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普洱茶记:茶趣.茶禅.茶收藏

古树普洱茶记:茶趣.茶禅.茶收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普洱茶
  • 古树茶
  • 茶文化
  • 茶禅
  • 茶收藏
  • 品茶
  • 茶叶
  • 云南普洱
  • 茶艺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茶友、读者阅读本书,思考的深度与实践力,跟您获得的利益正相关。

  人身难得,就如大海盲龟穿浮木,今世以人身出现,就代表您是有福慧的人。过一种愉悦、自在的生活,只要您愿意,人人皆可得。

  因此,本书提出茶禅生活——一种愉悦、自在的生活方式。茶是助道品,怎样建构这种生活方式呢?在第十章茶禅生活的质素,有深入的探讨。而专业经理人一节,是特地为职场朋友有志晋身为专业经理人者,提出一些自修和人格养成的实践。平常做好准备,机会来时才不会错失!第十二章茶禅家风——传灯永续第四节「论英雄论事业」,提出怎样检核企业是否卓越,供企业主和专业经理人参考。

  茶禅家风——传灯永续,主要在提供有志建构自己家风的朋友,一个有系统的方法,以汉民族的文化为根基,从核心思想开始,再以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论英雄论事业三个节次贯穿其间。虽说每一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文化根基的家风,则可传灯永续。

  至于助道品的茶,个人偏好普洱茶,因此这里以普洱茶为论,古树普洱茶适合存放,具有传承的意义,可与传灯永续的精神相通,就如欧洲国家的贵族收藏葡萄酒一样,有专用的酒窖,每年补充,代代相传。

  而茶禅生活的终极目标,则在生命愿景的圆满。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丁元春


  丁元春,一九五一年出生于云林县台西乡。
  一九七四~一九九○年,服务于联合报系——经济日报、联经出版公司,诸多管理类文章发表于经济日报;一九九一年首次集结出版《银行经营——行员迈向经理之路。
  一九九一~一九九八年,追随吴东昇先生(现任新纤集团董事长),协助政治暨文化、出版事业。
  一九九九~二○○九年,服务于台証综合证券股务代理部。
  二○一○年~二○一六年,服务于台新银行理财商品处股务代理部。二○一六年三月退休。
  二○一一年出版《古树普洱茶记——兼论茶禅生活。》
  二○一七年创立:义亨庄藏舘,传承正道古树普洱茶、推广茶禅生活;以增进国人身心健康、自在为宗旨。

  与茶友们互相期许
  茶品净身清心志
  庄严家德福慧长
  何止米寿八十八
  相期茶寿一○八

  手机:0932-314-540
  电话:(02)2506-0268
  地址: 台北市长安东路二段一○八号一楼之四
  LINE ID:0932-314-540
  微信ID:alan0932-314-540
  FB社团:搜寻「普洱茶 义亨庄藏舘」

图书目录

作者简历 4
增订三版推荐序——只爱普洱茶 /王安东 6
增订三版推荐序——揭开普洱秘辛曙光的现代茶书 /白宜芳 10
增订三版推荐序——养生主普洱老实去喫茶 /陈彦璋 14
增订三版推荐序——能知必能行 /张水明 22
首版推荐序Ⅰ——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扈坚毅 26
首版推荐序Ⅱ——事观、理观皆可入思,而终止于定,可生大智慧 /张水明 30
首版推荐序Ⅲ——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戴国明 32
首版自序——迷上陈年普洱茶 36
增订版自序——财经动盪的未来,唯安住的心是赖 44

辑一 茶趣
茶趣 50
普洱茶的养生与保健功能 54
品赏古树普洱茶的茶气、茶韵、茶香、滋味 86
品赏老普洱 100

辑二 收藏
收藏的起点——古树普洱茶的原料与产区 114
收藏的精品——老班章茶区、易武茶区及拼配茶的典范 136
收藏品质的认知Ⅰ——选购古树普洱茶的评选依据 156
收藏品质的认知Ⅱ——云南古树普洱茶品质特征的形成 166
收藏品质的认知Ⅲ——仓储环境与天气变化对后发酵的影响 176

