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纲想说的事: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理念与发展(第二版)

新课纲想说的事: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理念与发展(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幼儿园
  • 教保活动
  • 课程大纲
  • 早期教育
  • 学前教育
  • 课程理念
  • 课程发展
  • 新课纲
  • 教育政策
  • 幼儿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简称「新课纲」)已于2016年12月公布,本书将新课纲所包含的六大领域(身体动作与健康、认知、语文、社会、情绪、美感)之立论基础、发展过程、特色等加以说明,每一个领域的内容并加入了「Q&A」一节,将教保服务人员在实施新课纲时的疑问加以集结,是了解新课纲发展历程及其内容最完整的一本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幸曼玲(第一章)


  学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博士
  现职:台北市立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杨金宝(第二章)

  学历:国立中央警察大学犯罪防治博士
  现职: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婴幼儿保育系教授兼副校长

丘嘉慧(第三章)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幼儿教育博士
  现职:国立清华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助理教授

柯华葳(第三章)

  学历: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心理学哲学博士
  现职:国立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蔡敏玲(第四章)

  学历: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幼儿教育博士
  现职: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幼儿与家庭教育学系教授

金瑞芝(第五章)

  学历: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课程与教学幼儿教育博士
  现职:台北市立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

郭李宗文(第六章)

  学历: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幼儿教育博士
  现职:国立台东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

简淑真(第六章)

  学历: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幼儿教育博士
  经历:国立台东大学幼儿教育学系教授

林玫君(第七章)

  学历: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幼儿教育博士
  现职:国立台南大学戏剧创作与应用学系教授兼艺术学院院长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纲
   第一节 「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修订背景
   第二节 台湾幼儿教育二十年的发展
   第三节 《幼稚园课程标准》与《托儿所教保手册》的检讨
   第四节 世界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孩子的图像
   第六节 立论基础的成形
   第七节 「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发展过程
   第八节 「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特色
   第九节 结语

第二章 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
   第一节 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的理念与内涵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的转化历程
   第四节 新课纲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五节 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Q&A
   第六节 结语:从疑点到据点

第三章 认知领域
   第一节 认知领域的理念与内涵
   第二节 认知领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认知领域的转化历程
   第四节 新课纲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五节 认知领域Q&A
   第六节 结语

第四章 语文领域
   第一节 语文领域的理念与内涵
   第二节 语文领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语文领域的转化历程:从实征研究成果到学习指标
   第四节 新课纲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五节 语文领域Q&A
   第六节 结语

第五章 社会领域
   序曲  未尽之言
   第一节 聚焦于社会能力
   第二节 社会领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社会领域的转化历程
   第四节 新课纲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五节 社会领域Q&A
   第六节 结语

第六章 情绪领域
   第一节 情绪领域的理念与内涵
   第二节 幼儿情绪能力指标的研究发展历程
   第三节 情绪领域的转化历程
   第四节 新课纲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五节 情绪领域Q&A
   第六节 结语

第七章 美感领域
   第一节 美感领域的理念与内涵
   第二节 美感领域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美感领域的转化历程
   第四节 新课纲与《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差异
   第五节 美感领域Q&A
   第六节 结语
 

图书序言

二版序

  2016年12月1日下午4点37分,我的手机收到了一则讯息:「老师,发布正纲了!发布正纲了!!!」连续的惊叹号,掩不住传讯者的喜悦。而我,也立刻点开连结的网站:「修正『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名称并修正为『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并自中华民国一百零六年八月一日生效。」我长叹了一口气,终于、终于、终于正名了!

  从2005年底启动的课纲研编工作,到2012年发布为「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再到2016年颁布为「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在这十多个年头中,从研编、到修整、到研修,每一次都为了不同之目的而增修。2009年第一次成形的「幼儿园教保活动与课程大纲(草案)」,内容多、字词深,因此2011年修整的目标是「短小轻薄而不吓人」,希望能更贴近现场工作者的需求。2012年发布为暂行大纲后,第二次的研修则是更进一步强化了健康教育和性别平等教育的内涵。几次的检修,都是反反覆覆的推敲字词之意义,不但要思考如何将复杂的概念简单化,也要思考如何提醒现场工作者在课程实施时不会遗漏。参与的委员固然辛苦,但最最劳累的该是助理们。无怪乎,当我把行政院公告贴在动态消息时,第一个回应我的是远在屏东的朱老师。朱老师当时是担任政治大学倪鸣香教授的助理,修整过程的辛劳点滴在心头,「终于正名了」,真的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从暂纲到正纲,虽然进行逐步的研修,但课纲的大架构并无改变,基本的理念也与当时研编时并无二致:依然秉持着培养幼儿各领域的领域能力及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原本在暂行大纲总纲所使用的「六大能力」,也因应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用词,修整为「六大核心素养」,以利衔接。早先在课程大纲研编之初所採用的概念就是「key competence」的概念,与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思考的方向一致。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重要知识、能力和态度。个体透过教育的历程,拥有这些关键的素养,使其得以过着成功与负责任的生活,也使社会得以面对现在和未来的挑战。在这变动的世界中,素养的培养才是面对未来的准备。

  正纲的发布与实施,也意味着课程大纲的变动暂时告一段落。但是,课程大纲的研究以及课程大纲的落实则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我们的投入是为了孩子未来的福祉,我们的参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而努力,相信这也是所有幼教人共同的愿望。
 
幸曼玲
2017年9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