望所有读者都能由这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策略,如同作者所说:「每个人的『组成』都不尽相同,体态及性格自然也有所差异,唯一的共通点就是出生时都没有附上一份『使用说明』。」我们可以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过动症儿童,让每位孩子能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

清华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
孟瑛如 谨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