辑三 茶禅生活
茶禅生活的质素 184
以茶论禅——和尚家风 220
茶禅家风——传灯永续 236
生命愿景的圆满——了知自己蒙受受记,未来必将成佛 264
致感谢公开信 270

图书序言

增订三版推荐序

只爱普洱茶


  茶,结识二十余年,生活中已不能没有它。记得第一次喝茶,就是老生普,浓甘朴实的劲道,馥郁圆润的香韵,浑厚内歛的茶气,叫人爱不释手,一再回味。饮茶之于我,就如多年好友,心灵交会的欢喜,拙笔难以形容。因缘际会我接触了中国武夷岩茶、杭州龙井、绿茶、黑茶、日本抹茶、玉露︙︙等。对各类茶种无不热切投入、探讨,识尽各类茶滋味,普洱茶终究还是我的最爱。

  期间,何其有幸,遍尝号字级、印字级、中茶牌︙︙等绝品老茶,如今这些茶饼,少则百万,甚至千万,与当初接触时的亲民价格不可同日而语,现初入门的茶友们已难有机会品尝,更遑论拥有了;现今,对岸喝茶风气直线成长,进而重大改变台湾普洱茶友喝茶的习性。由于老生普数量逐年下降,再加上对岸经济起飞的实力也展现在普洱茶上,大量收购,令价格一飞沖天,做手们无所不用其极,炒作老生普价格,冲击整个市场,台湾茶友们忘尘莫及,追之却步,也开始影响我对新普洱跃跃欲试,一探究竟的欲望。

  今日台面上的普洱茶,尽皆是强调单一茶区,单一配方的古茶树。其价格从老茶区炒到新茶区;从西双版纳炒到边境;再从南方炒到北方;无一不是市场主力的炒作手法。各样的新茶,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此时回想,自古着名的老生普是採用单一茶区,单一配方吗?答案好像不是。我心中渐渐升起疑惑。就在此时,认识了本书的作者——丁元春先生。

  元春兄早期即亲自前往茶区考察,深入各茶区了解属性特色,且有极好的缘份和同庆号的传人结识深谈,进而取得授权,并依其制茶配方,复刻早期同庆号茶饼,赋予同庆号茶饼风华再现。元春兄依其老配方将各产区茶树特性予以保留,并加入少许螃蟹脚,使整体风味更显完整;遵循古法拼配方式与现今所强调单一茶区,纯料古树茶概念全然不同,提供茶友们另一种品茗风味的体验,而新茶友们也可从复刻版茶饼,品味老字号的独门滋味。

  多次的品茶,论茶,谈人生,谈法。交换对普洱的心得,及其对佛法的体认,元春兄对普洱茶的观念,无不与我契合,品茶既不落于茶气的迷失,亦不掉落于茶味上的偏执,而失去自在喝茶的本质。

  本书最末的章节,元春兄分享了他人生主张——将佛法融入生活当中,这正是以正见为导的茶禅一味。佛陀的教法,在于教导有情众生,如何正确的认识所处的环境,如何正确的生活。八正道更是实践佛陀教法的不二法门,由它来引导实践佛法的道路,更形安稳妥适。元春兄在书中除将毕生职场体验和所有关于茶的一切:如何选茶,如何品茶,如何藏茶,以及自在的茶禅不吝付梓,相信各位茶友细读此书,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地绿建材公司财务长 王安东

增订三版推荐序

揭开普洱秘辛曙光的现代茶书


  智水满于内
  德泽溢于外
  之余,始及于风雅茶事

  日 卖茶翁高游外

  六年前,我从台北移居莺歌,过着半隐创作的生活。入住不久就在附近悄悄地出现一间豪华时尚的普洱茶专卖店『千家寨』,我观察了很久才试着走进去喝茶。因为墙上的字画,架上的普洱都颇为精雅高档,坐镇主人竟是一位年轻的小胖哥~感觉不符,这么时尚年轻,懂普洱吗?

  终于有一天我抱着质疑的偏见走了进去。寨主小胖哥叫丁文章,他热情且自信的介绍他的茶品和收藏,喝过几道茶之后,令人十分惊讶!这些尽是正宗古树名山陈普,质量精且存藏量大。

  原来这些普洱都是寨主父亲和伯父多年来努力的成果,除了:金瓜、宫廷、红印等三款标地性名普之外,概皆千禧年后,陈放十几年的布朗、班章、南糯、景迈、易武等纯料古树生饼,干仓存放至今~苦涩已转、香温汤滑,水色红褐、气药机盛,现饮存藏两相得宜,又适可做为未来优质古树新茶陈化嬗变的参照。

  其伯父丁元春则是关键人物,他在二○一一年出版了《古树普洱茶记——兼论茶禅生活》,研读之后,发现这本书正是因应时代所需。时下多商业性参考工具书,或者与庶民生活遥远的科学论证,市面上少见能以喝茶人的角度、品茗家的心得,由茶艺人文精神切入撰述;书中既有微观养生保健、有机化学的论述,又有宏观茶山旅历、知名茶区茶质的全面介绍,内容相当周全而务实,对业者亦具相当参考价值。

  茶是神传之物,推广好茶是正业也是善事。

  书乃苦海明灯,传播正统文化乃不朽德行。

  其实二者不可偏废。这本书能打开一般茶友的视野,品饮并对照书本之后,可逐渐提升鑑赏普洱正道的层次。我最感动的部分是,它首次揭开红印圆茶乃特殊选料之拼配茶饼,与复业同庆号茶饼一样,要加入微量六年生螃蟹脚作触媒,还用特定白沙井水蒸压茶饼……等,将这些十分难得的商业制造机密,大方地公开于世!

  回想追求品茶三十多年岁月,由推广品饮野生茶的理念,九零年代认识普洱、游历云南,到一九九四易武破冰之旅的漫长过程,初由无纸红印得其启蒙,继而:福元昌、双狮同庆、同昌黄记、红标宋聘……等号级茶的惊叹和昇华;早在千禧之前,我心中已规范出普洱对人修身养性的究极境界,以及大体开发努力学习的方向。

  千禧之后,新的山头寨子茶如雨后春笋的冒出,其中不乏临沧与勐腊各大茶山的佳作。尝试过了无数新茶,感觉单一山头古树纯料的优质和美丽,却从未发现一片与过去号级茶相类似的口感和气韵,直到二○○五年同庆号茶庄建庄269、270年纪念茶的出现。

  我认为普洱的究极意境是:化滑悠远、宽松弛坦。拿同年份易武古树纯料茶饼,与二○○五年同庆纪念饼一起评比,除了发现易武的共性:软棉的外表、强大的内在之外,很自然察觉,一般的易武经十二年的陈化,茶性虽已收敛而茶韵却奔驰未抚,茶汤于高、中、低频的表现可谓头角峥嵘来形容。

  反观 六选六弃、选料严谨,加螃蟹脚、沙泉蒸压的纪念茶,同样十二年陈化,茶汤在高中低频的表现已不明显,像是各退其位而容入整体,形成由一点来统摄诸韵,规整修饰、转形质为神气。汤一入口,已臻化滑疏畅之初机,饮过后肢脉条达、末梢温信,这与印象中的双狮已有六成的相似处。

  今年八月终于与元春兄相识,正如书中涵养,一见如故,且隐隐有相见恨晚之感。

  元春兄思虑缜密,律己甚严,时有怀抱出尘与修身齐家之胸襟;与之促膝长谈,知无不语、言简意赅。在人生境遇各类问题的回应~欣然快语、坦荡直白,于属灵属世,侃侃而谈。既是同参同道,又是同业同好,不期然连想起曰本卖茶翁高游外,并以其名句相勉励:

  智水满于内
  德泽溢于外
  之余,始及于风雅茶事。

岁次丁酉季秋 玉壶真香茶画行者 白宜芳于莺歌茶斋 乐为之序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